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专科医院门诊部应对突发疫情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传染病院门(急)诊部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能力及其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在应对2002年广州市登革热突发疫情和2003年SARS突发疫情过程中,制定及完善各项应急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严格进行岗前培训,科学合理调配人力,保证应急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协调各方支持。结果2002年收治登革热患者980例,治愈943例,治愈率达96.2%;2003年收治SARS和疑似患者402例,确诊261例,治愈率达95.5%,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达96%,门诊部无发生一例医务人员感染及其他患者感染。结论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不仅能保证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任务,还保障了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突发登革热疫情救治中护理应急管理的作用。方法针对226例突发登革热患者的救治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应急管理,包括组建专用救治病区、成立护理应急小组、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和及时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比较护理应急管理前后,护士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及患者对登革热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22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交叉感染发生。与护理应急管理前比较,护理应急管理后应急小组护士的登革热防治知识、急救理论知识、胸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使用的成绩均有明显提高(P0.01)。与护理应急管理前比较,护理应急管理后226例患者的登革热相关知识正确率均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应急管理是突发登革热救治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级综合医院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方法,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沟通上报体系;明确管理部门的责任;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加强对各级、各类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结果收治的16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在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医院实现患者零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结论二级综合医院面对突发疫情,迅速针对医院特点及管理难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是当今人类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其主要媒介是伊蚊。具有典型的地方性、季节性、突然性、传播快、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的流行特征。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剧烈头痛、眼眶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我院于2006年9月至10月收治了6例自境外输入性登革热患者,经认真的临床观察治疗和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控制了病情的发展,无一例病情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亦无一例发生二次感染的病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例患者平均住院12天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综合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在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应急护理管理对策,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症监护室应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定点收治医院病区管理工作中,我院采用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善后恢复的全过程应急管理方法,制定了改建监护室、布局应急管理架构、组建梯队式的应急护士团队、修订规章制度等应急管理措施。结果重症监护室收治重型、危重型病例13例,其中死亡1例,危重监护1例,出院11例,救治成功率达84.6%;患者零重返监护室,护士零感染。结论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善后恢复的全过程应急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应急管理能力,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重症监护室高救治成功率的目标,提高了重症监护室的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国家援鄂医疗队护理人力管理策略,提升护理管理效率。方法 借鉴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以“应急保障-应急基础-应急行动”为护理人力管理思路,构建科学有效且实用性强的ICU护理人力管理模式。结果 国家援鄂ICU护理团队共135人,建立7个护理小组,实施弹性管理;开展递进式培训、临床教学30次。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109例,其中机械通气患者75例。结论 国家医疗队为应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组建ICU护理团队,形成了“应急保障-应急基础-应急行动”护理人力管理模式,通过采取“集权式”和“小组式”相结合的网格式管理,保证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三级综合医院门诊的预检分诊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强化预检分诊管理、做好门诊人力资源调配、提升认知能力、加强健康宣教、做好"双向防护"工作、加强心理支持等措施。认为以上措施可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院内传播。目前该综合医院已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4例,治愈出院3例,门诊运行良好,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交叉感染病例发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为国内各级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门诊的预检分诊护理管理提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王玉秀  张瑞珂 《护理学报》2020,27(14):54-58
目的 探索医院精神科住院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护理管理。方法 精神科住院部在2020年1月21日—2月29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取严格掌握患者入院指征和严格执行陪护探视制度控制人员聚集;通过体温监测和流行病学筛查关卡设置防止疫情输入;对住院患者进行分区收治、分级防护防范院内交叉感染;制定精神科住院患者疫情排查处置流程、通过首次排查和每日排查进行动态疫情防控;调整住院患者外出转运带送、专科治疗用药、院内外康复管理等工作流程落实防控措施;采取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严格执行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巡视制度、分级护理等护理核心制度,确保患者安全。结果 精神科住院部日均在床住院患者421例,累计开展新入院及在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每日排查16 840例次,排查率为100%,带送患者外出转运506例次,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无院内交叉感染,未发生住院患者自杀自伤、肇事肇祸、擅自离院等护理安全事件。结论 精神科住院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护理管理成效明显,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冯雁  刘卫华 《当代护士》2021,28(6):162-164
