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CSMD1、转移相关基因基因3(MTA3)蛋白表达与肿瘤进展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2例CR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边缘>2 cm)中CSMD1、MTA3蛋白表达情况。Spearman秩相关分析CRC组织中CSMD1与MTA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CSMD1、MTA3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Log-rank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不同CSMD1、MTA3蛋白表达患者生存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R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CRC组织中CSMD1、MTA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不同肿瘤分期、分化程度CRC患者癌组织CSMD1、MTA3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MD1、MTA3阴性表达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CSMD1阴性表达、MTA3阴性表达、低分化程度和肿瘤分期Ⅲ期是CRC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CRC组织中CSMD1、MTA3阳性表达降低,两者表达与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均可促进肿瘤进展,是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CRC)组织中溴结构域蛋白4(BRD4)的表达,探讨其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CRC病人,从病人根治切除术中切取CRC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CR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RD4 mRNA及BRD4蛋白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BRD4表达与病人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CRC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CRC组织BRD4 mRNA表达水平及BRD4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0.05)。BRD4 mRNA表达水平与CRC病人区域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M)相关(P<0.05),BRD4蛋白表达与CRC病人组织分化程度、N、M相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BRD4 mRNA高表达、BRD4蛋白阳性表达病人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BRD4 mRNA低表达(P<0.05)、BRD4蛋白阴性表达(P<0.05)病人;BRD4 mRNA高表达、BRD4蛋白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90、IGF1R及hTERT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原发性肝癌中CD90、IGF1R和hTERT蛋白的表达,并以同期20例正常肝组织作对照,比较其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及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CD90、IGF1R和hTER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其相应良性对照组(P<0.05),分别为63.9%比0、52.8%比5.0%和47.2%比0;CD90、IGF1R和hTERT蛋白表达在UICC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中明显高于Ⅰ~Ⅱ期的患者(P<0.05),分别为79.2%比33.3%、70.8%比16.7%和62.5%比16.7%;CD90与IGF1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tau-b=0.563 1,P<0.05);CD90与hTER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tau-b=0.363 6,P<0.05);CD90、IGF1R和hTERT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CD90、IGF1R和hTERT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分别为21.7%比50.0%、17.6%比43.8%和20.0%比38.9%,Log-rank检验显示其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90、IGF1R和hTERT可能与肝癌的发生与发展相关,其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信号肽-CUB-EGF结构域蛋白3(SCUBE3)和特化蛋白1(SP1)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SCUBE3、SP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组织中SCUBE3、SP1蛋白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CUBE3、SP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0.05);SCUBE3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TNMⅡ~Ⅳ期、分子亚型为Luminal A或B型、Ki67高表达患者的乳腺癌组织中较高(P<0.05),SP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分子亚型为Luminal A或B型患者的乳腺癌组织中较高(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见乳腺癌组织中SCUBE3与SP1蛋白表达阳性呈正相关(χ2=7.979,rs=0.316,P=0.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SCUBE3、SP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情况差于其阴性表达患者(χ2=4.042,P=0.044;χ2=10.676,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UBE3和SP1蛋白表达阳性(HR=6.020、P=0.016;HR=4.077,P=0.018)、有淋巴结转移(HR=3.518,P=0.017)、Ki67高表达(HR=7.989,P<0.001)均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CUBE3、SP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较高且二者呈正相关性,二者均同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及分子亚型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lncRNA UBC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术中收集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距病灶>5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进行lncRNA UBC1、BMP2 mRNA表达水平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BMP2蛋白水平检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lncRNA UBC1、BMP2蛋白水平患者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lncRNA UBC1、BMP2 mRNA表达水平及BMP2蛋白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T3~T4、Ⅲ~Ⅳ期、淋巴转移患者胃癌组织中lncRNA UBC1、BMP2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T1~T2、Ⅰ~Ⅱ期、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且低分化胃癌组织中lncRNA UBC1、BMP2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胃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UBC1、BMP2蛋白高表达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均明显低于lncRNA UBC1、BMP2蛋白低表达患者(P<0.05)。浸润深度(T3~T4)、TNM分期(Ⅲ~Ⅳ期)、淋巴转移、lncRNA UBC1高表达、BMP2 mRNA高表达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lncRNA UBC1、BMP2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不良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Ki-67、AE1/AE3、p53在结直肠癌(CR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76例CRC患者癌组织标本,选取同病例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Ki-67、AE1/AE3、p53表达水平,分析三种蛋白表达水平与CRC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及CRC患者癌组织中三种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RC患者癌组织中Ki-67、AE1/AE3、p5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RC患者癌组织中Ki-67、AE1/AE3、p53阳性表达与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浸润深度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同时Ki-67和AE1/AE3阳性表达还与肿瘤直径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CRC患者癌组织中Ki-67表达与AE1/AE3和p53表达呈正相关(rs=0.591、0.334,P<0.05);AE1/AE3表达和p53表达也呈正相关(rs=0.441,P<0.05)。结论 CRC患者Ki-67、AE1/AE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umb、CCDC78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CRC)疾病演进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石蜡标本182例,其中结直肠良性病变组织30例,CRC组织标本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各60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32例。