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女性生殖不孕症诊断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性腺激素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诊断的女性生殖不孕症患者45例,将其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且健康的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给予两组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并对比两组检测的结果。结果:研究组FSH、LH、PRL和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研究组E2、P水平则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孕症患者不同月经周期的血清性激素指标水平变化呈周期性特征;其中,卵泡期E2水平会随着卵泡的发育明显上升,而FSH、LH会随之下降;排卵期FSH、LH水平会随之上升;黄体期FSH、LH水平会回升到卵泡期的水平。结论:女性生殖不孕症诊断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性腺激素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化学发光免疫法对女性血清性腺激素的检测与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5月-2019年5月,对80例不孕症(A组)与80名健康妇女(B组)均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实施女性血清性腺激素检测。结果A组血清睾酮(T)、催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较对照组高,而孕酮(P)、雌二醇(E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女性血清性腺激素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能够作为女性不孕症的辅助诊断依据,便于指导患者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性腺激素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检测两组性腺激素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雌二醇、孕酮低于对照组,催乳素、睾酮、黄体生成素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卵泡雌激素无明显差别(P>0.05)。不孕患者血清性激素呈现周期性变化。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性腺激素特异性高,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作用明显,可以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以及治疗方案的综合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卵巢早衰疾病患者采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检查对病情进行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就诊的卵巢早衰确诊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再抽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5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4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例数。结果研究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4项指标水平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早衰疾病患者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4项指标水平明显异于同年龄段的健康女性,临床上可以将血清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检查作为对卵巢早衰疾病进行筛查和预测的重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法诊断女性血清性腺激素的作用.方法:选取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将830例临床确诊为不孕症的女性设为研究组,并选830例健康体检女性设为对照组,均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法诊断,分析两组血清性腺激素水平以及化学发光免疫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分析两组LH、FS H、P、PRL、T、E2水平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泌乳素水平变化与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本院择取35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又根据月经周期紊乱情况将其分成两组,20例月经周期紊乱患者作为研究一组,15例无月经周期紊乱患者作为研究二组,并择取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泌乳素水平进行测定,对泌乳素水平变化与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泌乳素水平、卵泡刺激素、促黄体激素均高于对照组,睾酮、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一组泌乳素水平、卵泡刺激素、促黄体激素均高于研究二组,P<0.05;研究一组和研究二组的睾酮水平和雌二醇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泌乳素与卵泡雌激素、促黄体激素呈正向相关关系,与雌二醇呈负向相关关系,与睾酮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泌乳素水平明显比健康体检者高,与卵泡刺激素、促黄体激素、雌二醇有相关性,因此泌乳素水平变化检测可以作为诊断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法对60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卵泡期血清六项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并以40例相应年龄段的正常女性作对照.结果 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血清睾酮水平较相应年龄的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睾酮/雌二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雌二醇、孕酮、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女性迟发性痤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雄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盘锦市中心医院2013-03—2015-03收治的PCOS不孕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来曲唑,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2.2%,对照组总有效率57.8%,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来曲唑治疗PCOS不孕症,可调节患者机体内分泌功能,改善高雄激素状态,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孕症女性免疫紊乱与生殖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7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299例非哺乳期已生育且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素(LH)、泌乳素(PRL)以及抗体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血清自身抗体阳性92例,阴性278例,阳性率24.86%;健康对照组血清自身抗体阳性16例,阴性283例,阳性率5.33%。观察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免疫抗体阳性者血清LH、FSH、PRL水平明显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自身紊乱发生率高,且其与生殖激素水平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直接竞争法的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对111例不孕症患者(月经正常组和月经异常组)的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激素(PRL)、雌二醇(E2)、睾酮(TESTO)、孕酮(PROG)、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检测,并与同步检测健康对照组(健康育龄妇女)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旨在探讨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在不孕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回顾检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性激素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附属医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正常体检的非不孕症健康女性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性激素6项(催乳素、雌二醇、睾酮、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及孕酮)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的催乳素(PRL)、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水平均明显升高,同时孕酮(P)、雌二醇(E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胰岛素抵抗的不孕症患者的PRL、FSH、LH水平较非胰岛素抵抗的不孕症患者明显增高,同时胰岛素抵抗的不孕症患者的E2为(125. 