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项目的逐浙增多,临床上出现了滥用的倾向。这样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时还可延误诊断时机。为此,我们特约滨州医学院张文博副教授组织“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的合理应用”笔谈。本笔谈重点讨论常用辅助检查的应用范围及其限度,以助临床医生合理应用这些诊断手段。另有一些辅助检查如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已在以前的笔谈中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项目的逐浙增多,临床上出现了滥用的倾向。这样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时还可延误诊断时机。为此,我们特约滨州医学院张文博副教授组织“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的合理应用”笔谈。本笔谈重点讨论常用辅助检查的应用范围及其限度,以助临床医生合理应用这些诊断手段。另有一些辅助检查如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已在以前的笔谈中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项目的逐浙增多,临床上出现了滥用的倾向。这样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时还可延误诊断时机。为此,我们特约滨州医学院张文博副教授组织“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的合理应用”笔谈。本笔谈重点讨论常用辅助检查的应用范围及其限度,以助临床医生合理应用这些诊断手段。另有一些辅助检查如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已在以前的笔谈中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项目的逐浙增多,临床上出现了滥用的倾向。这样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时还可延误诊断时机。为此,我们特约滨州医学院张文博副教授组织“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的合理应用”笔谈。本笔谈重点讨论常用辅助检查的应用范围及其限度,以助临床医生合理应用这些诊断手段。另有一些辅助检查如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已在以前的笔谈中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项目的逐浙增多,临床上出现了滥用的倾向。这样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时还可延误诊断时机。为此,我们特约滨州医学院张文博副教授组织“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的合理应用”笔谈。本笔谈重点讨论常用辅助检查的应用范围及其限度,以助临床医生合理应用这些诊断手段。另有一些辅助检查如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已在以前的笔谈中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项目的逐浙增多,临床上出现了滥用的倾向。这样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时还可延误诊断时机。为此,我们特约滨州医学院张文博副教授组织“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的合理应用”笔谈。本笔谈重点讨论常用辅助检查的应用范围及其限度,以助临床医生合理应用这些诊断手段。另有一些辅助检查如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已在以前的笔谈中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项目的逐浙增多,临床上出现了滥用的倾向。这样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时还可延误诊断时机。为此,我们特约滨州医学院张文博副教授组织“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的合理应用”笔谈。本笔谈重点讨论常用辅助检查的应用范围及其限度,以助临床医生合理应用这些诊断手段。另有一些辅助检查如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已在以前的笔谈中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项目的逐浙增多,临床上出现了滥用的倾向。这样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时还可延误诊断时机。为此,我们特约滨州医学院张文博副教授组织“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的合理应用”笔谈。本笔谈重点讨论常用辅助检查的应用范围及其限度,以助临床医生合理应用这些诊断手段。另有一些辅助检查如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已在以前的笔谈中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辅助听诊是以电子听诊器和计算机辅助的心音分析算法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技术。人工智能通过对心音信号进行去噪、分段、特征提取和分类, 能够准确识别异常心音, 判断特定的疾病。应用目前最先进的深度学习方法诊断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均可达到较高的准确性。人工智能所具备的高度准确性, 加之听诊本身便具有的无创、费用低、便捷等优点, 为该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文将对心脏听诊、电子听诊器以及计算机辅助的心音信号的处理分析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概述人工智能辅助听诊技术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主要对心血管疾病应用心血管超声诊断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方法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选自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156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78例、对照组7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心血管超声进行诊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传统的诊断方式进行对疾病的诊断,经过两组检查结果的对比,进行对两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结果经过诊断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7.4%,检查诊断的满意率高达98%;,而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70.5%,检查诊断的满意率仅有70%;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的准确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心血管超声应用到心血管疾病的检查中,其效果极佳,其具有快速、便捷、无创伤等优点,因此患者比较容易接受该方式的检查,能够大幅度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率,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可以在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进行辅助诊断,值得在心血管临床科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诊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3年6月~2015年1月于江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88例,其中男性120例,女性68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2.1±5.7)岁。所有患者入院30 min内均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及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超声心动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准确率、检查反应时间、检查用时及诊断用时。对比超声心动图与临床证实诊断结果,其中临床证实为通过手术、治疗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结果所有188例患者中166例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明确诊断,准确率为88.3%。临床证实对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与超声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各类心血管疾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3%、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反应时间、检查用时及诊断用时略高于心电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血管疾病准确率较高,检查用时及诊断用时相对较少,利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快速诊断与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神经影像学临床应用的专题笔谈是一个高起点、广覆盖的选题,自从X射线应用临床以来,影像学诊断就成为引导、促进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检查之一。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检查的日臻完善,全新的成像理论,高精尖技术的开拓,已使影像学成为临床医学的主导学科之一。第53届美国神经病学  相似文献   

13.
药物试验是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辅助方法。因其方法简易,诊断可靠,没有明显副作用,故为临床广泛应用。但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不多,且乏专题系统论述。据此,本文报告有关诊断心血管疾病的6种药物试验,并就其临床应用的目的、适应证、方法、评价  相似文献   

14.
王建安  韩鹏飞 《心电学杂志》2010,29(5):375-376,389
心电图临床应用已逾百年,其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作用越来越显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心电图已从最初的弦线型描记器发展到如今的功能齐备的心内和心外电生理检查设备。本文将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方面介绍心电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老年人的合理营养可有助于延缓衰老和对一些疾病的防治。本刊组织这次“老年人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笔谈,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到临床常见的老年多发病——心血管疾病、肿瘤、骨质疏松以及糖尿病等与营养  相似文献   

16.
与标准经胸超声心动图设备相比较,掌上超声心动图(HHE)设备的便携性和可移动性更强,且更具价格优势。随着技术进步,HHE已具备二维灰阶、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实现即时心脏结构功能评价,且在评估心脏腔室大小,左心室整体或局部收缩功能、心包积液、定性评价瓣膜狭窄及反流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近年多个研究探讨在不同临床场景下,HHE辅助疾病诊断和指导临床决策的应用价值。现综述HHE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在院前急救、急诊和危重症监护室、心血管专科门诊、病房与介入手术室等不同临床场景中,辅助诊断心血管疾病、指导治疗、评价疗效和预测预后的应用价值;并探讨非超声专科医师使用HHE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心肌酶谱检查是临床广泛应用的血清学检查指标之一,同时是心肌损伤、坏死的血清学标志物之一,常用于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临床上心肌酶谱升高一般常考虑为心血管系统疾病,但并非绝对,引起心肌酶谱升高的非心血管疾病较多,相关报道也极多。笔者就临床上可能引发心肌酶谱升高的常见疾病做一介绍并探讨其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8.
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中,病史、体检及其他辅助检查皆有重要价值。因此对大多数心血管病可做出诊断。但因小儿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在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中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B型钠尿肽的临床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诊和体格检查结合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效率.标志着医学从单纯凭经验推断发展为结合形态、功能和病理生理改变化确立为诊断治疗的新医学模式。目前,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死亡占全世界死亡总数的10%,占我国死亡总数的35%以上.迫切需要有心血管疾病的快速准确的手段来改善预后。监测生物标志物已经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正>运动负荷试验(Exercise Stress Testing),简称运动试验,是临床心电学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试验主要是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而影响机体氧的供需平衡,用于辅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价。运动试验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及可重复的优点,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和评估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