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芳讯 《江西中医药》2008,39(11):31-32
目的:探讨中成药散结镇痛胶囊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巩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将资料完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散结镇痛组(治疗组)、甲羟孕酮组(对照组)。治疗组26例,术后7天口服散结镇痛胶囊4粒,每日3次,共6个月;对照组26例,术后7天口服甲羟孕酮100mg,每日1次,共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痛经程度、妇科检查、B超、体重改变情况、肝肾功能等。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改善痛经程度等方面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是临床常见造成继发性痛经的主要病因。根据以往的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同属一病,都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种植于非子宫腔内而造成的。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加深,将子宫内膜种植于内膜肌层的疾病诊断为子宫腺肌症,而将种植于卵巢或盆腔等其他部位的疾病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据保守估计,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所致[1]。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不孕、月经异常、性交不适以及子宫增大等,严重影响了患病妇女的身心健康,主要以丹那唑、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或CnRH-a等治疗,但副作用大,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桃核承气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成分、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收集桃核承气汤的活性成分,获得其靶点,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靶点,构建“桃核承气汤成分靶点-子宫内膜异位症靶点”网络,分析获得共有靶点。通过与FDA药物靶点比较,分析共同靶点可能治疗的疾病,构建“关键靶点-疾病”网络。接着,将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最后将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收集得到桃核承气汤114个活性成分及其236个靶点,401个子宫内膜异位症靶点,从中筛选出48个共同靶点。共同靶点与1 215个FDA药物靶点之间有29个关键靶点,与56种疾病相关联,其中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GO分析表明,共同靶点与细胞外基质、细胞膜及DNA结合紧密相关,并涉及RNA酶和转录过程的正调节、ERK1/2通路正调控等多个生物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这些靶点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TNF、雌激素、VEGF等63条信号通路调控。分子对接发现,8个桃核承气汤活性成分与5个共同靶点对接成功,其中甘草异黄酮和槲皮素与5个靶点都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初步揭示了桃核承气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有利于其深入地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5.
异位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近年来在我国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其产生的继发性痛经、性交痛、盆腔痛、月经异常、不孕等,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迫切要求得到治疗。西医一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桂枝茯苓方治疗痛经、盆腔炎以及子宫肌瘤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药物-靶点网络特征分析显示分子网络度较高的多为甾醇类和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它们在抗炎、解热镇痛、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网络度较高的靶点多与炎症反应、凝血系统、血管形成、平滑肌收缩以及细胞增殖等环节有关。进一步的靶点-通路网络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靶点与调控子宫平滑肌增殖、抑制子宫内新生血管形成、改善血液循环、降低性激素分泌、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以及其他炎症反应等6个环节密切相关,从而揭示出其治疗痛经、盆腔炎以及子宫肌瘤的主要分子机制。该研究表明桂枝茯苓方可通过多个活性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调控21条生物通路,来治疗盆腔炎、痛经及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①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②两病不同病况(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比较。方法:制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表",对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1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统计学分析其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寒凝、痰湿、湿热、气虚、实热、血瘀等8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后得出气滞血瘀、气滞肾虚血瘀、肾虚血瘀、痰瘀互结、肾虚湿热瘀结、气滞寒凝血瘀等6种临床常见复合证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血瘀、气滞、气虚、寒凝、实热、痰湿、湿热等10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兼痰湿、肾虚寒凝血瘀、肾虚寒凝气滞、肾虚气滞血瘀和肾虚气滞等5个常见临床复合证型。②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不同病况比较,痛经分别为54.03%和88.71%;月经不调分别为18.55%和44.09%;不孕分别为31.45%和18.82%。结论: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证候分布复杂,临床上均以复合证型出现,两种疾病均以气滞肾虚血瘀为常见症候。②子宫腺肌病痛经及月经异常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比例较子宫腺肌病患者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孕三烯酮,试验组予以散结镇痛胶囊.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月经周期、疼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月经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程度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腹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iang DF  Sun QZ  Liang XF 《中国针灸》2011,31(2):113-116
目的:比较腹针和口服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腹针组(30例)及中药组(28例).腹针组针刺腹针中脘、下脘、气海等穴,中药组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情况、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巧克力囊肿平均径线值、合并腺肌症者子宫3个径线值之和.结果:除中药组选词阳性项目数外,两组治疗后简化McGill量表中6个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两组间治疗后6个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腹针组明显优于中药组.两组治疗前后CA125水平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巧克力囊肿平均径线值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差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腺肌症子宫3个径线值之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腹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药组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针在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降低血清CA125水平方面疗效优于田七痛经胶囊,对已形成的卵巢内膜囊肿、腺肌症子宫的大小无显著改善.故以疼痛为主要表现或求诊目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腹针治疗的较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正>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激素依赖性疾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最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痛经率为64.8%~77.8%[1]。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表现呈多样化的特点[2]。陈滢等[3]通过分析13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得出:子宫腺肌症痛经与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现代医学治疗AM以激素疗法为主,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散结镇痛胶囊或联合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或子宫腺肌病(AM)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以期为散结镇痛胶囊治疗EMS、AM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从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WBM),英文数据库从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 7个数据库进行文献的检索,搜索所有公开发表的有关散结镇痛胶囊治疗EMS或AM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由2名研究员进行独立筛选与资料提取后,采取PRISMA声明、AMSTAR 2量表和GRADE系统分别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筛选出5篇散结镇痛胶囊单独使用或联合西医治疗EMS、AM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2量表方法学评价结果整体偏低,均为极低质量,GRADE对结局指标证据评价:仅1个结局指标评为中级,12个结局指标评为低级,19个结局指标评为极低级。结论 散结镇痛胶囊单独使用或联合西医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痛经及相关伴随症状,降低CA125水平,提高疾病总有效率,提高部分患者妊娠率,降低疾病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及结局指标证据等级偏低,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在今后的相关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的开展中应更加重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加强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4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米非司酮12.5mg口服,1次/d,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用,连用六个月经周期。