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究岭南地区结肠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中医临床对结肠癌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编制的"中医体质量表",对11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结肠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并对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118例结肠癌患者中,平和质10例,占8.47%;偏颇体质108例,占91.53%。(2)根据体质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质87次(26.61%)、气虚质56次(17.13%)、湿热质45次(13.76%)、痰湿质39次(11.93%)、阴虚质35次(10.70%)、气郁质34次(10.40%)、瘀血质17次(5.20%)、平和质10次(3.06%)、特禀质4次(1.22%)。(3)不同性别结肠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男性以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为主,女性以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为主。【结论】岭南地区结肠癌的易感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这可能与患者年龄、环境气候、饮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不同体质的M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MS的治疗和调养提供个体化的思路。【方法】收集328例MS患者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并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对所纳入的MS患者进行标准化的中医体质类型分类。【结果】(1)本研究所纳入的328例MS患者中,TG水平升高或已接受相应治疗,合并血压升高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最多,共41例,占12.50%。(2)中医体质分析以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共308例,占93.90%。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最多见,共78例,占23.78%,其他依次为湿热质、气郁质、兼夹体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特禀质;平和质共20例,占6.10%。(3)痰湿质MS患者的体质量及BMI与平和质MS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MS患者的TG与特禀质MS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纳入的MS患者均具有典型的MS临床表现,中医体质辨识的结果提示MS以痰湿质、湿热质和气郁质为多见,对MS的治疗和护理调养应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调养措施,实现个体化诊疗,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溃疡组和对照组各120例,采用年龄分层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溃疡组中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频数依次为痰湿质(28.02%)、阳虚质(20.33%)、气虚质(17.58%)、气郁质(13.19%)、平和质(10.99%)、阴虚质(5.49%)、湿热质(2.75%)、瘀血质(1.65%)。与对照组比较,体质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组体质评分情况比较,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溃疡组HP感染阳性组及阴性组其体质构成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评分情况比较,除瘀血质、平和质(P0.05)外,其余体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痰湿质4种体质是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天河区某重点高校社区的65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从而为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人群疾病防治、中医养生保健、健康宣传教育等方面提供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支持。【方法】选用《老年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采用一对一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777例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痰湿质231例(29.7%)、血瘀质129例(16.6%)及平和质71例(9.1%)为此次调查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2)不同性别组分布构成比不同,男性痰湿质、湿热质明显多于女性,而女性阳虚质、气郁质和兼夹体质明显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不同年龄段排名前3位的体质基本不变,均为痰湿质、血瘀质和兼夹体质(P0.01),且虚损体质类型随年龄增加而有逐渐增加趋势,非虚损体质类型随年龄增加而有逐渐减少趋势。【结论】通过本次对该社区老年人群进行的调查,揭示了广州高校社区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对于运用中医药方法对不同体质类型的老年人群进行干预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97例常规体检超声检验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分析。【结果】正常体质者(即平和质)8例,占总病例数的8.25%;病理体质者89例,占总病例数的91.75%。97例中单一体质38例,占总病例数的39.18%;兼杂体质59例,占总病例数的60.82%。前5位的体质类型为气虚痰湿质(23.71%)、痰湿质(13.40%)、平和质(8.25%)、气虚兼气郁质(8.25%)、阳虚质(8.25%)。【结论】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4种体质可能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某种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异同。【方法】选择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的78例典型哮喘患者和3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评分和判定,分析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中医体质分布频次情况:典型哮喘组的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平和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特禀质;咳嗽变异性哮喘组的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气郁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2)中医体质分类占比情况:典型哮喘组单一体质占比39.74%(31/78),兼夹体质占比60.26%(47/78);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单一体质占比36.36%(12/33),兼夹体质占比63.64%(21/33)。(3)兼夹体质关联情况:兼夹体质中,典型哮喘组关联程度最强的是气虚质-阳虚质,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岭南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体质分布规律及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创建的"中医体质量表",对816例EM患者(病例组)和506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进行体质研究,并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分类及判定。【结果】(1)816例EM患者按体质出现频次分布前5位的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是EM的高发体质;506例健康女性中按体质出现频次分布前5位的体质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其中以平和质最为常见。2组间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气虚质、阴虚质、特禀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与EM发病呈正相关(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与EM发病相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地区EM患者与健康女性的体质分布上存在有明显不同,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与EM发病呈正相关,是EM发病的危险体质。  相似文献   

8.
