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动物模型发生腹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25%腹膜透析液(peritoneal dialysis fluid,PDF)组、低剂量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A终浓度为50 mg.L-1)组、高剂量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A终浓度为100 mg.L-1)组4组(每组各10例)进行干预。8周后处死大鼠,并将其腹膜组织样本收集后进行观察分析。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壁层腹膜中的表达。同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法对大网膜上TGF-β1和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丹参酮ⅡA明显抑制了含4.25%葡萄糖的PDF引起的腹膜致密层的增厚和胶原沉积,减少了壁层腹膜和网膜中剂量依赖性的TGF-β1和CTGF的表达。结论:丹参酮ⅡA能减轻腹膜透析大鼠伴发的腹膜纤维化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转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静止24h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加TGF-β1处理)及TGF-β1(10ng/ml)刺激组.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处理后不同时点NADPH氧化酶亚单位p67phox、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粘素(E-cadherin)及Ⅰ型胶原(Collagen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刺激RPMCs能导致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67phox、α-SMA、CollagenⅠ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结论 TGF-β1诱导了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NADPH氧化酶可能在其转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黄芪对高糖腹透液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EMT中TGF-pl/Smads信号蛋白的影响,探讨黄芪对腹膜纤维化的阻抑作用与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5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只,共35d;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4.25%葡萄糖腹透液20 mL/只,共35 d;黄芪低、中、高剂量组:于造模第16天开始每日腹腔注射黄芪腹透液(腹透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分别含黄芪生药终浓度10、20、40 mg/mL)20 mL/只,共20d.HE染色观察腹膜病理改变;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腹膜组织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FN、E-cadherin、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腹膜组织TGF-β1、E-cadherin、α-SMA、Smad2/3、p-smad2/3、Smad7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E-cadherin、α-SMA、Smad7mRNA表达.结果 ①模型组PMCs呈圆形或柱形,有脱落,间皮下基质增生,大量成纤维样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纤维素样物质沉积,腹膜组织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FN表达上调,黄芪各干预组上述变化有改善,以高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②模型组EMT标记蛋白α-SMA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高、中剂量黄芪组能一定程度地逆转腹膜组织E-cadherin表达下降与α-SMA高表达;③模型组Samds信号蛋白p-smad2/3、Smad7表达上调,黄芪可不同程度地下调p-smad2/3高表达,增强Samd7的表达,高剂量组作用较为显著.结论 高糖腹透析液可促使PMCs EMT的发生,黄芪很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并作用于Smads信号转导通路正、负反馈环路中的Smad2/3、Smad7关键信号蛋白,阻抑PMCs EMT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STS)减轻脂多糖-高糖腹膜透析液(LPS-PDS)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损伤以及抑制腹膜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HPMCs来自腹腔外科手术患者腹膜细胞的原代培养。以LPS-PDS诱导的HPMCs损伤为模型,通过观察STS对HPMCs增殖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等的影响,阐明STS对HPMCs的保护作用及抗腹膜纤维化的机理。结果 LPS-PDS可造成HPMCs损伤,表现为活性下降,STS可明显减轻LPS-PDS对HPMCs的毒性,改善其造成的细胞活性下降,减轻LPS-PDS诱导的TGF-β1、TIMP1 mRNA上调和MMP-9 mRNA表达下降。结论 STS可以减轻LPS-PDS诱导的HPMCs损伤,可能是通过调节TGF-β1、TIMP1、MMP-9等蛋白的表达,发挥保护腹膜细胞和拮抗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30-33
目的 转录因子ETS2在器官纤维化的发生及进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苦参碱对其在腹膜间皮细胞中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腹膜纤维化防治的重要意义。方法 将人腹膜间皮细胞按处理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诱导组、TGF-β1+0.4 mg/mL苦参碱干预组、TGF-β1+0.8 mg/mL苦参碱干预组和TGF-β1+1.2 mg/mL苦参碱干预组,TGF-β1刺激人腹膜间皮细胞并分别予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干预处理,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α-SMA和E-cadherin的m RNA表达水平,然后用mRNA-seq分析ETS2的mRNA表达水平,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蛋白印迹验证ETS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刺激能上调人腹膜间皮细胞ETS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α-SMA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苦参碱能下调TGF-β1刺激后的ETS2基因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TGF-β1刺激后α-SMA的mRNA表达水平和上调TGF-β1刺激后的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苦参碱通过抑制转录因子ETS2的表达阻止人腹膜间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丹参酮ⅡA抗肾间质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正常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组(TGF-β1,10 