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麻疹是一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WHO扩大免疫规划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自麻疹疫苗广泛应用和计划免疫冷链运转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双流县麻疹发病数显著下降。麻疹发病率从1983年的248.09/10万下降到1984年的12.67/10万,1985年以来每年均保持在5/10万以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加速麻疹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日照市计划免疫时期和加速麻疹控制时期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发病率及人群免疫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加速麻疹控制时期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高于计划免疫时期7.69个百分点.力畦B麻疹控制时期连续进行3次强化免疫,覆盖年龄组14周岁以下,计划免疫时期未开展强化免疫;加速麻疹控制时期较计划免疫时期年平均发病率下降99.83%;不同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GMT,加速麻疹控制时期均显著高于计划免疫时期(χ^2=7.58,P<0.01;t=19.36,P<0.01)。结论建立麻疹监测系统,保持麻疹疫苗高水平的基础免疫,并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建立巩固的人群免疫屏障是加速麻疹控制的有效措施,效果明显高于计划免疫时期。  相似文献   

3.
日照市预防控制麻疹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日照市预防控制麻疹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对计划免疫工作开展前后,麻疹发病率、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计算出每名麻疹患者年均治疗费、陪护费、因患麻疹而死亡的养育费、预防控制麻疹的经费投入等.结果开展计划免疫后,麻疹年均发病率较计划免疫前下降97.73%,年均死亡率下降99.88%,年均减少麻疹治疗费1 486 387.5元,年均减少麻疹患者陪护费853 720元,年均减少麻疹死亡患者养育费126 210.24元,年均成本投入160 819元,成本与效益之比为1:15.31.结论开展计划免疫是控制麻疹发病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不仅对保护儿童健康、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溧水县开展计划免疫门诊效果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溧水县自1987年开展了以乡卫生院为接种点的计划免疫门诊后,进一步提高了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达到了控制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白喉、脊灰已分别连续14年和12年无病例发生,麻疹、百日咳、流脑、乙脑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死亡率分别较开展计免门诊前的1980~1986年下降了88.55%、62.69%。结果表明,计划免疫门诊是我县农村预防接种工作的较佳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市从开展麻疹疫苗(MV)接种,尤其是实行计划免疫以来,在控制麻疹的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死亡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麻疹年均报告发病率由麻疹疫苗使用前的428.54/10万,下降到计划免疫期的10.24/10万。为今后消除麻疹奠定了基础。1资料来...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速呼伦贝尔市控制和消除麻疹进程,利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我市1950——2002年的麻疹发病率及死亡率进行了分析,并把麻疹历年流行状况分为5个阶段:即自然流行阶段、预防突击接种阶段、计划免疫初期阶段、冷链运转阶段和控制消除阶段。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包括巩固和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将麻疹监测纳入到AFP监测系统中,开展15岁以下儿童的初始强化免疫活动,开展5岁以下儿童的后续强化免疫活动,建立麻疹监测的“4个系统”等。通过以上策略,使我市麻疹发病率由最高的1262.93/10万降到最低的0,40/10万,死亡率由最高的41.22/10万降到1989年后无死亡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7.
从河北省麻疹流行现状探讨麻疹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的即将实现,控制乃至消除麻疹就显得日趋重要。自有疫情记载以来,麻疹是我省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每年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病例发生,发病最高年份是1959年,报告发病517744例,发病率高达1169/10万,死亡12462人,死亡率为28.14/10万。到了60年代开始使用麻疹疫苗(MV)后,特别是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1997年全省报告麻疹1691例,发病率2.61/10万,较实行计划免疫前的1978年下降了97.50。开展控制乃至消除麻疹的时机已日益成熟。1流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保定市麻疹发病的现状,探讨其流行规律,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对保定市1973-1997年麻疹发病进行了分析。1流行病学特征1.1发病率、死亡率下降保定市1973-1974年报告麻疹发病44884例,死亡194例,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94.10/10万和1.30/10万;1975-1986年为实施计划免疫阶段,报告麻疹发病55967例,死亡203例,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8.68/10万和0.21/10万,比1973-1974年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80.05%和83.85%;1987~1997年为计划免疫一冷链运转阶段,报告麻疹发病2176例,无死亡,年平均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蓬莱市麻疹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有效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蓬莱市历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56-2006年,蓬莱市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124.89/10万,死亡率2.34/10万,病死率1.87%;整个发病趋势呈阶梯状下降,可分为3个时段,第1时段为高发病率(653.92/10万)、高死亡率(12.93/10万)阶段;进入第2个阶段为麻疹疫苗推广阶段,发病率(43.17/10万)、死亡率(0.27/10万)急剧下降,分别下降了93.39%和97.91%;第3阶段为计划免疫阶段,较第2阶段,发病率又下降了98.15%,并且出现零病例死亡。3个阶段发病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每隔二三年出现1个高峰,1985年后17a间为零病例,即使2002年后,发病的为成年人,呈现年龄后移位。发病季节高峰为冬春季,占全年发病总数83%以上;发病以〈10岁儿童为主,占75.45%;第1和第2阶段都有不同程度规模的局部暴发。结论 自从1967年该市推广使用麻疹疫苗,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加强疫情监测和预测预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覆盖率,对控制麻疹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年龄人群麻疹发病原因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在未应用麻疹疫苗前,麻疹发病率及死亡率占儿童传染病首位。1978年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后,随着国家计免工作的深入开展,麻疹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0%以上,1993年以来麻疹的发病率一直维持在10/10万以下。杭州市1997—2003年7年麻疹发病监测发现大年龄组占到55.12%。2002年马尔代夫发生麻疹暴发,在报告的819例患中,有444例(54.2%)年龄〉15岁。由此可见,控制大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发病,直接影响到加速控制麻疹的过程。为更有效地控制大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发病,本对大年龄组人群发病原因及控制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德阳市52年麻疹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德阳市麻疹长期疫情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消除麻疹措施。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德阳市52年麻疹疫情、计划免疫、麻疹监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麻疹疫苗免疫前,麻疹持续高发,年发病率最高达2324/10万,1966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发病逐年下降,特别是1985年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大幅下降且持续稳定地保持在低发病率水平,年发病率均在10/10万以下。