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就14年来本研究组的胆结石溶石研究进行概括总结。70年代本组首先开创一种由EDTA-2Na及胆汁酸盐组成的新药,经导管灌注溶解胆色素混合性胆石取得成功。尔后,在80年代以此加入桔皮油(其主要成分为右旋柠烯)制备乳剂(复方桔油乳剂-COPE)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这是我们的第二代灌注溶石剂,并已于1989年通过了卫生部的新药审批。最近,另一种由MTBE与COPE组成的新复方乳剂(复方MTBE乳剂)—用于灌注疗法的第3代胆结石溶石剂的实验研究再次取得成功,并已开始进行临床观察。与此同时,一种由中药组成用于口服溶解胆石的新药—“金石散”也研究成功。在一系列实验研究基础上对36例胆石患者进行了初步的临床研究,经治疗2.8±1.55月,其中4例胆石消失,14例胆石明显减少或缩小,总有效率约50%。  相似文献   

2.
几种胆石溶解剂的体外溶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选用150mmol胆酸钠、d-柠檬烯制剂、单辛烷素和山苍子油对胆色素性和胆固醇性胆石行体外溶石实验,结果表明d-柠檬烯制剂和山苍子油的溶石作用相近(P>0.05),该两种制剂的溶石作用分别为单辛烷素作用的20倍(P<0.01)和150mmol胆酸钠作用的200倍(P<0.01)。应用复方胆酸钠溶液、复方桔油乳剂、复方单辛烷素乳剂和复方山苍子油乳荆行体外溶石,结果表明复方山苍子油乳剂对胆色素性胆石和胆固醇性胆石均有良好的溶石作用,二类胆石在复方山苍子油乳剂中浸泡2~3天后的减重率分别为75%和88%。而复方单辛烷素对二类胆石的溶石工作用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用复方胆酸钠溶液经 T 管灌注溶解胆色素残余结石已初见成效,但存在着疗程较长,肝内结石疗效较差以及因胆石内胆固醇含量增加而影响溶石效果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外有以灌注右旋苧烯溶解胆固醇残余结石的成功报导,但其适应症要求结石的胆固醇含量>70%。作者根据桔皮的挥发油90%以上为右旋苧烯,曾以桔皮蒸馏油及其精制品进行溶解胆石的实验,结果发现桔油对胆囊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宜应用于临床。考虑到我国的胆石绝大多数为混合结石,单用复方胆酸钠溶液或苧烯溶石效果均不甚理想,为此探索一种有效、无害兼能溶解胆固醇和胆  相似文献   

4.
数年前我院创导用复方胆酸盐灌注液溶解肝胆管残余结石,在国内已有不少报道,但普遍存在疗程长,肝内胆管结石疗效差等问题。我院以往的试验证明,桔皮的蒸馏油具有与右旋苧烯类似的作用,但刺激太大,难以临床使用。制成复方桔油乳剂不仅能溶解胆固醇与胆色素二类结石又能减少副作用,其溶石效果经临床使用验证,已得初步肯定。从1983年起,我们又用复方桔油乳剂灌注溶解肝内残余结石10例取得成功,并在诊断与治疗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提高了诊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的发病率西方为2~33%,国内高达74.4~92.3%,到目前为止残留结石仍是胆道外科难题之一,以往治疗的办法是再次手术。几年前我们用复方猪胆汁酸钠溶液溶解术后残留胆色素混合结石,临床疗效良好,但对一些胆固醇含量较高和肝内胆管残石效果较差。我们于1983年选用了对胆固醇结石有较强溶解作用的消旋柠稀与复方猪胆汁酸钠配伍成乳剂,并经体外溶石试验及动物毒性试验于1984年用于临床,至今已治疗25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应用方法经T管或置管滴注,每分钟8~10滴,每日50ml,1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结束连续三天用生理盐水500ml快速滴入,每天一次,  相似文献   

6.
复方乙基正丁醚乳剂(EMCP)的体外溶解胆结石的溶石率较单用醚类溶石剂高,对Ⅱ,Ⅲ类胆结石全溶;与胆汁混溶,不出现分层现象;能将醚类溶石剂溶解Ⅱ,Ⅲ类胆结石后残渣全溶(参见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4:13).本实验用 EMCP 进行动物体内溶解胆结石,并进行了毒性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复方甲基叔丁醚—二甲亚砜乳剂对胆色素结石进行家犬体内溶石研究的结果。复方甲基叔丁醚—二甲亚砜乳剂经犬胆囊造瘘管或经皮肝穿胆囊插管途径灌注溶石,平均用63.30±9.86小时,胆色素结石大都被溶解,溶石率达76.83±5.16%,有效率达100%,明显优于GMOC/BA-EDTA 和复方桔皮油乳剂(P<0.01)。B 超检查证实其能有效地溶解胆色素结石。且灌注溶石前后,犬血 ALT、TB、BUN 无明显改变(P>0.05);病理检查示犬胆囊、胆管、十二指肠、肝、胰、肾组织无明显异常。作者认为,复方甲基叔丁醚—二甲亚砜乳剂在体内亦能有效地溶解胆色素结石;若灌注方法适当,对动物和人体可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及扫描电镜,研究胆色素类结石经复方桔皮油乳剂溶解后的成分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胆石中胆固醇、胆红素,钙、镁含量均有显著下降,而铜的含量变化不大,胆石钙含量下降率与减重率呈正相关;胆石外层有明显的溶解改变,但胆石基质包裹内的胆石成分无溶解改变。提示:含有丰富苧烯的桔皮油对胆石中的胆固醇成分有确切的溶解作用;在胆石的众多金属元素中,钙是影响溶石效果的关键成分;胆石基质是干扰溶石效果的重要原因。对改善色素类胆石溶石效果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观察复方山苍子油乳剂对植入家兔胆囊内人胆石的溶石作用药液经胆囊造瘘管注入,每日1次,每次2 ml/kg,共14次.5枚色素性结石的相对减重量为73.2±26.9%,4枚胆固醇结石的相对减重量为69.4±7.9%,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证明复方山苍子油乳剂对植入家兔胆囊内的人胆石有肯定的溶解作用.复方山苍子油乳剂胆道灌注对家兔有一定毒性,副作用主要有腹泻和sGPT增高,应用于临床前尚需作进一步的毒理试验和配方改进.  相似文献   

