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自膨胀颅内专用支架(Neuroform支架)与弹簧圈栓塞相结合治疗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患者(35个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其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1岁。采用Neuroform支架与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结合栓塞治疗。通过微导管释放Neuroform支架覆盖动脉瘤瘤颈。将另一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进入动脉瘤腔以GDC栓塞动脉瘤。结果全部病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GDC栓塞.其中28例致密栓塞,7例部分栓塞。仅2例术中发生支架内血栓,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24例术后3个月血管造影随访:其中19例致密栓塞的动脉瘤均未显影,载瘤动脉通畅;5例动脉瘤颈有残留。结论Neuroform颅内支架使用安全.适用于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特别适用于迂曲的脑血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39例经头颅CTA和/或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其中未破裂动脉瘤9例;破裂动脉瘤30例,按Hunt—Hess分级标准,Ⅰ级8例、Ⅱ级17例、Ⅲ级4例、Ⅳ级1例。根据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分别采用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瘤颈重塑形技术、双导管技术,选用合适的弹簧圈逐步填塞治疗。结果:完全栓塞31例(79.4%),大部栓塞8例(20.6%)。无术中出血病例。术中共置人164枚弹簧圈,15枚支架。术后第7天,1例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及严重的肺部感染死亡。38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依据GOS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GOS5/4分)34例、轻度残疾(GOS3分)2例、重度残疾(GOS2分)2例。其中2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分别于术后6个月或16个月或36个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绝大部分颅内宽颈动脉瘤通过选用合适的血管内辅助技术及方法能够得到成功的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euroform支架植入结合Matrix II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诊断颅内宽颈动脉瘤6例的病人,其中大脑前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眼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4例先行Neuroform支架瘤颈成形,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置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2例先置入微导管于动脉瘤内,再释放支架后栓塞。术后3~6个月随访4例。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其中致密填塞4例,部分致密填塞2例,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4例短期随访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结论Neuroform支架结合MatrixII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Neuroform支架结合Matrix Ⅱ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euroform支架植入结合Matrix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并发症防治。方法对诊断颅内宽颈动脉瘤6例的病人,其中大脑前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眼动脉瘤1冽,大脑中动脉分又部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4例先行Neuroform支架瘤颈成形,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矬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2例先置入微导管于动脉瘤内,再释放支架后栓塞。术后3~6个月随访4例。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其中致密填塞4例,部分致密填塞2例,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4例短期随访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结论Neuroform支架结合Matrix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支架和球囊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应用体会。方法 采用支架和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对87例患者92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支架辅助技术为首先选择合适的Neuroform支架跨动脉瘤颈释放,长度超出瘤颈近、远端各5mm,微导管通过支架上的网孔进入动脉瘤,一期或分期完成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球囊辅助技术采用双导管,微导管动入动脉瘤内后,不可脱球囊置于瘤颈,充盈以覆盖瘤颈,再行GDC填塞动脉瘤。结果 支架辅助栓塞完全填塞的动脉瘤31个,次全填塞(〉90%)3个,大部分填塞(70%~90%)1个,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球囊辅助栓塞完全填塞50个,次全栓塞4个,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同时采用支架和球囊辅助栓塞完全填塞的动脉瘤2个,次全填塞1个,无死亡。平均随访5.8个月,其中支架辅助栓塞再通率16.7%,球囊辅助栓塞再通率12.5%。结论 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是处理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球囊保护栓塞技术较支架辅助技术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图1参13。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LVIS支架在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病例,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应用LVIS支架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22例,根据Raymond分级评价术中动脉瘤填塞程度,再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估其疗效。结果 22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均成功施行LVIS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术后即刻Raymond Ⅰ级栓塞,有效栓塞率为100.00%。缺血并发症2例(9.10%),随访6~24个月,预后良好组有19例(86.40%)。结论 应用LVIS支架在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短期随访效果佳,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术后出血并发症未见增加,术中、术后缺血发生率相应增加,与支架金属覆盖率高、展开位置不理想、贴壁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14例,共14个动脉瘤。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45~76(61.07±10.43)岁;8例为破裂动脉瘤,6例为未破裂动脉瘤。术前载瘤段血管狭窄率为70%~90%,中位数为70%。根据载瘤段血管狭窄与动脉瘤的解剖位置关系分型为Ⅰ型9例、Ⅱ型4例、Ⅲ型1例。分析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临床预后,采用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结果 14例患者均采用先处理载瘤段血管狭窄再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栓塞程度RaymondⅠ级12个、Ⅱ级2个,术后载瘤血管残余狭窄率20%~30%,中位数为25%。术后3个月14例患者mRS评分0分12例、2分1例、3分1例。11例患者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45(6~10)个月,DSA示Raymond Ⅰ级10例、RaymondⅡ级1例,11例患者均未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情况。结论 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血管重度狭窄病变复杂,采用先处理载瘤段血管狭窄再进行动脉瘤栓塞的治疗方法可能是安全、有效的,还需大样本病例的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使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7月~2011年9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的21例宽颈动脉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破裂动脉瘤9例,破裂动脉瘤13例;H-H分级;0级9例,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4例;采用Neuroform支架辅助栓塞11例,LEO支架4例,Enterprise支架6例.结果 21例患者支架均得以成功释放,术后立即造影见动脉瘤致密填塞17例,瘤颈残余3例,瘤体少部分显影1例;全组病例均未产生与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术后3~6个月均进行DSA造影复查,致密栓塞的17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瘤颈残留的3例复查时明显见瘤颈显影明显变淡,瘤体显影的于6个月复查时未见显影.