比较良性病变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癌组织与相对应癌旁组织中Numb、CCDC78 mRNA表达水平,采用χ2检验比较Numb、CCDC78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临床病理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CRC组织中Numb、CCDC78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umb、CCDC78阳性对CRC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CRC组织中Num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CCDC78 mRNA相对表达量则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癌组织Numb、CCDC78蛋白阳性表达率最高,CRC组织、腺瘤组织、癌旁组织依次降低(P<0.05)。以基因表达量均数为依据将60例患者分为Numb mRNA低表达与高表达组,Numb mRNA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以基因表达量均数为依据将60例患者分为CCDC78 mRNA低表达与高表达组,CCDC78 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RC组织中Numb与CCDC78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714,P<0.001,95%CI:-0.854~-0.481)。ROC曲线显示Numb、CCDC78 mRNA表达在预测患者不良预后中有较高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863、0.800。结论:Numb、CCDC78基因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疾病演进密切相关;Numb、CCDC78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转移及不良预后的可靠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Pin2/TRF1结合蛋白X1(PinX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43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病例资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PinX1 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卡方检验分析率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筛选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在43对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29例(67.4%)肝癌组织中的PinX1 mRNA呈低表达,而相应的癌旁组织只有14例(32.6%)呈低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X1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具有相关性,生存分析和Cox单因素、多因素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表明癌组织中PinX1 mRNA低表达是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子(HR=5.057,P=0.005;HR=3.761,P=0.006)。结论〓PinX1可能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潜在的抑癌基因,其表达下调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与张力蛋白和辅助蛋白同源的磷脂酶mRNA(PTENmRNA)、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HIF-1α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TENmRNA、HIF-1αmRNA检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IF-1αmRNA阳性表达为棕黄色杂交颗粒,主要定位于肿瘤组织坏死边缘区域的肿瘤细胞胞浆中。62例大肠腺癌标本中,PTENmRNA、HIF-1mRNA、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67.7%、59.7%。18例大肠腺瘤标本中,PTENmRNA、HIF-1mR-NA、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44.4%、33.3%。大肠腺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P<0.05),而PTENmRNA则相反。有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肝转移、Dukes分期高的大肠腺癌组织中HIF-1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而PTENmRNA表达则相反。HIF-1α与VEGF呈显著正相关(χ2=4.751,P<0.05);HIF-1αmRNA表达与PTENmRNA呈显著负相关(χ2=21.84,P<0.01);HIF-1αmRNA与VEGF无相关性(χ2=2.597,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的低表达或突变缺失诱导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的过度表达在大肠腺瘤-腺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形态发生紊乱关联激活因子l (Daam1)和Fasc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石家庄市第六医院收治的9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Daam1和Fascin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分析Daam1和Fasci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Daam1和Fascin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Daam1和Fascin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或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Daam1、Fascin蛋白阳性率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aam1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Fasci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低分化、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Daam1和Fascin阳性表达组累积无病生存率均显著低于Daam1和Fascin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显示,Bcl-2转录抑制因子1(Bit1)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Bit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值得探讨。本研究通过检测Bit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从而探讨Bit1在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 RT-PCR、Westernblot检测34例HCC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Bit1m 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芯片中90例HCC患者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Bit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q RT-PCR与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Bit1在HCC组织中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it1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其在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Bit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HCC患者肿瘤的复发及病理分级明显有关(均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Bit1蛋白高表达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低于Bit1蛋白低表达患者,但差异均未达统计学意义(P=0.547、0.414)。结论:Bit1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且Bit1表达与肿瘤的复发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提示Bit1可能是影响肿瘤进展的重要分子,其有望成为HCC患者个体化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环状RNA矮小相关转录因子1(circRUNX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接受首次胃癌根治术的35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研究组)及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同源盒A10(HOXA10)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HOXA10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HOXA10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HOXA10和P53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OXA10和P53蛋白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9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HOXA10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4.2%和68.0%,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5.1%和2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直肠癌组织中HOXA10和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57,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HOXA10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及浸润深度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5~6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CMTM6)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种蛋白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胶质瘤患者76例与同时期脑外伤开颅患者(对照组)40例,留取术中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组织样本中CMTM6及PD-L1的表达情况,分别采用χ2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表达是否有差异,并对两者表达做相关性分析。