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TDF)在四川地区感染高载量不同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妊娠中期孕妇中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高HBV载量乙型肝炎孕妇共25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156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孕妇于妊娠第24周开始口服TDF至分娩当日停药,对照组孕妇不予抗病毒治疗。两组孕妇所生婴儿均接受规范的乙型肝炎免疫接种,对抗病毒治疗后孕妇及婴儿的安全性及母婴阻断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258例孕妇中HBV基因B型213例(82.5%),C型45例(17.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 = 14.616、P < 0.001)。无B/C混合基因型和其他基因型检出。基因B型与基因C型HBV DNA基线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752、P = 0.458)。两组患者的新生儿早产发生率(χ2 = 0.018、P = 0.904)、剖宫产率(χ2 = 0.038、P = 0.813)和产后24 h出血量(t = 0.153、P = 0.7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分娩时HBV DNA水平较抗病毒治疗前显著降低(t = 19.67、P = 0.032),随访至产后7个月,观察组婴儿HBsAg阳性者2例(阳性率为1.28%),HBeAg、HBV DNA均为阴性;对照组婴儿HBsAg阳性者9例(阳性率为8.82%),其中HBeAg阳性者6例(阳性率为5.88%),HBV DNA阳性者6例(阳性率为5.88%)。两组婴儿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56、P = 0.038)。观察组HBV基因B型及C型在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载量均显著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043、P = 0.491)。发生母婴传播的11例患者中,8例为基因B型,3例为基因C型,两种基因型母婴传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527、P = 0.045)。观察组中3例孕妇出现轻微头晕、乏力,1例孕妇出现轻微恶心、食欲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4/156)。治疗期间无血磷和血肌酐异常。两组患者新生儿头围、身长、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 结论四川地区乙型肝炎孕妇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TDF用于高HBV载量的妊娠中期乙型肝炎孕妇安全性好,能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S抗原变异、疫苗逃逸相关变异以及部分已知特异性T细胞表位变异情况。 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1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并随机选择ADV治疗非耐药患者70例作为对照。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患者HBV反转录酶区与S抗原序列。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与焦磷酸测序法明确阿德福韦酯耐药情况。比较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与无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耐药相关S抗原变异、疫苗逃逸相关变异以及HBV特异性T细胞表位变异情况。 结果ADV耐药组与对照组患者人口学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中42例rtA181T耐药变异关联的HBsAg变异均为sW172*。在rtA181T/ sW172*变异患者体内,该变异株在病毒准种中所占平均比率为(42.6 ± 22.1)%(12.2%~100%)。与非ADV耐药组患者相比,ADV耐药组患者发生HBsAg疫苗逃逸变异(χ2 = 12.8736、P = 0.0003)以及T细胞抗原表位变异(χ2 = 4.8344、P = 0.0279)几率显著升高。 结论我国ADV耐药患者rtA181T变异关联的HBsAg变异主要为sW172*变异,HBsAg抗原疫苗逃逸变异以及T细胞抗原表位变异与ADV耐药相互影响,相关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Ion Torrent PGM深度测序技术,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突变特征。 方法收集HBeAg阳性CHB患者血清样本25例,提取HBV DNA,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片段,构建深度测序文库,基于Ion Torrent PGM平台深度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突变位点及其突变率;构建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突变型和野生型参考质粒,作为深度测序质控品。 结果在25例HBeAg阳性CHB患者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检出流行率达20%的突变位点10个:G1746A、A1752G/T、T1753C/G、A1762T、G1764A、C1817G/A、T1825C/A、A1846T、G1896A、G1899A;G1746A和T1825C/A的流行率分别达92%和100%。突变位点在HBV B基因型和C基因型感染者的分布情况显示,A1752G/T和G1896A主要流行于B基因型感染者(63.6% vs 0.0%,χ2 = 12.374、P = 0.0007;72.7% vs 28.6%,χ2 = 4.812、P = 0.0472),A1762T和G1764A主要流行于C基因型感染者(27.3% vs 78.6%,χ2 = 6.579,P = 0.0172);C基因型感染者A1762T/G1764A突变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7% ± 28.4% vs 68.4% ± 42.7%,t = 1.614、P = 0.1326)。25例HBeAg阳性CHB患者中,32.0%患者仅有A1762T/G1764A突变,24.0%患者仅有G1896A突变,24.0%患者同时携带A1762T/G1764A和G1896A突变。 结论深度测序分析可用于定量检测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突变,为HBV突变研究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替诺福韦酯(TDF)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高HBV DNA载量孕妇分娩后不同停药时间对母婴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招募2015年1月至2017月12月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免疫耐受期HBsAg阳性孕妇109例,均于孕24~28周开始服用TDF治疗,根据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分娩时停药组(58例)和分娩后4~12周停药组(51例)。