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五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道5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男3例,女2例,年龄9-77岁。平均病程56天。临床主要表现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症状。头颅CT显示类圆形混杂密度影,明显增强,周围脑水肿。肿瘤位于幕上4例,幕下1例。本病术前确诊困难,且必须排除有颅外淋巴瘤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指原发于脑.脊髓、脑膜的淋巴瘤,几乎均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证实多为B细胞源性淋巴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很少见的肿瘤,目前认为本病约占颅内肿瘤的1%,免疫缺陷及器官移植后接受免疫制剂治疗者发病率较高,国外文献报道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病人中有艾滋病人。我院从1990~2005年间共收治11例,术前全部诊断不明确,术后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phoma,PCNSL)临床少见,仅占原发颅内肿瘤的2%.全身恶性淋巴瘤的0.7%~1.7%。而最近10年,PCNSL的发生率增长了3倍,国内亦有报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3例,结合国内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在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病人,比较了立体定向192Ir间质内放疗与传统的手术切除,再配合术后化疗和放疗在治疗,该病中的不同疗效.结果1993年前手术切除的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中,2例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随访5例,分别于术后3.5~32个月内死亡.1993年后对14例脑内恶性淋巴瘤病人,进行立体定向192Ir内放疗中,无手术死亡.随访12例,失访2例.目前共存活3例,至今最长生存时间为6年另3个月.生存时间2年内8例,2~5年5例,超过5年以上1例.结论对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病人的治疗,立体定向192Ir间质内放疗的疗效,明显地优于传统手术配合化疗和放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少见,多见于艾滋病、器官移植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但免疫功能正常者也可发病, 我院于2002年7月~2005年1月收治5例免疫功能正常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1例报告鲍光欣郑建仲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PCNSL)极少见,据Freeman统计12447例淋巴瘤的病例中仅发现23例(0.18%)[1],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5岁。2个月前全头部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肿瘤均位于幕上,单发6例,多发4例,手术前误诊7例。肿瘤多位于脑室旁的深部白质。影像学表现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类似重叠之处。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靠手术及病理检查。结论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和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困难。病理检查是确诊本病的唯一手段。早期手术配合放疗、化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3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2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5例行立体定向穿刺检查,2例行腰椎穿刺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行放化疗。结果35例患者均证实为恶性淋巴瘤。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32例,2例无改善,1例加重。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较为罕见,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有望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方法:采用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32例淋巴瘤均来源于中构神经系统,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多位于颅内幕上,也可发生于椎管内,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较清楚;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确诊要靠病理检查;单纯手术不能延长患的生存期,放疗和化疗有一定疗效,多数预后差。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早期手术、病理证实后采用放疗和化疗是延长患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别是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单发肿瘤15例,位于幕上13例,幕下2例。多发肿瘤4例。多数病灶位于深部白质,14例病灶邻近脑室。肿瘤平均最大径超过3cm。T1像14例信号较低,5例等信号。T2像5例低信号,余为等信号。肿瘤水肿相对较轻。注射造影剂后,肿瘤多数均匀强化。病理均为NHL恶性淋巴瘤。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类似及重叠之处。通过认真的影像分析并结合活检结果,有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诊疗初步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对15例确诊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B细胞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好发于脑深部组织如基底节区、小脑半球等,肿瘤T1加权像多为等或低信号,R加权像多呈高信号,也可以为等信号,DWI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见病变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有多个小突起,似树枝状改变。10例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5例行组织活检.术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B细胞型淋巴瘤,术后14例行直线加速器电子线放疗及激素治疗,1个月后复查提示肿瘤明显变小;1例术后放弃放疗,给予激素治疗,肿瘤明显变小,但易复发。结论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及树枝状改变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特征,缺乏特异性;MRI表现及诊断性激素治疗有助于术前诊断,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后行激素及放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肿瘤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由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淋巴细胞演变而来的恶性肿瘤.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低,占恶性淋巴瘤的0.2%~2%,在颅内肿瘤中占0.5%~1.5%[1].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而且表现形式多样,给诊断带来很大难度.2008-06我科收治1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指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外恶性淋巴瘤,无明确神经系统以外淋巴瘤,在所有颅内肿瘤中仅占0.85%~2.00%[1].作者遇到1例PCNSL,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放射学特征、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rimary cell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指诊断时肿瘤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而未发现其它部位的淋巴瘤而言,以往甚为少见,仅占原发肿瘤的0.3%~1.5%,但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在免疫缺陷人群中呈明显上升。目前仅次于脑膜瘤和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由于PCNSL与结内淋巴瘤相比较少见,对其认识远不如结内淋巴瘤,但随着免疫组化技术及基因重排检测技术的发展,其诊断水平有明显提高。现就临床病理学有关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PCNSML)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PCNSML的临床资料 ,归纳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是颅内少见的肿瘤 ,其临床特点和影像表现多变、临床误诊率高 ,平均生存时间只有 13 8个月。结论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好发于 4 5~ 6 5岁 ,发展迅速 ,临床和影像学方法容易误诊 ,病理诊断是必需的 ,放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3%,起病急,病程短,恶性度高,预后差。现将我院自1994年6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5例PCNSL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方法采用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32例淋巴瘤均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多位于颅内幕上,也可发生于椎管内,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较清楚,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确诊要靠病理学检查;单纯手术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放疗、化疗有一定疗效,多数预后差。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早期手术、病理证实后采用放疗和化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七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自1980年至1994年收治中枢神经系作者单位:200003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统恶性淋巴瘤7例,其中5例发生在颅内,2例发生在椎管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13~61岁。病程7天至3.5个月,...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附13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1984~1986年我院1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其中幕下,脊髓内各1例;幕上11例。多发3例。体表淋巴结肿大1例。大部分病例的周围血像分类中显示淋巴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2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病程短.病情进展快.颅压高症状出现早,多位于幕上,可单发或多发,可侵及室管膜和软脑膜并沿之播散;CT扫捕多表现为等密度肿块,MRI显示T1加权像多呈低信号,T2加权像多呈高信号,CT和MRI增强扫捕病灶多呈均匀明显强化:对放疗、化疗敏感。结论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类似之处,鉴别比较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加放疗、化疗的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