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130例骨科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间的护理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引导患者就诊,解答患者咨询的问题,维护门诊正常的就诊秩序。方法导诊人员用丰富的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和长期妇科门诊工作经验,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按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积极引导患者就诊,耐心的为患者做好服务工作。结果简化了患者的就医流程,使患者治疗和护理及时,最终达到尽快痊愈的目的。结论节省了患者的就医时间,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效率,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脑外上临床急救措施及其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总结。方法选取74名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脑外伤治疗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74名患者中,有59名患者进行了手术,为手术组,手术结果由17名患者死亡,手术病死率达到28.8%,15名患者实施了非手术治疗,有6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治疗病死率达到40%,74名脑外伤患者中,治疗总病死率达到31.1%,根据G0s预后分级,有29名患者预后良好,所占比例为39.2%,有13名患者为中残,所占比例为17.6%,有5名患者为重残,所占比例为6.8%,有2名患者成为植物人,所占比例为2.7%,23名患者死亡。结论在治疗脑外伤时,一定要及时为患者开颅,将患者脑部血肿清除干净,并为患者彻底止血与充分减压,同时维持患者内环境与循环稳定。此外,必须对患者疾病感染情况进行严格控制,积极处理患者合并伤,避免发生并发症,以保证能够对患者病情预后进行改善,提高脑外伤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高洪伟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61-16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自2001年1月~2008年1月本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72例,回顾性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经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72例患者,进行开颅探查,清除血肿手术112例,其中15例患者因病情严重进行二次手术,术后死亡5例,余患者术后病情好转;60例患者予保守治疗,2例脑干损伤患者经治疗后无好转,分别于伤后2、5d死亡。合并肺部感染患者28例,经治疗后好转。患者住院时间3~14个月。治疗后69例患者出现智力障碍,53例出现肢体活动障碍,38例出现经常性头痛、头昏,19例患者癫痫发作。部分患者有两种以上上述后遗症发生,无明显后遗症患者28例。结论:颅脑损伤病情重,发展迅速,后遗症发生率高,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应仔细慎重对待,避免漏诊及误诊,为早期手术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努力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97例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高龄产妇97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和自我舒适度水平。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科学的精心护理之后,患者的焦虑水平降低,自我舒适度水平提高;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之后,患者焦虑水平和自我舒适度变化不够明显,观察组患者指标变化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产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水平,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杀是精神病中最危险的症状之一,也是精神病护理中最困惑的问题。如何对患者自杀症状实施整体护理,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规律,提高患者的情绪,树立患者的自信心和价值观,恢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从而真正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减轻心理压力,减少或消除患者的自杀观念与行为,是现代精神科护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行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时间,患者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甲状腺瘤手术患者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有效节约资源,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接收治疗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支气管镜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采用支气管镜辅助诊治之后均获得成功,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心跳加速或者呼吸骤停现象,并且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心率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支气管镜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心内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对在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心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果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对照组中,临床上安全问题发生率为20%,而实验组患者安全问题发生率为7.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并做好患者的药物护理,采用适合于心内科患者的健康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安全护理行为,从而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味对胃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55例胃下垂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补中益气汤加味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和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显效患者35例,占63.6%,有效患者15例,占27.3%,无效患者5例,占9.1%。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对胃下垂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治疗有效率高,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治疗安全性高,能及时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缓解期的自我管理和神经康复治疗效果。方法4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4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药物主要有免疫球蛋白、干细胞移植、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和神经康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7.83%,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发性硬化患者缓解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的传染性很大,有资料显示,一个未经治疗的排菌活动期肺结核患者,一年内可传染15~20名健康人。四平市社会精神病院为民政办院,住院患者多数是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和流浪收容的精神病患者,由于床位紧缺,住院患者多,人员密集,患者活动空间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眼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0例眼外伤儿童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患者的护理方法、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及护理的效果进行统计研究,并对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分析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260例患者通过良好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认可全面护理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结论儿童眼外伤不同于其他部分损伤,护理工作需要精心安排,强化患者的危险意识,提高自我保护,且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关注度,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具有较强的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对于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状况,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妇科的经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护理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统计患者的满意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者的愈合均较好,均提前康复,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高达96.67%。结论在宫腔镜手术后,应给予患者系统而全面的护理,同时加强对护理效果的评估,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药师门诊咨询工作质量,为非住院患者提供实时、精准、全程的用药指导,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介绍非住院患者用药监护体系的各项功能,并评价其实践应用效果。结果:非住院患者用药监护体系的建设对于药师和患者都可以获益,并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结论:非住院患者用药监护体系的建设可以提升服务质量,缓解医患矛盾,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使患者得到合理、经济和安全的药物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58例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单数分为A组和B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后, 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A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高于B组的住院时间(P<0.05);A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治疗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舒缓疗护效果,总结经验,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32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生存期的评估和入院前后临床症状的比较分析。结果32例患者患者入院生存期评估得分为(55.19±12.58)分,最高分为75分,最低分为29分,实际生存期为19.62d。晚期肿瘤患者中7例出院,25例临终患者可以平静的、安详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且患者家属的悲伤程度有一定的缓解。结论为晚期肿瘤患者开展舒缓疗护不能增加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可以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对临终生理、心理的适应能力,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对患者家属予以精神上的支持,帮助晚期肿瘤患者安宁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相似文献   

18.
周智 《中国实用医药》2009,4(9):217-218
四肢骨折患者大多年轻,既往体健,多由突然发生的意外造成患者生理、心理失常,虽然目前科技的发展使治疗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医生工作任务多,易于忽略这部分简单病变的患者,少有时间和患者沟通,患者出于对未来的各种恐惧,出现不良情绪反应,影响疾病转归和预后。护士和患者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患者的心理好生理变化,同时护士也有能力配合医生解决患者的部分心理问题,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9.
陈日龙 《北方药学》2014,(5):116-117
目的:医院和社区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疗效。方法:30例患者在医院进行椎体成形手术三天后转入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降钙素的注射治疗、指导患者锻炼。结果:患者转入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1个月之后,21例患者病痛完全缓解,8例患者部分缓解,1例患者病痛轻微缓解。结论:医院联合社区治疗,不仅发挥了医院的技术设备优势也给患者就近治疗提供了方便,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家庭康复护理指导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通过家庭护理,脑功能得到一定恢复,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中有5例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生活基本达到自理,12例回归社会角色,卧床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家庭护理得到患者家属的好评,护士自身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结论通过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取得家属配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减轻患者的致残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早日回归患者的社会角色,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