定量检测两组孕妇抗病毒治疗后4周、8周、12周、停药时与停药后4周、8周、12周、24周的HBV DNA载量和ALT水平,并定量检测新生儿产后4周HBsAg和HBsAb水平。 结果所有孕妇分娩前HBV DNA载量均显著降低,较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娩时停药组:Z = 8.459、P < 0.001;分娩后4~12周停药组:Z = 7.760、P < 0.001)。停药时两组产妇HB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242、P = 0.025)。停药后4周两组产妇HBV D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041、P = 0.298),且较基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娩时停药组:Z = 0.155、P = 0.877;分娩后4~12周停药组:Z = 0.376、P = 0.707)。随访至停药后24周,两组产妇产后ALT升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319、P = 0.251),两组产妇ALT升高的中位时间点均在停药后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0.196、P = 0.844)。孕期ALT升高可能引起分娩停药后ALT升高,但并非独立危险因素。20例新生儿在产后4周行外周血HBsAg、HBsAb定量检测,HBsAg均为阴性,均产生保护性抗体。 结论妊娠中晚期使用替诺福韦酯能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随访24周发现分娩后停药与延后停药对产后安全性的无显著影响,新生儿4周龄即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并有效发挥作用,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CHB患者118例,依据患者不同免疫状态分成3组,分别为HBV e抗原(HBeAg)阴性组(25例)、免疫活化组(67例)和免疫耐受组(26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ELISA法检测HBV核心抗体(HBcAb)、HBV表面抗原(HBsAg)、HBV e抗体(HBeAb)、HBeAg和HBV表面抗体(HBsAb)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HBV DNA载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表达PD-1的CD8+ T、CD4+ T淋巴细胞含量。 结果免疫活化组、HBeAg阴性组患者血清表达PD-1的CD8+ T、CD4+ T含量分别为(7.48 ± 1.76)%、(7.48 ± 1.76)%和(10.58 ± 1.95)%、(8.38 ± 1.85)%,均高于对照组[(3.22 ± 1.53)%、(4.05 ± 1.76)%]和免疫耐受组[(4.26 ± 1.89)%、(3.86 ± 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2.084、P = 0.015,F = 13.297、P = 0.032);免疫活化组、HBeAg阴性组患者HBV DNA载量分别为(7.02 ± 1.13)log10拷贝/ml和(5.77 ± 1.25)log10拷贝/ml,低于免疫耐受组患者(8.18 ± 1.08)log10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1.652、P = 0.006);免疫活化组、HBeAg阴性组患者血清ALT、总胆红素含量分别为(193.02 ± 7.39)IU/ml、(50.06 ± 2.18)mmol/L和(179.14 ± 7.62)IU/ml、(43.65 ± 2.27)mmol/L,均高于对照组[(12.71 ± 6.19)IU/ml、(13.07 ± 2.19)mmol/L]和免疫耐受组[(23.19 ± 6.82)IU/ml、(16.54 ± 2.3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0.906、P = 0.027,F = 9.583、P = 0.01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免疫耐受组、免疫活化组及HBeAg阴性组患者血清内表达PD-1的CD8+ T、CD4+ T含量和血清ALT含量无相关性(r =-0.170、0.046、0.068、-0.231、0.048、0.005,P = 0.443、0.750、0.761、0.292、0.709、0.912),与血清HBV DNA载量亦无相关性(r = -0.049、0.107、0.104、-0.301、0.019、0.279,P = 0.810、0.440、0.681、0.201、0.883、0.221)。 结论CHB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和血清内T细胞PD-1表达量相关,患者肝脏炎症受损对PD-1表达有重要影响,而HBV DNA载量非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入组69例患者分成两组,即恩替卡韦组(46例)与干扰素组(23例),收集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12、24、36和48周时的血清;并检测血清HBV DNA、HBeAg、HBeAb、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 结果在治疗12、24、36、48周时,恩替卡韦组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82.6%、97.8%、97.8%和97.8%)显著高于干扰素组(34.8%、43.5%、47.8%和5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15.8、24.7、21.9、19.2,P均= 0.00);治疗24、36、48周时干扰素组患者HBeAg转阴率(34.8%、39.1%和43.5%)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4.3%、10.9%和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9.1、5.9、5.4,P = 0.00、0.01、0.02);治疗24、36、48周时干扰素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26.1%、30.4%和30.4%)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4.3%、4.3%和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5.1、7.0、3.9,P = 0.02、0.00、0.04);各治疗时间点恩替卡韦组患者ALT复常率(87%、97.8%、100%和100%)显著高于干扰素组(34.8%、73.9%、73.9%和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9.7、7.2、10.1、14.9,P均= 0.00)。 结论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可获得更高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而干扰素治疗可获得更高的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NAs)药物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联合干扰素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门诊及住院的NAs经治CHB患者共75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需符合HBV DNA < 100 IU/ml且HBsAg < 1 000 IU/ml,根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干扰素治疗分为原方案治疗组(沿用原NAs方案,37例)与联合治疗组(NAs联合IFN治疗,38例),两组患者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BsAg 24周下降水平、48周阴转率及HBsAg阴转的相关预测因素。 