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游泽山  李再仪  苏秀梅 《新医学》2008,39(12):787-789
目的:探讨胚胎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以20份自然流产的胚胎绒毛标本为观察组,15份人工流产的胚胎绒毛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2组的胚胎血红蛋白基因(ε、ζ基因)的表达量,将各样本的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电泳条带凝胶成像灰度值设为100,测定各样本ε、ζ基因相对GAPDH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对照组ε、ζ基因和GAPDH的条带灰度值一致,而观察组中16份ε、ζ基因的表达与GAPDH条带灰度值不一致,2份未检测到ζ基因的表达,而且观察组孕6周及孕7周者绒毛组织中ε、ζ基因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该组孕8周者绒毛组织中ζ基因的表达水平亦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胚胎血红蛋白ε、ζ基因表达异常可能是自然流产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程爱娟  毛用敏  崔让庄 《临床荟萃》2006,21(16):1156-115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载脂蛋白(apo)AI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190例正常人和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poAI基因启动子多态性进行分析,扩增含apoAI基因启动子-75bp和第一内含子+83bp的DNA片段,限制性内切酶(MspI酶)切此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多态性。结果 两组apoAI基因-75bp位点均为G/G基因型占优势,但两组间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75bp位点A、G等住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bp位点中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poAI基因-75bp位点中GA/AA基因型携带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浆水平显著低于GG基因型携带者;ApoAI基因-75bp与+83bp位点基因变异在高血压不同分级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oAI基因启动子(-75bp)MspI酶切位点的突变与HDL-C血浆水平降低相关,与高血压痛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基因(UCP-2)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bp插入/缺失多态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201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5例伴有冠心病,156例不伴冠心病),检测所有患者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UCP-2基因进行扩增,记录各组UCP-2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bp插入/缺失多态在伴有冠心病组和不伴冠心病组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无显著性(χ2=0.08,P>0.05)。结论: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bp插入/缺失多态与中国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蛋白激酶Cγ(PKCγ)基因PRKCG的变异位点 ,探讨其与帕金森病 (PD)发病的关系。方法取PD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DNA ,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 (DHPLC)做PRKCG全编码区 18个外显子和外显子 内含子交界区扫描 ,比较变异位点上早发PD、晚发PD和正常对照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结果共扫描到 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位点和 1个重复序列。其中有 5个多态性位点属首次发现。 8个位点中有 3个变异位点 (IVS11 2 6G ,IVS13 76C ,14 97C)完全连锁。相关性分析显示这些位点与散发性PD之间没有统计学相关性。结论PRKCG基因可能不是散发PD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脂联素基因(apM1)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无亲缘关系的344例汉族不同程度代谢异常者,根据代谢异常程度分为代谢综合征组180例(MS组)与代谢异常组164例,选择同期50例无代谢异常者为对照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3组apM1基因外显子2+45和外显子3+331 2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检测血脂等指标。结果中国汉族人apM1基因外显子2+45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有TT,TG,GG 3种基因型;3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等位基因携带者(G+)与非G等位基因携带者(G-)血清脂联素、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汉族人外显子3+331位点不存在基因多态性,均为TT基因型。结论中国汉族人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45位点的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无相关性;外显子3+331位点不存在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LTA-4)基因多态性与宁夏人群Graves'病(G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61例GD患者和60名对照者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A/G位点和启动子(318)C/T位点多态性.结果 GD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CTLA-4基因SNP (49)A/G的基因型分布(χ 2=9.277,P<0.05)及等位基因频率(χ 2= 10.8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P(318)C/T的基因型分布(χ 2= 0.446,P>0.05)及等位基因频率(χ 2= 0.48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的(49)A/G位点的多态性与宁夏地区GD的发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LTA-4)基因多态性与宁夏人群Graves′病(G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61例GD患者和60名对照者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A/G位点和启动子(318)C/T位点多态性。结果GD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CTLA-4基因SNP(49)A/G的基因型分布(χ2=9.277,P<0.05)及等位基因频率(χ2=10.8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P(318)C/T的基因型分布(χ2=0.446,P>0.05)及等位基因频率(χ2=0.48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的(49)A/G位点的多态性与宁夏地区GD的发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自然流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人工流产女性与自然流产女性各35例,分为人工流产组与自然流产组。利用Western blotting与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绒毛与蜕膜组织中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人工流产组绒毛与蜕膜组织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量为75%~85%,自然流产组的表达量为45%~55%。