对胶质瘤术后患者随访36个月,并做生存分析。结果IHC结果显示CMTM6在胶质瘤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6%(59/76)比22.5%(9/40),χ2=32.8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级别胶质瘤(HG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LGG)[88.1%(37/42)比64.7%(22/34),χ2=5.91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GG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LGG[78.4%(29/37)比40.9%(9/22),χ2=8.4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L1在胶质瘤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1.3%(39/76)比12.5%(5/40),χ2=16.7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G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LGG[61.9%(26/42)比38.2%(13/34),χ2=4.2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GG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LGG[50.0%(13/26)比7.7%(1/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MTM6与PD-L1表达呈现显著相关性(r=0.535,P<0.05)。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CMTM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1.04±0.51比0.32±0.06,t=12.1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HGG中的表达高于LGG(1.26±0.46比0.78±0.44,t=4.6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L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0.68±0.57比0.21±0.11,t=6.8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HGG中的表达高于LGG(0.92±0.61比0.38±0.32,t=4.9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MTM6/PD-L1表达阳性者预后比阴性者差(χCMTM62=5.371,χPD-L12=9.570,P<0.05),高表达者预后比低表达者差(χCMTM62=7.282,χPD-L12=6.777,P<0.05)。结论CMTM6/PD-L1在胶质瘤组织中明显表达上调,且两者呈正相关,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紧密相关,表达水平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酪氨酸硫酸化转移酶1(TPST1)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499例前列腺癌患者,分析TPST1 mRNA与PCa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前列腺组织芯片(TMA)中TPST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PCa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TPST1表达量与年龄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血清PSA、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Ca癌组织中TPST1蛋白的高表达率为78.0%(39/50),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癌组织的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T1的TMA分析结果显示,TPST1蛋白表达量与年龄、肿瘤分级、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CGA数据库样本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PST1 mRNA高表达组的无生化复发生存情况和无病生存情况差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PST1不是影响PCa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PST1在PCa癌组织中呈高表达,TPST1高表达提示预后差,但其与PCa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不是影响PCa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在维持血管内皮功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蛋白激酶B(Akt1)是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分子。本研究通过检测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AED)大鼠VEGF、IGF及Akt1激酶表达和磷酸化,探讨中药疏肝益阳胶囊治疗AED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法制造阴茎勃起障碍模型。设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西地那非组[10.5 mg/(kg.d)]、疏肝益阳小剂量治疗组[0.5 g/(kg.d)]、大剂量治疗组[1 g/(kg.d)],灌胃给药疗程30 d。疗程结束后取海绵体组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VEGF、IGF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Akt1蛋白表达和磷酸化。颈动脉取血,ELISA法检测血浆VEGF、IGF含量。结果:大剂量治疗组VEGF、I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7±0.04和0.78±0.05,血浆VEGF、IGF含量分别为(95.83±37.34)pg/ml和(20.45±3.83)ng/ml,p-Akt1/Akt1表达量为1.43±0.50;模型组VEGF、I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0.41±0.06和0.42±0.06,血浆VEGF、IGF含量分别为(28.59±24.97)pg/ml和(15.82±4.37)ng/ml,p-Akt1/Akt1表达量为0.93±0.14。大剂量治疗组以上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小剂量治疗组除血浆IGF含量外,也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疏肝益阳胶囊可显著增加AED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VEGF、IGF和Akt1表达,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动脉性ED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组织中EG-1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G-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EG-1基因在72例乳腺癌及18例良性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71%(51/72)患者的乳腺癌石蜡标本中EG-1mRNA阳性,而良性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4%(4/18).EG-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VEGF蛋白有关(P<0.05),与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Her-2蛋白、p53蛋白、激素受体状况无关,EG-1mRNA阳性患者远处转移率和复发率高于阴性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EG-1mRNA阳性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 结论 EG-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及VEGF蛋白相关,是乳腺癌潜在的预后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赖氨酰氧化酶(LOX)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IM2和LOX的表达,分析AIM2和LOX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AIM2、LOX表达患者总生存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AIM2表达下调,而LOX表达上调(P<0.05)。AIM2表达与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LOX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AIM2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AIM2阴性患者(P<0.05),而LOX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LOX阴性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AIM2和LOX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AIM2表达下调而LOX表达上调,并与结直肠癌的进展和患者的预后有关,检测AIM2、LOX有助于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