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室内和(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失败原因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12例重症颅内感染经脑室内和(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失败和再治疗,并对治疗方法和结果分析.结果:12例重症颅内感染患者除1例死亡和1例放弃治疗外均被治愈.结论:对重症颅内感染特别是经脑室内和(或)腰大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失败时,定时行腰大池穿刺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治疗重症颅内感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常规腰大池引流对防治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5~2011年507例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使用同一抗生素。所有患者在拔除头部引流管后分别采取腰穿或者腰大池引流以预防感染。将感染者分为4组:分别为单纯腰穿组、腰穿+鞘内注射组、单纯腰大池引流组、腰大池引流+鞘注组。分析感染者脑脊液白细胞连续3d正常所需要的时间。结果267例行腰穿预防感染的患者中,55例(20.6%)出现颅内感染;240例行腰大池引流患者中,26例(10.8%)出现颅内感染,二者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出现感染的81例患者中,行单纯腰大池引流术患者术后脑脊液白细胞连续3d正常所需时间最短。4种处理方法脑脊液白细胞连续3d正常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术后常规腰大池引流可以显著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对应已经颅内感染的患者,单纯腰大池引流效果较腰大池+鞘注等其他方法疗程更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颅内感染危害性严重 ,甚至可威胁生命 ,而传统腰穿术治疗效果欠佳 ,现研究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颅内感染 6 0例 ,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进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注药治疗 ,另一组进行间断腰穿注药治疗作对照 ,研究其疗效。结果 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具有颅内压控制平稳 ,脑膜刺激减轻 ,脑脊液药物浓度高 ,感染时间缩短等优点 ,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 ,效果良好。结论 术后或外伤后如发生颅内感染 ,应优先考虑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和注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收治的95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内科综合疗法,观察组(49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腰穿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等作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头痛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入地塞米松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组(持续引流组)与单纯腰穿放液组(单纯腰穿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头痛持续的时间、意识障碍持续的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和继发性颅内感染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单纯腰穿组比较,持续引流组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及脑脊液转清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继发性颅内感染率明显增加(P<0.05);在持续引流组中,4例病人出现继发性颅内感染,其中2例死亡。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具有简单易行和创伤小等优势,但也面临继发性颅内感染的危险,应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6.
韦廷求 《微创医学》2012,7(2):128-130
目的 观察重症脑室出血采用微创铸型侧与非铸型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侧脑室穿刺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194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非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A组)、非铸型侧脑室穿刺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B组)、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C组),观察三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微创穿刺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铸型侧对比非铸型脑室穿刺,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缩短(P<0.05),亦明显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残率.结论 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铸型侧脑室穿刺疗效比非铸型侧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 总结清洁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42例,在全身抗感染的同时分别行腰椎穿刺鞘内注射(腰穿组,27例)和腰大池引流加鞘内注射(引流组,15例)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观察治愈率、临床有效治疗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腰穿组和引流组治愈率分别高达92.6%(25/2...  相似文献   

8.
张旭  李祥  于如同 《中级医刊》2013,(12):80-82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6例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3例,联合组采用静脉给予抗菌药物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静脉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1周治愈13例,2周治愈22例;对照组治疗1周治愈4例,2周治愈12例.两组治疗1、2周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静脉给予抗菌药物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颅内肿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安全有效,并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2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20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经腰穿庆大霉素盐水脑脊液置换+复达欣鞘内注射治疗的方法及经验。方法:每天腰穿引流CSF并庆大霉素生理盐水脑脊液置换+复达欣鞘内注射。结果:20例全部治愈出院,无后遗症。结论:该法对治疗术后颅内感染和降低颅内感染死亡率具有安全可靠的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组15例,腰大池置管间断引流组15例,全部患者给予全身静脉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感染治愈率、平均感染控制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持续引流组和间断引流组的感染治愈率均为87%,平均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8.9天和9.1天,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13%.腰大池置管持续或间断引流脑脊液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基本相同.