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ARIMA模型预测福建省戊型肝炎疫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福建省戊型肝炎(戊肝)分月发病数预测预警的ARIMA时间序列模型。方法利用SAS 9.0软件的PROC ARIMA综合软件包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福建省2004-2010年戊肝分月发病数序列进行ARI-MA模型的建模与分析。结果福建省2004-2010年戊肝分月发病数序列含有以年为周期的季节效应,经12步差分后为平稳非白噪声序列,拟合的相对最优模型为ARIMA(0,0,0)×(0,1,1)12。结论拟合戊肝的相对最优ARIMA模型进行预测和预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为降低重症病例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决策树中的CHAID法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福建省2010年手足口确诊病例资料.结果 2010年共3348例确诊病例个案卡纳入分析,其中轻症2 884例(86.1%),重症464例(13.9%).最终模型中包含发病月份、实验室结果、发病到就诊间隔时间、年龄、性别5个预测变量,发病月份是最佳预测变量,模型对86.1%的个案进行了正确分类.结论 决策树法预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福州郊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广州管圆线虫是引起人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简称“酸脑”)的重要病原体,本虫为人兽共患,主要分布于泰国、印度、日本、菲律宾等[1]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台湾、广州[2]均有“酸脑”病例的报告,我省尚未见有关报道。为了解本虫在我省的分布及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4.
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的等位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建立一种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PvMSP-1)基因型检测技术。 方法 设计针对PvMSP 1ICB5~ICB6多态区的引物进行PCR ,其产物用PvuⅡ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鉴别我国间日疟原虫现场分离株基因型。 结果  98份间日疟血样经套式PCR扩增均出现大小约为 40 0bp(Belem型 )或 470bp(Sal-1型 )的特异性片段。酶切消化后 ,45份 470bp样本出现 12 0bp和 3 5 0bp酶切片段 ,为Sal-1型 ;40份 40 0bp的样本中 3份仅出现 1条 40 0bp片段 ,为Belem型 ;3 5份出现 12 0bp和 2 80bp两种酶切片段 ,为Ⅲ重组型 ;2份 12 0bp和 2 40bp片段 ,为朝鲜型。结论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技术可用于检测我国间日疟原虫的 3种PvMSP-1等位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在自然条件下的动态变化,为消灭丝虫病提供依据。方法:于1994-2001年按丝虫病常规采血检查。捕蚊管吸捕人房致倦库蚊并解剖镜检。结果:人群微丝蚴率1994年为0.57%,2001年0.39%;血微丝蚴密度逐年下降,而1999年2例复阳,2001年1例阴性,1例密度14条。8年捕获致倦库蚊3098只,阳性蚊12只,蚊体内幼丝虫43条。结论:8年连续观察,残存班氏微丝蚴血症在自然条件下,微丝蚴密度可逐渐降低直至转阴,滋生新的传染源机会极小。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2004—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态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掌握福建省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态势.方法 利用网络直报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与分析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 结果 2004-2007年福建省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304起.其中Ⅱ级事件7起(2.30%),Ⅲ级事件57起(18.75%),Ⅳ级事件240起(78.95%),未见I级事件.波及人群罹患率25.82560,死亡率0.08%,病死率0.32%.事件起数年平均递减2.8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发生169起(55.60%),村落71起(23.36%);传染病类事件233起(76.64%),其中人禽流感、霍乱、登革热是构成Ⅱ级和Ⅲ级事件的主要原因;食物中毒类57起(18.75%).4年中3-4月与9月是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两个时间高峰,事件起数占43.1%. 结论 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总体下降,仍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类为主,学校和村落为高发场所,人禽流感、霍乱、登革热疫情得到政府与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大白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血清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白鼠的血清抗体检测,为人体感染本虫的免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用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论:大白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20-233d雄虫抗原的阳性率为90.5%(105/116),雌虫为98.3%(114/116),而感染后5-16d的大白鼠仅为37.0(27/73)和37.9%(21/58),结论:大白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20d后,应用ELISA检测其血清抗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毛细线虫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肝毛细线虫的动物模型。 [方法 ]将肝毛细线虫的孕胚卵经口注入大鼠和家猫。 [结果 ]受感染的 16只大鼠中 ,2只未检出肝毛细线虫 ,其余 14只均检出肝毛细线虫 ,并有部分大鼠因肝毛细线虫病而死亡。传代实验中 ,2只大鼠也感染肝毛细线虫。 2只家猫未感染。 [结论 ]可用大鼠建立肝毛细线虫的动物模型 ,并可在实验室中传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等位基因型间日疟原虫生物学形态特征。方法 现场采集间日疟病人血样并进行基因分型,镜下观察形态并测量大小。结果与结论 72份现场分离株基因分型为Sal-1型40份,Belem型25份,混合感染7份。均查到典型的间日疟原虫,6例多重感染病例均发现在海南分离株,多重感染与基因型混合感染无关联。测量正常红细胞、寄生红细胞、环状体以及核大小差别有显著意义,Belem型比Sal-1型大,两种不同基因型差异的分子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福建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情况,为其绩效考核及传染病报告率估算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各设区市抽样,对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督导检查调查报告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3年传染病报告率97.1%。漏报率2.9%,呈下降趋势;平均漏报率乡镇级最高(4.2%),县级最低(2.3%),省级2.4%,市级2.9%;门诊部漏报率(3.1%)比住院部(2.0%)高。报告及时率89.1%,报告卡填写完整率92.6%、准确率91.3%、一致率86.7%,综合评价指数92.8%。结论福建省各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逐年提高,但报告及时率和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低于全国水平。报告质量督导检查重点在乡镇,报告及时性和报告卡填写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