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江苏省47家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利用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分析江苏省47家三级医院2012—2016年抗菌药物利用的趋势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调查收集江苏省47家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的用药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包括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排序比(ranking ratio,B/A)等。结果 口服类抗菌药物、注射类抗菌药物、总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注射类抗菌药物DDDs总体呈上升趋势,口服类抗菌药物的DDDs是注射类的2倍左右;青霉素类β-内酰胺抗菌药(J01C)、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J01D)、其他抗菌药(J01X)用药金额从2012—2016年呈现递增趋势,且J01C的DDDs逐年增长;J01D使用金额所占比例最高,且稳定65%~67%左右,DDDs亦最高。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以第三代头孢菌素(J01DD)数量最多,阿培南的DDC最高。结论 大部分不同种类抗菌药物的DDDs、用药金额在2012—2016年间保持平稳,但有部分抗菌药物用药金额、DDDs出现上浮趋势,且存在用药品种集中的现象。部分抗菌药物的DDC较高,而且不同药物的DDC差距悬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管理此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1—2015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数据,对药物的名称、规格、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品种数、品规数保持基本稳定,销售金额排序前两位的分别是2011年的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2012—2015年的碳青霉烯类和单环类,DDDs分别为167200、121321、92586、90029、88302,DDC值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整体下降,提示通过医院加强管理和药师的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分级管理制度的成效。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1年药剂科抗菌药物的出库记录,统计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费用(DDC)等情况。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逐年升高,但占总药品销售额的比例逐年下降。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及DDDs显著高于口服药。销售金额居前列的药品主要集中在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且均为注射剂。"非限制使用类"药品销售金额及DDDs逐年上升,"限制使用类"药品销售金额及DDDs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特殊使用类"药品的销售金额及DDDs逐年下降。结论: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已初见成效,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但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全院医师、药师及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规范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由药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我院门诊药房2010--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和销售金额排序法,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抗茵药物使用强度(AUD)等进行分析。结果:门诊使用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及林可霉素类DDDs较高,其中头孢菌素类的销售金额和DDDs最高。结论:我院临床用药基本合理,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是我院抗菌用药的优先选择。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健全我院抗茵药物分级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任秀华  刘东 《中国药师》2013,(6):887-889
摘 要 目的:调查分析武汉地区32家医院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用药的现状及趋势。方法: 以用药量、用药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指标,分析其临床应用情况并预测未来趋势。结果:除克拉霉素和麦迪霉素外,大多数药物总用药量、用药金额、DDDs呈逐年下降趋势。前5位药物总用药金额分别占全年总用药金额的97.20%,97.38%,98.11%;前5位用药频繁的药物中,DDC在 3.19~12.64元/日。结论: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促进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依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收集2009-2011年我院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数据资料,采用Excel 2003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累计 DDDs 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acterial use density , AUD)并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 AUD 分别为每百人天86.60,88.40,62.10限定日剂量(DDD)。 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占主体地位,且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占90%,抗菌药物限定日费用(DDC)值偏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过度、用药集中、抗菌药物 DDC偏高等不合理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7-20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规范化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20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总销售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口)连续3年排名第1位。DDDs值基本呈增长趋势,其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口)和伏立康唑的DDDs值排序连续3年变化明显。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国产)和伏立康唑的AUD连续3年不断上升。2018年之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口)的AUD明显下降,其他药物的AUD基本保持不变。各药物的DDC基本保持不变。进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B/A连续3年变化明显且偏离1.00较大,其他药物的B/A均接近1.00。结论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个别药物使用存在问题。医院应继续加强管理,采取必要措施,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有效遏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1—2014年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1—2014年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并进行汇总,对抗菌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 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2014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比例前3年连续下降,2014年有小幅上升;抗菌药物的品种数基本稳定;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及其复合物连续4年的销售额和 DDDs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位;多数种类的抗菌药物的 B/ A 值<1;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连续4年的 DDDs 排名第一位,同种药品不同年份的 DDC 值略有差异,多数药品的 DDC 值>100元。结论2011—2014年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规范合理,抗菌药物的使用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咸阳市中心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进行分析,为其规范化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2018年咸阳市中心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总销售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美罗培南连续3年排名第1位。