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目的 确定十味百合胶囊辅料种类和用量.方法 以颗粒吸湿率和休止角为指标,通过辅料种类、辅料配比筛选试验,优选出最佳辅料后,再对最佳辅料的不同用量进行考察.结果 加入辅料后,颗粒的吸湿率和流动性都有明显改善,其中糊精和可溶性淀粉制粒效果最好.结论 辅料选用糊精和可溶性淀粉,添加比例为干膏粉∶糊精:可溶性淀粉为8:1:1,制得颗粒具有最佳吸湿率和流动性.  相似文献   

2.
万军  肖圣红 《天津药学》2011,23(4):25-26,70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胶囊填充工序过程中影响装量稳定性因素。方法:根据全自动胶囊填充机的结构原理及头孢克肟胶囊的生产工艺要求,对头孢克肟原料的粒度分析,经过不同压力气流粉碎后,对物料松密度、流动性、吸湿性分析影响装量的稳定性因素。结果:头孢克肟胶囊原料通过气流粉碎机不同压力粉碎混合后,保证填充装量稳定。结论:头孢克肟胶囊填充工序装量稳定因素与物料松密度、流动性、吸湿性有关,经过六工位的填充,可保证填充装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益肾续骨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考察不同辅料(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结果:3种辅料均可明显降低浸膏粉的吸湿性.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糊精的配比为8:2,用80%乙醇为润湿剂,醇的用量为浸膏粉的4%.结论:本实验为益肾续骨颗粒确定了制粒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任惠霞  张平  程钢  夏泉  黄赵刚 《安徽医药》2012,(9):1267-1269
目的确定亮菌水提液的干燥方法,研究亮菌胶囊的辅料配比及用量.方法将水提法得到亮菌提取液水浴浓缩后加无水乙醇研磨,恒温60~65℃干燥后制成干浸膏,按辅料的有无以及加入辅料的比例混合并进一步制成颗粒,以浸膏的吸湿率和流动性为考察指标,对加入淀粉、糊精两种辅料后制得的颗粒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辅料及配比.结果加入糊精淀粉量为原药质量的25%且比为75∶18∶7时,颗粒的吸湿率和流动性都明显改善.结论该研究结果能为大规模生产工艺参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正交试验法优选柔肝宝颗粒剂的成型性工艺。方法:考察常用辅料糊精、乳糖、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及混合辅料,对颗粒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辅料用量、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优选柔肝宝颗粒最佳成型性工艺。结果:以乳糖和糊精按1∶1混合为成型辅料,浸膏粉(g)与辅料(g)配比为1∶0.8,乙醇体积分数为85%,浸膏粉(g)与乙醇量(mL)比为5∶1,为减少水分对药物质量的影响,环境湿度应控制在67%以下。结论:该工艺可靠、稳定、重复性好,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颗粒剂"各项要求,为中试及大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涛  葛勤  叶兰 《中国药房》2007,18(18):1387-1388
目的:研究不同赋形剂及配方对心脉神胶囊沸腾干燥制粒的影响,寻求最佳的制粒配方。方法:用制粒难易程度、颗粒得率、吸湿性、临界相对湿度等为考察指标,评价不同赋形剂及配方对颗粒的影响,并筛选合适的配方。结果:心脉神颗粒的最佳处方配比是浸膏∶乳糖∶糊精∶微粉硅胶=1∶0.3∶0.3∶0.4,临界相对湿度约为50%。结论:以该处方配比制备的颗粒吸湿性降低,胶囊剂贮藏时间比原处方增加,稳定性亦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痛风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在确定辅料配比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颗粒的外观、成型性、水分含量、流动性、溶化性和吸湿性作为综合指标,考察浸膏粉与辅料配比,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和用量的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辅料(糊精甘露醇乳糖=0.1:1:0.5)比为1:2,乙醇体积分数为80%,乙醇用量为11%。结论:该复方颗粒的成型率高,抗吸湿性强;优选的成型工艺简单、方便、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坤怡宁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芍药苷总量为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提条件;以颗粒吸湿性、流动性和成型性为指标,筛选颗粒最佳辅料与配比。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制备坤怡宁颗粒的最优处方组成为:1份浸膏与1份辅料(乳糖:蔗糖粉:糊精=3:1:1)混合制粒。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简便、实用,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试验探讨咽炎冲剂颗粒成型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试验确定辅料的种类、比例;以冲剂的外观、粒度、水分、溶化性为质量评定指标,来对颗粒剂的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浸膏粉与赋形剂的比例为1∶1时,制出的颗粒为最佳;糊精∶乳糖(2∶1)混合辅料吸湿性率低,成型性好。结论选择糊精和乳糖(2∶1)为辅料,浸膏粉与赋形剂的比例为1∶1,为咽炎冲剂的最佳成型工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复方低分子肝素口服结肠靶向给药胶囊。方法:通过考察颗粒的流动性、吸湿性,筛选复方制剂的最佳处方。从外观性状、装量差异、含量测定、体外溶出试验4个方面对制得胶囊进行质量检查。结果:筛选出最佳处方为可溶性淀粉:糊精:低聚木糖质量比为2∶3∶3;建立了天青A法测定低分子肝素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所制得的胶囊在人工胃液及在pH 6.8的人工肠液中不崩解,在pH 7.8的人工肠液中快速崩解释放。结论:所研制的复方低分子肝素口服结肠靶向胶囊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1.
以吸湿率、休止角和堆密度为指标,比较不同辅料及制粒工艺对脉舒胶囊剂成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糊精为填充剂,9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乙醇用量为浸膏粉混合物(浸膏粉-糊精=3∶2)的5%,所得颗粒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3%,胶囊装量差异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12.
