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法和针刺捻转补法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针刺捻转补法组,各30例,2组取穴相同,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组内、组间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针刺捻转补法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常规针刺法和针刺捻转补法均可有效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明显改善该病的临床症状,且针刺捻转补法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2.
于智敏 《四川中医》1998,16(9):48-48
笔者在临床上针刺内关、大冲穴治疗失眠8例,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1个月。单纯性失眠2例,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者6例。均系经中西医治疗无效而来就诊者。8例患者经治全部治愈。最少者仅治1次,最多者治疗7次,平均治疗3次。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均未见复发。三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以内关、大冲为主穴,每次治疗留针对一月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根据患者病情决定补泻手法。心脾两虚者加刺心俞、脾俞,用补法;肾虚精亏者加肾俞、太浪,用补法;心胆气虚者加大陵、丘墟,平补平泻;肝火旺者加肝前、间使,用泻法;脾胃不利者加胃俞、足三里…  相似文献   

3.
专病治验     
针刺阴阳跷脉为主治疗失眠 治法:主穴取申脉、照海;配穴根据辨证分型:心脾两虚型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型加肾俞、心俞、太溪;胃腑不和型加胃俞、足三里;肝胆火旺型加肝俞、胆俞、行间。随症配穴:眩晕加风池;健忘加百会、志室;多梦加厉兑、隐白。厉兑、隐白三棱针点刺放血,余穴常规针刺。 针刺方法:患者俯卧位,双侧取穴,常规消毒直刺法,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主穴取百会、四神聪、神门、照海、申脉、安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阴虚火旺者加太溪、三阴交;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肝郁化火者加行间、太冲;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施以提插捻转法,中度刺激。结果:经针灸治疗后,临床痊愈34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有效率达98%。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舒乐安定治疗失眠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0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舒乐安定,2mg/次,1次/d。治疗组10例针刺,取百会、印堂,加电针;心肾不交加心俞、肾俞、太溪,平补平泻法;心脾两虚加心俞、厥阴俞、脾俞,补法,背俞穴加灸法;胃热化火加胃俞、脾俞、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公孙,泻法;肝胆郁热加肝俞、肾俞、神门、风池、三阴交、中封、太冲,泻法;留针20~40min,1次/2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睡眠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隔3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4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舒乐安定治疗失眠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失眠(不寐)疗效。[方法]对89例门诊患者使用"醒脑开窍"针法,内关(双)、人中、三阴交(双);心脾两虚:加神门、心俞、脾俞;肝郁化火:行间、太冲、风池;阴虚火旺:太溪、太冲、涌泉;痰热内扰:中脘、丰隆、内庭;心胆气虚:心俞、胆俞、丘墟;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提插捻转结合泻法,施手法1min,使针感传向中指;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针刺入1~1.5寸,采用提插手法(补法),使针感到足趾,下肢出现不能自控的运动,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神门、心俞等穴位常规针刺,1次/d,以上穴位均留针30min,5d/周,休息2d。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3例,显效25例,有效4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01%(81/89)。[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失眠(不寐),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复视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视即看东西双影 ,常伴随上睑下垂 ,视物不清等症状 ,属西医动眼神经麻痹范畴。我们自 1993~ 1998年 ,采用针刺养老、天柱穴为主治疗复视 40例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40例门诊病人 ,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最小 38岁 ,最大72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年。其中 9例为脑血栓后遗症。治疗方法1.取穴主穴取养老、天柱 ,配穴取肝俞、肾俞、风池、太冲、阳白、攒竹。2 .刺法养老穴向肘方向斜刺 1寸 ,行捻转补法。天柱穴直刺 0 .8寸 ,捻转补法。肝俞、肾俞用补法 ,风池、太冲用泻法 ,余穴平补平泻。3.疗程每日 1次 ,10次为 1个疗程 ,疗程间休…  相似文献   

8.
