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形态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检查筛选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3D DSA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31例患者共36枚动脉瘤,均栓塞成功,完全栓塞28枚(77.78%),大部分栓塞8枚(22.22%).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或脑血栓形成.结论:术前根据DSCTA检查资料和DSA图像对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形态进行分析,能为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塑型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31例(31个)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和全脑DSA检查确诊,其中破裂动脉瘤21例,未破裂动脉瘤10例.Hunt-Hess分级Ⅰ级17例、Ⅱ级12例、Ⅲ级2例.患者均采用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重塑形技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放置3D弹簧圈,术毕即刻进行DSA及CT检查.DSA检查显示弹簧圈均位于动脉瘤内,载瘤动脉通畅,其中完全栓塞26例,占83.87% (26/31);大部分栓塞5例,占16.13%(5/31).CT检查显示无脑梗死及脑出血现象.31例患者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26例,占83.87%(26/31);轻度残疾4例,占12.9% (4/31);重度残疾l例,占3.22%(1/31).3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2(8.95±4.08)个月.术后3、6、12个月行DSA或CTA复查提示,前交通动脉轻度狭窄5例,前交通动脉通畅26例,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重塑技术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并发症少、疗效好,术后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随着影像学设备与栓塞材料的不断发展,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也成为治疗方法之一。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与栓塞材料选择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关系。 方法:用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筛选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 结果与结论:31例患者共36枚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完全栓塞31枚、占86.11%,大部分栓塞5枚、占13.89%;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或脑血栓形成;动脉瘤的栓塞程度不仅与动脉瘤的形态有关,而且与栓塞材料直接相关。故认为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0例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同时行旋转DSA和MRA检查。评估旋转DSA显示动脉瘤的个数、部位、大小、形态、动脉瘤颈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并与MR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40个动脉瘤,旋转DSA检查发现39个,敏感性为97.5%,直径大小为2~30mm。MRA检查发现36个,敏感性为90%,直径大小为4-30mm。旋转DSA检查对动脉瘤的全貌、瘤颈的位置和结构及与周围血管分支的解剖关系均能清晰显示。旋转DS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同MRA基本一致。结论旋转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优于MRA,不但可明确诊断,而且还有利于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64-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头颈部64-SCTA检查的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及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并与开颅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结果对比,评价64-S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 82例患者中, 64-SCTA共发现94个动脉瘤,其中87.8%为单发动脉瘤,9.8%有2个动脉瘤,2.4%有3个动脉瘤。 64-S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解剖关系。以手术及DSA为标准,64-SCTA漏诊3个动脉瘤,1个动脉瘤为假阳性。64-SCT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9% 和96%。 结论 64-SCTA是一种快速、无创、准确地检查手段,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及常规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指导动脉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当前脑血管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估的“金标准”,对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诊断上的高敏感度、高特异度和高准确度的优点。特别是对颅内动脉瘤进行 DSA 造影,可以明确载瘤血管,并可以多角度观察动脉瘤体的起源、形态、位置、大小、瘤颈等情况,对颅内动脉瘤后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术后评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介入影像是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依据,高质量的脑动脉瘤介入影像则是介入手术者在术中的重要指引,介入手术者需要依靠清晰的、实时的介入影像来诊断血管疾病,以确定下一步的检查与治疗方法。因此,介入影像质量的高低与介入手术成功与否息息相关。影响脑动脉瘤介入影像质量的因素较多,而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的相关文献并不多,需进一步研究。该文将重点分析脑动脉瘤介入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总结提高脑动脉瘤介入影像质量的方法,目的是在合理的 X 射线辐射范围内提升介入影像的质量,提高介入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6年3月—2020年5月采用FD治疗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89例,其中男34例、女55例,年龄28~75岁(平均53.08岁)。患者术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复杂动脉瘤,其中大型或巨大动脉瘤45例,微小动脉瘤4例,夹层动脉瘤25例,梭形动脉瘤1例,串联多发动脉瘤14例。