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房J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例采用普通心房电极行RVOT起搏(其中5例进行了永久性置入)的患者进行了起搏阈值测定及随访。结果心房电极行RVOT起搏,起搏阈值、R波振幅和电极阻抗与心尖部起搏比较无差异(P>0.05);操作简单、起搏成功率高。随访3~6个月无电极脱位,起搏功能良好。结论普通心房J型电极似可以替代螺旋电极行RVOT永久起搏。  相似文献   

2.
探讨心房J型电极和心室直电极在心房起搏的临床应用并分析其特点 ,对 78例心房起搏电极 (J型 5 0例、直电极 2 8例 )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常规方法放置心房J型电极 ;借助J型钢丝定位放置直电极。J型电极主要应用于手术前已明确房室结传异功能正常的患者 ,直电极用于房室结传导功能尚未确定 ,而需紧急安装永久起搏器者。结果 :J型电极和直电极均可在右心耳定位起搏心脏 ,操作简单、起搏成功率高。两种电极在安置时起搏的P波振幅、心房起搏阈值以及其它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随访 3.5 2± 3.17(2个月~ 8年 )无交叉感知、无电极脱位。结论 :心室直电极可以替代心房J型电极在右心耳起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在植入操作时间、起搏参数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40例因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成人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行起搏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房间隔组20例,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低位房间隔起搏;右心耳组20例,采用被动固定翼状电极行右心耳起搏.对比两组电极植入操作时间,电极植入时、术后1个月、3个月的起搏参数(阈值和阻抗).结果 房间隔组与右心耳组比较,心房电极植入操作时间和起搏参数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具有相似的电极植入操作时间以及相同的起搏参数,为临床起搏治疗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4.
报告采用Pinnacle 8619型程控起搏器及J形电极对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实施心房按需起搏,效果满意,并就心房按需起搏的适应证选择、导管电极的置入方法和起搏电参数的掌握等问题介绍了作者的体会。认为该法是一种简易、经济的生理性起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心房起搏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心房起搏而形成的房室顺序收缩,可使心输出量增加22~54.3%。此外,心房起搏亦有利于病窦综合征和控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起搏电极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螺旋形主动固定电极(简称螺旋形电极)和 J 型被动固定电极(简  相似文献   

6.
16例严重心动过缓病人均在120救护车上紧急穿刺右颈内静脉,采用心电监护下直接推送预先塑成L型电极行心内膜临时起搏。结果:即刻穿刺及心内膜起搏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院前急救中对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直接推送预成形电极临时心内膜起搏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1988~1990年期间,我们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安装永久型起搏器7例(4例经锁骨上途径,3例经锁骨下途径),均采用自制剥脱外套管导入起搏电极获得成功。为验证自制剥脱外套管应用的可靠性,118例次临时起搏器也采用自制剥脱外套管,经锁骨上途径穿刺锁骨下静脉导入起搏电极,证明此方法可靠,易于成功。所有病例均未发生电极脱位。兹介绍如下: 剥脱外套管制作方法见图1。  相似文献   

8.
李青  王梦洪  吴印生  颜琼 《心脏杂志》2005,17(5):500-500
心内膜电极需长期安置在人体内,电极的稳定性和起搏阈值基本稳定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起搏电极导线尤为重要.本文总结我院2000~2002年安装同一厂家生产的起搏器,采用两种不同结构起搏电极导线,即螺旋电极导线和楔形头电极导线,对它们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耗电量进行了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行设计的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经食管心脏起搏,37例中35例顺利完成经食管心室起搏检查,起搏阈值25.27±3.9V。认为应用该导电球囊电极导管心室起搏较普通金属环电极具有成功率高、起搏电压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植入式电极导线和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临时心脏起搏(TCP)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TCP的患者33例分为研究组(n=19)和对照组(n=14)。研究组采用植入式电极导线外接永久起搏器行TCP;对照组采用传统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TCP。比较两种导线行TCP的阈值、脱位率及总费用。结果研究组10例使用主动电极导线,9例使用翼状被动电极导线,未发生脱位,对照组使用电极导线为(BARD0071539,6F型),脱位4例,均经重新定位。两组TCP 24h后的起搏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TCP术后住CCU病房的时间少于对照组[(0.6±0.4)d vs(3.2±1.3)d](P<0.05),总费用少于对照组[(4 587±398)元vs(7 636±567)元](P<0.05)。结论应用植入式电极导线比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TCP更安全、实用、经济。  相似文献   

11.
<正> 心房感知心房起搏(AAI)是一种既经济又简单实用的生理性起搏。广泛推广AAI起搏的关键在于:适应证的选择、心房电极的固定和电极导管及起搏参数的调试。我院安置AAI起搏器三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2~60岁,有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5~20年,伴头昏黑矇。食管调搏检查窦房结恢复时间1920~2040ms,房室结文氏阻滞点140~180次/分,例1有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均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采用秦明公司Pinnacle 8619型起搏器及J型心房电极导管。经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将直钢丝插入J形电极导管内,使电极J形头变直,送入锁骨下静脉。经上腔、右房至下腔静脉入口处。将X线球管调至右前斜位45°,后撤电极内钢丝约5厘米,电极即恢复J形。调整电板方向,使J形  相似文献   

