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n=43,采用常规治疗)和B组(n=43,采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C反应蛋白、心脏超声、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BNP(心钠素)、LV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等指标进行检查和对比。结果:B组C反应蛋白水平、LVEDV、LVESV、LVDd、血浆BNP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整体左室功能和心脏功能,值得临床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在社区冠心病2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45例。对照组为西药常规治疗组;治疗组为西药常规治疗加服芪参益气滴丸,芪参益气滴丸0.5 g(1袋),餐后30 min服用,3次/d。2组均在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中医证候总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评价芪参益气滴丸在社区冠心病2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LVDd、LVEDV、LVESV较对照组低,2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高,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整体左室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施唯 《新中医》2016,48(8):97-98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对糖尿病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糖尿病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脂、强心、利尿、扩血管、抑制心肌重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炙甘草汤口服治疗,服药时间3月,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3月后检查心脏超声,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功能改善程度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心功能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型脑利钠肽前体(BNP)数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伍炙甘草汤治疗,能改善糖尿病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郦虹  吴玉泉  陈晓娜  宋添晶  孟冉 《新中医》2019,51(10):81-84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结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高龄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龄心肌梗死患者(气虚血瘀证)按接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室重构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Ds)]以及心功能指标[每搏量(SV)、有效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组为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心室重构各项指标LVEDV、LVESV、LVDd、LVD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中西医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指标SV、CO、CI、LVEF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中西医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高龄老年人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帮助其恢复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血压、血浆NT-pro BN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疾病中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情况,调节血压,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双抗血小板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集的10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阿司匹林0.1 g+氢氯吡格雷75 mg口服;观察组71例采用阿司匹林0.1 g+氯吡格雷75 mg联合芪参益气滴丸1.5 g口服,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CO)、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收缩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及血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记录不良反应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82.76%(24/29)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5.77%(6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O、LVEF升高,LVEDV、LVESV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O、LVEF较高,LVEDV、LVESV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BNP、CRP、Fib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BNP、CRP、Fib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食欲不振,观察组2例腹泻、1例面色潮红,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双抗血小板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确切,可以改善心功能,降低血BNP及炎症因子,且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hs-CRP)和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疗程12周.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测定血浆hs-CRP和BN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s-CRP,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s-CRP及BNP水平,同时降低LVESVI,LVEDVI,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205-1207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剂、洋地黄、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芪参益气滴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参益气滴丸,疗程8周。随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包括体重、心率、6 min步行实验、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型脑利钠肽(NT-Pro BNP)水平)。结果:芪参益气滴丸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92.5%),高于对照组的(40.0%、77.5%)(P0.05)。芪参益气滴丸组和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型脑利钠肽(NT-Pro BNP)水平、体重、心率、6 min步行实验等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芪参益气滴丸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型脑利钠肽(NT-Pro BNP)水平、体重、心率、6 min步行实验等心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提高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毒性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观察。  相似文献   

9.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衰60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脑钠素(BNP)水平影响。方法 120例扩张性心肌病心衰病人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芪参益气滴丸组(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抑制心肌重构等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芪参益气滴丸,服药时间6个月,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检查超声心动图,血浆BNP浓度,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死亡率。结果经6个月治疗后,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死亡率降低(P〈0.05),血浆BNP水平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径缩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能明显降低血浆BNP的水平,更好地改善扩张性心肌病心衰病人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可能是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抗肿瘤药物相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1年5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的各种晚期恶性肿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芪参益气滴丸,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血浆脑钠肽(BNP)、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酶学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0%,高于对照组的74.2%(P<0.05);2组治疗后LVEDD...  相似文献   

11.
小青龙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用小青龙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LVESV、LVEDV降低,LVEF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青龙汤治疗CHF患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具有症状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完全随机分成芪参益气滴丸组和对照组,芪参益气滴丸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芪参益气滴丸,服药时间0.5 a,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两组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半年检查动态心电图,计算窦性心率震荡(HRT)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行6 min步行试验(6-MWT).对比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上述参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及六分钟步行试验改善更优,TS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显著增加抗心衰疗效,并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预防猝死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观察方法,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强心、扩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30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同时给予比索洛尔,从1.25 mg的初始剂量开始口服,视患者心功能状况1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同时给予比索洛尔,从1.25 mg的初始剂量开始口服,视患者心功能状况12周递增1次剂量,达到5 mg/d后,1月递增1次。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临床表现,可加靶剂量10 mg/d,达到此剂量即不再加量。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SV、LVEDV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LVESV、LVEF、LVEDV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能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自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卡托普利治疗)各50例,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治疗8个月后,观察两组在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且在治疗期间检查患者的血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比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0.0%,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6.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卡托普利单纯治疗效果,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掌握老年心衰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老年心衰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行瘀利水法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病例均予以常规治疗(应用洋地黄、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制剂、ARB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行瘀利水法中药治疗,疗程均2个月。观察二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以及LVEF和血浆BNP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7.5%,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二组治疗后LVEF均显著升高,血浆BNP浓度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及(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明显,治疗后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及(P〈0.05)。结论:温阳益气行瘀利水法能显著提高LVEF,降低血浆BNP浓度,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茯苓四逆汤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水平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茯苓四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浆BNP、UⅡ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直径(LVIDd)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优于对照组72.7%(P〈O.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血浆BNP、UⅡ水平、LVEF、LVIDd、LVEDs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茯苓四逆汤对心衰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这可能与其下调血浆UⅡ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李洁 《中医药研究》2012,(10):1161-116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汤,每日1剂,疗程12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VST、LVPWT、LVDd、LVEF、BNP、ET、NO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以降低BNP浓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对无症状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按入选标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再予以益气活血汤口服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浆脑钠素(BNP)、急性期反应蛋白(CR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BNP、CRP及LVEF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可显著改善无症状心衰患者的BNP、CRP及LVEF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