患者行FD或FD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即刻行DSA检查,观察支架位置、动脉瘤栓塞情况,动脉瘤栓塞程度依照0'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进行评定。患者出院时及随访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术后6~12个月采用DSA、CT血管造影(CTA)或MR血管造影(MRA)复查观察支架位置、动脉瘤栓塞情况。结果 89例患者108个动脉瘤,FD治疗56例,FD结合弹簧圈栓塞33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FD,术后即刻DSA检查显示支架位置良好,瘤腔内血流均出现滞留现象;108个动脉瘤栓塞程度:OKM分级,A级68个(63.0%),B级39个(36.1%),C级1个(0.9%)。围手术期缺血性并发症10例(其中1例死亡),出血性并发症2例。出院时mRS评分0分25例,1分57例,2分4例,3分1例,5分1例,6分1例。80例患者获随访7 d~20个月,平均12.4个月。随访期间1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死亡;1例患者不明原因死亡,考虑动脉瘤再出血可能。末次随访mRS评分0分39例,1分37例,2分2例,6分2例。术后6~12个月48例患者行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无移动,支架内无狭窄;48个动脉瘤栓塞程度OKM分级D级33个,C级7个,B级8个。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动脉瘤复发。结论 FD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男性,反复两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示右后交通动脉瘤并同侧前交通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瘤体大小为7mm×9mm,后交通动脉瘤3.5mm×3.2mm.首先行前交通动脉瘤CDC栓塞术,共用5枚GDC弹簧,大小分别为.造影检查示前交通动脉瘤100%栓塞.3周后行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术时,造影发现前交通动脉瘤复发,癌蒂拉长,弹簧被挤向瘤床,有造影剂充盈.大小约为4.3mm×3.Omm,瘤颈3.1mm~2,继续补充GDC弹簧,大小分别为4mm×8mm、3mm×6mm和2mm×4mm各一个,再次100%栓塞残留的动脉瘤.之后100%栓塞右后交通动脉瘤,用GDC弹簧大小分别为3mm×8mm和2mm×4mm各一个.术后病人痊愈出院.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出血危险性大大降低,本组用可脱性弹簧(MDS或GDC)栓塞治疗72例78个动脉瘤,均未再发生出血.有近20例病人栓塞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复查,仅2例出现弹簧被挤向瘤床.短期内出现已完全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术后短期内(3周)复发,弹簧被明显挤向瘤床.此种情况文献报道较少.其主要原因为:(1)动脉瘤较大,瘤颈及瘤蒂部薄弱,栓塞后局部受血流冲击力增大,易于复发;(2)动脉瘤较大,栓塞不够致密,受血流冲击后,弹簧被挤向瘤床,造成“复发”;(3)可脱性弹簧较柔软(如GDC),易被血流冲击后挤向瘤床.处理原则:(1)发现复发后,应进一步栓塞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年来,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保持载瘤动脉通畅,防止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可显著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目的:探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宽颈前交通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辅助下,采用弹簧圈介入栓塞32例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41-71岁,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32例患者技术操作顺利,宽颈前交通动脉共置入32枚Neuroform3支架,弹簧圈置入顺利,释放位置满意,技术成功率达到100%。在Neuroform3支架辅助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完成后造影显示,32枚动脉瘤完全栓塞30枚,占94%;部分栓塞2枚,占6%。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平均住院6.3 d。32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再行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再次脑出血、脑血管栓塞或动脉瘤复发。表明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辅助下采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材料与宿主生物相容性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分析治疗后栓塞情况、手术过程中及随访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46例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后,瘤腔完全栓塞33例,次全栓塞12例,不完全栓塞1例。瘤颈4 mm以下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4 mm及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Rankin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栓塞成功率高,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39例经头颅CTA和/或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其中未破裂动脉瘤9例;破裂动脉瘤30例,按Hunt—Hess分级标准,Ⅰ级8例、Ⅱ级17例、Ⅲ级4例、Ⅳ级1例。根据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分别采用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瘤颈重塑形技术、双导管技术,选用合适的弹簧圈逐步填塞治疗。结果:完全栓塞31例(79.4%),大部栓塞8例(20.6%)。无术中出血病例。术中共置人164枚弹簧圈,15枚支架。术后第7天,1例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及严重的肺部感染死亡。38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依据GOS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GOS5/4分)34例、轻度残疾(GOS3分)2例、重度残疾(GOS2分)2例。其中2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分别于术后6个月或16个月或36个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绝大部分颅内宽颈动脉瘤通过选用合适的血管内辅助技术及方法能够得到成功的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间具有完整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的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于起病3d内完成320排容积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并评价320排容积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颅脑动脉瘤阳性63例,CTA漏诊1例,病灶位于大脑后交通动脉。