ng/ml)、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丹参酮ⅡA 1μg/ml+TGF-β110 ng/ml)、丹参酮ⅡA中剂量组(丹参酮ⅡA 5μg/ml+TGF-β110 ng/ml)、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丹参酮ⅡA 10μg/ml+TGF-β110 ng/ml),分别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后吸取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Ⅲ型胶原的含量,细胞裂解后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smad2和smad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的Ⅲ型胶原表达明显上升,加入丹参酮ⅡA后各剂量组的Ⅲ型胶原表达均下降,且呈剂量效应关系;TGF-β1组能促进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加入丹参酮ⅡA后各剂量组的smad2蛋白、smad3蛋白的表达量均低于TGF-β1组,但是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Ⅲ型胶原的分泌,且可抑制由TGF-β1介导的smad2、smad3信号蛋白的表达,表明丹参酮ⅡA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发挥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18-20+25+169
目的 探讨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腹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HPMCs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从大网膜组织中分离并实施原代培养。后取第三代HPMCs,并在不同葡萄糖浓度(5.5、30、60 mmol/L D-葡萄糖)环境下持续培养48 h 后对FN 蛋白、TGF-β1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并在60 mmol/L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hHGF(25、50、100 ng/mL)检测FN 蛋白、TGF-β1水平,检测方式以ELISA 方式开展。结果(1)HPMCs 在高糖环境下TGF-β1、FN 蛋白水平均较N 组明显增加(P<0.05),呈现剂量依赖关系(P<0.05);(2)外源性HGF 可对HPMCs 在TGF-β1、FN 的表达产生抑制效果(P<0.05),呈现剂量依赖关系(P<0.05)。结论 高糖环境有利于促进HPMCs 的TGF-β1表达,同时促进HPMCs 合成ECM;高糖诱导ECM 过程可在外源性HGF影响下发生抑制,提示在腹膜纤维化过程中HGF 具有抑制作用,为PD 相关腹膜纤维化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糖介导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第3代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分为不同时间(24,48h)的对照组(F12)和高糖组(F12+4%葡萄糖)。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LDH)法观察细胞损伤程度,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水平以及采用RT-PCR测定FN,TGF-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mRNA表达。结果:①高糖明显抑制细胞增殖,24h和48h高糖组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比较,MTT吸光度值均明显下降(P〈0.001或P〈0.01);②高糖明显导致细胞损伤,24h和48h高糖组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比较,培养液中LDH含量均明显增加(均P〈0.001);③高糖培养24,48h均使FN,CTGF和TGF-β1蛋白表达增加(P〈0.05或P〈0.001);④高糖使FN,TGF-β1和PAI-1 mRNA表达均上调。结论:高糖能够抑制HPMCs增殖,损伤HPMCs,并刺激HPMCs分泌更多的TGF-β1,CTGF,FN和PAI-1,从而使HPMCs细胞外基质生成增多、降解减少,最终导致腹膜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at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RPMCs)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静止24 h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TGF-β1(10 μg/L)刺激组.用TGF-β1(10 μg/L)刺激RPMCs不同时间,分别用RT-PCR方法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E-钙黏素、Ⅰ型胶原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总RhoA的蛋白表达水平,活化的RhoA由膜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并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评估.结果:TGF-β1刺激RPMCs能导致E-钙黏素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α-SMA,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同时RhoA蛋白表达上调,呈时间依赖性.结论:TGF-β1诱导了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其机制可能通过RhoA介导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从腹膜透析(PD)流出液中分离、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的方法,并检测上皮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及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方法 从25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PD流出液中分离HPMC,并在体外进行原代培养.根据开始透析的时间分为新开管组(10例)和透析半年以上组(15例).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扫描电镜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E-cadherin、claudin-1及α-SMA mRNA表达.结果 22例患者(新开管组10例,半年以上组12例)PD流出液分离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成活,经鉴定均具有HPMC的特征.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半年以上组较新开管组分离的HPMC细胞E-cadherin、claudin-1 mRNA表达降低,α-SMA mRNA表达增高(P<0.05),提示出现了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结论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PD流出液分离培养原代HPMC的方法,并证实长期PD患者HPMC存在EMT倾向.