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疟疾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热带传染病,世界上超过40%的人生活在疟疾疫区,全球每年约有3~5亿人患病,接近3百万人死于疟疾。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有效治疗疟疾及控制其流行具有重要意义。低原虫血症和混合感染使传统的疟疾诊断方法不能适应现代疟疾监控的要求,一些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及新的诊断技术应运而生。目前,疟疾诊断方法主要分3类:一是以传统的镜检法为基础的病原学诊断,通过增加血样中的原虫数目、改进染色方法或两者结合来提高检测效率,如荧光染色技术等;二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如间接荧光抗体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其中免疫层析技术因其快速、简便等特点已成为疟疾诊断的研究热点;三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通过检测疟原虫种、株特异性的基因片段来确定疟原虫感染,如基因探针和PCR技术等。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疟疾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一例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疾的发病特点和诊疗方法,探讨恶性疟疾的特征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外周血血涂片进行疟原虫镜检,疟疾快速诊断实验检测恶性疟原虫特异性抗原,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恶性疟原虫抗原基因。结果患者由非洲疟疾流行区回国,具有寒战、高热、出汗后退热等典型疟疾症状,复方双氢青蒿素治疗后缓解,2周后复发,恶性疟疾快速诊断实验阳性,镜检和PCR检测阴性,服用进口青蒿素治愈。结论恶性疟疾症状复杂多变,临床诊断需谨慎,不及时处置,后果严重,各防控部门应加强联防联控,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防止传染病的出入境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能检测4种疟原虫多重qPCR(multiplex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并对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以4种疟原虫18S rRNA基因作为靶序列,在保守区域设计双侧扩增引物,根据4种疟原虫特异性区域分别设计荧光探针,建立多重qPCR检测方法,并测试其特异性、敏感性,同时应用该方法对疟疾或疑似疟疾的临床血样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检测4种疟原虫多重q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检测下限可达10拷贝/μl。该方法对浙江省2020年—2021年115份疟疾或疑似疟疾的临床血样进行检测,结果与疟疾分子诊断参考方法巢式PCR一致,临床特异度与敏感度均为100%。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4种疟原虫多重qPCR方法简单快速、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应用于疟疾临床病原诊断和参比实验室样本复核。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3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疟疾诊断中的优缺点,为疟疾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镜检、快速诊断试剂和巢氏PCR 3种检测方法对收集到的222份疟疾样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方法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综合3种检测方法,222份疟疾样本最终确诊220例,阳性率为99.10%,其中镜检阳性率为93.24%,快速诊断试剂检测阳性率为94.59%,巢氏PCR检测阳性率为96.40%。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镜检、快速诊断试剂和巢式PCR灵敏度分别为94.09%,95.45%,97.27%。结论镜检、快速诊断试剂和巢氏PCR 3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建议三者结合起来提高疟疾诊断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输入性三日疟疾的实验室诊断,减少三日疟的误诊与漏诊。 方法 采用厚薄血膜涂片形态学检查、巢氏PCR对疟原虫18S rRNA基因进行扩增等方法确诊输入性三日疟疾病例。 结果 经过形态学和巢氏PCR检测发现首诊结果为未检出、检出未分型和诊断为恶性疟的7例患者感染三日疟原虫,有一例为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混合感染。 结论 在消除疟疾的地区,应当持续的进行疟原虫显微镜镜检技术的培训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满足现阶段输入性疟疾病例正确诊断和分型要求,尤其是罕见和少见虫种鉴定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湖北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样本检测结果,为巩固湖北省疟疾诊断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湖北省2014-2018年疟疾网报病例诊断结果和样本,由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通过镜检和巢式PCR对每份样本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网报阳性结果和虫种符合情况,分析省级镜检和巢式PCR结果.结果 ...  相似文献   

