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288例轻型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分]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系统分级,将0~1级定义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采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于出院时行NIHSS评分、发病90 d时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症状首发5 d内原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NIHSS评分增加值≥2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90 d 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根据TICI分级,本组中66例患者(22.9%)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与不伴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比较,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轻型卒中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空腹血糖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明显增高(P0.05~0.01);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后不良的比例及出院时NIHSS评分、发病90 d时mRS评分明显增高(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是轻型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OR=7.4,95%CI:3.4~15.9,P0.01)及预后不良(OR=7.8,95%CI:4.0~15.2,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不良比例较高,不应被视为"轻型卒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首次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35例)及未溶栓组(35例)。溶栓组于入院后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未溶栓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口服。于出院时采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3个月后采用mR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入院时溶栓组及未溶栓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未溶栓组患者比较,溶栓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显著降低,预后良好的比率显著增高(P0.05~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脑出血及死亡。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并且不会增加其颅内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仁济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共计105例患者,其中56例患者基线NIHSS≤5,为轻型卒中组。其余49例患者基线NIHSS5,为非轻型卒中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溶栓后NIHSS降分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14 d功能恢复良好率(MRS3分)的差异。结果基线资料比较了两组性别比、年龄、溶栓DNT时间、高血压,糖尿病,TIA,既往卒中史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非轻型卒中组有心脏疾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较轻型卒中组,有统计学差异。(23(46.9%)vs 7(12.5%),P0.01)。非轻型卒中组心源性卒中的比例明显高于较轻型卒中组,有统计学差异。[15(30.6%)vs 3(35.4%).,P0.01]。非轻型卒中组并发症发生率较轻型卒中组并发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11(22.4%)vs.2(3.6%),P0.01]。非轻型卒中组发生溶栓后颅内出血5例,牙龈出血1例,而轻型卒中组没有出血发生。非轻型卒中组有6例死亡,轻型卒中组无死亡病例,两组有统计学差异(6(12.2%)vs.0(0%),P0.01)。两组在溶栓治疗后24 h、14 d NIHSS降分率相似,没有统计学差异。溶栓后14 d MRS3分患者,轻型卒中组为(76.8%)优于非轻型卒中组(59.2%),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与非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相似,且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未发现颅内出血,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轻型卒中90 d预后及与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关系。 方法 连续纳入2014年8月-2015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轻型卒中患者,发病90 d时随访其二级预 防药物依从性、卒中复发情况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定义mRS评分≤2 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分别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早期神经功能恶 化、90 d内卒中复发、用药依从性对轻型卒中90 d预后的影响。 结果 发病90 d时成功随访轻型卒中患者292例,预后良好率为81.6%,90 d内卒中复发占10.4%。轻 型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占8.2%,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预后不良率为58.3%,显著高于无早期神 经功能恶化组的14.9%(P<0.001)。复发组预后不良的比例为86.7%,显著高于无复发组的6.7%(P <0.001)。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卒中复发促进不良预后发生。轻型卒中患者90 d内抗血栓和降血脂 药物依从性良好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3.5%和78.1%,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与预后无显著相关。 结论 轻型卒中90 d预后较好、复发率较低。轻型卒中90 d不良预后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卒中复发 相关;而与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龄轻型缺血性卒中3 h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连续收治入院的发病3 h内48例高龄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24例和未溶栓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基线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评分,治疗24 h后颅内出 血转化率,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90 d病死率。 