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散结镇痛胶囊口服,4粒/次,3次/d,也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用,连用六个月经周期。两组均在治疗六个月后复查,比较两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痛经、非经期下腹痛、性交痛、后陷凹结节、肛门坠痛的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阴道异常出血、体重增加、转氨酶升高及皮肤改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独使用米非司酮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适于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文将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对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机制进行预测。方法 利用TCMSP、TCMID及BATMAN-TCM数据库,收集温经汤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标。通过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筛选原发性痛经的靶标,并运用R软件获取疾病交集靶标,绘制韦恩图。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分-靶标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靶标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核心靶标的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对药物活性成分与疾病核心靶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124个活性成分和31个药物-疾病共同靶标,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HIF-1、TNF、PI3K-Akt等105条信号通路相关。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活性成分与PTGS1、ESR1、PGR等核心靶标对接结果良好。结论 温经汤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发挥镇痛、抗炎、调节激素水平、缓解平滑肌痉挛和改善缺氧状态等药理作用来治疗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与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l-6月天津市静海县医院收治的伴有不同程度痛经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片/d,连续服用21 d,治疗组于月经第1天时加服散结镇痛胶囊,1.6 g/次,3次/d,连续3~6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痛经情况、月经量、子宫体积及CA12-5水平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为96.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痛经情况、月经量、子宫体积及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Endometriosis is a hormone- and organ-dependent disease with unclear pathogenesis. Danggui Shaoyao powder (DSP) has been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for many years and has been proven to be effective, but its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remain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d the molecular targets and pathways of DSP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provided some novel ideas for managing this disease.Methods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ocused o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between DPS and endometriosis, via oral bioavailability screening, drug similarity assessment, target identification, network analysis, drug relocation, and molecular docking using network pharmacology.ResultsBy bioinformatics, 54 active components of DSP were predicted from the 534 components provided by the TCMSP database. We then found 85 validated targets and 6059 predicted targets for herbal components, and 2241 targets for endometriosis. After mapping, there were 255 targets in common. After that, network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screen key networks and core targets. Ninety-nine indirect targets were collected from 14 direct ones. GO and KEGG analyses identified 63 enriched functions and 10 pathways (P < .01).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target, dipyridamole could undergo drug repositioning for endometriosis (score = −1).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dipyridamole on endometriosi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DSP. Finally, eight targets, namely, AR, ESR1, HMGCR, NOS2, NR3C1, PPARG, PTGES, and PTGS2, were validated by molecular docking, suggesting that the probable molecular mechanisms by which DSP treats endometriosis are through seven validated pathways: hsa05200, hsa04915, hsa01100, hsa00900, hsa04920, hsa01130, and hsa00590.ConclusionIn this study, we uncovered the mechanism by which DSP can treat endometriosis using a drug–component–target interaction network. This approach can provide some novel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endometrios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基因表达汇编(GEO)芯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夏桑菊颗粒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和筛选夏桑菊颗粒的活性成分及成分靶点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利用GEO芯片技术、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获取并筛选高血压病的疾病靶点;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两次处理筛选关键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将关键靶点前4位与其对应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 获得成分靶点194个、疾病靶点2 168个、交集靶点126个、关键靶点6个;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夏桑菊颗粒主要与对激素、无机物、氮化合物、脂多糖、细胞外刺激等的反应等生物过程有关,主要富集通路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晚期糖基化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磷酸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结合良好。[结论] 夏桑菊颗粒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作用,为其防治高血压病临床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简称:QLQX)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活性成分和分子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和深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对QLQX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利用数据库查找其相关作用靶标。检索相关网络信息,筛选并确定充血性心力衰竭靶标,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化学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检索DIVID数据库,进行生物过程和生物通路分析,获得QLQX的作用靶标和相关生物通路信息。结果 通过UPLC-MS/MS法在QLQX中共检测出103个化学成分,可作用于827个靶标。深入研究表明,QLQX中的98个化学成分组成的活性成分群可与91个相关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表明,QLQX的主要活性成分为25个,关键靶标19个,包括STAT3、VEGFA、ADORA1、TP53、IL6、EDN1、SIRT1、ADORA3、ADRB2、HTR2A、MAPK14、MMP9、MTOR、NOS2、NOS3、TNF、PPARG、AGTR1、IL1B。QLQX可通过调节14条心血管疾病相关通路来发挥治疗DHF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生物通路有4条,包括钙生物通路、HIF-1生物通路、TRP通道炎症介质调节和血管平滑肌收缩。结论 本研究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阐释了QLQX的作用机制,初步明确了组方的活性成分,可为QLQX物质基础和活性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补阳还五汤成分与缺血性脑卒中靶点的相互作用,探索补阳还五汤的有效物质基础及主要作用靶点。方法选取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的人体46个关键蛋白靶标,从数据库中筛选204个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所获得的活性分子与关键靶点对接,得到TotalScore,同时建立多成分-多靶点网络模型,再运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分析各靶点与所有靶点总体行为的相似性。结果通过分子对接虚拟筛选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活性小分子,其中有22个成分与40个或以上蛋白靶点有较好的相互作用,虚拟筛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靶点,其中22个蛋白靶点与80个或以上成分有较好的相互作用。结论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方法可用来寻找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活性成分及主要靶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腹腔镜术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孕三烯酮,2.5mg/次,2次/7d,术后月经第1d开始口服。治疗组26例散结镇痛胶囊,1.6g/次,3次/d,术后月经第1d开始口服。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腹腔镜术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