所用病例载瘤动脉均通畅,支架未见移位,结论 使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技术有利于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扩大了介入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的应用范围,并且大大提高了微弹簧圈栓塞的致密栓塞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年来,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保持载瘤动脉通畅,防止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可显著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目的:探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宽颈前交通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辅助下,采用弹簧圈介入栓塞32例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41-71岁,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32例患者技术操作顺利,宽颈前交通动脉共置入32枚Neuroform3支架,弹簧圈置入顺利,释放位置满意,技术成功率达到100%。在Neuroform3支架辅助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完成后造影显示,32枚动脉瘤完全栓塞30枚,占94%;部分栓塞2枚,占6%。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平均住院6.3 d。32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再行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再次脑出血、脑血管栓塞或动脉瘤复发。表明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辅助下采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材料与宿主生物相容性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6年3月—2020年5月采用FD治疗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89例,其中男34例、女55例,年龄28~75岁(平均53.08岁)。患者术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复杂动脉瘤,其中大型或巨大动脉瘤45例,微小动脉瘤4例,夹层动脉瘤25例,梭形动脉瘤1例,串联多发动脉瘤14例。患者行FD或FD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即刻行DSA检查,观察支架位置、动脉瘤栓塞情况,动脉瘤栓塞程度依照0'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进行评定。患者出院时及随访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术后6~12个月采用DSA、CT血管造影(CTA)或MR血管造影(MRA)复查观察支架位置、动脉瘤栓塞情况。结果 89例患者108个动脉瘤,FD治疗56例,FD结合弹簧圈栓塞33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FD,术后即刻DSA检查显示支架位置良好,瘤腔内血流均出现滞留现象;108个动脉瘤栓塞程度:OKM分级,A级68个(63.0%),B级39个(36.1%),C级1个(0.9%)。围手术期缺血性并发症10例(其中1例死亡),出血性并发症2例。出院时mRS评分0分25例,1分57例,2分4例,3分1例,5分1例,6分1例。80例患者获随访7 d~20个月,平均12.4个月。随访期间1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死亡;1例患者不明原因死亡,考虑动脉瘤再出血可能。末次随访mRS评分0分39例,1分37例,2分2例,6分2例。术后6~12个月48例患者行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无移动,支架内无狭窄;48个动脉瘤栓塞程度OKM分级D级33个,C级7个,B级8个。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动脉瘤复发。结论 FD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形态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检查筛选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3D DSA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31例患者共36枚动脉瘤,均栓塞成功,完全栓塞28枚(77.78%),大部分栓塞8枚(22.22%).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或脑血栓形成.结论:术前根据DSCTA检查资料和DSA图像对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形态进行分析,能为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专为小血管设计的低剖面、自膨式LEO+Baby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前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LEO+Baby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的5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基本信息、影像学资料、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应用LEO+Baby支架51枚,1例患者支架导管到位困难,转开颅手术治疗,其余均操作成功,成功率为98%(51/52);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42例,瘤颈残留9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术中弹簧圈脱出1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4~5分2例,2~3分5例,随访无死亡病例。46例患者术后6个月DSA复查结果显示完全栓塞率89.1%(41/46),其余5例未行DSA复查;无支架相关并发症及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发生。头颅CT显示,无迟发性脑梗死、脑出血发生。结论应用LEO+Baby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前交通动脉瘤操作成功率和安全性高、围术期并发症少且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双源CT血管成像在Willis环区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在Willis环区动脉瘤的诊断、分型及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采用DSCTA检查筛选颅内动脉瘤患者26例(33个).采用Seldinger技术,在DSA引导下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动脉瘤位置、形态、大小,测量瘤颈及瘤体直径;再根据不同的解剖学形态选用不同的介入栓塞方法治疗.结果:术前DSCAT和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状显示一致.26例患者共33个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完全栓塞18个,占54.54%;栓塞程度在95%以上12个,占36.36%;不完全栓塞3个,占9.09%.结论:DSCTA检查和DSA全脑血管检查可提供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影像解剖学资料,为动脉瘤的临床分类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88例患者均在显微直视下手术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量表(GOS)评价预后,观察随访期间死亡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手术时间(60.5±20.3)min,术中出血量(45.2±21.5)mL;术后1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GOS评分预后良好42例,预后不良46例,预后良好率47.7%,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88例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4.5%。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预后良好,死亡率低;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显著好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无重症肌无力早期胸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无重症肌无力早期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方法、分期、病理学类型、后续治疗、并发症、随访结果等。结果:30例患者全部经右侧胸腔镜完成胸腺切除术,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40—200min,平均(91.7±38.1)min,出血量30~300ml,平均(106±75)ml;术后住院时间5—7d,平均(5.1±0.8)d。术后临床分期,I期17例(56.7%)、II期13例(43.3%)。病理学类型,A型14例、AB型10例、B1型5例、B2型1例。Ⅱ期患者术后均接受辅助放疗。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随访期内无一例复发或死亡,总生存率(OS)为(70.2±1.7)个月(95%CI:66.8—73.6)。结论: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无重症肌无力早期胸腺瘤安全、有效,而且更加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心脏手术(MICS)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心脏手术中小切口和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0例.21例VSD中20例在电透下行介入封堵术,1例封堵失败改行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修补术;18例PDA全部行介入封堵术;10例ASD中,6例中央型行小切口直视下配合床边心超封堵术,4例非中央型或长径在30 mm以上病例行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术; 1例主动脉窦瘤在电透下行介入封堵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全组无死亡.50例患者术后随访2~6个月,心脏听诊无杂音,心超复查无残余分流,心功能I级.疗效满意.结论:小切口和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切口小(或无切口)、出血少、住院短、美观、微创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