结果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基线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治疗24 h后颅内出血转化率分别为4.17%和0(P =1.000),两组 90 d病死率均为4.17%(P =1.000),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及未溶栓组90 d mRS评分为0~2分的比率 分别为83.33%和54.17%(P =0.029)。 结论 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不增加急性期颅内出血转化的风险, 可以改善高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轻型卒中的定义及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其是否都需要溶栓尚存在争议。轻型卒中在我国卒中患者中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虽然有基于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事件高危人群(clopidogrel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acute non-disabling cerebrovascular events,CHANCE)系列研究抗血小板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但仍有30%的患者预后不良,由此带来的疾病负担仍然很重。当前指南对于发病4.5 h内的轻型致残性卒中推荐静脉溶栓治疗,而对于轻型非致残性卒中意见不一。近年的研究显示,对于轻型卒中合并大血管闭塞患者,早期包括静脉溶栓在内的积极再灌注治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功能获益。本文对轻型卒中溶栓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期待未来有更多的设计严谨的大型试验来评估溶栓治疗在轻型卒中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闫然  熊云云  李子孝 《中国卒中杂志》2021,16(10):1075-1081
轻型卒中的定义及标准目前尚未统一,其是否需要溶栓是卒中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 轻型卒中在卒中患者中的比例较大且有上升趋势,并且增加致残和复发的风险。轻型卒中患者即便在 4.5 h内到达医院也常因症状较轻而未能接受溶栓治疗,而这些未溶栓患者中有29%预后不良。轻型 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存在很大争议,而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卒中是否致残、NIHSS 评分、病因学分型等因素均可影响其预后,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溶栓治疗对轻型卒中患者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从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深圳市6个卒中中心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共224例,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5分定义为轻型卒中(minor stroke,MS),共116例,NIHSS 5分为非轻型卒中(non-minor stroke,NMS),共108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两组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mRS)、治疗后7 d内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 ICH)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发生率、90 d死亡率的差异。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rt-PA静脉溶栓的M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基线资料中,与NMS组相比,MS组心源性栓塞型卒中比例更低(7. 8%vs 17. 6%,P=0. 026),而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比例明显更高(41. 4%vs24. 1%,P=0. 006)。疗效性上,MS组90 d预后良好(mRS≤2分)比例明显高于NMS组(87. 9%vs 63%,OR6. 099,95%CI 2. 650~14. 040,P 0. 001)。安全性上,MS组7 d内END发生率高于NMS组(5. 2%vs 4. 6%); 7 d内s ICH发生率低于NMS组(4. 3%vs 6. 5%); 90 d内死亡率低于NMS组(1. 7%vs 7. 4%),校正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即使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END、既往缺血性脑卒中病史、既往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与MS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只有END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与NMS相比,MS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有助于改善90 d的神经功能预后,安全性与NMS相似。即使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END仍然是M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轻型卒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类型,其定义目前尚不统一,但大多数研究采用NIHSS评分≤3或5分的定义。由于轻型卒中有恶化和复发的风险,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者致残或死亡,所以积极的治疗势在必行。本文现围绕轻型卒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1轻型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轻型卒中是否应当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一大争议点。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在4. 5 h内静脉溶栓已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性别反应性差异及其可能影响因素。 方法 搜集2012至2013年江苏省临床卒中中心包括南京、徐州和扬州地区,6家三级医院神经内科住 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6 h内,行rt-PA静脉溶栓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不同性别之间的基线危险因素, 溶栓后颅内出血、卒中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差异,并分析不同性别患者溶栓后10~14 d 对神经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可能相关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289例患者,其中女性111例,男性178例。