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基于慢性复杂性疾病络虚邪瘀的病机观,通过整理、归纳和比较现代医家的有关认识,认为"肺络亏虚、邪气阻络"为慢性复杂性肺疾病的共性病机,提出"宏观辨证与络病辨证相结合;补虚通络贯始终,以调为要平为期"的治疗策略,进而为中医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及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训诂学方法与中医辨证,结合古今医家对该病的认识,认为胎盘植入属中医学"胞衣不下""癥瘕""息胞"等范畴,病位在胞宫胞脉,以脾虚为本,气虚血少与湿瘀互结为病机特点。治疗宜益气活血、湿瘀分消之法,拟方消息化癥落胞汤治验。  相似文献   

3.
周智恩 《光明中医》2013,28(2):239-240
分析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论治规律及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局限性,提出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辨治紧扣病机关键"虚"、"痰"、"瘀",谨守病机,灵活遣药,以及吸取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衷中参西的治疗观念。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以本虚标实为病机特点,历代医家治疗该病多从寒邪、痰瘀、毒邪三者着手,以温阳、活血、豁痰、清热解毒等法治疗,用药总体以辛温或苦寒为主。本文从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病机和病理本质、临床研究、现代分子生物学对冠心病中医治法的认识,结合作者的临床实践,分析温阳活血解毒治法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受"肾主骨"理论的影响,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病机论述上多不离肾。通过梳理痹证骨损的中医论治思路以及后世发展变化,阐述各医家中医整体观念下的多角度辨证思路,提出见骨损而非独责之于肾的观点。认为湿热瘀阻、伏邪、毒邪、肝脾失调等均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相关。治疗上应多系统合参、虚实同治、标本兼治,抓主要病机,解决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更好地揭示和总结中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撑,我们对乳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系统梳理。方法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以"乳腺癌"并含"病因病机"或"辨证分型"或"治法"为搜索字段,查阅近10年文献。并查阅涉及乳腺癌中医病因病机的古籍25部。分析总结古、现代中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论述,结合古、现代中医对乳腺癌的辨证分型和治法反推其中医病因病机。结果古今医家对于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基本一致,主要认为跟肝气郁结、气血亏虚、冲任失调以及热毒痰凝有关;现代临床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也集中在肝气郁结、气血两虚、冲任失调等少数几种,因此治疗也以疏肝解郁、调摄冲任、补虚扶正最为常见。结论乳腺癌的发病可能主要与肝郁、气血亏虚和冲任失调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黄春林教授认为"痰、瘀、虚"是冠心病的主要病机,其中"痰、虚"与脾胃功能密不可分。在运用"健脾五法"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择用药,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肺纤维化“肺虚络瘀”病机发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历代医家对肺痿的病机认识。结合络病理论和肺络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阐述特发性肺纤维化"肺虚络瘀"的病变机制。其中"肺虚"以肺阴亏虚为本,络虚不荣为枢;"络瘀"以痰瘀伏络为本,痰热毒瘀互结为要。  相似文献   

