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像学侧隐窝狭窄与临床手术减压的关系。方法 对20例影像学CT显示侧隐窝≤3mm,下肢放射性痛,跛行距离≤200m,站立≤15min,无腰痛的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减压。结果 随访6个月-5年,优15例,良3例,尚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 影像学侧隐窝狭窄与监侧窝狭窄症表现不完全一致。以临床症状、体征定位为主,结合影像学诊断是确定微创手术区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隙入路的椎管减压技术治疗伴有双侧侧隐窝狭窄的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单节段双侧侧隐窝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0例,采取单侧经皮椎板间隙入路,通过改变内镜的倾斜角度并利用角度椎板钳和镜下磨钻行双侧侧隐窝和中央椎管270°减压,随访时间超过24个月,分析术后疗效参数如VAS评分、ODI评分、Macnab分级评分、单次连续行走距离和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影像学证实所有患者进行了有效的中央椎管和双侧侧隐窝的减压。术后ODI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cnab评分,80%的患者取得了满意或良好的疗效;单次连续行走距离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单侧经皮椎板间隙入路双侧侧隐窝和中央椎管270°减压术,具有良好的中央椎管和双侧侧隐窝手术视野显示,可有效减压,是微创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特别是合并双侧侧隐窝狭窄的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小关节突为中心的减压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的疗效。方法对30例CT显示侧隐窝矢状径≤3mm,以下肢放射性痛、麻木为主要症状,跛行距离<300m,站立时间<15min,无腰痛的患者进行以小关节突为中心的减压术。结果随访2~27个月,优25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达93.3%。结论以小关节突为中心的减压术,对因腰椎侧隐窝狭窄所引起的神经根性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可以减少腰椎稳定性的丢失,降低因医源性椎管狭窄所致的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4.
影像学侧隐窝狭窄患者的病理类型和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影像学侧隐窝狭窄腰腿痛患者的病理类型和术式选择。方法:对133例CT显示侧隐窝≤3mm的腰腿痛患者进行手术探查,根据神经根受压情况手术病理有3种类型:(1)椎间盘压迫型(60%);(2)侧隐窝及椎间盘共同压迫型(32%);(3)弥漫性神经根管狭小型(8%)。分别采用单纯开窗术、扩大开窗术和侧隐窝揭盖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90例平均随访28个月,各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9%、81%和86%。结论:影像学侧隐窝狭窄与手术病理不完全一致,应根据不同病理类型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06-2016-06,治疗的58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单节段狭窄44例,双节段14例,均采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24~40个月,平均(30.45±3.94)月,观察其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5.22±4.98)min;末次随访时,手术优良率93.10%;术后1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腰痛和下肢痛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末次随访骨性与软性侧隐窝角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能显著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及活动功能,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像学联合数字化技术经椎板间隙交叉入路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名健康志愿者(男,28岁,体重64 kg,身高172 cm)行腰椎CT平扫及Mimics三维重建,观察腰椎骨性组织、硬膜囊及神经根的解剖结构。在Mimics软件中模拟手术操作置入最佳工作通道,切除黄韧带、关节突关节内侧缘及上关节突前上缘骨赘,对腰椎侧隐窝进行减压。结果穿刺路径上的解剖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腰背筋膜浅层、竖脊肌、椎板间隙、黄韧带、椎管和侧隐窝。通过该穿刺通道,可以充分显露侧隐窝,适当调整管道方向,可以实现对黄韧带、关节突关节内侧缘、上关节突前上缘骨赘以及突向侧隐窝的椎间盘组织的切除。结论影像学联合数字化技术经椎板间隙交叉入路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是可行的,为内镜下微创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临床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MED椎间盘镜手术38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道经椎间盘镜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症。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4月 ,采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技术 (MED)行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及侧隐窝扩大术 38例。其中 2 1例为单节旁侧型突出 ;17例合并侧隐窝狭窄。结果  35例获 3~ 11个月、平均 6个月的随访。疗效优 31例、良 3例、可 1例。无差级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1) MED除能达到解除临床症状的目的外 ,主要优势为微创、出血少、腰椎后结构软组织损伤小、病员乐于接受 ;(2 )初期开展应选择好病例 ,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症为最佳适应证 ;(3)操作者必须具备熟练的常规腰椎间盘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8.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再认识(附50例分析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通过 5 0例的分析 ,明确腰椎管狭窄的症状是由中央椎管狭窄还是由侧隐窝狭窄引起的 ,为临床有限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 5 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引起症状的狭窄部位进行有限手术 ,5 0例患者中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 90 %。