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报道,2008年中国肾移植数量达6000例左右,其中活体供肾移植约占45%.而2008美国器官分配网络(UNOS)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活体供肾移植为6037例,活体供肾移植的受者和移植物存活率均优于尸体肾移植.  相似文献   

2.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等待肾移植的患者不断增多,肾源却远不能满足需要,不少患者死于等待中,活体供肾移植不失为缓解肾源紧张的途径之一.我院于1983年开始施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现将2001年至2007年9月间施行的70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活体供肾移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活体供肾移植的历史 1954年12月,Murray成功实施首例同卵孪生兄弟间活体供肾移植,使器官移植从实验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1959年和1962年,Hamburget等先后施行了异卵孪生间和表亲间活体供肾移植.  相似文献   

4.
发挥优势,开展亲属肾移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移植是救治终末期尿毒症的理想手段.随着每年新增的终末期肾衰竭例数的不断增加,以及肾源有限,肾移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因其具有排斥反应少、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成为当前扩大供肾来源的有效手段.我院具有良好的肾移植基础,积极开展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工作,并重视医学伦理审查,从2007年至2008年,成功完成了196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手术,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尸体肾源严重不足,许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逐渐开展了活体供肾移植,以解决肾源不足问题.美国器官移植网数据显示:2004年美国肾移植量约16000例[1],其中6647例是活体供肾移植[2],大约为41.5%.巴西器官联合组织的数据显示:巴西2002和2003年活体供肾移植占60%,004年占48%.许多研究对活体供肾切取术及供者术后的安全性进行了论证,表明供肾的切取是安全的,致病和致死率低[3].目前开展活体供肾移植较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供者的心理状况及术后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亲属肾移植和非活体肾移植术后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产生的频率,为预测移植肾长期存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一2007年9月48例术后亲属肾移植患者和258例2003年2月-2007年6月术后非活体肾移植PRA.此两组肾移植患者肾移植前PRA均阴性.PRA检测采用美国莱姆德公司抗原筛选板和美国GTI公司提供的ELISA筛选HLA-Ⅰ类、Ⅱ类混合抗原板.结果 48例亲属肾移植中仅有4例为PRA阳性,占8.33%.258例尸体肾移植中PRA阳性患者有62例,占24.0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肾移植男性患者35例,抗体阳性3例,占8.57%.非活体肾移植男性患者152例,抗体阳性患者35例,占23.03%,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亲属肾移植女性患者13例,仅1例出现抗HLA-Ⅱ类抗体.非活体肾移植女性患者106例,抗体阳性患者20例,占18.87%,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非活体肾移植患者术后产生的抗HLA-抗体的机率高于亲属肾移植患者.  相似文献   

7.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8):571-571
由广州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办,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承办的《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基础与临床技术研讨班》拟定于2005年11月3-6日在广州举行,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征文内容:①活体肾移植的基础研究,②活体肾移植的供、受体手术技巧,③活体肾移植的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④活体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尸体供肾的日益短缺,国内活体肾移植例数迅速增加,但活体肾移植术后疗效和安全性尚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过去4年多来肾移植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供肾穿刺活榆在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对供肾质量的诊断价值及边缘供肾对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4年2月至2008年7月142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患者,按照供体年龄和供肾情况分为边缘供者组(51例)和非边缘供者组(91例).并对49例亲属活体供肾行细针穿刺活检术.分析2组受者的术后血肌酐(Scr)变...  相似文献   

10.
唐薇  胡丹 《护理学杂志》2009,24(22):76-78
目的 了解尸肾移植受者和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1例尸肾移植受者(尸肾组)和7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活体组),于移植术后第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活体组SAS评分显著高于尸肾组(P<0.01).活体组焦虑、抑郁阳性率显著高于尸肾组(均P<0.05).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普遍存在.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较尸肾移植受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11.
应重视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医疗安全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世界上第1例成功的临床肾移植即为亲属活体供肾移植。自1954年12月23日美国Joseph Murray医师成功地进行了同卵双生兄弟间活体供肾移植后,肾移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供肾短缺日益加剧的今天,亲属活体供肾移植重新成为移植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亲属活体肾移植的发展和现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但随着等待移植患者数量的增加,供者短缺已严重阻碍器官移植的发展。根据美国器官共享网的报告,至2006年3月,美国等待肾移植的患者共65707例,仅2005年全年新增加等待肾移植患者达29176例,但只有9915例接受了尸体肾移植,有3617例死于等待中。这使得肾移植的焦点逐渐转向活体肾移植,特别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本文就亲属活体肾移植的发展和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是解决肾源匮乏的有效途径,而且临床研究显示,活体供肾质量和受者的长期存活率明显高于尸体供肾移植[1].随着国内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逐步开展,供者肾切除后的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供者的手术安全及长期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这项丁作的开展.为了了解供者术后的健康状况,笔者对61名亲属活体供者进行r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手段,肾源缺乏成为限制发展的主要因素,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是一条扩大供肾来源的较好途径,其安全性及良好的效果已得到证实.本文综述了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5.
由广州医学会主办,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承办的全国继续教育项目《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基础与临床技术研讨班暨学习研讨会》经过充分的准备,于2005年12月2日~12月5日在广州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多名德高望重的器官移植界专家莅临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移植界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代表们就活体供肾移植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国际和国内活体供肾移植的现状、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配型基础与临床应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术前准备、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亲属活体供肾的手术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技术、亲属活体供肾的血管成像技术以及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与深入地探讨。相信通过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会对我国更加规范的开展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和器官捐献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分析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供、受者术后的肾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以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供受者52对、接受尸体肾移植的受者56例以及随机抽取的同期健康人60名为研究对象.于移植术前、术后3个月和1年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和临床检验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供受者的关系等以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结果 供者术后3个月及1年的血Cr和24 h尿蛋白均高于术前,但未超过正常范围.供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1年的血Cr、GFR和24 h尿蛋白与健康人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体供肾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及1年的血Cr与BUN均低于相应时间点的尸体肾移植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者术后3个月及1年的生活质量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供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1年的生活质量与健康人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体供肾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及1年的生活质量与相应时间点的尸体肾移植受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体供肾移植供者在切除肾脏后肾功能未见减退,生活质量与健康人群相比无明显差异;受者术后的移植肾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尸体肾移植受者.  相似文献   

17.
Rh阴性肾移植受者较罕见,2007年我们施行Rh阴性受者接受Rh阳性亲属活体供肾移植2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33岁.汉族.A型血,Rh阴性.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术前未输过Rh阳性血液,IgG型抗-RhD阴性,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阴性.血液透析2个月后,接受母亲活体供肾移植,术中输Rh阴性A型红细胞5.5单位、血浆300 ml.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规范活体肾移植的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活体肾移植的基本原则、活体供肾者的医学评估和选择、活体肾移植受者的评估、活体供肾切取术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19.
李刚  张洪宪  赵磊  马潞林 《器官移植》2013,4(3):123-126
1972年,中山医学院(现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中国大陆地区首例活体肾移植。在其后的几十年内,我国活体肾移植发展相对缓慢。进入新世纪后,活体肾移植发展迅速。仅2007年,中国大陆地区活体肾移植数量就达到了2000余例[1]。理想供肾者的条件为:(1)供肾者无其它器官系统严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等;(2)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尿路造影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无  相似文献   

20.
博鳌"关注活体供肾移植"专题研讨会专家共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肾移植学组于2008年1月19-21日在海南博鳌联合召开了主题为"关注活体供肾移植"的专题研讨会,全国17家肾移植中心的2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