总结了某驰援武汉医疗队护理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为应对呼吸道传播性疾病护理管理提供依据.主要通过构建临时护理管理架构,加强防护培训及督查,制定工作职责与流程,加强院感防控及心理疏导,有效控制感染,保障了护理质量安全,为医疗队决战胜利打下坚实基础.累计收治确诊患者463人次,其中重型181人次,危重症109人次,治愈出院305人次,40人由重症转为轻症,实现了收治患者零投诉、不良事件零发生、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管控效果.认为在疫情期间,医疗队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护理人员对COVID-19疫情的应对能力,确保护理质量安全,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团队合作思路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应用糖尿病护理团队合作思路.随访患者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的护理风险、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发生低血糖等护理风险率、焦虑程度、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护理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分级预警运行模式在重大传染病疫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分级预警运行模式应对2001年~2003年在我院的3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分别为先后收治的209例霍乱、980例登革热和261例SARS患者。结果根据疫情与不同传染病采用不同分级预警模式,霍乱疫情启动Ⅱ级预警,全部治愈(100%),登革热疫情启动Ⅲ级预警,治愈943例(96.2%),好转36例(3.7%),死亡1例(0.1%);SARS疫情启动Ⅰ级预警,治愈159例(60.9%),好转70例(26.8%),死亡12例(4.6%),转院20例(7.6%)。结论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启动分级预警模式,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设备,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控制传染病大流行,同时可减少疫病对医护人员健康和医院造成的危害,确保顺利完成救治任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6例重症登革热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2007年5—11月对16例重症登革热患者实施治疗护理。结果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交叉感染,半年后随访良好。结论登革热病患者除了具有传染性外,病情重,同时存在多种脏器损害,应做好消毒管理工作,防止传染源播散,同时应调整患者机能状态,提高患者全身抗感染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收治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区管理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病区管理,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在收治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病区从环境、人员、物品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结果患者住院8d,康复出院,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结论面对突发疫情,病区制订并实施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切断甲型H1N1流感在医院内的传播途径、确保医务人员、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综合医院在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时的应急护理管理实践经验,为护理管理者科学应对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该院护理部在医院疫情防控指挥小组的统一部署下,迅速成立防疫护理组织应急管理小组并启动应急管理预案,配合实施应急管理工作,持续管理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多措并举有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 结果 在护理部应急管理小组的统一指导下,该院一线2 800余名支援护士顺利协助并完成发热门急诊、隔离病区、方舱医院及其他一线病区患者的重症抢救、检验检查、诊疗转运等救援工作。 结论 该院护理部通过制订护理组织应急管理方案和构建精准化管理策略,为指导各级护理人员进行科学防控疫情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亚定点医院在应对突发重大传染性疫情时护理管理实践经验,为亚定点医院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具体实际,深入分析亚定点医院护理工作特点,总结护理管理难点,构建亚定点医院管理模式。结果 在该模式下,亚定点医院安全运行 25天,开放床位960张,包含80张重症监护病床。累计收治患者 2041例,治愈出院1584例,转出 114例。共计570名护理人员参与亚定点医院患者护理工作。总结 应对突发重大传染性疫情,建立亚定点医院在进行患者集中隔离与分级、分层收治发挥重要作用,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亚定点医院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萨提亚为核心的团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萨提亚为核心的团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SAS和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应对方式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萨提亚为核心的团队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信心和自我认知,逐渐改善患者负性应对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视角护理干预法在重症登革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于该院的重症登革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重症登革热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全视角干预法护理,对2组重症患者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重症登革热护理对象干预后的各项时间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给出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登革热患者施以全视角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其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事件中,血液应急保障对血站提出了严峻的考验。2013年8月15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发现首例登革热患者,8月21日确诊154例,8月28日确诊患病增加到372例,到2013年11月25日全州共确诊登革热患者1 300多例(网络直报信息)。此次疫情来势猛,蔓延速度快,患者病情重。面对突发疫情,血站立刻启动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血液应急保障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登革热患者急救用血的供应,未出现因缺血而死亡的病例,有效保证了本  相似文献   

19.
在我院收治中国首例SARS患者后,面对这突如其来迅速传播的病情,大型综合医院如何应对,防止传染病在医院内感染和传播,是医院管理者遇到的新问题。由于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尤其是提高易感人群对SARS的认知,强化自我防护意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从而有效地阻断传播途径,在收治128例(含疑似病例)的同时,无一例患者死亡,无一例院内交叉感染且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确保医疗护理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综合医院肿瘤患者分散在各相关科室的情况,组建了医院癌痛护理策略团队.通过对团队的建设,癌痛知识的培训,以及团队成员在各科室的临床实践等活动,提高了科室护理人员对癌痛的认知水平,从而使更多的癌痛患者得到专业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