36±22. 1) pg/ml,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的不孕症患者[(135. 41±23. 1) p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的不孕症患者中的T、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较健康人群明显,同时合并胰岛素抵抗的不孕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改变更加显著,因此两者联合更利于不孕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单次促性腺激素水平诊断性早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单次促性腺激素(SGn)水平测定是否足以作出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IC-MA)法检测86例性早熟女孩自发性黄体生成素(LH)和自发性卵泡刺激素(FSH),同时设正常女孩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性早熟与正常女孩组的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2,P=0.652),两组的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7,P=0.971)。结论 ICMA测定单次Gn的水平对于性早熟病因的鉴别无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主要指无排卵、黄体功能不全、卵泡发育障碍、卵泡发育不均等引起的不孕症,占女性不孕症的25%~30%。临床上多采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即单用克罗米酚、来曲唑,或联合使用促性腺激素制剂,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不同水平,或联合辅助生殖技术(ART),促使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妇科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参照组,进行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对比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垂体泌乳素、雌二醇、睾酮、孕酮均不同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不同疾病间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垂体泌乳素、雌二醇、睾酮、孕酮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可有效诊断妇科疾病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缪勒氏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检查在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2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纳入观察1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0例女性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抗缪勒氏管激素、雌二醇、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再选取1000例同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2组,不进行抗缪勒氏管激素检测,对比观察1、2组的临床检出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抗缪勒氏管激素、雌二醇、睾酮、黄体生成素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的临床检出率显著高于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时,应用抗缪勒氏管激素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探讨血清性激素水平在女性不孕症中的变化,及其与不孕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不孕症的女性患者108例为不孕组(再分为原发性不孕组58例与继发性不孕组50例),以同期健康已育的女性体检者100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其不同时期血清性激素水平,包括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和孕酮(P).结果 原发、继发不孕组与健康组比较,除PRL升高,其他各项均降低(P均<0.05).各期性激素比较:卵泡期原发、继发不孕组FSH、T、E2均较健康组下降(P均<0.05),PRL、P较健康组升高(P均<0.05),LH水平相近(P>0.05);排卵期原发、继发不孕组LH、FSH、T、P、E2均较健康组下降(P均<0.05),PRL与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黄体期原发、继发不孕组LH、PRL较健康组升高(P均<0.05),P下降(P<0.05),FSH、T、E2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与女性不孕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高龄女性再生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收治的50例有再生育需求的高龄女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9个月及1年后的妊娠率、活产率、治疗前后的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优势卵泡直径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9个月及1年后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优势卵泡直径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龄女性再生育临床疗效较好,对卵巢储备及子宫内膜状态等多方面具有积极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简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兴奋试验在女性性早熟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60例性早熟女孩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及行GnRH刺激试验后,血清FSH,LH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真性性早熟患儿的FSH,LH值明显升高,LH峰值均〉12IU/L;LH/FSH〉1;假性性早熟患儿LH,FSH值略升高,LH值均〈12IU/L,LH/FSH〈1。【结论】简化GnRH兴奋试验能够直接观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状态,对鉴别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来曲唑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PCOS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HMG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来曲唑,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58.0%,观察组妊娠率54.0%,对照组妊娠率34.0%,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来曲唑联合HMG治疗PCOS不孕症可以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效果优于单纯HMG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及排卵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PCOS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予以来曲唑+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的排卵率和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和促卵泡素(FSH)]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的排卵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LH、E2、T和FSH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的LH、E2、T和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来曲唑治疗PCOS不孕症,可提高患者排卵率,降低患者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