320排容积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41%、100%。按部位统计动脉瘤数量结果如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4例,大脑前动脉26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后动脉8例,大脑前交通动脉10例,大脑后交通动脉5例,基底动脉6例。动脉瘤瘤径为2~22mm。在CTA上,动脉瘤的瘤体位置、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分支和骨性结构的空间关系均能较满意的显示,均与DSA结果相符。结论320排容积CTA诊断颅脑动脉瘤具有较高敏感性,能准确检出颅内的微小动脉瘤,对动脉瘤的空间解剖关系显示更具优势。因此,在临床工作中,320排容积CTA可以成为颅脑动脉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Solitaire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Solitaire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8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所有患者术中支架均顺利到位,放置满意,术中无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2.9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一例死亡,无再出血及栓塞等症状。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评定远期生活质量,患者恢复良好率或轻残率为87.5%(7/8)。术后1a复查血管造影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载瘤动脉及毗邻的血管均保持通畅,无支架或弹簧圈移位发生;7例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1例患者动脉瘤残留或复发。影像学治愈率87.5%(7/8)。结论:血管内Solitaire支架植入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旋转三维成像(3D-DSA)与三维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比(3D-CTA).探索其对颅内动脉瘤(AN)(尤其是直径〈3mm的微小AN)的探测能力有无进一步的提高.以及3D-CTA与3D-DSA不同技术之间的对颅内AN检出率的一致性分析。方法临床表现高度怀疑为AN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怀疑为AN56例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49岁。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查:由2名影像医师盲法独立判读CTA图像,由1名神经介入医师和1名介入影像医师共同判读3D-DSA图像。以3D-DSA为“金标准”,评估3D-CTA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不同技术之间的一致性。结果3D-DSA在56例患者中的47例共检出59个AN病灶.其余9例未发现AN。3D-CTA检出AN54个,灵敏度为93-20%~94.90%(均值94.05%),特异度为81.8%。100.0%(均值90.9%):对于AN病灶直径〈3mm,3D-CT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值分别为86_4%和95.0%。对AN的检出.3D-CTA判读者之间及3D-CTA与3D-DSA不同技术之间一致性均为优(分别为K=0.847,均值K=0.802):对于AN瘤体最大径的测量。3D-CTA判读者之间及3D-CTA与3D-DSA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256层螺旋CTA对直径〈3mm的微小AN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有所提高,判读者之间及与3D-DSA之间的一致性较高,可以作为疑似AN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两者联合可提高AN的检出率.为介入治疗AN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孔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破裂的大脑中动脉瘤病例,全部经DSA或CTA确诊,出血2周后行眉弓上锁孔开颅,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动脉瘤夹闭。结果 32例全部夹闭,无1例死亡,治愈率100%。术后1周内头部CTA,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夹固定良好。10例于术后3~6个月进行了随访(CTA或DSA),未见复发。结论锁孔手术是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微创治疗技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及并发症,恰当地选择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3.0 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0 T 3D-TOF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5例有颅内动脉瘤相关症状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7岁。对其3.0 T 3D-TOF MR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结果3.0 T 3D-TOF MRA共显示28个动脉瘤,其中单发22例,3例为多发动脉瘤,起自颈内动脉系统25个;起自基底动脉系统3个;DSA检查共显示27个动脉瘤。结论3.0 T 3D-TOF MRA虽然对于直径≤3 mm的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率,但其诊断颅内动脉瘤时能比较全面地显示动脉瘤,三维信息对临床确立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3.0 T 3D-TOF MRA不失为高危人群或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筛查及随诊观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非高血压自发性脑内血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11月我科收治非高血压自发性脑内血肿患者45例,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CTA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5例,CTA检查显示脑动静脉畸形(AVM)16例,颅内动脉瘤8例,烟雾病8例,无异常发现13例。脑AVM和动脉瘤病例均在手术或栓塞治疗中证实。烟雾病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手术证实5例。结论:CTA是非高血压自发性脑内血肿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能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和指导手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