梅花针加拔罐治疗顽固性失眠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仲崇义 《山西中医》2001,17(1):14-14
笔者自 1997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 ,采用梅花针刺加拔罐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失眠 38例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8例中男性 16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2 0岁以下的 1例 ,2 0~ 30岁的 6例 ,30~ 40岁的 19例 ,40岁以上的 12例 ;失眠最短时间为 2年 ,最长为 19年。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主取心俞、安眠两穴。肝郁化火型 :失眠伴性情急躁易怒 ,目赤口苦 ,舌红、苔黄 ,脉弦 ,加肝俞 ;痰热内扰型 :失眠伴头重 ,痰多胸闷 ,吞酸 ,恶心 ,心烦口苦 ,舌苔黄腻 ,脉滑数 ,加胃俞 ;阴虚火旺型 :失眠伴心烦不安 ,头晕健忘 ,腰酸 ,五心烦热 ,口干津少 ,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任督二脉联合皮内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6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3例取内关、神门、百会、四神聪,痰热内扰加足三里、丰隆、内庭;阴虚火旺加太溪、心俞;气虚血瘀加血海、脾俞、膈俞、足三里;于神庭、百会平刺帽状肌腱膜0.5寸,捻转泻法;直刺关元、气海1~1.5寸,提插捻转,补法为主;余穴均平补平泻;5次/周。治疗组53例任督二脉主穴:任脉取关元、气海,督脉取百会、印堂、神庭;随证取穴与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皮内针:耳穴取皮质下、神门;取三阴交、神门、心俞;心胆气虚者配胆俞,心脾两虚配脾俞;穴位消毒,体穴用颗粒皮内针,左手按压穴位并撑开穴位皮肤,右手用镊子夹住皮内针,沿皮下入针至真皮内,针身平行埋入0.5~1cm,将针柄用箭头状胶布固定,用箭头标明针尖走向。耳穴用揿针型皮内针,针尖直刺穴位后用方形胶布固定;夏季埋针1~2d,其余季节为3~4d。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AIS评分、夜间睡眠总时间、NIHSS、ADL、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随访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45%;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1.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AIS评分、夜间睡眠总时间、NIHSS、ADL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任督二脉联合皮内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捻转补泻手法对血虚证大鼠Hb(Hematoglobin,血红蛋白)、SF(Serum ferritin,血清铁蛋白)等的影响,探讨针刺捻转补泻手法与效应的关系。方法将176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10只)、模型对照组(46只)、针刺组(40只,不做补泻手法)、捻转补法组(40只)和捻转泻法组(40只),后3组统称为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放血加限食法制作血虚证模型,隔天治疗1次,共10次。针刺开始后,分别于第6、11、16、21天采血,检测Hb、SF和血清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结果针刺后第6天各治疗组大鼠Hb、SF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针刺后第11天,捻转补法组和捻转泻法组大鼠各项指标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针刺后第16天的SF、针刺后第6、11天的血清ATP酶活性,捻转补法组高于捻转泻法组(P〈0.05)。结论①单纯针刺、捻转补法、捻转泻法对血虚证大鼠的恢复均有治疗作用;②在血虚证的状态下,捻转补法的疗效要优于捻转泻法。  相似文献   

11.
1994~ 2 0 0 0年 ,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慢性咽炎 46例 ,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46例 ,男 15例 ,女 31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5 8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10年。均确诊为慢性咽炎。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主穴 :天容 (双 )、列缺 (双 )、照海 (双 )。随症配穴 :咽痛重加合谷 ;咽干重加复溜 ;咽喉堵塞感明显加天突、太冲。2 .2 操作 穴位常规消毒 ,天容用 3寸针向对侧天容方向透刺 ,行捻转泻法 ;列缺循经向上刺用泻法 ;照海用捻转配呼吸补法 ;余穴除复溜用补法外均用泻法。每日针 1次 ,每次留针 30min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主穴取百会、四神聪、印堂、内关、太冲。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者加内关、太溪、肾俞;痰热扰心者加丰隆、内庭;肝郁化火者加肝俞、大陵;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阳陵泉。施以提插捻转法,中度刺激。结果:经2个疗程针灸治疗后,临床痊愈40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主穴取秩边透水道。实证加阴陵泉、行间 ,虚证加三阴交、太溪 ,肾阴虚加大赫 ,下元虚惫加气海、关元。秩边透水道以 6寸芒针 ,从秩边穴定向透到少腹水道穴 ,令针感达会阴及尿道麻窜感为佳 ,进针轻捻缓进 ,押手密切配合 ,寻求良好针感 ,使气至病所 ;阴陵泉、行间捻转泻法 ;大赫以 4寸芒针垂直刺入 ,令针感达会阴及尿道 ;气海、关元以 4寸芒针垂直刺入 ,轻捻缓进 ,施捻转呼吸补法 ;三阴交、太溪施捻转提插复式补法。