10.
复方 MTBE 乳剂是胆结石灌注溶石剂。研究显示:由 MTBE 与EOTA 等组成的复方乳剂剂型稳定,刺激性小,溶石作用优异。既能溶解胆固醇结石,又能溶解胆色素结石及黑胆石,其药效明显优于复方桔油乳剂及纯MTBE。实验还表明,该药对豚鼠的胆囊运动、十二指肠和 Qddis 括约肌的生物电均无明显影响。用药后,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肝、胆及十二指肠的组织学变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果证示:用10%的 MTBE 乳剂进行临床应用,10例胆结石病人,经胆道灌注3~10次,1例结石消失,7例结石明显缩小,2例无效,使用过程病人无明显副作用。本乳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结石直接溶石药物。  相似文献   

11.
乙基叔丁醚复方乳剂对兰州地区胆固醇结石的溶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基叔丁醚是目前最有效的胆固醇结石直接溶解剂,但在临床应用时有很多缺点。为此,我们以乙醇和叔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乙基叔丁醚,配伍了以乙基叔丁醚为主的复方乳剂,并对兰州地区的胆固醇结石进行了溶石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的乙基叔丁醚复方乳剂能快速有效地溶解胆固醇结石,毒性明显低于甲基叔丁醚。  相似文献   

12.
应用自制循环密闭装置行甲基叔丁醚(MTBE)溶解胆囊结石研究。在14条杂种犬的胆囊内植入人胆固醇结石,将犬随机分为循环组及间断组各7条。用两种方法向胆囊内灌注MTBE2小时。溶石后计称结石所减重量及对胆囊、肝脏、十二指肠进行病理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溶石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表明,循环组溶石效果明显,而间断组十二指肠损害明显。  相似文献   

13.
自制乙基叔丁醚复方乳剂对胆色素结石的溶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对胆色素结石(PS)有效的溶解剂,我们研制了以乙基叔丁醚为主的复方乳剂并与国内外报道的另九种溶石剂进行了48小时胆色素结石溶解率的比较,结果表明:自制ETBE复方乳剂对胆色素结石溶解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可望成为一种有效胆色素(结石)溶解剂过渡到临床。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研究用人胆结石植入豚鼠胆囊,制备胆结石的动物模型。金石散、熊去氧胆酸(UDCA)喂饲两个月后结果显示:金石散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金石散溶解胆固醇结石效果略低于 UDCA,但其溶解胆色素效果则高于 UDCA(P<0.05)。实验组的胆汁酸含量非常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灌注实验表明,金石散灌注十二指肠,可显著降低胆汁中胆红素、胆固醇及粘液的含量(P<0.05),同时非常显著地升高胆汁酸含量(P<0.01),本文对金石散的溶石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RLD)体外溶出行为的相似性。方法依据中国药典质量标准建立溶出度检查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对所建立的HPLC方法按照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要求进行了方法学验证;以pH 1.2盐酸溶液、pH 4.5磷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pH 1.2盐酸溶液(2 h)与pH 6.0磷酸盐缓冲液、pH 1.2盐酸溶液(2 h)与pH 6.8磷酸盐缓冲液和纯化水为溶出介质,采用不同的转速,对3批自研制剂和RLD进行溶出行为比较。结果 HPLC方法准确度、重复性、线性等验证结果均符合规定,满足分析要求;自研制剂与RLD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结论自研制剂与RLD溶出行为相似。  相似文献   

16.
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备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采用W/O/W乳剂-扩散溶剂挥发法制备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考察了微球的粉粒学特征,并进行了体外溶出研究.结果:差热分析表明,布比卡因在载体中以分子状态存在,与聚乳酸形成了包嵌的微球体;其体外释药曲线可用Higuchi方程拟合,t1/2=22.76 h.结论: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均匀设计法及相关分析优选复方呋塞米螺内酯胶囊处方。方法:以不同处方配比的崩解剂、粘合剂、填充剂、润滑剂为载药辅料,以崩解时限、装量差异、体外溶出度等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及相关分析筛选最优处方。测定自制与市售制剂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度,并计算?2因子进行比较。结果:确定最佳处方中辅料的种类及其用量,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为崩解剂,水为粘合剂,微晶纤维素(MCC)、乳糖为填充剂,硬脂酸镁、滑石粉为润滑剂。自制与市售制剂在不同溶出介质中溶出度行为并无显著差异(50≤?2≤100)。结论:该试验筛选出的优化复方制备处方和工艺条件,所得颗粒均匀、硬度适宜,制得胶囊外观整洁、崩解迅速。  相似文献   


18.
利胆祛石口服液大、中、小剂量 (11.0 ,5 .5 ,2 .75 g/ kg)灌胃给药能使家兔胆总管生物电的频率增加、幅度增高 ,尤其是大剂量组作用非常显著。将人胆固醇和胆色素胆石植入兔胆囊内 ,观察到利胆祛石口服液大剂量组对胆固醇结石溶石作用有显著意义 (P<0 .0 5 )。体外溶石实验提示 ,利胆祛石口服液对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有溶石倾向 ,但无统计学意义。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实验表明 ,利胆祛石口服液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