人工流产组与自然流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自然流产可能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绒毛与蜕膜组织中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基因外显子+73G/A(简称G73A)位点变异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同时观察池州地区汉族AMI患者血浆Cys C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112例AMI患者和110名健康对照者全血DNA中Cys C基因G73A位点变异的多态性分布情况,同时检测AMI组和对照组血浆Cys C浓度。结果AMI患者血浆Cys 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AMI患者组中,G73A位点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4.3%、28.6%和7.1%,G等位基因频率为78.6%;对照组G73A位点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3%、28.3%和4.5%,G等位基因频率为8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 C水平的降低可能是AMI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池州地区汉族AMI患者和正常人群中存在Cys C基因G73A位点变异的多态性,这个位点发生变异可能对AMI疾病的的发生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4,IL-4)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93例结直肠癌患者及107例健康对照者的IL-4内含子3及启动子-589位点基因型。结果结直肠癌组IL-4内含子3的RP1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9.9% vs 86.4%,χ2=16.300,P<0.01),RP2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0.1% vs 13.6%,χ2=16.300,P<0.01)。RP1.1,RP1.2基因型的优势比值分别为0.28(95%CI,0.15~0.50)和3.28(95%CI,1.77~6.07)。IL-4-589位点在结直肠癌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内含子3位点频率分布一致,连锁不平衡。结论结直肠癌与IL-4基因多态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CML病人外周血T细胞CD3基因表达模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病人中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分子CD3ζ基因表达下调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病个外周血中全部4种CD3γδεζ基因的表达模式特点,以深入了解病人的T细胞免疫中信号转导的变化。利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17例初诊慢性期CML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γ、δ、ε和(链的表达水平,以132微球蛋白基因(132MG)作为内参照,采用相对定量公式:2^-△Ct×100%,计算CD3分子各亚单位的相对mRNA表达量,以17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表明:CML中CD3γ、δ、ε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2.344%,0.515%和3.516%(中位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3.093%,0.853%和2.302%)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72,P=0.190,P=0.615),而CML中CD3ζ链基因的表达水平(0.395%)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538%)(P〈0.001)。在CML中4种CD3分子表达水平模式依次为CD3ε〉CD3γ〉CD3δ〉CD3ζ,而对照组中则为CD3γ〉CD3ε〉CD3δ〉CD36ζ结论:本研究首先提供了CML病人中CD3各基因表达模式情况,显示以CD3ζ为主的TCR信号分子的表达缺陷,4种CD3链分子的表达水平模式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例女性血友病A(HA)患者进行基因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并对其表姐进行携带者诊断.方法:测定1例女性HA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FⅧ活性(FⅧ:C)、FⅨ活性(FⅨ:C)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并进行HA表型诊断;采用长距离PCR及序列特异PCR检测其FⅧ基因内含子22及内含子1倒位,并对FⅧ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对FⅧ基因内外的8个多态性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应用凝胶电泳法检测PCR产物分析DXS52(ST14)位点多态性,采用多重荧光PCR法检测7个STR位点(F8Civs13、CA22、DXS15、DXS9901、G6PD、DXS1073及DXS1108)的多态性。应用甲基化敏感的HpaⅡ内切酶,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荧光PCR法对HpaⅡ酶切前后的基因组DNA进行人雄激素受体基因(HUMARA)CAG重复序列扩增:荧光扫描法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并根据酶切前后PCR产物的峰值变化,分析判断X染色体的随机灭活模式。结果:表型检测先证者APTT延长(128.5s),FⅧ:C活性明显下降(〈1%),家系另2例患者FⅧ:C活性亦明显下降(〈1%)。该家系成员FⅧ内含子22倒位检测均为阴性;1例位检测则显示该女性HA患者为阳性携带者,该家系另2例男性患者均显示为该倒位阳性:该女性HA患者FⅧ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遗传连锁分析发现,该女性患者携带致病基因的染色体遗传自其母亲:其X染色体为非随机灭活,遗传自父亲的X染色体被大部分灭活,而遗传自母亲的X染色体保留3大部分活性.结论:该女性HA患者存在FⅧ基因内含子1倒位的X染色体来自其母亲,且在X染色体非随机灭活中保留了活性。FⅧ基因内含子1倒位及X染色体非随机灭活导致了女性H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早期妊娠流产(EPL)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PCOS患者123例,其中既往有一次或一次以上12周内流产的患者65例(PCOS流产组),有正常妊娠史的患者58例(PCOS非流产组),另外选取同期既往有一次或一次以上12周内流产并排除PCOS的患者147例(非PCOS流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三组 Hcy 水平并比较。结果 PCOS 流产组 Hcy 水平(14.69±3.91)明显高于PCOS非流产组(11.67±2.93)和非PCOS组流产组(13.14 ± 3.37),且非PCOS流产组显著高于PCOS非流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高Hcy水平是导致EPL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早期妊娠结局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在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患者血清中的检测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246例不孕不育症患者AsAb,男89例,女157例,其中89对为夫妇,早期自然流产者39例,同时与57例健康正常生育年龄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26例。结果:不孕不育患者AsAb阳性率22.3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02%),男性患者阳性率16.85%,女性患者阳性率25.4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7.02%),P〈0.05。早期自然流产AsAb阳性率30.77%,高于正常对照圣且(7.02%),其中不孕不育组女性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血清AsAb检测对不孕不育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运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确定两手术的各自适应证.