黄伟波  蓝福平 《当代医学》2012,(34):156-157
目的调查长期在清远市居住人群的体质.方法采用单位典型抽样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应用医院自制10种基本体质类型编制的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对1000例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气虚质(45.2%)>痰湿质(38.5%)>阳虚质(29.8%)>气郁质(27.5%)>湿热质(20%)>血虚质(10.8%)>血瘀质(9.6%)>阴虚质(7.8%)>平和质(5.6%)>特禀质(1.2%).结论气郁质是长期在本地区居住人群的主要偏颇体质,其次是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及湿热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9种中医体质类型的人格心理特征,丰富和发展中医体质形神相关理论.方法 2009年5~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中医体质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北京市2所大学的540名大学生实施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 ①内外向维度:平和质人群得分最高[(56.52±8.48)分],气郁质人群得分最低[(45.88±11.13)分];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人群得分较平和质显著较低(P<0.01).神经质维度:气郁质人群得分最高[(59.31±9.70)分],平和质人群得分最低[(44.08±8.55)分];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人群得分与平和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神质维度8种偏颇体质人群得分均与平和质人群得分无显著性差异.②以平和质为对照,8种偏颇体质人格特征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外向维度是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有意义的关联因素;神经质维度是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有意义的关联因素.结论 9种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人群均表现出相应的人格心理特征,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人格心理特征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1092-1098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自然绝经女性的中医体质与自然绝经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门诊和成人中医门诊的自愿参与调查的已绝经女性共3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一般情况、中医体质与自然绝经年龄的相关性。【结果】(1)文化水平、初潮年龄、分娩次数是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即随着文化水平提高、初潮时间推迟、分娩次数增加,女性的自然绝经时间越迟。(2)中医体质分布:在调研的300例女性中,平和质人数最多,为91例,占30.33%,其余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质(45例,占15.00%)、阳虚质(44例,占14.67%)、气郁质(33例,占11.00%)、气虚质(27例,占9.00%)、痰湿质(22例,占7.33%)、血瘀质(21例,占7.00%)、湿热质(10例,占3.33%)、特禀质(7例,占2.33%)。(3)中医体质与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具有相关性(P0.01),其中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的自然绝经时间较平和质女性提前。【结论】在临床上要注重对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4类体质女性进行调摄,加强围绝经期保健,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甘肃中医药大学女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探讨女大学生痛经与兼夹体质的相关性,研究痛经的好发体质。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对611名调查对象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痛经女大学生中两种兼夹体质出现的频次,前四位者依次为气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三种兼夹体质出现的频次,前四位者依次为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结论:高校女大学生痛经情况普遍存在,尤以兼夹体质出现较多。探讨女大学生痛经与体质状况的相关性,有助于指导临床辨体施养,为预防女生痛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医学生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安徽2所高校1 137例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医学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26.30%,男女学生在睡眠障碍得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医学生在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医学生平和质占18.47%,偏颇体质占81.53%。偏颇体质中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气虚质(占17.77%)、阴虚质(占15.22%)和阳虚质(占14.16%)。③不同体质类型的学生睡眠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相关分析显示医学生中医体质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V1所代表的湿热质与W1所代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正相关,湿热体质者PSQI得分高,睡眠质量差。结论 医学生睡眠质量不佳,发生偏颇体质的可能性较高,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者睡眠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体质与危险因素分布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以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收集3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并进行中医体质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3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9种体质类型由高至低依次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平和质、湿热质、特禀质。其中以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最多,占总人数的91.5%。危险因素以高血压、高龄、饮食偏嗜最多见,但高血压与缺血性中风的主要体质无明显相关性,而其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史与痰湿体质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卒中病史和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且体质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通过中医体质问卷调查,探讨广西地区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中医体质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广西地区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问卷。参考《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各亚量表分数转换,应用最大得分法决定个体体质类型。结果: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中医体质分布为:平和质118例(35.22%),湿热质56例(16.72%),阴虚质40例(11.94%)。痰湿质31例(9.25%),阳虚质27例(8.06%),气郁质26例(7.76%),瘀血质19例(5.67%),气虚质13例(388%),特禀质5例(1.49%)。结论:湿热质为广西地区原发性血脂异常最高偏颇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开展研究,探讨体质因素和发病的关系,为中医治未病提供相应的依据。 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6年9月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和住院、杭州市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诊治为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500例,男性260例,女性240例,年龄40~85岁。运用中医体质理论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500例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体质调查,进而探讨体质因素和COPD发病的关系。 结果 在全部500例患者中,中平和质者20例(4.0%);偏颇体质者480例(96.0%),其中气虚质112例(22.4%)、痰湿质97例(19.4%)、阳虚质88例(17.6%)、湿热质73例(14.6%),阴虚质42例(8.4%)、血瘀质33例(6.6%)、气郁质24例(4.8%)和特禀质11例(2.2%)。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的9种中医体质类型得分中,相关性最好的体质类型依次是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及湿热质。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体质以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及湿热质为主,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症本虚标实的病理特征,实践中医"治未病"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108例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学分析。[结果]⑴体质频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气虚质(41.67%)、特禀质(33.33%)、阳虚质(28.70%)、阴虚质(14.81%)、痰湿质(13.89%)、血瘀质(12.04%)、湿热质(8.31%)、气郁质(7.41%)、平和质(7.41%);⑵与普通人群相比较,体质构成比有明显差异(P<0.001),气虚质、阳虚质、特禀质与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有相关性。[结论]气虚质、特禀质、阳虚质与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福建省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中医证型分布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HBV-GN组收集120例福建省HBV-GN患者,同时设对照组正常健康人群120例,分析两组的体质构成差异。 HBV-GN组进行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HBV-GN组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为主,对照组则以平和质、气虚质为主。两组体质构成存在差异(P<0.001)。(2)120例HBV-GN患者脾肾阳虚43例占35.83%;气虚血瘀33例占27.50%;肝肾阴虚21例占17.50%;肝胆湿热18例占15.0%;肝郁脾虚5例占4.17%。(3)HBV-GN组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组间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福建省 HBV-GN 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多见, HBV-GN组辨证分型以脾肾阳虚型和气虚血瘀型多见,气虚质和阳虚质与脾肾阳虚证和气虚血瘀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中医证型的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对89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常见有血瘀证、气虚证、热证、痰浊证、气滞证、阳虚证、阴虚证、寒凝证等证型。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以血瘀证54例(60.7%),气虚证50例(56.2%),热证32例(40%),痰浊证20例(22.5%)最为常见,气滞证13例(14.6%),阳虚证8例(9%),阴虚证6例(6.7%),寒凝证3例(3.4%)。介入术后3天中医辨证中以血瘀证40例(44.9%),气虚证33例(37.1)最为常见,热证17例(19.1%),痰浊证15例(16.9%),气滞证13例(14.6%),阳虚证9例(10.1%),阴虚证6例(6.7%),寒凝证0例。结论:介入术后胸闷、胸痛及汗出临床症状较介入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乏力、眩晕、气短等症状在介入术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①热证已成为冠心病的临床常见证型;②虽然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冠心病的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