9.
介绍肖廷刚教授从"内虚致瘀"论治下肢静脉曲张的经验。首先阐述了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从筋瘤病名的认识开始,认为内虚是筋瘤病发病的关键因素,内虚为本,瘀阻为标,虚实夹杂,气虚、阳虚是筋瘤的主要病机,从而提出筋瘤"内虚致瘀"的病因学说。强调避免繁杂的证型,注重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的有机结合,总结了筋瘤病气虚血瘀、阳虚血瘀、湿热瘀阻3种证型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赟  熊飞 《江西中医药》2013,44(1):78-80
本文阐述了现代医家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湿、痰、瘀、毒为标,虚实夹杂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以辨证分型、分期论治为主,结合临床专方专法、中成药制剂及其他疗法,临床疗效较好,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坏死属于中医"骨痹""骨蚀"的范畴,是骨科常见病、疑难病。中医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肾虚精亏、痰瘀痹阻,应采用补肾健脾、活血通络的治疗原则。中医治疗该病手段多样,对于中早期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有显著优势。对近年来中医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方法进行总结,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笔者针对慢性淋病容易复发这一难题,开展了中医辨治该病的探索,认为“毒瘀互结与正虚兼夹”是本病基本病机,并从毒、瘀、虚三方面着手进行辨证施治,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周萍  周滢 《辽宁中医杂志》2012,(9):1739-1740
论述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提出该病在临床上分为脾胃虚寒夹瘀型;肝胃不和、气滞血瘀型;脾胃湿热夹瘀型;胃阴亏虚夹瘀型四个类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分析各型的病因病机,提出各自不同的治疗法则,不同的遣方用药,为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总结历代医家学者对中风的病机认识,结合中医络病理论,提出"肝肾阴虚,脑络瘀滞"是脑梗死的基本病机。认为病位在脑,其与肝肾关系密切;病机中"肝肾阴虚"与"脑络瘀滞"并重,脑络瘀滞为病机关键,贯穿始终。肝肾阴虚为致病之本;脑络瘀滞外延气滞、痰、虚、火、瘀等皆致脑络瘀滞而发病,是致病之标。立足病机,提出"滋补肝肾化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目前西医主要以营养心肌细胞,减轻心脏负荷为主,效果不佳。中医药在该病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疗效。脉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脉络—血管系统病"为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及辨证用药的系统理论。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机制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依据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因素及病理变化,提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是该病的基本病机,依据中医学"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理论,提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该病治疗原则,阐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分型与用药,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态靶理论”是仝小林院士提出的现代中医临床辨治新策略,将传统中医的辨证与现代医学的疾病认识相结合,将中医的宏观调态与现代医学的微观打靶相结合,针对疾病、症状、临床指标选取靶方靶药,建立整体观和精准化相融合的中西医整合新模式。导师倪海雯基于癌毒病机及态靶理论指导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疗,认为该病以肾虚癌毒为核心病机,夹杂“痰、热、瘀、虚”,多因复合;以补肾解毒、宣痹通络为治则,贯穿始终,创立验方宣痹消瘤方作为疾病之“靶方”;辨析“痰、热、瘀、虚”之夹杂病机,分别投以化痰、清热、消瘀、补虚以调态;针对骨痛、肾损等并发症分别施以对症之靶药;针对高黏滞血症、单克隆球蛋白增高结合施以标靶药物。探索“癌毒-态靶理论”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创新模式契合多发性骨髓瘤新药时代的诊疗实践。  相似文献   

17.
阐述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痿)的中医病名来源,分析其产生的病因病机。回顾相关文献及近代医家经验,董瑞提出从补肺生肌通络为原则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中医"肺痿"病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肺阴虚为主,痰瘀毒损伤肺络为标。并创立"珠及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的范畴,主要病因病机为脏腑虚衰、血瘀经脉。骨折是骨痿最主要的并发症,脏腑虚衰是骨痿骨折的根本原因,血瘀是骨痿骨折的病理基础,虚瘀相互作用,导致邪毒的产生,虚瘀致毒是骨痿骨折发生的关键。本文从"虚瘀致毒"方面对骨痿骨折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介绍黄世林教授从"骨枯髓虚"论治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中医病名可为"骨痿",病理特征为"骨枯髓虚",毒瘀互结、肾虚精亏为本病之基本病机。治疗方面,黄教授形成了具有辨证分期论治特色的治疗方案,将本病分为毒瘀互结证与肾虚精亏证,分别采用解毒清热、化瘀散结法及扶正祛邪、补肾填精法施治,并区分疾病的进展期与稳定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总之,解毒散瘀、扶正祛邪之法应当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肺胀的记载,阐述肺胀之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指出"痰"为肺胀最主要的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贯穿疾病始终,从而引出"痰"为肺胀病机之关键,"治痰"为肺胀的治疗要点;而二陈汤作为治痰之通剂,凡以痰为病机,随症加减即可,因此使用二陈汤合方辨证治疗肺胀;临床上肺胀急性期多以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瘀互结证为主,治则当以清热化痰祛瘀为主;稳定期多以肺脾两虚、肺脾肾俱虚兼痰瘀为主,治疗以益气祛痰活血为主,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