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医生语言表达水平会直接影响信息传递和沟通效果。近20年来,有大量研究以量表的形式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医患沟通”相关问卷调查,但关于医患沟通实际应用和医患纠纷实例分析的研究较少。以某三甲医院《投诉登记本》为研究素材,总结出因医方语言产生的医疗纠纷的五种原因,分别为医方语气生硬、肢体语言失当;治疗方案沟通不明确;无法回答患者的问题;不同医生说辞相悖;病情预判与病情发展差距大。通过分析此类纠纷的处理要点,以期运用在今后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课程或医生语言技巧培训中,优化医患沟通,推动医患关系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何斌  郑玉琪  钟晓波 《重庆医学》2007,36(4):307-308
目的 分析牙体牙髓科常见医患纠纷投诉的类型和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近3年纠纷投诉患者72例,对纠纷投诉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类型中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费用、其他所占百分比分别约为50%、30%、16%、6%;产生原因为医德医风、服务艺术、操作规范、其他和非医生源性所占百分比分别约为20%、18%、23%、10%和29%.结论 牙体牙髓科的纠纷投诉大多数与医生处理上的欠缺有关,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MAC(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即麻醉医生监护,曾经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当危重病人被认为"病情过重不适宜于全麻而行故息手术,麻醉医生被要求待命随时提供检测和镇静".而现在MAC已发展将静脉镇静-镇痛与局麻或区域麻醉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方法.本文总结了将此方法应用于手术室中的一些短小手术及配合区域麻醉强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项目主要通过图片辅助麻醉前访视,帮助患者了解麻醉环境、麻醉流程及麻醉风险,提高麻醉前访视效果,观察其对减轻患者麻醉前焦虑,及患者对麻醉镇痛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对促进医患关系的意义.方法:100例患者在行手术前1天进行麻醉前访视.随机分两组:麻醉前访视无图片组(T0)、采用图片辅助麻醉前访视组(T1).访视前和访视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考察患者焦虑程度,通过监测麻醉前及麻醉中血压、心率变化了解患者生理变化.结果:两组之间在焦虑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是采用图片辅助麻醉前访视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过程中生理变化较轻微,同时患者对麻醉过程及麻醉风险的了解程度高于无图片组.结论:与单纯麻醉前访视相比,对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无明显减轻.但可以减轻患者生理变化,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从而降低了医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找出并分析门诊科室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减少或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方法:对医院2010~ 2012年在就医过程中发生的信访和医患纠纷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与医院行政管理、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患者、家属的文化素质等有关.结论:针对不同的医患纠纷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和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袁长亮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767-176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患纠纷近几年明显增多。许多从医者坦言医生不好当,医生这一职业已成为"高危职业"。如何让患者增加对医生的信任,尽可能地减少医患纠纷,营  相似文献   

7.
王亚丽 《新疆医学》2008,38(7):122-1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医患纠纷也日益增多,医患矛盾也成为一个社会焦点而备受关注,虽然造成医患纠纷增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缺乏有效的沟通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医院内的沟通不仅仅是指医患之间的沟通,还有医生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临床科室与非临床科室之间、主管医生与值班医生之间、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沟通、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等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和成为减少医患纠纷的措施,促进医院发展.方法:根据当前我院医患纠纷的现状:从2008年1月~2008年12月,58632人次住院患者发生的83起医患纠纷.发生率0.14%,分析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结果:纠纷中13起予以经济赔偿,70起经协商解决,个别纠纷对医院产生负面影响.结论:切实落实各项宪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改善服务态度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客观讲,医疗纠纷是医生和患者都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但在医疗活动中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对生命价值观的提高,法律意识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在提高.因此患者在解除痛苦时,要求获得最大满意度;既方便又快捷治愈为原则;还要求最低消费为基础;所以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当今社会服务收小费为理所当然,而医生收红包,却视为不道德?其区别是在于医乃"仁术",而非同一般商业消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下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无痛人流患者生命体征和性幻觉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20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BIS组,每组100例,均进行丙泊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比麻醉前、麻醉后、复苏时MAP、SpO2、HR的变化,以及术后性幻觉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前MAP、SpO2、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复苏时,BIS组的MAP、SpO2、H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BIS组复苏时间短[(3.8±1.9)min比(5.3±1.3)min],Steward评分高[(4.5±1.3)分比(3.9±1.6)分],性幻觉的发生率低(异常动作0比8%,异常语言6%比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监测下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能为无痛人流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条件,且可降低性幻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刘中一 《医学与社会》2014,27(11):13-16
病人存在性健康需求.性健康不仅有利于病人婚姻关系的存续,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治疗,同时也是病人的一项基本人权.目前,性健康护理在国外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仍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这既与全社会认识不到位、性健康护理实务难以操作等有关,还与性健康护理教育体系不健全有关.为此,必须坚定全面践行人文护理的理念;加强对社会大众进行性健康教育;注重护理人员的性健康护理实务操作.  相似文献   

12.