结果联合治疗组(27例,联合治疗组38例患者中1例予以剔除,10例尚未到随访期)在48周HBsAg阴转率为48.15%(13/27),血清学转换率为44.44%(12/27),而原方案治疗组患者HBsAg阴转率5.41%(2/37),血清学转换率为5.41%(2/3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阴转率:χ2 = 13.599、P < 0.001;血清学转换率:χ2 = 11.730、P = 0.001);联合治疗组患者HBsAg水平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治疗24周时HBsAg平均水平为15.49(0.06,358.39)IU/ml,较基线下降52.77(6.29,203.60)IU/ml,而原方案治疗组患者治疗24周时HBsAg平均水平为578.82(53.29,778.76)IU/ml,较基线下降31.54(-14.43,59.29)IU/ml,两组患者HBsAg水平(Z =-3.850、P < 0.001)及较基线下降程度(Z =-3.000、P = 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时,联合治疗组患者HBsAg水平较基线下降> 0.5 log10 IU/ml患者21例(占56.76%),而原方案治疗组仅有3例(8.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822、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s经治患者HBV DNA有效控制且HBsAg低水平的CHB患者基线HBsAg、24周HBsAg下降> 0.5 log10 IU/ml与治疗48周时HBsAg阴转相关。 结论NAs经治后HBV DNA有效控制且HBsAg低水平CHB患者联合IFN治疗能促进HBsAg水平下降,并提高HBsAg阴转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IFNα)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和替比夫定(LdT)序贯治疗对IFNα治疗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浙江省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IFNα治疗24周后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CHB患者8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继续单用IFNα治疗组21例,IFNα联合ADV治疗组30例,改用LdT序贯治疗组35例.采用x2检验比较三组患者治疗48周时的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500拷贝/mL)的比例、HBeAg及HBs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 治疗48周时,继续单用IFNα治疗组的ALT复常率为52.6% (10/19),低于IFNα联合ADV治疗组(86.7%,26/30)和LdT序贯治疗组(84.8%,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13和6.361,P<0.05);继续单用IFNα治疗组的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500拷贝/mL)的比例为26.3%(5/19),低于IFNα联合ADV治疗组(60.0%,18/30)和LdT序贯治疗组(54.5%,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3和3.895,P<0.05);继续单用IFNα治疗组没有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而IFNα联合ADV组和LdT序贯治疗组分别有6例(20.0%,6/30)和7例(21.2%,7/33)发生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x2=4.330和4.657,P <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HBs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IFNα联合ADV治疗组与LdT序贯治疗组之间的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和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2,0.019和0.064,P >0.05).结论 对于IFNα治疗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CHB患者,IFNα联合ADV治疗或LdT序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病毒学应答,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感染HBV的妊娠中晚期孕妇口服替诺福韦酯(TDF)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从已拒绝终止妊娠及接受TDF抗病毒治疗的孕妇中纳入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包括分别于妊娠第20周、第24周、第28周、第32周及第36周开始接受TDF抗病毒治疗的5个治疗组的孕妇各20例;从拒绝接受TDF抗病毒治疗的感染HBV的孕妇中纳入20例设为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孕妇分娩前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8.737、P < 0.001)。治疗组孕妇分娩前HBV DNA水平在孕24周和2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911、P = 0.368)。治疗组胎儿出生后48周检测HBsAg、HBV DNA阳性率均为0%。治疗组孕妇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其所产婴幼儿均无出生缺陷及相关并发症。 结论孕28周前口服TDF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且安全地阻断HBV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eP-CHB)HBV前C/BCP突变/准种及其与HBeAg、HBV DNA水平的关系。 方法采用断面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220例eP-CHB患者进行前C/BCP突变检测,其中24例患者进行前C/BCP区扩增、克隆,同步检测血清HBeAg和HBV DNA水平,分析前C/BCP突变/准种的发生情况及其与HBeAg和HBV DNA水平的关系。 结果220例eP-CHB患者中,HBV前C/BCP总突变率为70.0%(154/220),前C/BCP共同突变率为18.2%(40/220),前C突变率为30.9%(68/220),BCP突变率为57.3%(126/220)。HBV DNA≥ 5 lgIU/ml患者上述4种突变检出率均高于HBV DNA< 5 lgIU/ml者,其中前C/BCP总突变和BCP突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09、P = 0.016,χ2 = 5.081、P = 0.024)。HBeAg水平越低(< 500 COI、500~1 000 COI和> 1 000 COI共3组患者比较),以上4种突变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738、17.291、16.263、22.164,P均< 0.001)。