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对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前后收治的9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前收治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后收治的47名患者为观察组,回顾性地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对比其平均住院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止血时间、复发率及死亡率,总结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对诊断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关键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平均输血量较少、止血快,其复发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对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选择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未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抢救;研究组采取急诊绿色通道抢救。研究组急救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率、死亡率及复发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急诊绿色通道能够使医疗程序更具规范化、专业化,有效保证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降低手术率、复发出血率及死亡率,保证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效果,并通过对比医疗费用来探讨其经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急诊胃镜组,B组为非急诊胃镜组。两组患者在住院后都先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禁食、制酸、补液、输血及对症支持等治疗。A组50例患者待血压恢复正常后,马上为其开展胃镜检查。B组50例患者在住院后的24~48 h内开展胃镜检查。结果:A组确诊率为98.0%,B组确诊率为92.0%;A、B组胃镜下止血成功率都是100.00%。A组再出血率为8.00%,B组再出血率为22.00%,组间差异明显。在医疗费用上,胃镜耗费A组比B组高,但药物耗费和住院总耗费上,A组比B组低,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诊治,能及时明确病因,采取相应有效的方案治疗,既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又能减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胃镜诊治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诊断的130例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并以胃镜诊治时机为依据分为A(急诊24 h)、B(急诊48 h)、C(择期胃镜检查,出血时间超过48h)三组,比较各组镜下即刻止血、再出血、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并记录各组平均输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130例患者中男性占75.38%(98/130),年龄≥60岁者占37.69%(49/130),病因中消化道溃疡占80.77%(105/130),其次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镜诊治后A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输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C组(P<0.05),B组输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C组(P<0.05).三组患者即刻止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急诊上消化道出血好发于年龄较大(≥60岁)男性人群,病因以消化道溃疡为主;胃镜检查能有效确定出血病因,急诊胃镜检查相比择期胃镜检查即刻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特别是发病24 h内急诊胃镜检查再出血率相比择期检查明显低,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与传统救治模式比较,评价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模式下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9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采用传统救治模式救治的7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4月—2022年9月采用快速通道模式救治的94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门镜时间、24 h内胃镜完成率、输血量、1周内止血有效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等。结果:研究组的抢救室滞留时间(min)、门镜时间(h)、总输血量(单位)、住院时间(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 h内胃镜完成率、1周内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费用(元)、介入手术率、外科手术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救治模式相比,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模式可缩短抢救室滞留时间、门镜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输血量,提高24 h内胃镜完成率,提高1周内止血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 对急性上消化道病人采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诊组)与非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非急诊组)两种方法.结果 急诊组的出血发现率高于非急诊组;两组的出血原因有差异;急诊组的胃镜下治疗机会多于非急诊组;急诊组的病人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均优于非急诊组;两组的死亡率相同.结论 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急诊-住院"模式比较,探讨"急诊-留观-院外序贯治疗"模式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优势.方法l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急诊-住院"或"急诊-留观-院外序贯治疗"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5天缓解率)、不良反应、留院时间、治疗费用、病死率等指标.结果A、B组间病死率、5天内病情缓解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留院时间、不良反应和治疗费用均较B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及早实施口服序贯治疗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程,还可减少因静脉点滴用药时间延长引起的不良反应,是节省医疗费用和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设对中山市博爱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的影响。方法:筛选中山市博爱医院在胸痛中心建设运行前后1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共51例,按时间顺序分为绿色通道组及胸痛中心组,其中绿色通道组16例,胸痛中心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总时间、医疗总费用、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慢性疾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而胸痛中心组FMC、FMC2B、入住重症病房时间、总住院时间、院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总费用以及病死率均比绿色通道组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胸痛中心的建立能够缩短STEMI患者FMC时间、FMC2B时间,减少入住监护病房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及降低病死率,从而提高医疗获益。同时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及提高的地方,后期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镜下钛夹联合肾上腺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广东省广州开发区医院2020年1-6月收治的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的4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组,以2020年7-12月收治的50例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出血量和输血量、血红蛋白(HB)、血清C反应蛋白(CRP)、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止血有效率明显升高,再出血率明显下降;出血量和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HB明显升高,血清CR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与胃镜下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治疗相比,胃镜下钛夹联合肾上腺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具有积极影响,提高止血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再出血率,缩短住院时间,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8月急诊科收治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的46例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9月~2019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进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46例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接诊时间、建立输液通道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救治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接诊时间、建立输液通道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道误吸及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救治效果,加速患者恢复进程,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