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索洛尔对甲亢伴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初发甲亢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心率及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四组,均在给予甲巯咪唑(北京太洋药业)10 mg,3次/d的基础上,以富马酸比索洛尔(德国默克公司)为治疗组 :心率<110次/min,给予5 mg,1次/d;心率≥110次/min,给予10 mg,3次/d,疗程4周 ;以普萘洛尔(石家庄康贺威药业)为对照组:心率<110次/min,给予10 mg,3次/d;心率≥110次 /min,给予20 mg,3次/d,疗程同上.结果:2周后,比索洛尔组心率由(121±12.5)次/min减至(82. 7±7.5)次/min;普萘洛尔组心率由(118.5±13.8)次/min减至(95.7±11.5)次/min,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甲亢伴快速心律失常较普萘洛尔疗效显著,既能迅速控制甲亢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又有较好的转律作用.  相似文献   

2.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采用强心、利尿等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组40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组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7.5%)(P〈0.05);治疗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组心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LVE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组LVEF改善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比索洛尔在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方法: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参松养心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50例,给予比索洛尔(康忻)5mg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心律失常上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心律失常上与比索洛尔相比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对老年患者慢性心功能不全(或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浆脑钠素(BNP)和脑钠素前体(pro—BNP)的影响。方法46例年龄在79—96岁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在基础用药的前提下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1.25—5.0mg,每日一次,随访(14±5)个月。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浆BNP、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肝肾功能等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前平均LVEF、血浆BNP、pro—BNP分别为0.397±0.0758、179.36±45.88、1686.69±488.73;随访结束时(治疗没停止)上述指标分别为0.456±0.0611、86.25±19.89、832.47±262.48(P〈0.05)。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前、随访结束时及随访期间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代谢水平等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基础用药的前提下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能降低血浆BNP、pro—BNP水平,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的心功能。药物对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代谢等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缪琳 《中外医疗》2013,(34):107-108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甲亢伴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甲亢伴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48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比索洛尔和普萘洛尔,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率改变和FT3和FT4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前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FT3和FT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可以有效地治疗甲亢合并快速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7月于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对照组)和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1.25~2.5 mg/d开始,2周后剂量加倍,直到达到最大耐受剂量(5~10 mg/d,以保持静息时心室率≥55次/min),治疗组采用胺碘酮负荷量200 mg,3次/d,1周;继之200 mg,2次/d,1周,然后200 mg,1次/d维持治疗,比索洛尔用法同对照组。根据心率、QT间期、血压调整剂量,心率〈55次/min时将比索洛尔用量逐渐减少。两组同时给予强心药、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结果:一共入选患者70例,完成随访65例,失访率为7.14%,其中联合应用胺碘酮组因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而停药2例,最终共完成试验63例,其中比索洛尔组33例,联合应用胺碘酮组30例,与比索洛尔组比较胺碘酮联合治疗组各类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减少(均P〈0.05),Q-T间期延长(P〈0.05),两组室性心律失常控制情况:联合胺碘酮组总有效率93.3%,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57.6%(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持续性室速、室扑和室颤及死亡。心功能情况: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好,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联合应用比索洛尔和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用比索洛尔组,不良反应无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快心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79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合并心率明显增快者为研究对象,收集阿托品用量不足和阿托品化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前及应用后24h的心率、阿托品应用速率、血压、心脏指数、氧合指数、瞳孔大小及皮肤干燥、躁动、腹泻发生率等参数,予以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前及用后24h心率均见明显下降[(148-4-20)次/minvs(115±13)次L/min]、[145±21)次/min vs(106±16)次/min],P〈0.05,但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氧合指数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阿托品用量不足组阿托品应用速率增加[(3.1±1.9)mg/hVS(9.6±4.5)mg/h,P〈0.05],胆碱能症状改善;阿托品化组除心率之外的阿托品化表现及阿托品应用速率无显著变化[(10.1±5.8)mg/hVS(9.9±4.5)mg/h,P〉0.05)]。结论关托洛尔可有效拮抗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阿托品后的心率增快,且对呼吸循环功能无显著影响,不干扰阿托品化指标的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口服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和两组间频发室性早搏数量。结果β受体阻滞剂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有效(P〈0.05),比索洛尔组有效率比美托洛尔组高(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肯定,其中比索洛尔较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比索洛尔和培哚普利治疗清晨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和培哚普利对清晨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的分为两组,其中比索洛尔组(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40例,培哚普利组(服用培哚普利)32例,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均完成动态血压监测、心率及生化值变化。结果两药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和较好控制清晨高血压,它们的降压谷/峰比值都超过65%,但对照组清晨6~10时平均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实验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和培哚普利均为安全有效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比索洛尔控制清晨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培哚普利。  相似文献   

10.