结论 :诊断腰椎管狭窄症 ,应该明确症状是由中央椎管狭窄引起的还是由侧隐窝狭窄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绝大多数是侧隐窝狭窄 ,以双侧椎板开窗入路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镜下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脊柱经皮内镜技术对41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行镜下椎间孔成形减压术。记录术中并发症和术后根性神经症状恢复情况。CT复查评估侧隐窝减压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2例(4. 9%)出现术中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根性神经症状改善。术后6个月CT复查显示侧隐窝处骨赘清除彻底,侧隐窝无狭窄。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1例,良18例,可2例,优良率95. 1%。结论采用镜下椎间孔减压成形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症,神经根减压充分,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准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治疗同时伴有盘黄间隙狭窄和骨性侧隐窝狭窄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并采用精准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治疗的45例伴有盘黄间隙狭窄和骨性侧隐窝狭窄的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2~82岁,中位年龄58岁。病程3~96个月,平均24.4个月。病变节段:L4、5 36例,L5、S1 9例。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腰痛与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术后复查CT及MRI,评价术后腰椎稳定性及减压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2例术中出现硬膜囊撕裂,1例切除骨块移至椎管内,5例出现术后腰背痛,无神经根损伤、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者腿痛VAS评分为(0.6±1.2)分,较术前的(5.7±1.4)分显著改善(t=8.981,P=0.001);腰痛VAS评分为(1.7±1.4)分,与术前的(1.5±1.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5,P=0.58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20例,良2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精准椎间孔成形减压术是一种治疗同时伴有盘黄间隙及骨性侧隐窝狭窄的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微创、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方法: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行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行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1个月、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下肢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腰椎功能,采用侧隐窝角评估侧隐窝狭窄程度,依据MacNab标准评定手术效果,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2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7 d软性侧隐窝角[(30.53±9.76)°、(27.27±8.39)°]、骨性侧隐窝角[(33.18±10.36)°、31.52±9.85)°]均大于术前[软性侧隐窝角(14.26±7.92)°、(14.51±6.83)°,骨性侧隐窝角(16.63±6.58)°、(17.02±7.73)°](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优良率(94%)与对照组(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神经根撕裂、永久性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相较于经皮椎间孔入路,经皮椎板间入路镜下椎管减压术对减轻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下肢疼痛、改善侧隐窝狭窄及腰椎功能,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有关发病因素。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的 18例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L5根管狭窄 12例 ,S1根管狭窄 6例 ,体力劳动者 12例。病程一年以上 14例 ,单侧根痛性间歇性跛行 17例 ,向患侧的弯腰屈髋行走步态 14例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15例 ,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并加强试验阳性 15例 ,腰骶部叩击痛伸直位 (+)弯腰位 (- ) 14例 ,坐骨神经功能下降者 13例。CT提示椎间隙及椎体上缘平面侧隐窝狭窄 14例 ,椎弓根及其下缘平面根管狭窄 4例。 18例行扩大开窗根管减压术。随访半年~ 5年 ,优 14例 ,良 4例。结论 ①单侧根痛性间歇性跛行 ;向患侧的弯腰屈髋行走步态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并加强试验阳性 ;腰骶部叩击痛弯腰位 (- )伸直位 (+)是该病的五大临床特点。②椎间盘 ,椎弓根及下缘平面的CT或CTM是该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③扩大开窗根管减压是该病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侧隐窝扩大在腰椎间盘摘除术中的重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张连仁 《中国骨伤》2000,13(9):524-526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机理,侧隐窝松解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探讨临床操作技巧,增进对侧隐窝狭窄的认识,提高手术疗效的稳定性和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 180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虱,常规采用椎板间开窗术式,术中注意对侧隐窝的探查和对神经根的彻底松解,灵活掌握术式,兼顾脊柱稳定性。结果 14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优良133例,好转11例,无效3例,优良率达90.47%。结论 腰椎间盘  相似文献   

14.
