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心理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单组整体取样方法,于2010年-2013年抽取四川省攀西四地看守所在押的16~18岁未成年男性罪犯49名,用自行设计的犯罪青少年基本情况和行为特征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MMPI)中文版对其进行测评。结果犯罪青少年SCL-90总评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犯罪青少年MMPI的L(谎言)、Mf(男、女性化)、Pa(妄想)、Si(社会化)四个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量表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犯罪青少年存在较多心理问题,病态人格突出,犯罪前存在较多不良行为,其心理问题、病态人格与其家庭环境及个体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自我控制量表、青少年价值观问卷对137名男性在押少年犯施测,以140名男性普通中学生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普通少年组相比,犯罪少年在谨慎性、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道德观、接受权威和需要表达等维度上差异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外向性、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接受权威和需要表达对青少年犯罪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谨慎性、道德观及个人主义对青少年犯罪有负向的预测作用;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变量联合预测青少年犯罪行为时,预测成功率达到76.5%。结论人格五因素、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男性青少年罪犯的人格基本特征。方法采用自编青少年犯罪行为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某未成年犯管教所300名男性青少年犯进行集体测评。结果青少年犯具有典型精神质(P)人格特征的占40.3%,典型神经质(N)的占25.3%,高于一般人群的12.5%;典型外向(E)的占12.0%,掩饰性(L)高分(〉61.5)占8.0%,低于一般人群的12.5%。与全国同龄人群平均水平相比,男性青少年犯的精神质(P)、神经质(N)得分较高,而外向性(E)、掩饰性(L)得分较低,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犯罪类型青少年人格特征无显著性差异;青少年罪犯的人格特征城乡无显著性差异。外向性(E)不同的青少年犯,P分、N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男性青少年罪犯的人格多偏离正常;不同犯罪类型、不同地域来源的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无明显差异;青少年犯群体中人格类型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复原力"(resilience)常被定义为个体在逆境中的正性适应能力.多项研究表明逆境"复原力"的强弱与青少年是否犯罪密切相关,而提升复原力是预防青少年犯罪及早期有效干预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复原力的研究背景、概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评述,并对建立本土化的<青少年犯罪干预的复原力激发与重整合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复原力"(resilience)常被定义个体在逆境中的正性适应能力.多项研究表明逆境"复原力"的强弱与青少年是否犯罪密切相关,而提升复原力是预防青少年犯罪及早期有效干预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复原力的研究背景、概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评述,并对建立本土化的<青少年犯罪干预的复原力激发与重整合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犯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3例诊断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简称反社会人格)的刑事犯进行犯罪类型分布以及犯罪心理学调查,并分别与无精神病的犯罪者及精神病人比较。结果:①反社会人格患者在犯罪分布上较少发生故意杀人及故意伤害罪;②反社会人格患者在犯罪心理方面与无精神病的犯罪者及精神病人有明显区别;③在犯罪控制上,反社会人格患者与精神病人有相似缺陷。据此就刑事责任能力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一种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多见于青少年群体,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依恋对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理解个体的情绪调节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依恋、情绪调节、NSSI 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青少年NSSI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男性犯罪青少年一般情况及犯罪冲动组与非冲动组Stroop特点及差异性.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少年管教所123例及乌鲁木齐市普通中学128例男性青少年进行一般情况问卷、攻击行为评估(BIS-11)、Stroop测试及面谈,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组与犯罪青少年组比较受教育年限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在各卡改正数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卡2、卡5两组在正确数上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在两组间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犯罪青少年中冲动组与非冲动组在卡2、卡5的改正数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犯罪男性青少年存在认知尤其在执行功能方面的缺陷,而又以冲动组明显.  相似文献   

9.
适应不良是军人尤其是新兵群体中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与适应不良产生有关的因素目前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大量研究证明,儿童期虐待对个体精神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拟从神经生物学、精神病理学等角度综述儿童期虐待对个体精神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而分析儿童期虐待对军人适应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男性青少年犯及其个体间的人格特征。方法:按照青少年男犯(n=126)和对照组(n=72)在MMPI上T分数和聚类分析结果。比较两组的人格特征以及青少年犯群体间的人格差异。结果:青少年男犯在效度量表F,临床量表Hs,D,Hy,Pd,Pa,Pt和Sc的T分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01),三组青少年男犯分别为神经症型(n=48,38.1%),正常型或中间型(n=38,30.16%)和精神病质型或类精神病型(n=40,31.75%),结论:青少年犯群体的人格特征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1.