7.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诊断疟疾及混合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敏感、简便的疟疾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诊断方法。方法针对疟原虫SSU rRNA基因序列设计3条分别具有属、种特异性的引物,通过多重PCR反应扩增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结果 19份恶性疟原虫血样均扩增出长度为400 bp的特定基因片段,16份间日疟原虫扩增出长度为300 bp的特定基因片段,20份健康人群对照血样经PCR扩增均为阴性。结论该多重PCR检测系统具有高效、敏感、特异、稳定、简便等特点,适宜于大批量样品同时检测,对疟疾的快速诊断、鉴别混合感染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疟疾快速诊断(RDT)技术规范使用试点项目在金湖县的实施情况,为探讨适合现场和基层卫生单位的疟疾快速诊断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疟疾快速诊断(RDT)技术相关资料及项目实施1年来的疟疾快速诊断(RDT)检测登记表、血检登记表及防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DT技术综合性能优于镜检疟原虫技术;两种方法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00%,无误诊及漏诊病例;18名检测人员均优先选择RDT技术检测,选择率为100.00%。结论RDT方法比较适合现场和基层卫生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对来自疟疾疫区归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控制本地流行传播。方法对2017年归国劳务人员中检出的疟疾感染者进行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根据疟疾诊断标准,诊断为输入性恶性疟,共四例。结论福清是福建最大的劳务输出地区,每年都有两千多名劳务人员输出,遍布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所以归国劳务人员的疟疾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疟疾检测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对来自疟疾疫区归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控制本地流行传播。方法对2016年归国劳务人员中检出的疟疾感染者进行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根据疟疾诊断标准,诊断为输入性恶性疟,共两例。结论泰安是山东最大的劳务输出地区,每年都有一万多名劳务人员输出,遍布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所以归国劳务人员的疟疾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疟疾检测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基因扩增检测四种感染人的疟原虫种类、数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对四种感染人的疟原虫种类、数量进行基因检测的方法。方法根据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间日疟的18SrRNA基因序列,设计属、种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用荧光定量扩增反应确定标本中的基因拷贝数,用电泳区别各种疟原虫,并对2份疟疾血样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检测方法对疟疾血样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具有良好的反应性,通过电泳能区分检测标本中的疟原虫株。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够特异而灵敏地检测出标本中疟原虫的种类、数量,适合疟疾防治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能同时检测和鉴定恶性疟、间日疟的一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并用于国境口岸归国劳务人员的疟疾检测。〔方法〕以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为靶片段,设计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上游通用引物和各自的下游特异性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特异片段,对疟疾患者的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用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对广东口岸回国劳务人员中发现的2名疟疾患者的不同采样时间的全血进行检测,2006年10月和2007年1月采集的样本被分别扩增出预期大小为360bp和450bp特异扩增带,推测2名患者为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混合感染,其在入境时处于恶性疟的发作期和间日疟的潜伏期,均属于典型的集体输入性疟疾案例。〔结论〕RT-PCR检测疟原虫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对国境口岸疟疾诊断、镜检质量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一例输入性三日疟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确诊病例。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病史作回顾分析,采集血样作血涂片镜检和疟疾快速诊断(RDT),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巢式PCR检测确诊。结果该病例在本次就诊前一个月,刚从尼日利亚疟疾流行区务工返家,在国外务工期间曾有"疟疾"发病史,回国前后发病间隔2周左右。本次就诊外周血涂片镜检显示为恶性疟感染,RDT结果排除恶性疟感染,巢式PCR检测扩增出三日疟原虫条带后确诊为三日疟。