吕昀  张英 《中原医刊》2005,32(18):23-24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口服氯沙坦50mg/d,比索洛尔5mg/d;对照组口服比索洛尔5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行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未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LVEDV、LVESV、EF、FS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氯沙坦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优于单用比索洛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比索洛尔组(36例)和稳心颗粒组(36例),比索洛尔组给予比索洛尔片,起始每次1.25mg,1次/d,逐渐加量,按1.25、2.5、5rag倍增,能耐受者直至5mg,1次/d维持;稳心颗粒组给予稳心颗粒9g,3次/d,口服;治疗组在比索洛尔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g,3次/d,口服。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和室性早搏改善情况等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比索洛尔组和稳心颗粒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69.4%和72.2%,24小时室性早搏降低率分别为89.7%、74.3%和76.1%。治疗组24小时室性早搏降低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比索洛尔组相比分别提高15.4%、16.7%和22.3%,与稳心颗粒组相比分别提高13.6%、13.9%和19.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早搏有更显著的疗效,而且未明显增JJU,t~,率过缓和血压偏低等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郭栋梁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0):150-151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苯磺酸氨氯地平、福辛普利对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8月一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患者105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治疗;B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c组患者给予福辛普利治疗。治疗结束后记录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观察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种药物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苯磺酸氨氯地平降低收缩压的效果最为显著(P〈0.05),比索洛尔组舒张压及心率改善最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效果较好,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福辛普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沈耿生 《现代实用医学》2013,(12):1360-1361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治疗组均给予比索洛尔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期前收缩总有效率为75.1%,对照组期前收缩总有效率为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24h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h室性期前收缩减少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3例窦性心动过缓,对照组4例窦性心动过缓,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傅涛  李洁  郭晋爱  荆忱  陈杰  陈宏 《北京医学》2010,32(11):906-909
目的评价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心功能I~IV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5例,分为A、B两组。A组(治疗组)66例,予富马酸比索洛尔2.5~5mg/d和常规缺血性心肌病治疗;B组(对照组)59例,仅予常规缺血性心肌病药物治疗。在治疗开始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心率、血压、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胸比率、肾功能以及心肌标志物的检查。结果两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和59.32%,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率、血压、心胸比率在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监测肾脏功能和心肌标志物水平,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效果明显,能够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使左室容积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心率和血压得到改善,心胸比率下降,降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猝死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运用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4):2194-2195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并与对照组48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心功能、血压、心率、室性早搏数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法分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组(治疗组,n=48)与左旋氨氯地平组(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每天1次晨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每天1次晨服。2组患者用药均从小剂量开始,每2~3天进行血压、心率监测1次,酌情逐渐增加至适宜用量,疗程均为8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仅以地高辛和利尿剂有效剂量加以维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功能稳定基础上,从给予贝那普利5mgQd开始,逐周增加5mg,可用到20mg/d分二次服;比索洛尔2.5mg/d开始,逐周增加1.25mg,可用到10mg/d。分别于3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前、后对比心功能、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运动耐量检测用6min步行试验,服药期间密切观察不良反应,每半月记录1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18个月随访期间,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60.3%,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参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因心衰加重而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在传统的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ACEI联用治疗CHF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降低其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董守仁 《中原医刊》2009,(13):77-78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刹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强心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比索洛尔5mg,口服,每天2次,视病情逐渐增量至10~20mg,每天2次,治疗6个月后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及运动耐量试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率、血压明显下降(P〈0.01),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张光星  林云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572-1573,1587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荆(ACEI)和β-受体阻滞荆联用均可逆转左心室肥厚(LVH),观察比索洛尔和缬沙坦联合应用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与用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比较,效果无差异。方法将8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加贝那普利组(A组)46例和比索洛尔加缬沙坦组(B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A峰/E峰比值(AE比值)、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A组、B组治疗前后LVEF、CO、LVDd无变化(P〉0.05);AE比值、LVMI、IVST、LVPWT两组均明显下降(P均〈0.01),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比索洛尔和缬沙坦联合应用与和贝那普利联用一样能显著逆转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王朝点  史育红  罗文溢 《四川医学》2013,(10):1509-1511
目的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三种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对131I治疗后Graves 病患者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2年10月进行131I治疗的Graves 病患者共186例,采用随机双盲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比索洛尔组、美托洛尔组、普萘洛尔组对Graves 病患者心动过速控制情况.结果 第一周3组心率都下降,第二周普萘洛尔组心率明显快于比索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四周美托洛尔组、心得安组患者心率明显快于比索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131I治疗后Graves 病患者,如有心动过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其中比索洛尔心率控制平稳,服用简单,心脏反应轻微,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