HBV DNA≥ 5 lgIU/ml患者中,HBeAg水平越低,以上4种突变检出率越高,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503、19.654、16.727、29.119,P < 0.001)。准种检测中,前C区高突变组患者HBeAg水平低于低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30、P = 0.017),前C、BCP高突变组与低突变组间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24、P = 0.462,t = 0.893、P = 0.317)。 结论eP-CHB患者中仍存在广泛的前C/BCP突变。高HBV DNA、低HBeAg表达者,前C和BCP突变的发生率较高;前C区突变株在准种中比率高者更影响HBeAg的表达。推测前C/BCP突变可能是eP-CHB出现低HBeAg、高HBV DNA,并导致抗病毒治疗停药后易复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HBsAg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期间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43例接受IFN-α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和6个月时定量检测患者血清HBsAg水平;并同时监测其HBV DNA、HBeAg、HBcAb及ALT的水平。 结果43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时血清HBsAg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29);治疗1个月时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12、P = 0.304);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71、P = 0.015,t =-2.71、P = 0.010);其他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FN-α治疗6个月时患者血清HBsAg下降> 0.5 log10IU/ml组患者ALT复常率高于下降< 0.5 log10IU/m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5.536、P = 0.019);下降> 0.5 log10IU/ml组HBeAg阴转率高于下降< 0.5 log10IU/m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26、P = 0.040);下降> 0.5 log10IU/ml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下降< 0.5 log10IU/m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26、P = 0.040)。 结论HBsAg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α治疗早期呈下降趋势。HBsAg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IFN-α治疗早期下降迅速的患者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下降缓慢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值上限2倍(2× ULN)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特征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住院的ALT< 2× ULN、HBV DNA阳性、进行肝脏活体组织活检的CHB患者共91例,根据肝组织活检结果将G2以下者定为轻度炎症组(61例),G2及以上者定为中度炎症组(30例);S2以下者定为无明显纤维化组(69例),S2及以上者定为明显纤维化组(22例),分别将炎症两组、纤维化两组患者的血细胞、肝生化指标、凝血指标、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HBV DNA进行对比分析(Wilcoxon W检验和χ2检验)与相关性研究(φ相关分析)。 结果91例患者肝组织轻度炎症组与中度炎症组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球蛋白(GLO)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 2.095、P = 0.036,Z = 3.927、P < 0.001,Z = 2.900、P = 0.004,χ2 = 10.972、P = 0.001)。无明显纤维化组与明显纤维化组患者AST、GLO、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HBe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 2.933、P = 0.003,Z = 3.064、P = 0.002,Z = 2.544、P = 0.011,Z = 2.231、P = 0.026,χ2 = 10.116、P = 0.001)。HBV DNA水平在肝组织轻度炎症组和中度炎症组、无明显纤维化组和明显纤维化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 = 1.908、P = 0.056,Z = 1.729、P = 0.084)。ALT、AST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低度相关(rφ = 0.211、P = 0.044;rφ = 0.284、P = 0.007);AST、WBC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低度相关(rφ = 0.222、P = 0.035,rφ = 0.289、P = 0.006);GLO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中度相关(rφ = 0.457、P < 0.001)。 结论对于ALT< 2× ULN、HBV DNA阳性的CHB患者,HBeAg阳性者较阴性者发生肝纤维化的机率高;WBC、PLT、AST、GLO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有关,其中GLO水平> 30 g/L的患者与肝组织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对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乙型肝炎的诊断效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海南省东方市东方医院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达到停药指征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两年内是否发生病毒学复发,分为复发组(60例)和未复发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停药后的病毒学指标(HBV DNA载量、HBeAg转阴率和HBsAg定量等),应用Cox回归模型探究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以ROC曲线评价治疗后HBsAg定量检测在预测恩替卡韦停药后病情复发中的价值。 结果入组患者于24个月随访中共发生病毒学复发60例(75.00%),中位复发时间为9.5(5~24)个月。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体质指数、乙型肝炎病史和甲胎蛋白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854、χ2 = 1.077、t= 0.749、t = 1.354、t = 1.499,P= 0.396、0.299、0.456、0.180、0.138)。