祛瘀清热颗粒的吸湿性研究及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祛瘀清热颗粒的适宜辅料配方。方法:采用在恒温25℃,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以微晶纤维素、淀粉、乳糖和糊精为辅料进行单一辅料与复合辅料制粒,测定颗粒剂的吸湿百分率,考察不同辅料的吸湿性并制作吸湿曲线,采用EXCEL和Origin7.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曲线拟合,得到二项式回归方程并分析得出直观表征吸湿能力的特性参数:吸湿加速度和平衡吸湿率。结果:祛瘀清热颗粒的最适宜辅料配方为:浸膏∶乳糖∶糊精=15∶12∶13。结论:采用Origin7.5软件对吸湿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可以得到拟合度较高的二项式回归曲线,分析得出的特性参数——吸湿加速度和平衡吸湿率可作为祛瘀清热颗粒对不同辅料抗吸湿性规律的考察指标,可为祛瘀清热颗粒寻找适宜的辅料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确定桑元止渴胶囊剂成型工艺条件.方法 以体止角、吸湿性、堆密度、临界相对湿度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其最佳成型工艺,确定胶囊型号及装药量.结果 微晶纤维素为辅料抗湿性能较好,桑元止渴胶囊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浸膏粉与辅料按8∶2的比例混匀,加入0.5倍95%乙醇制软材;制得颗粒流动性较好,临界相对湿度为68%,堆密度为0.726 g·mL-1,选用0号胶囊,每粒装0.5g.结论 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婴  江海燕 《中南药学》2015,(4):373-375
目的研究脑清通胶囊的成型工艺及稳定性。方法通过考察辅料的不同比例对浸膏粉流动性和吸湿性的影响,筛选最佳制粒成型工艺条件,测定了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并进行了6个月加速和长期稳定性实验。结果微粉硅胶用量为制剂处方量的10%时,制得颗粒流动性和吸湿性最佳,临界相对湿度为56.7%。稳定性实验中,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丹酚酸B含量下降值<10%。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以该工艺制得的胶囊质量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更安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琳  邢茂  夏午  张恩娟 《中国药业》2010,19(11):34-35
目的探讨更安颗粒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成型性、流动性、吸湿性和制粒情况为指标,筛选各处方加入辅料的种类、配比及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制粒工艺为浸膏粉与糊精按1∶1混匀,以7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湿粒在60℃下干燥,成品的流动性和抗吸湿性好,临界相对湿度为78%。结论筛选出的工艺简便可行,不失为更安颗粒较好的成型工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9,(21):2908-2912
目的:制备金蕾胶囊,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湿法制粒,以药-辅比、辅料配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作为考察因素,以颗粒成型率、水分、流动性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化金蕾胶囊内容颗粒的成型工艺。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以下简称"药典")对所制胶囊性状、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进行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蕾胶囊中湿生扁蕾和金钱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金蕾胶囊中木犀草素和山柰酚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金蕾胶囊内容颗粒的最优成型工艺为辅料麦芽糊精与微粉硅胶按10∶1混合后与药粉按1∶0.5混合,再用90%的乙醇湿法制粒。金蕾胶囊的性状、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的测定结果均符合药典标准。供试品薄层色谱在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木犀草素和山柰酚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4.4~88.0、9.6~96.0μg/m L(r均=0.999 9),精密度试验(n=6)、重复性试验(n=6)、稳定性试验(18 h,n=7)的RSD均≤2.5%,平均回收率分别95.74%、99.77%(RSD分别为1.50%、2.72%,n=6),含量分别为2.52、0.34 mg/g。结论:优化后的金蕾胶囊成型工艺稳定、可行,所制金蕾胶囊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以乳糖、甘露醇为辅料对骨疏灵颗粒吸湿性和成型性的影响.方法 考察单一辅料和混合辅料对骨疏灵颗粒的成型性、吸湿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浸膏与辅料的配比.结果 综合吸湿性、成型性和制粒难易程度,以浸膏与混合辅料(乳糖、甘露醇比例为4∶1)1∶2的比例防潮效果最好.结论 乳糖和甘露醇通过适当配比能明显降低骨疏灵颗粒的吸湿性,提高成型性.  相似文献   

18.
活血安痛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兴  张志国 《中南药学》2010,8(10):748-751
目的探讨活血安痛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可溶性淀粉、糊精和乳糖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并建立动力学模型,提取吸湿速度参数。考察润湿剂及临界相对湿度。结果药粉及其与辅料所制颗粒的吸湿动力学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通过比较吸湿百分率及休止角,最终确定乳糖为最佳辅料,润湿剂为90%的乙醇,临界相对湿度为63%。结论优良的辅料可改善浸膏粉的成型性和颗粒剂的抗湿性,有利于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乳糖-淀粉复合辅料,用于直接压片技术。方法通过乳糖结晶工艺制备质量比为85∶15的乳糖-淀粉复合辅料。比较复合辅料与简单混合物的粉体学性质以及片剂质量。结果复合辅料显示出较好的流动性、填充性、可压性和崩解性,低剂量片剂的含量均匀度符合要求。结论乳糖-淀粉复合辅料通过对简单混合物物理性能的改变,适用于直接压片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三种不同配方的辅料对消炎胶囊吸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翰  张晓冬  冯伟 《黑龙江医药》2002,15(4):279-280
本文采用在40℃,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以淀粉和糊精,淀粉和PVP及β-CP为辅料的三种不同配方的辅料与引湿性强的中药浸膏按不同比例制成颗粒后,以其吸湿百分率,辅料用量为指标进行比较,从而筛选出最佳的配方。经实验,确定消炎胶囊的最佳辅料为淀粉和PVP,而浸膏粉与辅料的最佳配比为2:1,(其中淀粉与PVP之比为1:1),可将吸湿率降低2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