方法 收集我院2005~2010年转子间骨折的高龄(≥75岁)患者,股骨头置换84例,PFNA内固定162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承重所需时间、髋关节功能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再发骨折)的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这两种手术各自的适应证.结果 临床资料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天数统计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比较结果:患者开始下地承重的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及再发骨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褥疮、肺炎及泌尿系感染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髋HARRIS功能评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髋关节在早、中、晚各期的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在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有优势,而在早期功能锻炼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稍逊于人工股骨头置换.而远期髋关节功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患者60例,年龄20—40岁,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异丙酚-芬太尼组(PF组)30例和右关托咪啶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组(DPF组)30例。在DPF组,麻醉诱导前15min于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5μg/kg。在DPF组和PF组,麻醉诱导:分别在30S内经静脉推注异丙酚1.O~1.5mg/kg,芬太尼1.0~1.5μg/kg,然后异丙酚2~5mg/(kg·h)维持。记录术中异丙酚和芬太尼的用量、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和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PF组比较,DPF组术中异丙酚和芬太尼的使用剂量、麻黄素使用率、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记忆程度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清醒时间缩短(P〈0.05),心动过缓发生率和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丙酚一芬太尼比较,右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一芬太尼可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更好的麻醉效果,患者的安全及舒适度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心磷脂抗体(ACA)对受孕能力、早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非妊娠RSA患者1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首诊时检测的ACA和TPOAb阳性情况分为ACA阳性组(组I,n=75)、ACA和TPOAb均阳性组(组Ⅱ,n=27)、TPOAb阳性组(组Ⅲ,n=81),比较1年内三组受孕能力及早期妊娠结局。结果:组l的自然妊娠率和早期妊娠成功率均显著高于组Ⅱ和组Ⅲ(P均0.001)。结论:在ACA阳性RSA患者中,常并存TPOAb阳性,且与受孕能力下降、自然流产存在明显关系,建议对RSA患者常规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雌二醇水平和CD4^+CD25^+Treg细胞在反复自然流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90例正常妊娠女性(早、中、晚孕女性各30例)以及30例正常非孕女性外周血雌二醇水平;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研究对象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结果早、中、晚孕组外周血雌二醇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妊娠对照组(t值分别为7.42,13.66,14.69;均P〈0.05),并且孕周越长雌二醇水平越高;反复自然流产组明显低于正常非妊娠组(t=4.11,P〈0.05)。早、中、晚孕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正常非妊娠组(t值分别为2.22、8.9、5.91,均P〈0.05),中孕组明显高于早孕组(t=6.31,P〈0.05),晚孕组略低于中孕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复自然流产组明显低于正常非妊娠组(t=8.07,P〈0.05)。结论外周血雌二醇水平和CD4^+CD25^+Treg细胞数量减低可能下调母胎免疫耐受功能,参与介导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主动免疫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从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的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中选取170例,所有患者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主动免疫联合HCG法、主动免疫法及HCG法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治疗。对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主动免疫联合HCG组治愈成功率为76.6%(49/64),采用主动免疫治疗组的成功率为67.9%(38/56),采用HCG治疗组成功率为42.0%(21/40)。三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配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的成功率大于采用第三方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的妊娠成功率。≤30岁组治愈成功率为81.8%(36/44),30~35岁组成功率为79.2%(76/96),≥35岁组成功率为56.7%(17/30)。≤30岁组及30~35岁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显著大于≥35岁组(P0.05)。结论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对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病有良好的效果,采用主动免疫联合HCG法,能够提高妊娠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APL)阳性的先兆流产孕妇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选择APL阳性的先兆流产孕妇102例,其中54例既往无不良孕产史者为A组,48例有不良孕产史的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为B组。另选择50例APL阴性的正常孕妇为对照组(C组)。用血液粘度仪及动态血沉/压积测试仪测定三组孕妇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B组的全血粘度(Nb)包括高切及低切浓度、血浆粘度(N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VAI)和红细胞刚性指数(IR)均高于A、C两组,而红细胞变形指数(DI)低于A、C两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全血高切及低切粘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A、C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L阳性先兆流产孕妇的血液粘度增高,其中APS孕妇的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和变形能力减弱,可能与自然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在APL阳性的先兆流产孕妇中常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有助于预测妊娠并发症并予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