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龙胆清热颗粒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改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ROU患者70例,健康成人60例,取静脉血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及硫代巴比妥比色法,测定ROU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SOD活性及MDA含量,并测定健康成人血清中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治疗前ROU组与健康组SOD活性及MDA含量的改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对比,ROU组患者血清中SOD活性及MDA含量的改变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龙胆清热颗粒可降低ROU患者血清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  相似文献   

2.
氯沙坦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秀兰 《疑难病杂志》2010,9(9):662-664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DN患者64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100 mg口服,每日1次;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血糖、血脂,酶联免疫法测定血ox-LDL和尿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免疫比色法测定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N组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ox-LDL和AOPP含量显著升高(P〈0.01)。氯沙坦治疗后,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ox-LDL和AOPP含量显著降低(P〈0.01)。(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N组尿中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而MDA和MCP-1含量显著升高(P〈0.01)。氯沙坦治疗后,不仅尿蛋白排泄显著减少(P〈0.01),尿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和MCP-1含量明显降低(P〈0.01)。(3)血清中MDA、ox-LDL、AOPP和尿中MCP-1含量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8、0.76、0.78、0.81,P均〈0.05),而SOD与UAER呈显著负相关(r=-0.79,P〈0.05)。结论氯沙坦治疗可显著减少DN患者尿蛋白排泄,可能与其抗氧化抗炎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舒降之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平均斑块面积以及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以及SOD活性、MDA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中药可显著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自由基代谢,抗氧化损伤,显著抑制颈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选取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可通过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活性及降低MDA水平,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反应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治疗的降压作用。方法 95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每天1次口服,疗程均为8周。结果 对照组用药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用药后SB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BP仅有轻度下降(P〈0.05);用药前后比较,对照组脉压(PP)变化不大,而治疗组PP明显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效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ISH患者的SBP,而对DBP影响不大,使PP减小,适合老年ISH患者的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无明显铅污染接触史的男性不育患者测定血清和精浆中铅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旨在揭示男性不育症患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的因素。方法:随机选择精液常规检查异常的男性不育者为不育组(95例),精液常规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100例)。SOD活力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法测定,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铅含量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不育组血清中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铅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组精液中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MDA和铅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清和精浆中铅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导致精浆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补气组、活血通络组。分别预处理1周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血清CK、LDH及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SOD的活性显著升高,且补阳还五汤组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可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补阳还五汤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拆方组。  相似文献   

8.
李艳玲  施志雄 《广西医学》2011,33(6):763-765
目的观察丹参(冻干)粉对高血压病患者氧自由基、纤溶活性、一氧化氮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左旋氨氯地平5 mg/d,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静脉滴注,疗程均14 d;治疗期间全程护理。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组织型血纤维溶酶原激活剂(t-PA)、t-PA抑制物(PAI)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MDA、SOD、t-PA、PAI、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及PAI明显下降(P〈0.01),而SOD、t-PA、NO则明显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1)。结论丹参粉能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促进纤溶活性及NO合成释放增多;治疗期间给予全程护理,取得患者积极配合是治疗效果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后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灌喂精氨酸组,每组各12只。制备大鼠心脏骤停模型,在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测定MDA、SOD及NO。结果模型组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及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L-arg组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SOD及NO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左旋精氨酸可以减轻心肺复苏后血中MDA的生成,增加SOD的活性,其机制可能与血清NO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茶多酚(TP)对小鼠血清SOD、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各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茶多酚的饲养处理:1)对照组:普通饲料;2)实验组Ⅰ:TP5mg/kg.bw;3)实验组Ⅱ:TP15mg/kg.bw;4)实验组Ⅲ:TP25mg/kg.bw。于90天时测定小鼠血清SOD、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Ⅰ小鼠血清SOD活性增强(P〈0.05),MDA含量、SOD/MDA变化不显著(P〉0.05);实验组ⅡSOD活性增强(P〈0.01),MDA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SOD/MDA升高(P〈0.05);实验组ⅢSOD活性增强(P〈0.01),MDA含量下降(P〈0.05),SOD/MDA升高(P〈0.01)。结论茶多酚可提高小鼠血液抗氧化能力,以血清SOD活性增强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阳和汤对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80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芬必得胶囊0.3 g,2次/d,连用4周。实验组加用加味阳和汤口服,1剂/d,连用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SOD含量明显上升,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实验组上升或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77.5%,明显优于对照组55.0%(χ2=4.53,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中出现13例和16例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0.49,P>0.05)。