该研究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腹膜纤维化(PF)和超滤衰竭(UFF)提供了新的方法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肾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分别不同剂量的五味子乙素给缺血再灌注(I/R)模型小鼠灌胃。通过Masson染色对各组小鼠肾纤维化进行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α-SMA、CollagenⅠ、上皮性钙粘蛋白(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p-Smad3 的表达水平。结果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五味子乙素治疗组较I/R组小鼠肾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较I/R组α-SMA 和CollagenⅠ蛋白表达减少;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较I/R 组E-cadherin表达增高,α-SMA、CollagenⅠ、TGF-β1和p-Smad3 表达均下降,且呈现出剂量效应。结论五味子乙素具有抗肾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 信号通路有关,提示五味子乙素有望成为抗肾纤维化的临床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5-18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HPMCs分为三组(对照组、TGF-β1刺激组及0.8 mg/mL苦参碱+TGF-β1处理组);TGF-β1刺激组用含5 ng/mL TGF-β1的完全培养基,处理组用含0.8 mg/mL苦参碱和5 ng/mL TGF-β1的完全培养基,对照组用等量完全培养基。干预处理48 h后,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各组HPMCs细胞FGF-2的mRNA表达情况,最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各组HPMCs细胞FGF-2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5 ng/mL TGF-β1刺激HPMCs细胞,发现其能上调FGF-2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其中蛋白上调2.00倍,mRNA上调6.18倍),而苦参碱干预后能显著下调TGF-β1刺激后FGF-2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其中蛋白下调1.77倍,mRNA下调4.30倍)。结论 苦参碱通过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发挥抑制作用,进而阻止成纤维细胞在腹膜聚集,最终防止腹膜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钙蛋白酶(CAPN)激活在腹膜纤维化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MDL28170(CAPN抑制剂)组、腹膜透析组、腹膜透析+MDL28170组。8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腹膜厚度、组织中CAPN的活化状态以及纤维连接蛋白(FN)和胶原蛋白I(COL I)蛋白的表达。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MDL28170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诱导组、MDL28170联合TGF-β干预组,其中MDL28170联合TGF-β干预组按照施加的MDL28170浓度再分为30、20、10 μmol/L组。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CAPN活化状态、FN和COL-I在腹膜间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腹膜透析组大鼠腹膜厚度增加(P<0.05),腹膜组织CAPN活化程度、FN和COL-I的表达均增加(P<0.05)。应用MDL28170干预后,大鼠腹膜纤维化程度改善,腹膜厚度变薄(P<0.01),FN和COL-I的表达减少(P<0.01)。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结果相符,MDL28170与TGF-β共同孵育的腹膜间皮细胞α-SMA、FN和COL-I的表达量较TGF-β组均减少(P<0.05)。结论 腹膜透析模型大鼠腹膜CAPN的活性、FN和COL-I的表达明显增加,CAPN的活化可以促进腹膜纤维化,抑制其活化可以减轻腹膜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 inase-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 ib itor of m et-alloprote inase-1,TIMP-1)失衡可导致细胞外基质沉积,是组织纤维化包括腹膜组织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增殖活性及MMP-2、TIMP-1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在腹膜透析液(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PDS)中添加丹参酮ⅡA了解其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腹腔MMP-2和TIMP-1的影响。方法取6例择期手术患者的网膜体外培养腹膜间皮细胞,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细胞同步后分成对照组、PDS组、丹参酮ⅡA 1mg/L组(丹参酮ⅡA终浓度为1mg/L)、丹参酮ⅡA 5mg/L组(丹参酮ⅡA终浓度为5mg/L)、丹参酮ⅡA 10 mg/L组(丹参酮ⅡA终浓度为10 mg/L)5组(每组6例)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MMP-2、TIMP-1的含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MMP-2、TIMP-1m...  相似文献   

1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2):110-112
目的研究肾康注射液(SKI)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对腹膜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健康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SKI治疗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透析液建模,SKI治疗组大鼠在与模型组同样方法建模后腹腔注射肾康注射液治疗。3组大鼠均在腹腔注射后第8周进行超滤量测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3组大鼠壁层腹膜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3组大鼠腹膜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纤维连接蛋白(FN)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腹膜较对照组显著增厚,SKI治疗组大鼠壁层腹膜较模型组损伤较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膜超滤量显著下降(P<0.05),腹膜TGF-β_1mRNA和FN 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KI治疗组大鼠腹膜超滤量升高(P<0.05),腹膜TGF-β_1mRNA和FN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腹膜纤维化大鼠的腹膜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腹膜组织中TGF-β_1表达,减少FN积聚,从而减轻腹膜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丹参酮ⅡA对腹腔注射腹膜透析液(PDS)大鼠腹膜组织学变化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每日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0ml;PDS组,每日用4.25%的PDS腹腔注射20ml;丹参酮低、中、高浓度组,每日分别用含丹参酮ⅡA浓度为50、100、200mg&#183;L-1的4.25%的PDS腹腔注射20ml。