总体来看,使用最广泛的为抗革兰阴性菌的碳青霉烯类、其次为抗革兰阳性菌的糖肽类和噁唑烷酮类,抗真菌药使用最少。各药品的DDDs排名基本稳定。2016-2018年各药品的DDC有不同程度的下调,除两性霉素B脂质体以外,其余药品的使用成本均较高。去甲万古霉素、替加环素、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B/A值大于1,其余均小于1。结论 咸阳市中心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医院应继续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临床药师作用,有效遏制和减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5-2018年浙江省12家医院肿瘤患者抗凝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其用药特点和趋势。方法 对2015-2018年浙江省12家医院肿瘤患者使用的抗凝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8年肿瘤患者抗凝药物的用药总金额呈上升趋势,2018年比2015年上涨2倍左右;其中肝素类抗凝药的DDDs和DDC排名较前,肝素钠类B/A大于或接近于1,肝素钙类B/A小于1;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片、阿哌沙班片和达比加群酯胶囊的DDDs逐年上涨,但排名仍较后,且DDC较高,B/A接近于1;纤溶药的DDDs轻微上升,但DDC较为稳定,B/A小于1;华法林的DDDs稳定,DDC低廉,B/A大于1。结论 2015-2018年浙江省12家医院肿瘤患者抗凝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基本无滥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近5年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2010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DDDs和DDC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占临床治疗的主导地位。结论: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总体情况基本合理,但是为延缓细菌耐药的产生,应进一步规范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及占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托我院“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原始数据,对2010-2012年我院PPI的品种、销售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剂量(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PPI的总DDDs及总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DDDs及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注射用PPI的销售金额构成比及DDDs构成比均逐年增加,且增幅较大;各药的DDC呈平稳趋势.结论:PPI在我院临床使用广泛,存在无适应证使用、盲目预防性应用、偏爱使用注射剂型等不合理现象,应加强PPI的合理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病原菌耐药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以及碳青霉烯类销售金额排序居前列;3年来头孢菌素类在销售金额与DDDs中一直占据较大比例;抗菌药物DDDs与病原菌耐药率呈正相关。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药物选择起点偏高、病原菌耐药率高等问题,医院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尽量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使抗菌药物的应用更加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5.
2007~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2007~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我院住院病房抗菌药物的品种数、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我院住院药房抗菌药物品种数以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年西药销售金额的构成比变化不大。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销售金额在各年均排在前2位,头孢呋辛和司帕沙星的DDDs在各年均排在前2位,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中头孢吡肟的使用频率最高。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要进一步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杨雅  彭永富  何菊英  夏培元 《中国药房》2009,(29):2252-2256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部头孢菌素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住院部2003~2007年头孢菌素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住院部头孢菌素和抗生素应用在所有药品中均占较大比例,其中大多数第2、3代头孢菌素的销售金额、DDDs和DDC均比第1、4代头孢菌素高,但第4代头孢菌素的销售金额和DDDs至2006年起有大幅增加趋势。DDC波动范围较大,最高者达647.5元/日。结论:我院头孢菌素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应用起点过高现象,应加强监管力度,使其应用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手术后镇痛注射剂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DDDs排序、金额排序以及排序比(B/A),分析2007~2009年度镇痛注射剂利用情况。结果:氟比洛芬酯金额3年均排序第1位,2009年芬太尼和复方双氯芬酸钠DDDs分别位居第1位和第2位,丙帕他莫DDC最高为196,而哌替啶最低只有1.8,复方双氯芬酸钠排序比为1,表明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性良好。结论:芬太尼与曲马多已成为我院术后PCA镇痛的主要注射剂;氟比洛芬酯、复方双氯芬酸钠、帕瑞昔布作为非甾体抗炎药可单独用于术后镇痛,或联合应用阿片类药可加强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用量,从而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0--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HIS系统,对2010--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我院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为抗厌氧菌药、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类及氨基糖苷类;2011年主要为抗厌氧菌药、头孢菌素类及氨基糖苷类;2012年主要为抗厌氧菌药、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2010-2013年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中,DDDs排序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品种均为奥硝唑、硫酸依替米星、头孢地尼。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要加强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干预和相关管理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1年每月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数据,对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剂型以注射剂为主;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占抗菌药物总DDDs的1/2,头孢菌素类中又以第3代头孢菌素的DDDs最高;大环内酯类的使用主要以口服制剂为主。氟喹诺酮类与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DDDs、AUD和销售金额构成比逐月下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日趋合理,但仍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08—2010年调节血脂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调节血脂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2008—2010年3年中调节血脂药销售金额、销售量,采用金额分析法、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调节血脂药的销售金额、年DDDs和日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调节血脂药的销售额以每年近30%的增长速度递增,DDDs同步性较好。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他汀类药物,多烯酸乙酯胶丸的用药频度仅次于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结论:我院调节血脂药应用合理,管理完善;疗效好、价格低的调节血脂药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