椎管内扩大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作者设计的“半椎板切除行椎管内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35例。其中侧隐窝型2例,马尾神经型11例,混合型22例。经39~96个月的长期随访。结果:疗效优27例(77.1%),良8例(22.9%),优良率100%,结论:认为采用文中介绍的手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椎管减压彻底,神经组织粘连较少,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lumbar spinal canal stenosis, the stenotic area related to the clinical symptoms was determined and the stenotic form and stenotic factors in this stenotic area were estimated before operation. The most appropriate decompression of the stenotic area was performed taking the stenotic form into consideration and retaining the spinous process and interspinous ligament. In cases of stenosis of the spinal canal, posterolateral decompression of the dural sheath was performed by means of resection of the medial edge of the bilateral 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es and the yellow ligaments. In cases of stenosis of the spinal canal associated with stenosis of the lateral recess, the root was decompressed by unroofing the lateral recess in addition to posterolateral decompression of the dural sheath. And in cases with stenosis of the lateral recess, the root in an affected area was decompressed. Neither operation on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nor incision of the dural sheath was performed. After operation as described above, symptoms, operative findings and postoperative results were investigated in 70 cases which could be directly examined.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mptoms and the stenotic area, stenotic forms and stenotic factors. When our postoperativ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ases with extensive laminectomy, it was seen that none of the patients we treated had low back pain nor recurrence of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and that lessening of paralysis was sufficient.  相似文献   

16.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评价椎间盘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椎间盘镜行椎间盘摘除术188例,其中38例行侧隐窝减压术。结果 平均随访6.9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7.4%(Macnab’s标准)。结 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经椎板下内窥镜外科手术系统(ULESS)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可行性、有效性,并分析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7月,采用ULESS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为单节段、单侧症状为主,神经根腹背侧同时存在致压因素。术前及术后即刻、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患者下肢疼痛程度,术后1年应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单节段平均手术时间79.5 min,术中平均透视20.5次。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0(18.35±1.49)个月,术后即刻下肢痛VAS评分(2.72±1.38)分、术后2周(1.69±1.08)分、术后1个月(1.62±0.94)分、术后3个月(1.20±0.71)分、术后6个月(0.86±1.12分)、术后1年(0.62±1.01)分,与术前(7.31±1.1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27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1%。结论对于神经根腹背侧同时存在致压因素的单节段、单侧症状为主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采用ULESS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内镜(METRx)辅助下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双侧中央椎管和侧隐窝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技巧与临床效果. 方法 透视下经单侧置入18 min的METRx工作通道,术中通过调整METRx工作通道和内窥镜角度,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双侧中央椎管和侧隐窝减压,从而可保留棘上、棘间韧带和对侧的骨性椎板,以及不影响对侧软组织,临床治疗56例. 结果 单节段METRx操作时间平均94 min.平均失血量为65 ml,双节段操作时间平均135 min,平均失血量为90 ml.平均卧床时间6.5 d.平均腰痛VAS指数从术前6.5降到术后平均3.1.平均腿痛VAS指数从术前7.2降到术后平均2.2,Oswestry功能指数(ODI)也从术前的平均46.8降到术后平均24.6,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kai分级评定手术的优良率为84%. 结论 内窥镜(METRx)辅助下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双侧椎管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不但手术创伤小,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显微镜下一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技术及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收治腰椎管狭窄16例,手术仅分离一侧棘突旁肌肉,在手术显微镜下利用高速磨钻磨除同侧相邻椎板上下缘,显露黄韧带;调整显微镜方向.进一步磨除棘突根部及对侧椎板内面,直至对侧侧隐窝,最后切除黄韧带,使硬膜囊和神经根获得充分减压.结果 随访6~47个月,16例中14例间歇性跛行完全缓解,2例明显好转;背部疼痛症状6例完全缓解,8例明显改善,2例改善不明显;神经根放射性疼痛症状的5例,手术中同时行症状侧椎间盘切除3例,手术后疼痛均缓解.随访过程中,症状无再加重病例,动力X线检查未见椎体问不稳发生. 结论 显微镜下一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手术创伤小,效果良好,术后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