女性组平均发病年龄,女性组年龄 ≥75岁比率,既往有心房颤动、高血压病史,血小板计数、球蛋白、高密度胆固醇、D-二聚体方面等凝 血水平,溶栓前平均收缩压水平,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发生率等高于男性组;在既往吸烟、饮酒史,大 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发生率,颅内外磁共振血管造影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提示的血管内 轻度狭窄率低于男性组;而两组在既往脑血管事件、糖尿病病史,血管内无狭窄率、中度及重度狭窄 率等方面未见明显性别差异。女性在入院时、溶栓后24 h内及10~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 斯哥昏迷评分、意识受累程度、颅内出血发生率、卒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尤其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 率)均高于男性组,24 h内及溶栓后10~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低于男性。而24 h内、溶栓后 10~14 d症状性脑出血及死亡发生率未见显著性别差异。分别对女性组及男性组发病10~14 d神经功 能缺损评分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早期神经功能改善(24 h内神经功能 缺损评分下降≥8分或24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0或1分)、溶栓后10~14 d症状性脑出血发生、既往心 房颤动病史、基线高密度胆固醇水平与女性患者溶栓后10~14 d神经功能相关。同时,入院神经功能 缺损评分、24 h较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程度,溶栓后10~14 d症状性脑出血发生,发病距离 溶栓时间≤180 mi n发生率与男性患者溶栓后10~14 d神经功能相关。 结论 在本研究中,女性卒中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获益不如男性,与入院高密度胆固醇水平、入院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溶栓后24 h内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发生、既往有心房颤动病 史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高海拔地区轻型卒中与非轻型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特点。方法 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期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416例,均来自高海拔地区(海拔高度为2500~4500米),按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所制定的脑卒中评分标准(NIHSS)将其分为轻型卒中和非轻型卒中两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1)高海拔地区轻型卒中组和非轻型卒中组患者在性别、民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既往吸烟、酗酒史、高尿酸血症(H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血症(LD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水平比较(P0.05);(2)高海拔地区轻型卒中组与非轻型卒中组患者在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水平等比较(P0.05);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P0.05);(3)轻型卒中组与非轻型卒中组的复发率比较(P0.05),非轻型卒中患者表现为更多的不良预后结局比较(P0.05);轻型卒中遵从医嘱用药情况较非轻型卒中患者比较(P0.001)。结论高海拔地区轻型卒中与非轻型卒中患者在合并HAPC、高胆固醇血症、LDL、Hhcy、Lp-PLA2水平间存在差异性;轻型卒中与非轻型卒中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轻型卒中患者表现为更多的不良预后结局,轻型卒中患者遵医嘱服药情况差。  相似文献   

12.
轻型卒中被认为是症状轻微、非致残性卒中,但其高复发率常导致预后不良。功能独立 性量表常用来测量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用以评估患者功能独立性状况。其中卒中的严重程度、 是否行静脉溶栓治疗等因素对于患者的功能独立性以及预后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对目前影响轻型卒 中患者的功能独立性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内静脉溶栓后24 h内疗效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溶栓组(n=118)和非溶栓组(n=51)患者的基线资料、评价指标(包括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后24 h NIHSS评分、入院24 h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等)。结果(1)非溶栓组24 h后NIHSS评分与入院时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Z=-0.086,P=0.932),溶栓组入院后24 h NIHSS评分小于入院时NIHSS评分(Z=-4.629,P=0.001);(2)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比较,无论在END(SymbolcA@2=1.989,P=0.158)还是症状性出血(P=0.699)、脑梗死进展(P=0.176)、脑水肿(P=1.000)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能有效改善早期脑梗死症状,同时不增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发病4.50 h内入院的252例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行rt-PA静脉溶栓(静脉溶栓组,84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双抗组,108例),以及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单抗组,60例)治疗,治疗后24 h采用CT或MRI观察有无颅内出血,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表达变化,并于入院后7 d、发病后21和90 d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判断预后。结果入院后7 d,不同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均P=0.000)和ESR(均P=0.000)水平降低,其中双抗组和单抗组血清hs-CRP(P=0.000,0.000)和ESR(P=0.000,0.010)高于静脉溶栓组;治疗后24 h,静脉溶栓组与抗血小板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1/84)对0(0/168);χ~2=2.008,P=0.366]。入院后7 d,静脉溶栓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双抗组(P=0.043)和单抗组(P=0.012);发病后21和90 d,静脉溶栓组预后良好率仅高于单抗组(P=0.021,0.037)。结论对于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尤其是症状轻微但可致残的患者应及时行rt-PA静脉溶栓,而因各种原因未能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则需在发病24小时内及时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5.