复发组患者的HBeAg阳性率、肝硬化、乙型肝炎家族史、治疗前HBV DNA载量、治疗后HBsAg定量和HBsA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χ2= 4.364、6.667、4.689,t= 4.096、2.040、8.219、5.760,P= 0.037、0.010、0.030、0.043,< 0.001,0.016),而用药时间显著低于未复发组(t= 2.006、P= 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HR= 1.587、P= 0.041)、HBeAg阳性(HR= 1.742、P = 0.044)和治疗后HBsAg定量(HR= 2.606、P= 0.008)均为影响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应用HBsAg定量(AUC= 0.902,P < 0.001)预测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半定量检测(AUC= 0.650、P= 0.046),HBsAg定量最佳截点为2.03 log10IU/ml,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25%、91.67%、90.00%、96.49%和78.26%。 结论肝硬化、HBeAg阳性和HBsAg高水平均为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HBsAg定量检测预测恩替卡韦停药后乙型肝炎复发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真实世界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使用NAs治疗1年以上,血清HBsAg ≤ 1 500 IU/ml、HBV DNA < 50 IU/ml的CHB患者,于原NAs治疗基础上联合PegIFNα-2b治疗,收集患者治疗0周、12周、24周、36周及48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V血清标志物以及HBV DNA定量等。根据停止注射PegIFNα-2b时HBsAg是否阴转,分为治愈组(13例)和未愈组(32例),运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两组患者HBsAg、ALT和AST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sAg清除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相关影响因素对HBsAg清除的预测价值。 结果共纳入CHB患者45例,完成PegIFNα-2b治疗48周患者共21例,其中临床治愈10例(治愈率为47.6%);提前终止PegIFNα-2b治疗患者共24例,其中临床治愈3例(治愈率为12.5%)。治愈组和未愈组患者HBsAg定量较基线水平均显著下降(Z =-2.201、P = 0.028;Z = -3.17、P = 0.011)。入组48周时,治愈组患者ALT水平与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412、P = 0.158);AST水平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90、P = 0.004)。未愈组患者ALT和AST水平与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 =-1.97、P = 0.122,Z = -1.05、P = 0.421)。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调整年龄及性别后,两组患者在入组48周时,ALT和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837、P = 0.36,χ2 = 0.005、P = 0.945),而HBsAg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 = 24.161、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sAg(OR = 0.073、95%CI:0.007~0.803、P = 0.032),年龄(OR = 0.883、95%CI:0.781~0.998、P = 0.047),PegIFNα-2b使用疗程(OR = 1.027、95%CI:1.001~1.053、P = 0.038)均为影响48周HBsAg清除的因素。基线HBsAg、年龄联合PegIFNα-2b疗程对HBsAg清除预测的ROC曲线面积为0.978(95%CI:0.883~0.99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4%和88.95%。 结论PegIFNα-2b联合NAs对低水平HBeAg CHB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基线HBsAg、年龄联合PegIFNα-2b疗程对48周HBsAg清除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头孢氨苄联合甲硝唑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后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患者共738例,根据随机数表原则将患者分为术前预防治疗组、术后预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准备;术前预防治疗组和术后预防治疗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预防性给予头孢氨苄和甲硝唑;各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比较3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率。 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F = 2.149、P = 0.126)、不孕年限(F = 1.214、P = 0.305)、流产次数(F = 0.047、P = 0.954)、月经紊乱(χ2 = 0.758、P = 0.684)、子宫内膜异位病史(χ2 = 0.647、P = 0.724)、宫外孕史(χ2 = 0.561、P = 0.756)、既往盆腔炎性疾病史(χ2 = 0.575、P = 0.750)及盆腔或附件肿块占比(χ2 = 0.473、P = 0.7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预防治疗组和术后预防治疗组患者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1.63%和2.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35、P = 0.026,χ2 = 3.781、P = 0.049)。症状体征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术前预防治疗组和术后预防治疗组患者发热[2(0.81%)vs. 9(3.66%):χ2 = 4.556、P = 0.032,3(1.22%) vs. 9(3.66%):χ2 = 4.132、P = 0.044]、阴道流血[2(0.81%) vs. 7(2.85%):χ2 = 4.016、P = 0.048,1(0.41%) vs. 7(2.85%):χ2 = 4.574、P = 0.032]和输卵管充血积液[1(0.41%) vs. 8(3.25%):χ2 = 5.546、P = 0.019,2(0.81%) vs. 8(3.25%):χ2 = 3.774、P = 0.049]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或术后预防性使用头孢氨苄联合甲硝唑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