每日 1次 ,10次为 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 1~ 2天。治疗 36例 ,年龄 2 0~ 81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2 0年 ;已婚 2 0例 ,未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主穴取百会、四神聪、印堂、内关、太冲.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者加内关、太溪、肾俞;痰热扰心者加丰隆、内庭;肝郁化火者加肝俞、大陵;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阳陵泉.施以提插捻转法,中度刺激.结果:经2个疗程针灸治疗后,临床痊愈40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针刺四神聪及神庭治疗顽固性失眠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 ,笔者以针刺四神聪及神庭为主治疗本病 7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70例中男 3 6例 ,女 3 4例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65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5年 ;有神经衰弱史者 45例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者1 5例 ,脑血栓、半身不遂合并失眠 1 0例。2 治疗方法取穴以四神聪、神庭为主穴 ,心脾两虚加心俞、隐白 ,痰热扰心加内关、中脘、足三里、内庭 ,心肾不交加心俞、肾俞、复溜、太溪、三阴交 ,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阳陵泉、丘墟 ,肝气郁结加太冲、阳陵泉、期门。针刺四神聪的操作方法是用 2 8号 0 .5寸毫针 ,快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安定,5~10mg/次,1次/d,睡前口服。治疗组22例针灸治疗,选穴:涌泉、精明、肺俞、心俞、肾俞、脾俞、肝俞;患者平卧,75%酒精擦拭针灸部位,毫针0.3mm×40 mm;首取精明,嘱患者闭眼,以左手拇指抵住患者眼球,向外轻轻推按,右手持针沿框内侧下缘缓缓刺入0.8~1.0寸,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留针20min,出针后以棉球按压针孔2min;针刺涌泉穴、五脏俞穴,行提插、捻转等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留针20min;五脏精血亏虚,五脏俞穴可施行补法,1min/穴,留针30min。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睡眠状况、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9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2.2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失眠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 治疗方法:针刺用补法并灸,取穴3组。(1)气海、太渊、三阴交、足三里;(2)关元、肾俞、膀胱俞、中极、太溪;(3)百会、四神聪、三阴交。有梦遗尿配神门。患者取卧位,头针斜刺1~1.5寸深,其余穴位直刺1~2寸深,用捻转补法,行强刺激,使针刺处有酸胀,麻木、发热、抽掣的感觉,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温通针法和捻转补法干预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KOA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温通组与补法组,每组36例。两组均以血海、鹤顶、梁丘、内膝眼、膝中、犊鼻、阴陵泉、足三里和阳陵泉为主穴,太冲、太溪和三阴交为配穴,温通组施以温通针法,补法组施以捻转补法。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3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温通组总有效率94.3%,补法组为8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OMAC疼痛、僵硬、日常活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1);温通组WOMA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补法组(P<0.05或P<0.01)。结论:温通针法治疗肝肾亏虚型KOA疗效优于捻转补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僵硬及日常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针刺治疗不寐报道较多,综述如下。 1 针刺不寐四穴 陈晓军等[1]取“不寐四穴”(申脉、照海、大椎、关元)为主穴,针刺治疗不寐21例;肝郁化火型加期门、太冲、足窍阴,痰热内扰型加曲池、丰隆、内庭,阴虚火旺型加大陵、三阴交、太溪,心脾两虚型加心俞、脾俞、肾俞,心胆气虚型加心俞、肝俞、胆俞,伴头晕头痛者加太阳、印堂、风池,伴眼眶胀痛者加印堂、攒竹、太阳,伴记忆力下降者加百会、四神聪、神庭。总有效率95.2%。  相似文献   

20.
张杰  刘雅静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175-1176
目的观察针刺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主穴取阳白、鱼腰、颧、地仓、颊车,配穴依症状不同选取四白、睛明、太阳、风池、翳风、合谷,睛明施捻转补法,余穴施捻转泻法;阳白、太阳与地仓、颊车分别予电针,各穴均留针20min,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50例患者痊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无效病例;治疗后患者面部各肌肉运动电位显著提高。结论针刺加电针对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