D型人格(Type D personality),是荷兰学者Denollet 于 1996年在对冠心病患者的人格研究中提出的,它包含负性情感(negative,affcctivity,NA)和社交抑制(social inhibition,SI)两个维度,是人群中一种常见的人格特质[1].青少年是生理、心理和人格等方面发展的不稳定时期,此时期开展健康教育,不仅效果较好,也可对自杀预防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探讨D型人格与抑郁、绝望、自杀倾向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中D型人格的分布情况及与抑郁、绝望及自杀倾向的关系,为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蒙古族青少年在外显攻击、内隐攻击、人格方面和汉族有何异同,进而分析所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直接和间接攻击量表、IAT测验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279名汉族与蒙古族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民族与艾森克各维度、外显攻击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汉族青少年在内隐攻击、外显攻击各维度上都显著低于蒙古族,并在神经质、精神质维度上差异显著,但在内外向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结论民族差异可能是导致攻击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青少年进行攻击性行为指导和矫正时充分考虑其生活环境的因素,加强青少年道德认知教育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行为、情绪问题发生的高危青少年时期是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的阶段。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事件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活事件对心身健康的影响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不少学者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与生活事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调查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第3次修订)对300名犯罪青少年以自测的方式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犯罪青少年的家庭环境特征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比中国常模的得分低,而矛盾性的得分则较常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犯罪过程中暴力实施情况不同者其家庭的成功性和控制性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c回归发现亲属犯罪情况(χ^2=6.439,P=0.011)和母亲文化程度(χ^2=5.345,P=0.021)两个因素对作案次数有影响,而被调查者学历和母亲文化程度两个因素对作案过程中的暴力使用情况有影响。结论 犯罪青少年家庭环境特征与常模有所不同,犯罪特征不同的犯罪青少年间的家庭环境特征也有所不同,并且作案次数和暴力使用情况的不同受到多种家庭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和家庭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EFS-CV)对6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评并与60例健康青少年进行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养育方式与正常组对照比较显示:其父母的EMBU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起一定作用,且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物质依赖(滥用)个体的原生家庭特点和成长于物质依赖(滥用)家庭的个体所表现出的特点两方面,对家庭因素与物质滥用个体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揭示了与个体物质依赖(滥用)行为有明显相关的家庭因素,包括:较差的教养行为、低社会经济地位、不良教育环境、"专制式"的家庭氛围、家庭结构松散,缺乏凝聚力、父母存在物质滥用问题等;而成长于物质滥用家庭中的儿童则会表现为:受到更多虐待、执行功能能力下降、高攻击性、反社会人格等。在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物质依赖(滥用)个体的家庭特点的相关性研究基础上,进而探讨了物质依赖(滥用)家庭的代际传承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性犯罪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Olsen家庭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WAIS-RC智力测验等测查工具,对78名性犯罪者和78名正常人对照,就家庭、个性、智力、社会环境等有关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母孕期营养差、少年严重疾病、智能偏低、少年学习成绩差、少年品行障碍(如反复逃学、说谎、偷窃、打架斗殴、逃离家庭)、具有精神质(P)和神经质(N)等个体因素,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家庭和社会环境方面:单亲家庭、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中有违法犯罪成员、对孩子管教方式不良、缺乏监督、不良结伴、追求享受、赌博、酗酒、坏人教唆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预防性犯罪应采取综合措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童年期不可预测性是童年不良经历的独立维度, 对个体的心身健康发展及精神病理学风险有独特且重要的影响, 而国内精神科少有关注。本文综述了童年期不可预测性对精神病理学症状及生存和繁衍相关行为选择的影响, 以及可能影响心身症状的生物学改变机制, 并介绍了对于不可预测性概念的测量, 希望有助于精神科医生及临床研究者进一步理解童年不良经历对精神疾病及心身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提供了有利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卡特尔教授编制,李绍良教授修订的16种人格因素量表(简称16PF),随机抽样调查,对大学1~4年级在校本科生就其独立性、自律性、忧虑性、幻想性、敏感性、乐群性等16种人格因素进行测试。结果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来自不同地域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在校本科生人格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了解大学生人格健康与否,可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优化与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其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的正确树立,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是困扰全社会的国际性问题,有多种方法技术对青少年罪犯进行干预治疗,本文就干预治疗方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