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制备碳酸氢钠注射液加热发生以下反应:2NaHCO_3(?)Na_2CO_3+CO_2↑+H_2O2NaHCO_3(?)Na_2CO_3+CO_2↑+H_2O分解后生成的Na_2CO_3使碱性增强,反而造成机体的碱血症和局部刺激,严重时可致溶血。同时,此注射液灭菌时,由于高热,大量的二氧化碳生成,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5%碳酸氢钠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的稳定性。方法:将5%碳酸氢钠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按照不同比例配伍后,在0、1、2、3、4、6、8h分别测定配伍溶液的pH值、284nm处吸光度、旋光度。结果:5%碳酸氢钠注射液和含糖注射液配伍后pH值随时间增加而升高,均超过含葡萄糖注射液的规定范围,葡萄糖含量未见下降,5-羟甲基糠醛含量未见增高,并且远低于规定限量。结论:5%碳酸氢钠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是合理的,但为了安全起见,配伍溶液最好在临用前配制并尽快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碳酸氢钠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 对制剂处方进行分析,以pH值、钙离子浓度、可见异物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不同制备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 优选的碳酸氢钠投料条件:配液温度为50 ±5℃,投料时需充入CO2并调节pH4.5 ~6.5,碳酸氢钠应最后投料.结论 配液温度、药液pH值对注射液成品质量的影响显著,应进行严格控制;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的产品主要指标达到课题设计要求,解决了含碳酸氢钠电解质注射液的工业化大生产与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静注碳酸氢钠后,能使血中pH值升高,机体出现代偿而抑制肺部的换气,使血内碳酸浓度增加,后者分解出的CO_2在体液中的浓度亦相应提高。CO_2能使整个脑部血管扩张,阻力减少和脑血流增加。可见,碳酸氢钠可使脑血流加快,改善血液供应,从而防治脑血栓的形成。用法:每12h静滴5%碳酸氢钠注射液400ml,每分  相似文献   

5.
碳酸氢钠注射液经高温灭菌后出现白色丝状沉淀现象 ,经反复实验证明是受金属离子污染所致。笔者采用不同的配制方法对其澄明度进行观察 ,结果报道如下。1 药品注射用碳酸氢钠 (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 ,生产许可证 :京XY2 0 0 10 2 2 4 )。 5 %碳酸氢钠注射液 (本院制剂 )。2 方法与结果2 .1 处方 注射用碳酸氢钠 5 0 g ,注射用水适量 ,全量 10 0 0ml。2 .2 制备2 .2 .1 制法一 取碳酸氢钠溶于适量冷注射用水中 ,再加冷注射用水至全量、搅匀、滤过 ,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使 pH值为 7.8~ 8.0 ,精滤、灌装 ,并以二氧化碳逐去容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5%葡萄糖注射液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液体疗法用药情况,将5%葡萄糖注射液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配制成不同配比的输液,在各个不同时间测定输液pH值、葡萄糖含量和5-羟甲基糠醛限量。结果:在实验时段内,pH值超过5%葡萄糖的规定范围,葡萄糖含量略有下降,5-羟甲基糠醛限量未见异常升高,紫外扫描未见5-羟甲基糠醛吸收峰增大。结论:5%葡萄糖注射液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使用,建议临用时配制,一旦配制应尽快用完。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头孢匹胺钠静脉滴注溶剂中发生混浊的现象,探讨产生混浊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在发生混浊的静脉滴注溶剂中注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0.5 mL,使其澄明后用于临床;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用碳酸氢钠调节后头孢匹胺钠的稳定性;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考察pH值对混浊的影响。结果:混浊现象主要与溶液的pH值有关;碳酸氢钠注射液能提高溶液pH值,使沉淀溶解,输液澄明;经碳酸氢钠注射液调节后,头孢匹胺钠仍然稳定。结论:该处理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也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25%抗坏血酸水溶液的稳定性与pH值的关系,作者在pH0.4~12.7范围内,60~90℃温度下,研究了25%抗坏血酸水溶液在绝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及变色速率,按 Arrhenius公式求得20~90℃的降解速率及变色速率,并分别作出pH-速率图。目前,国产抗坏血酸注射液多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调节pH值。在pH6左右,无论使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在溶液中都主要以HCO_3~-形式存在,同时有少量CO_3~=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莫西林钠在3种大输液中化学稳定性.方法 将阿莫西林钠分别加入到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中混合,在25℃恒温下放置.采用HPLC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的阿莫西林钠含量,同时观察混合液的外观、颗粒并测定pH值.结果 阿莫西林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注射液无色透明,未检出颗粒,pH稳定,放置12h内含量降低较少.阿莫西林钠在木糖醇注射液中不稳定.结论 阿莫西林钠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注射液配置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25 ℃下24 h内,加替沙星注射液与五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24 h不同时间加替沙星含量和降解产物的量,同时观察外观和测定pH值。结果: 25 ℃下24 h内,4种配伍液的外观澄明无色变,pH值、主药含量和降解产物均无明显变化。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有气泡产生,pH值已超出主药允许范围,降解产物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室温24 h内,加替沙星注射液可以与4种输液配伍使用,与碳酸氢钠注射液不宜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头孢唑林钠肌肉注射、静脉推注及溶于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注射液、林格氏注射液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考察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并用HPLC测定头孢唑林钠与溶剂混合后的含量。结果注射用头孢唑林钠与乳酸林格氏注射液配伍,在25℃和5℃条件下放置时,含量和pH稳定良好。与10%葡萄糖注射液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pH上升明显,均已超过美国药典规定。结论建议头孢唑林钠不与10%葡萄糖注射液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H 值对氟罗沙星注射液可见异物的影响.方法:用药用乳酸调节氟罗沙星注射液的pH 值,观察氟罗沙星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以及低温(2~8℃)的稳定性.结果:注射液pH 值在4.0~4.4,室温下可见异物符合规定,低温(2~8℃)24h 后依然稳定,且121℃、15 分钟灭菌,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二部氟罗沙星注射液质量标准检测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结论:pH 值对氟罗沙星注射液可见异物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洛西林钠注射液在6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伟  张礼菊 《安徽医药》2003,7(2):92-93
目的 研究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6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在30℃时配伍液8h内外观、pH值、含量及紫外光谱变化。结果 在10%葡萄糖注射液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中颜色略显淡黄,其他输液外观均无变化。紫外光谱和pH值无显改变。除5%碳酸氢钠注射液外,其他5种输液中含量变化不大。结论 美洛西林钠在5%碳酸氢钠注射液中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碳酸氢钠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建立检测碳酸氢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盐酸对碳酸氢钠注射液的 pH 值进行调整,在 pH>7和 pH<7两种条件下,对样品进行4倍稀释,分别用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对样品中的内毒素进行测定。结果:当样品的 pH>7时,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均存在干扰,凝胶法为抑制,动态浊度法为增强;当样品的 pH<7时,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均无干扰,实验方法成立。结论:用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检测碳酸氢钠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动态浊度定量法较凝胶法具有方便、快捷、定量、可以观察动态反应过程、利于分析干扰情况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正> 临床纠正酸中毒时,习惯将碳酸氢钠注射液(SB)与10%葡萄糖(GS)、5%葡萄糖(GS)、葡萄糖氯化钠(GNS)或等渗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含糖注射液以一定比例配伍后静滴。但是,碳酸氢钠注射液的pH为7.5~8.5,显碱性,配伍液的pH值将高于含糖注射液。然而,pH值升高可使葡萄糖分解加速,增加  相似文献   