对武汉市 10 84名 12~ 16岁青春期女性的性生理、性心理、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少女的平均初潮年龄为 12 . 5岁 ,初潮时有部分少女感到害羞、紧张害怕。在经期有各种症状的占 83. 6 %。 2 . 76 %的少女有手淫行为。自述有外阴瘙痒症的占 6 . 9%。随年龄增长 ,少女希望与异性交往的比例增加。但她们在性知识上还存在明显不足 ,一些少女经常为性问题所困扰。 6 8%的少女表示希望能获得青春期性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因此 ,在青春期女性中开展性健康教育 ,使其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性教育的实践及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海荣  刘辉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5):663-664,702
目的探索和研究开展性教育的意义。方法发放“性健康教育评价调查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接近90%的同学都普遍地掌握了有关性的科学知识,了解了性心理、性重理健康的常识,对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性道德、性法律意识亦有明确提升;但对性的责任与义务则缺乏必要的认知。两组都认为有必要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结论应该从大学生性伦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教育方式等方面着手,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高职护生《生理学》教学中应加强性健康和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性教育的严重缺乏、黄色杂志和网络大量不健康性知识的肆意传播,使学生对性有着强烈的好奇和不正确的理解,由此引发了许多学生的性困惑、性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社会的良好发展。在高职护生生理学教学中加强性健康和性道德教育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也是学生正确对待异性交往的需要,更是社会良好发展及文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了解有配偶绝经妇女的性问题。方法采用自行设计性问题调查问卷,调查门诊就诊有配偶绝经妇女398例,获取性生活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疾病及外阴、阴道检查指标资料。结果随年龄增高有性生活的比率下降;家庭妇女无性生活比率较低。有性生活者发生外阴萎缩和阴道狭窄者比率较低、阴道酸性比率偏高。躯体疾病不是影响老年女性生活的主要因素。结论性生活是保持性器官和心身健康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随机应答技术(RRT)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1287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伦理观念及性行为的影响,定量评价网络色情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和性道德的负面作用,分析其原因,探寻网络文化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许家超  王慧  高镇松 《海南医学》2009,20(7):136-138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状况,为防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障碍提供资料和信息。方法男性入组172例,其中正常对照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组85例,门诊组57例。女性入组125例,其中正常对照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组52例,门诊组43例。用自编的简明性功能障碍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男性量表涉及性能力减退、性恐惧及性痛楚三方面。女性量表涉及月经紊乱、性功能减退、性痛楚及性恐惧四方面。结果男性及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表现出性功能障碍的高发生率,男性住院组为57.6%,门诊组为47.4%;女性住院组26.9%,门诊组为37.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抗精神病药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家(地区)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面临着诸多挑战。青少年自身因素、经济发展与教育因素、文化背景以及医疗保健服务状况等,是造成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主因。着力于消除贫困、改善卫生服务、加强学校与社区干预,并促进青少年与家长和教师间的衮流,将有助于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对性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河 《医学综述》2009,15(21):3273-3275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而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开放性手术和经尿道切除术。近年来随着腔内技术日趋成熟和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作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性功能障碍是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临床资料表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同时往往会对性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就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对性功能的影响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