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陈晓云   《中国医学工程》2012,(2):140-140
目的探讨经乳晕弧形切口和经放射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9月于我科进行治疗的29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经乳晕弧形切口组)146例和对照组(经放射切口组)146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乳晕弧形切口在达到治疗的同时还能带来美容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经乳晕缘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60例经乳晕缘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进行随访观察,资料统计.结果 术中出血量为(62.3±16.4)ml,术后积血2例,感染2例,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经乳晕缘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切口隐蔽,瘢痕小,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8例患者平均分为经放射切口切除组和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组,对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平均用时和出血情况进行观察纪录,并对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和手术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相比于放射切口切出组的44例患者,经乳晕弧形切扣切除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且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更少(P0.05),手术满意度调查方面,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放射切口切除组患者(P0.05)。结论: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由于实施手术后的瘢痕较隐蔽,不会大程度影响到患者乳房的美观性,疗效及美学效果更佳,符合人性化治疗的特点,易为患者所接受,对患者的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提高作用,应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4.
吴晓飞 《中外医疗》2012,31(18):1+3-1,3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切13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组和经放射切口切除组。术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和手术平均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所采用手术方式满意情况的反馈。结果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放射切口切除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少于放射切口切除组,满意度较放射切口切除组高。结论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的瘢痕较为隐蔽,对患者乳房的美观影响较小,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患者以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研究组33例患者以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乳晕感觉正常患者占比、双乳基本对称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切口恢复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乳腺纤维瘤患者,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良好,不仅可以提高切口愈合效果,还可以确保乳房外形美观性,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90例,确诊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其中45例采用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45例给予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及患者对乳腺外形满意度评分情况,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实施现代微创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能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贵海 《中外医疗》2013,(34):67-68
目的 探讨分析乳晕切口行内上象限周边纤维腺瘤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0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乳晕切口行内上象限周边纤维腺瘤手术和乳腺表面行放射状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手术基本情况以及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分别比较分析.结果 在手术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上两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见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3.3%;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总满意率为96.7%,对照组为86.7%;观察组整体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乳晕切口行内上象限周边纤维腺瘤手术在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术后外观佳,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路径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纤维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腋窝隐匿切口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后美观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腋窝隐匿性切口切除术,两种路径手术均对乳腺美观度影响较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吴江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24-1626
目的:分析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治疗乳房纤维瘤对病人乳房损伤及术后哺乳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乳腺纤维瘤病人,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选择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选择以乳头为中心的常规手术方式做放射状切口治疗,观察2组病人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拆线时间、瘢痕大小、血肿面积大小、病人对术后乳房外观的满意度、生育情况以及生育病人的哺乳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但观察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拆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瘢痕长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乳房外形美观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再生育的哺乳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治疗乳房纤维瘤病人可有效降低病人的术中损伤,提高病人对乳房外形美观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胡童  吕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26-127
目的探讨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以患侧乳头为中心点进行放射状切口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处理。分别记录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情况、留瘢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对出现的瘢痕不可接受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83.72%(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达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48.84%(P〈0.05)。结论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与传统术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一致,但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瘢痕,保持女性乳房美观,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晕旁切口结合整形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腺良性肿块病人60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取乳晕旁切口结合整形技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的放射状手术切口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半年肿块复发率,以及切口瘢痕增生情况和病人对乳房外形满意度等。结果2组病人均手术顺利,术后切除肿物病理检查均为良性病变。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组病人术后均无肿块复发,亦无乳头凹陷发生。观察组病人术后切口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对乳房外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与传统放射状切口相比,乳晕旁切口结合整形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具有切口隐蔽、切口小及术后乳房外形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丁术旺 《当代医学》2021,27(3):67-69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瘢痕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瘢痕非常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且美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术后愈合时间分别为(43.14±11.25)min、(3.62±1.08)cm、(106.48±32.46)mL、2.33%及(15.67±3.55)周,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3.16±15.28)min、(6.53±2.75)cm、(158.32±41.64)mL、13.95%及(17.46±3.6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时,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踝关节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14.
王建  李敬业  张亚狮 《中外医疗》2010,29(19):23-24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经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经小切口髌骨内侧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的手术效果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出血量、起始下地行走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2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切口经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好,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出血量、起始下地行走时间方面明显优于经小切口髌骨内侧旁入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罗志青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78-79,81
目的评价经发际内耳前-耳后联合入路切除与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切除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具有完整病历和随访资料的腮腺肿瘤患者60例,术前均经常规临床检查、B超和(或)CT检查初步判断为良性肿瘤,按手术切口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经发际内耳前-耳后联合入路切口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方式。两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面神经损伤情况,以及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对于外观的主观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发际内耳前-耳后联合入路切除腮腺肿瘤可以达到与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相同的手术效果。同时切口隐蔽,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内镜辅助下治疗男性乳房肥大和传统乳晕切口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武汉天美乳腺专科医院就诊男性乳房肥大者17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双侧乳房肥大,其中内镜辅助下治疗87例为实验组,传统乳晕切口治疗83例为对照组。术前常规体检,标记肥大乳房区和手术切口,常规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均甲级愈合,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实验组在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内镜辅助下男性乳房肥大治疗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左胸入路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随访,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但是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以提高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水平。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肝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比较2组各项围术期手术及治疗指标,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各手术及治疗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ICAM-1、MMP-13、PCT、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CAM-1、MMP-13、PCT、IL-6水平分别为(7.48±2.69)ng/mL、(121.03±23.61)ng/mL、(6.83±1.97)μg/mL、(13.58±4.29)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3.07±3.86)ng/mL、(168.52±30.27)ng/mL、(8.32±2.67)μg/mL、(16.40±5.38)pg/mL(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7%(P<0.05)。 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均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常见手术治疗方法,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引导下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炎症反应影响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