16.
徐大伟  顾勤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0):2552-2555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治疗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真菌性肺炎患者78例,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首日剂量70 mg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之后减至5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气道内持续泵注2.5%碳酸氢钠注射液2~5 m L/h。两组均经过7 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CO_2)和动脉血氧分压(p O_2)值及真菌清除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2.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和肺部湿罗音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 CO_2明显降低(P0.05),p O_2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 CO_2和p O_2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真菌清除率为71.7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3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氢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治疗真菌性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真菌清除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抗坏血酸溶液pH值对比旋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生理活性的抗坏血酸溶液呈右旋性。中国药典(1977年版)规定抗坏血酸的比旋度为 20.5~ 21.5。该比旋度系以蒸馏水配制成10%的溶液所测得。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时,均加入碳酸氢钠调节注射液pH 值在5.0~7.0。抗坏血酸溶液的比旋度随着pH 值的变化而改变,故难于应用旋光法测定其抗坏血酸注射液的含量。笔者在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时,观测了抗坏血酸溶液在不同pH 值时,抗坏血酸比旋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抗坏血酸溶液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提出旋光法测定抗  相似文献   

18.
碳酸氢钠注射液生产中易出现小白点和云雾状微粒现象(冒烟现象)而造成澄明度不合格,成品率不高,尤其在贮存期更甚。曾有报道,利用乳酸调节药液pH值,能有效地提高制剂品的澄明度。但其贮存期澄明度如何,最佳生产pH值,室温下的贮存期尚未见有报道。我们在大量生产中利用乳酸调节pH值,并添加了0.01%EDTA-2Na作稳定剂,成品合格率达到93.4%;对留样一年的产品复查,产品合格率为96.5%。本文根据留样考察、着重探讨了pH值对碳酸氢钠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液浑浊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跃莎  齐云 《中国药业》2005,14(8):58-59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液浑浊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考察药品质量、pH值、不同溶剂.将微量5%碳酸氢钠注射液加入到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液中,可以控制其pH值的下降趋势,从而保持药液澄明.结果:室温下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在于pH值下降至该药液的变化点(pH值=4.2)以下,与药品质量无关.结论:此解决方法简便,临床应用方便,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赵雪坤  丁美 《齐鲁药事》2006,25(3):169-170
目的研究非PVC多层共挤输液膜与碳酸氢钠注射液的相容性。方法按生产工艺配制碳酸氢钠注射液,分装于非PVC多层共挤输液袋中,检测各项指标,并与玻璃瓶进行比较。结果用非PVC多层共挤输液袋包装的碳酸氢钠注射液中间体及成品长期室温放置条件下pH值明显升高。结论碳酸氢钠注射液不适用于非PVC多层共挤输液袋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