出血转化,尤其症状性颅内出血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静脉溶栓后虽不常见但严重的 并发症,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我国卒中急性期溶栓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国 家,临床医生担心出血转化风险是主要原因。本文对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 认识,更好地改进卒中急性期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3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分为早期他汀治疗组(72例)和溶栓后他汀治疗组(121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6 h、12 h、24 h、72 h的血浆MMP-9水平。第7 d和第90 d时采用mR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并比较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溶栓后他汀治疗组及早期治疗组性别、年龄、溶栓时间窗、血压、既往史、实验室检查、NIHSS评分、TOAST分型及OCSP卒中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溶栓前血浆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后他汀治疗组比较,早期他汀治疗组溶栓后6 h、12 h、24 h及72 h的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t=2.64,t=-9.85,t=-8.88,t=-5.62;均P0.01)。早期他汀治疗组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他汀治疗组第7 d及第90 d mRS评分预后良好的比率显著高于溶栓后他汀治疗组(均P0.05)。结论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MMP-9水平有抑制作用,不增加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轻型缺血性卒中(通常指症状轻微,非致残性卒中)在全部卒中事件所占比例较大。由于轻型缺血性卒中症状轻微和非致残性这种特征,所以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的了解轻型缺血性卒中,研究人员对其概念、病因、治疗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在一些尚未认识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面。本文对目前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概念、病因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发病0~4.5 h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和非静脉溶栓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基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溶栓组记录发病至溶栓时间及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下降。结局指标采用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及患者死亡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卒中患者90 d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16例,其中成功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84例,非静脉溶栓32例。静脉溶栓组3个月预后良好53例(63.1%),预后不良31例(36.9%),其中发生出血转化6例(7.1%),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3.5%),死亡3例(3.5%)。非静脉溶栓组3个月预后良好12例(37.5%),预后不良20例(62.5%),其中发生出血转化5例(15.6%),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9.3%),死亡3例(9.3%)。静脉溶栓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基线NIHSS评分、高血压与90 d不良预后相关(P0.05)。静脉溶栓组和非静脉溶栓组相比,静脉溶栓组有更好的临床预后及更低的死亡率,两组在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病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尽早实施静脉溶栓对改善近期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6m结局的影响。方法 574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联合治疗组或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主要结局指标是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次要结局指标是复发缺血性卒中和6m结局。结果 联合治疗组30d时的神经功能恶化率和卒中复发率低于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能够改善老年患者,症状性后循环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6m随访结局。结论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在减少30d时神经功能恶化率和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方面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同时联合治疗也能改善特定亚组的6m结局。  相似文献   

20.
王聪杰  李虹  郑丽  刘珊  卢海丽  陈娜  张斌  周衡 《中国卒中杂志》2021,16(10):1044-1049
目的 观察rt-PA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以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连续住院治疗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 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溶栓+单抗组和溶栓+双抗组。对照组不进行静脉溶栓,长期口服阿 司匹林(100 mg/d)抗血小板治疗;溶栓+单抗组在rt-PA静脉溶栓(0.9 mg/kg,最大剂量90 mg)基 础上长期单用阿司匹林(100 mg/d)抗血小板治疗;溶栓+双抗组在溶栓后单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 (75 mg/d)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双抗治疗21 d后改为阿司匹林长期单抗治疗。随访3个月,有效性指标 为3个月时NIHSS 0~1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95~100分和mRS 0~1分的比例,3个月时缺 血性卒中的复发率;安全性指标为治疗24 h出血转化和症状性出血转化的发生率。另外比较三组间 基线和3个月时血清hs-CRP和IL-6的水平差异。 结果 研究共纳入85例患者,对照组28例,溶栓+单抗组28例,溶栓+双抗组29例,全部患者均完 成3个月随访,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溶栓+单抗组和溶栓+双抗组3个月随访时NIHSS 0~1分比例分 别为46.43%、78.57%和93.10%,BI 95~100分比例分别为53.57%、82.14%和89.66%,mRS 0~1分 的比例分别为50.00%、82.14%和93.10%,三组上述有效性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显 示,溶栓+双抗组高于溶栓+单抗组和对照组,溶栓+单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 照组、溶栓+单抗组和溶栓+双抗组3个月时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分别为32.14%、7.14%和3.45%,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指标方面,三组均无出血转化事件。对照组、溶栓+单抗组和溶栓+双抗组3 个月时的hs-CRP水平分别为11.92±3.58 mg/L、9.04±2.85 mg/L和6.04±2.65 mg/L,IL-6水平分别为 26.18±4.65 ng/L、16.11±6.93 ng/L和12.84±2.57 ng/L,三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其中溶栓+双抗组低于溶栓+单抗组和对照组,溶栓+单抗组低于对照组。 结论 对于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短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改善患 者神经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