结论加味阳和汤治疗膝关节OA具有较好效果,安全性较好,作用可能与其可升高血清SOD含量、降低血清MDA含量、纠正患者氧自由基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XP)、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中益气汤小剂量组(小剂量组)、补中益气汤大剂量组(大剂量组)4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运动,其他各组每天灌胃2 h后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同时大剂量组大鼠按体重灌服补中益气汤12 g/kg;小剂量组大鼠灌服补中益气汤6 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同体积纯化水。1次/d,连续6 w。第6周末,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各组大鼠SOD、MDA、GSH-XP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补中益气汤大、小剂量组MDA、SOD、GSH-XP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汤大、小剂量组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GSH-XP含量升高(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提高血清GSH-PX、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及对氧自由基(OFR)和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正常对照组及90例老年CHF患者,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川芎嗪组,两组共治疗4周,对照组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及BNP水平进行测定,并观察两组CHF病人治疗前后NYHA分级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常规治疗组、川芎嗪组治疗前SOD,CA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LPO,B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川芎嗪组治疗后SOD,CA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P〈0.01);MDA,LPO,BNP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P〈0.01);两组CHF病人治疗后NYHA分级及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但川芎嗪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川芎嗪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并能降低BNP水平,从而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血浆BNP,SOD,CAT,MDA,LPO浓度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抑制剂三氟拉嗪(TFP)对癫痫大鼠NO、NOS、SOD、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FP低剂量组、TFP高剂量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mL/kg、TFP低剂量组腹腔注射TFP1mg/kg、TFP高剂量组腹腔注射TFP2mg/kg,以上三组30min后腹腔注射戊四氮37.5mg/kg;对照组只予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测定大鼠海马组织NO、NOS、SOD、MDA含量。结果模型组NO、NOS、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TFP低、高剂量组NO、NOS、MDA含量减少,SOD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FP能增加癫痫大鼠海马组织SOD含量,减少NO、NOS、MDA含量,能减轻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茵陈丹芍汤治疗中期妊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病例组分为三组,均为孕25~28周ICP患者。A组为轻度ICP患者30例,口服茵陈丹芍汤治疗2周。重度ICP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B组15例,口服茵陈丹芍汤和思美泰治疗10d;C组15例,口服思美泰治疗10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瘙痒评分并用速率法检测血清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尿液总胆汁酸的浓度。结果:A、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瘙痒评分和血清TBA、ALT显著下降(P〈0.01,P〈0.05),血清TBA与尿液TBA浓度的比值显著下降(P〈0.01);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AST浓度亦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B、C组比较,瘙痒评分、血清TBA的浓度B组显著低于C组(P〈0.05),血清TBA浓度/尿液TBA浓度比值B组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茵陈丹芍汤能有效治疗中期妊娠ICP,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增加尿液中总胆汁酸的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银花水煎剂对D-半乳糖致衰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1)取一月龄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组、金银花高、中、低剂量组。D-半乳糖构建衰老模型过程中,金银花高(10g·kg^-1)、中(5g·kg^-1)、低(2.5g·kg^-1)剂量组每天按剂量分别灌胃。对照组和衰老组灌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6W后采集小鼠血清样品和各组织匀浆样品进行生化指标SOD、MDA、GSH-Px检测。[结果]42d后,衰老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行动缓慢,皮毛光泽暗淡;体重低于正常组;血清、肝、肾、大脑组织中的SOD值、GSH-Px水平低于正常组;血清、肝、肾组织中的MDA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以上数据说明造模基本成功。与衰老组比较,金银花给药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金银花给药组体重增加高于衰老组(P〈0.01);血清、肝、肾SOD值及GSH-Px水平均高于衰老组(P〈0.05或P〈0.01),MDA含量低于衰老组(P〈0.05或P〈0.01)。[结论]金银花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具有抗氧化作用,且中剂量组(5g·kg^-1)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牛晓珊  刘小莉  陈虹 《海南医学》2011,22(17):23-26
目的观察复方苦豆子的抗氧化和保护肝脏作用。方法给鹌鹑喂养7周高脂饲料复制高脂血症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喂基础饲料+蒸馏水);高脂模型组(喂高脂饲料。蒸馏水);阳性对照组(喂高脂饲料+血脂康0.4g/kg);高剂量组(喂高脂饲料+复方苦豆子24.4g/kg);中剂量组(喂高脂饲料÷复方苦豆子12.2g&g);低剂量组(喂高脂饲料+复方苦豆子6.1g/kg)。7周后监测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肝匀浆中的SOD、MDA和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变化,进行肝脏形态学观察。结果复方苦豆子可降低肝匀浆和血清中的MDA,升高肝匀浆和血清中的SOD,且达到血脂康作用水平,抑制脂肪肝形成。结论复方苦豆子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和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浆β-EP、SOD、MDA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纳洛酮治疗(对照组),记录患者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5h血浆β-EP、SOD、MDA的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浆β-EP、SOD、MDA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血浆β-EP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SOD、MDA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显著的解酒作用,可作为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复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 ury,ALI)模型,探究牛磺酸(taurine,Tau)对大鼠AL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正常对照组、LPS组和LPS+Tau 干预组。腹腔注射 LPS(5 mg/kg)建立 ALI 模型,腹腔注射 Tau(5 mg/kg)干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3、6、9 h 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的改变,蛋白印迹法检测 p-p38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LPS 组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肺组织中的 MDA 含量和 p-p38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 SOD 活性显著降低(P 〈0.01);LPS+Tau 干预组与 LPS 组比较,肺组织MDA含量(P〈0.01)及p-p3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05,P 〈0.01),而 SOD 活性明显升高(P〈0.01),且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显著减轻。结论:Tau对大鼠ALI时的肺脏起明显的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糖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调整作用。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案(饮食控制,并配合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等)的基础上加服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痹颗粒,30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MDA显著降低(P<0.01),血清SOD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DA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甲钴胺,且对改善DPN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