12.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54例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98.15%,该部位起搏参数满足起搏要求,同时起搏的QRS波时限较心尖部变窄(130.45±18.24msvs153.11±20.10ms,P<0.001)。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13.
<正> 食管起搏电极的设计是决定起搏阈值的因素之一。为进一步降低起搏阈值,减轻或消除插管及电刺激引起的痛苦,近年来,在食管起搏电极设计方面作了许多新的改进。 1906年Cremer首先采用食管电极记录一位马戏团吞剑演员的食管心电图,但由于电极太大而未能推广。至30年代改进为小电极后,食管心电图记录始获成功。1952年,Zoll继胸外起搏抢救2例垂危病人后,率先将食管电极用于动物实验起搏心室取得成功。其后,Shafiroff等于1957年将食管内心脏起搏技术应用于临床。但早年的食管起搏电极为单  相似文献   

14.
传统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具有易操作、固定可靠、植入经验丰富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随着对心脏生理性起搏的深入研究和对心脏特殊部位起搏益处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本文主要探讨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阐明犬右房心外膜双极电图特征,以助于局灶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时消融靶点的确定。采用自制9极梳状电极在犬右房界嵴中部三尖瓣环侧处起搏并同步记录双极心外膜电图。首先沿界嵴纵轴向上腔静脉方向放置梳状电极,记录心外膜双极电图,旋转梳状电极每隔30度记录心外膜双极电图,依次记录心外膜双极电图直到起始位置。结果:以起搏电极为圆心在4mm(M=4mm)范围内双极电图初始向量向下,呈“Q”型或“Qr”型。在距起搏电极10mm(M=10mm)处发生极性转化,呈“RS”型或“Rs”型。结论:双极电图特征可能有助于快速、精确确定局灶性心动过速的消融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激素释放电极对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长期的影响,检验激素释放电极能否用来长期低能量安全的进行双心腔起搏。方法:81例患者,男45例,女36例,平均年龄67岁。所有患者应用双心腔频率反应起搏器(DDDR)。心房和心室电极分别采用MEDTRONIC5524M及5024M激素释放电极。心房和心室电极植入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分别测试双极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结果:心房和心室激素释放电极在随访24个月期间所有测试的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保持低水平,呈稳定的平台型,无以往非激素释放电极植入早期的起搏阈值明显升高现象。另外,应用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中有98%的心房起搏阈值及94%的心室起搏阈值≤1.3V,因此可安全地以2.5V的电压进行双心腔起搏。结论:被动固定激素释放电极可保持心房和心室的长期的低起搏阈值状态。使绝大多数应用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可长期安全地以2.5V电压进行双心腔起搏,从而有效地延长双心腔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传统起搏器植入术中心室电极需要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室进行起搏,对于三尖瓣金属瓣置换术后的患者或存在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施行传统右心室起搏会导致电极损伤或出现三尖瓣反流.Lin等[1]曾在狗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但这种起搏可引起左心室心肌间质纤维化、肌纤维紊乱和Ⅱ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等左心室重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寻找新的心室电极植入位点.我们通过冠状窦起搏心室,探讨心室电极植入的方法学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双房起搏治疗伴房间传导阻滞 (IACB)患者的阵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5例患者均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X线采用正位和左前斜位 ,依次置入冠状窦、右室、右房电极 ,测试起搏参数满意后 ,经Y型转接器将冠状窦电极和右房电极组成新的双极电极 ,置入后分别行AAT、DDD或DDTA起搏。结果 :1例术中冠状窦电极脱位而放弃双房起搏 ,2例术后冠状窦电极脱位 ,均成功复位 ,2例由于程控不当造成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其余病例未出现并发症。随访 2~ 32个月 ,9例显效 (6 4 .3% ) ,2例有效 ,3例无效。结论 :双房起搏能有效防治并发高度房间传导阻滞患者的阵发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普通心室电极经冠状窦行永久左房起搏安全、有效、脱位率低 ,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漂浮电极导管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在床旁体表心电图监护指导下,通过Seldinger穿刺技术,在无X线透视条件下将临时起搏漂浮电极导管送入右心室.通过体表心电图QRS波群确定电极位置。记录放置电极导管所花费的时间与平均起搏时间,观察临时起搏操作并发症。结果40例患者穿刺均获成功,安置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平均操作时间(9.1±2.1)min,起搏时间1-15d,中位时间5.5d,电极脱位2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可在没有X线设备下紧急起搏而不需搬动危重患者,具有操作简单、起搏迅速、疗效肯定及相对安全的特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起搏阈值分析与低能量起搏安全性的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起搏阈值进行分析研究,随访观察低能量起搏的安全性。方法对106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术中、术后3个月及1年分别进行起搏阈值测试,并于术后3个月时将起搏器输出电压降为实测起搏阈值的2倍,随访观察起搏器的工作状态,时间为1~6年,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电极的起搏阈值。结果106例起搏器均安全起搏。比较电极的起搏阈值,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无差别,心房电极高于心室电极,激素电极明显低于非激素电极。结论经长期随访观察证明,为节省能耗延长起搏器寿命,长期采用低能量起搏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