1990年最低为0.14/10万。90年代以来,全市麻疹发病呈区域性局部集中,病例的97.51%发生在计划免疫工作相对薄弱的中江县,其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率也较低、发病较多,散发与暴发共存。结论 麻疹疫苗计划免疫是控制麻诊发病的有效手段,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管理,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完善麻疹监测系统,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麻疹发病率,达到加速控制麻疹目标,为消除麻疹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太原市实施麻疹疫苗免疫后麻疹流行特征山西省太原市卫生防疫站(030012)牛玉梅,刘君我市自60年代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极大地降低了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实施计划免疫和冷链运转后,其发病率直线下降,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以下。为了了解麻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自1987年开展麻疹疫苗普种后,我市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实施计划免疫后,1987~1991年麻疹发病率平均控制在1/十万左右,但1992年麻疹发病率又大幅度回升,局部地区出现爆发流行,全市麻疹发病率高达19.15/十万。为了解我市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于1996年在四会市、广宁县两地进行健康人群血清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曲靖市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加速曲靖市麻疹控制工作,采取相应免疫策略。[方法]对曲靖市1953 ̄2005年不同时期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使用MV前阶段(1953 ̄1969年),我市麻疹年均发病率1262.34/10万、病死率6.65%、年均死亡率20.85/10万;在巩固计划免疫成果阶段(1996 ̄2005年)麻疹发病率、病死率、年均死亡率下降为14.01/10万、0.1%和0.01/10万。麻疹发病率、病死率、年均死亡率均随麻疹疫苗的接种和计划免疫的实施不断下降。[结论]曲靖市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暴发流行的效果非常显著,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免疫空白或免疫长久后,没有有效的加强复种,使易感人群累积,导致一些地区局部暴发流行。提示今后我市麻疹控制工作的重点和免疫策略应该是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健全和完善麻疹监测系统;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加强计划免疫管理,更新设备,保证疫苗接种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预防控制麻疹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林省实行计划免疫后的麻疹发病率比实行前下降97.85%,由减少麻疹发病和死亡人数而取得的年均直接经济效益共计达6165646元,费用与效益比值为1:11.65,年均获纯效益5636535元。预防控制麻疹工作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亦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提高了人群整体健康水平,解除了广大家长的后顾之忧,对优生优育、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不同时期麻疹流行特征和控制策略及措施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实施计划免疫前,我省麻疹每隔2~3年有一次流行。年均报告(以下文中发病均为报告发病数或率)发病率为5931/10万。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1995年我省麻疹发病率为73/10万,与实施计划免疫前的1978年相比下降了982%。1991~1996年,麻疹主要在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中发病,3~6月为发病高峰,皖南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区麻疹发病率较高。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使我省“九五”期间控制麻疹目标能顺利实现,我省今后应继续保持高水平的麻疹疫苗常规接种率;建立麻疹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监测系统;开展全省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控制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控制兰山区的麻疹疫情。方法:1999年度对该区149 016名8月龄—14岁儿童实施了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7.38%。随后开展了麻疹免疫监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HSA)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强化免疫后麻疹抗体阳转率达100%,GMT从1:5.56上升到1:52.68;经过流行病学观察,强化免疫后麻疹疫情被控制,2a后发病率下降到0.75/10万,麻疹发病数与1999年相比,下降了97.53%。检测79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其中麻疹IgM阳性16例,占20.25%;风疹IgM阳性12例,占15.19%。结论: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对控制麻疹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浅谈控制与消除麻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消灭脊髓灰质炎后,麻疹将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要消除的疾病。我国在“九五”规划中规定了麻疹控制的目标,即“九五”期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在“八五”基础上再降低50%,为消除麻疹奠定基础。1 控制和消除麻疹存在的问题要控制和消除麻疹,首先要认清控制麻疹中所存在的问题。我国从60年代开始,应用麻疹疫苗,80年代把麻疹疫苗列入计划免疫,在“八五”期间,我国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计划免疫前相比分别下降了90%和95%,麻疹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与根本控制和消除麻疹疾病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期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消除麻疹策略。方法 对1951—2000年麻疹发病情况及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和人群免疫水平等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MV前期(1951—1966年)、MV推广期(1967—1978年)、MV计划免疫期(1979~1986年)、计免-冷链运转期(1987~2000年)的麻疹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39.10/十万、436.40/十万、163.10/十万、4.35/十万,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发病呈明显的冬春季流行高峰,有后移趋势;10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总病例数的78.8%。1967~2000年全省累计使用MV17222.75万人份,1979~2000年MV报告接种率维持在84.8%~95.9%之间,1994~2000年MV免疫成功率、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维持在88.9%~94.4%、87.4%~98.1%。结论:1.广东省麻疹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2.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前提和基础;3.开展MV初始强化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关键;4.开展MV后续强化免疫、应急免疫和风疹疫苗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必要补充;5.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用圆形分布法探讨计划免疫后麻疹的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圆形分布法探讨计划免疫后麻疹的流行特征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卫生防疫站(哈尔滨150076)许世光苏华1王莉莉霍环云1麻疹是WHO扩大免疫规划重点控制和消除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广泛应用麻疹活疫苗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实行计划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