结论 腰大池置管持续或间断引流配合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颅内感染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本文作者收治的31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静脉输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5例;在静脉使用抗生素的同时,选择性地进行鞘内注射抗生素8例,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射抗生素4例,腰大池置管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10例,CSF鼻漏并发颅内感染4例者行手术修补+静脉抗生素治疗。药物选择:罗氏芬8例,罗氏芬+稳可信23例。结果临床治愈30例,死亡1例。讨论本组方法对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显著,但各种治疗方法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各有所长,其中以鞘内注射抗生素为首选,药物方面以稳可信的疗效最为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术治疗对外伤性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经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治疗的46例脑外伤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86.96%)患者脑脊液漏完全治愈,平均带管时间为8d,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3例(6.52%)合并感染经鞘内注药治愈;6例(3.04%)因堵管重新置管;3例(6.52%)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拔管后症状消失;4例(8.7%)因复发行手术修补,2例(4.35%)因其他严重合并症死亡。结论:应用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邓航  莫万彬 《华夏医学》2012,25(2):135-137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溶液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应用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经静脉抗炎治疗无效的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患者予万古霉素溶液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入,脑脊液置换万古霉素浓度为0.05%,鞘内应用万古霉素50mg/次,1~2次/d,同时予地塞米松2.5~5.0mg鞘内注入。结果:经治疗的23例颅内化脓性感染中21例治愈,2例无效,治愈率91.3%,无效的2例经改用美罗培南和丁胺卡那治疗后感染控制。在应用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毒副作用。结论:万古霉素溶液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应用治疗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简单、安全,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病人45例。结果:引流5 ̄10d,病人均治愈。结论:应用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能明显提高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腰大池置管及植入的Ommaya囊2种途径进行脑脊液引流及注药,观察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探索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方法  选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Ommaya囊组、腰大池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Ommaya囊组为常规抗结核治疗 + Ommaya囊脑脊液引流 + 侧脑室注药;腰大池组为常规抗结核治疗 + 腰大池脑脊液引流 + 鞘内注药。疗程4周。对比分析3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腰大池组及Ommaya囊组发热、头痛、呕吐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5)。治疗后3 d、1周、2周、4周脑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周后腰大池组及Ommaya囊组脑脊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2月,Ommaya囊组较其余2组颅内病灶明显吸收(P < 0.05)。对照组、腰大池组、Ommaya囊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5%、83.3%、100% (P < 0.05)。  结论  腰大池置管及Ommaya囊2种途径介入治疗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均能短期内缓解临床症状、降低颅内压及改善脑脊液生化指标;经Ommaya囊途径介入治疗促使颅内病灶吸收优于腰大池途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6.
孟治木 《吉林医学》2009,30(3):200-20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性患者随机分为腰穿置管脑脊液置换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容等压大量脑脊液置换,对照组常规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15d后对比治疗效果及其头痛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12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有效7例,总有效率50.0%,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头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SAH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7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镇静、止痛、药物(EACA、尼莫地平)等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结果:SAH的头痛症状以及脑积水、蛛网膜粘连、脑血管痉挛等主要并发症的症状的发生率、死亡率,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降低SAH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其方法简便,效果可靠,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27例开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采用腰椎穿刺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果该方法临床有效例数为25例,细菌清除例数为25例,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结论开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病人在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的前提下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鞘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5例颅内感染患者采用万古霉素,每次20.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鞘内注射后夹闭2 h再开放引流,1次/d,直至患者体温及脑脊液中白细胞正常. 结果 治愈20例,好转4例,死亡1例,病死率4.0%,预后良好率达96.0%. 结论 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万古霉素不同给药途径预防脑外伤颅内感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术前有脑脊液漏的颅内感染高危患者,术后选用万古霉素经静脉注射或鞘内注射的方式,评价两种不同给药方式预防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术前脑脊液漏的脑外伤手术患者60例,根据术后万古霉素的不同给药方式随机分成鞘内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每组30例,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两组脑室内脑脊液万古霉素浓度,观察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1)鞘内注射组脑室内脑脊液中万古霉素浓度为(mg/L):1 h:49.45±20.36,8 h:70.68±46.81,16 h:50.15±23.76;(2)静脉注射组为(mg/L):1 h:5.39±1.93,8 h:2.96±0.88,16 h:7.98±3.22;鞘内注射组各主要时间点脑室内脑脊液中万古霉素浓度明显高于静脉注射组(P均<0.01).颅内感染发生率,鞘内注射组为3.33%,静脉注射组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81,P<0.01).结论:鞘内注射与静脉注射万古霉素相比,在减少给药剂量的同时,提高了其在脑脊液中的浓度,降低了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