结论疟疾实验室诊断需要综合判断,血涂片镜检和RDT可初步提示疟疾的类型,巢式PCR检测有助于不同疟种感染的鉴别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一例越秀区首例输入性猴诺氏疟疾病例。方法经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诊断确诊。结果患者到马来西亚旅游,回国10d后因发热、全身肌肉关节痛、头晕、头痛、乏力就医,医院以"间日疟"收治。血膜镜检见双核或多核环状体,大滋养体呈阿米巴样,胞浆致密,类三日疟"带状"滋养体,裂殖体不占满红细胞,疟色素颜色较深。经广东省疾控中心疟原虫基因检测(PCR法),确证为猴诺氏疟疾。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人感染猴诺氏疟疾后并无特有的临床表现,其镜检诊断时红内期形态与三日疟基本一致,需结合PCR检测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太原市1例输入性卵形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分析,探讨赴疟疾流行区的出入境重点人群疟疾防控策略,为口岸疟疾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1例疑似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外周血制作血涂片镜检和血常规检测,用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疟原虫抗原,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样本中疟原虫进行分型。结果 该病例有低热、头痛症状,有高疟区工作、多次罹患疟疾流行病学史,血涂片镜检可见疟原虫配子体、环状体,疟原虫抗原快速检测为阳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为卵形疟。根据WS 259—2015《疟疾的诊断》,诊断为输入性卵形疟。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须重视疟疾高流行区出入境重点人群的疟疾防控与宣教工作,加强口岸多病共防,巩固消除疟疾成果,防止输入再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福建输入性疟疾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追踪传染源。[方法]病人血样用套式PCR-RFLP检测,扩增PvMSP-1基因ICB5一ICB6片段。测定DNA序列并进行BLAST相似性搜索和进化树分析。[结果]16例镜检确诊的间日疟病人血样经套式PCR—RFLP检测,7份属Sal-1型,1份为Belem型,8份为重组Ⅲ型。对其中7份样本PCR产物进行DNA直接测序,发现没有两个DNA序列完全相同,PvMSP-1基因ICB5-ICB6片段存在高度多态性,DNA序列搜索结合流行病学词查可初步确定感染来源。[结论]PvMSP-1基因用于疟疾基因分型和判断感染来源有一定价值,可作为疟疾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黄岩区一例输入性恶性疟和卵形疟混合感染病例,为疟疾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病例诊治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集病例抗凝血作镜检和巢式PCR检测。结果该病例在赤道几内亚务工期间有疟疾发作史和治疗史,在回国后第1天即出现寒战、发热、头痛等疟疾典型临床症状,镜检确诊为恶性疟;给予青蒿琥酯针剂和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后,症状消失。此后在距上次发作的第110天又再次发病,疟疾快速诊断试纸(RDT)检测阴性,镜检误诊为间日疟;后经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巢式PCR检测,判定前后两次发病分别为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感染。结论该病例是一例输入性恶性疟和卵形疟混合感染病例,今后应加强疟疾类型的鉴别诊断能力,防止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2017,(1):131-133
目的探讨ACL-8000血细胞分析仪流水线技术联合染色镜检,对武汉三区2013~2015年跨国流动人员疟疾实验室筛查与诊断,为输入性疟疾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735例跨国流动人员血液标本,通过ACL-8000血细胞分析仪流水线的流式细胞和核酸荧光染色以及三维旋转SF-Cube技术,检测出血液中Infected RBC(InR)绝对值和千分比‰,通过感染的红细胞预警机制,简便、快速定量检测筛查疟原虫,联合血涂片染色镜检,查找活体疟原虫。结果 1735例归国人员,筛查出疟疾25例,镜检确诊疟疾24例,阳性率1.38%,筛查率96%。结论跨国流动人员输入性疟疾的发病率较高,ACL-8000血细胞分析仪流水线技术联合染色镜检对疟疾筛查与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复式PCR检测疟原虫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适合于疟疾流行区现场应用的复式 PCR检测系统。 [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处理样本 ,设计针对恶性疟原虫 (P.f) p BPK1- 14基因和间日疟原虫 (P.v)线粒体细胞色素 C氧化酶基因 CO 合成引物 ,混合一次扩增检测P.f 和 P.v。[结果 ]P.f 及 P.v模板分别被扩增出一条 2 10 bp和 370 bp的片段 ,与食蟹猴疟原虫 (P.c)、鼠伯氏疟原虫(P.b)及正常人白细胞无交叉 ,且可检测不同地理株的 P.f 和 P.v,P.f 和 P.v的敏感度分别为 5 .5× 10 - 7和 1.5×10 - 6 ,检测 146份疟区发热病人 ,与镜检结果相比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P.f为 97.9%和 98.7% ,P.v为 10 0 %和 98.7%。[结论 ]该复式 PCR检测系统适应于现场疟疾流行病学监测 ,防治效果考核 ,疑似疟疾病人的诊断及虫种鉴定。  相似文献   

20.
从一例误诊病例谈疟疾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疟疾诊断是疟疾控制的基础,只有及时、准确地对疟疾病例作出诊断,才能对疟疾病例进行及时、正确、规范的治疗。本文从今年的一例误诊病例来浅谈疟疾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