于实验第30天,取壁层腹膜行光镜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壁层腹膜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HE、Masson染色显示,在PDS干预下腹膜厚度显著增厚,胶原沉积显著增多。与PDS组比较,丹参酮各组有不同程度腹膜厚度减少,胶原沉积减少。腹膜间皮细胞在PDS干预下分泌TGF-β1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丹参酮各组TGF-β1分泌与PDS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抑制葡萄糖PDS导致的实验大鼠腹膜纤维化及TGF-β1表达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溶剂对照组、肾间质纤维化(RIF)组(5 μg/L TGF-β1)、阳性对照组(5 μg/L TGF-β1+10 μmol/L贝那普利)、SSD组(5 μg/L TGF-β1+10.00 μmol/L SSD)、SSD+DKK-1组(5 μg/L TGF-β1+10.00 μmol/L SSD+100 μg/L DKK-1)。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细胞E-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Snail、E-cadherin、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qRT-PCR检测细胞胶原蛋白Ⅰ(Collagen Ⅰ)相对表达量。 结果对照组、空白溶剂对照组细胞有序、紧密排列,RIF组细胞呈现出长梭形且细胞排列分散;阳性对照组、SSD组和SSD+DKK-1组中长梭形细胞较RIF组减少且细胞分散程度降低。RIF组E-cadherin荧光斑低于对照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E-cadherin、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 Ⅰ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SSD组E-cadherin荧光斑和蛋白表达高于RIF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 Ⅰ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RIF组(P<0.05)。SSD+DKK-1组E-cadherin荧光斑和蛋白表达高于SSD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 Ⅰ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SSD组(P<0.05)。 结论SSD可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途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LncRNA-MEG3在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增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ISO)腹部皮下注射SD大鼠构造心肌纤维化动物模型为实验组(ISO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提取乳鼠CFs,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CFs构建细胞水平纤维化模型为实验组(TGF-β1组),对照组为未经TGF-β1作用正常培养的CFs;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胶原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oα-SMA)、Ⅰ型胶原分子(Collagen Ⅰ)蛋白的表达;qRT-PCR法检测Collagen Ⅰ、α-SMA mRNA和MEG3的表达;CCK-8法检测经TGF-β1作用CFs后的吸光度(OD)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SO组的心肌细胞体积变大、紊乱,组织胶原面积明显增加;ISO组和TGF-β1组中Collagen Ⅰ、α-SMA蛋白和mRNA表达都显著增多,LncRNA-MEG3表达显著减少;CCK-8实验结果提示使用TGF-β1刺激CFs 24、48 h后较对照组的细胞OD值明显增加,即细胞增殖活性增强.结论 Ln-cRNA-MEG3在大鼠心肌纤维化组织及CFs细胞活化增殖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提示MEG3在大鼠心肌纤维化及CFs活化增殖中可能发挥了负调控作用,为临床心肌纤维化防治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uman intrahepatic biliary epithelial cells,HIBEpiC)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现象,探讨EMT在胆管周围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HIBEpiC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48、72 h后,用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cadherin、S100A4和α-SMA的表达,以及与EMT信号通路相关的TGF-β1的表达;同时用紫杉醇、siRNA smad2/3阻断TGF-β1的作用,探讨TGF-β1/smad2/3信号通路在HIBEpiC发生EMT时的可能作用。结果HIBEpiC经LPS处理后,TGF-β1 mRNA表达于48 h达到高峰,72 h后开始下降,但维持较高水平(P<0.01,P<0.05);EMT标志物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1),而S100A4、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P<0.05)。紫杉醇可使HIBEpiC中LP...  相似文献   

20.
姜黄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smad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smad信号转导途径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10 μg/L的TGF-β1作用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不同的时间(0、12、24、48和72h),以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用递增浓度的Cur(1、5、10μmoL/L)预处理HK-2细胞24 h, 加入含TGF-β1(10 μg/L)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48h后,收获细胞提取蛋白和mRNA,以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smad3、p-smad2/3、smad7、TFβR-II的表达;以RT-PCR方法检测ColⅠ、ColⅢmRNA的表达.结果 TGF-β1诱导HK-2细胞内smad2/3磷酸化的现象,既早于E-cadherin蛋白的下调,更先于新蛋白α-SMA的合成;姜黄素干预后,可明显抑制TFβR-II蛋白的表达、smad2蛋白磷酸化及ColⅠ、ColⅢmRNA的表达,增强抑制因子smad7的表达.结论 姜黄素可干预TGF-β1 /smads信号转导途径的多个位点,从而阻断EMT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