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FN-α联合IL-2激活的骨髓净化K562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干扰素α(IFN-α)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净化作用。采用细胞培养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检测激活的正常骨髓细胞对K562细胞的净化作用。结果发现IL-2激活3天的骨髓对K562细胞有净化作用。加用IFN-α可明显增强这种净化作用,使其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可提高0.45~2.66对数级。联合IL-2和IFN-α对骨髓CFU-GM和K562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结果表明IFN-α可增加IL-2激活骨髓净化K562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干扰素α(IFNα)和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激活的白血病缓解期骨髓对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半固体集落培养法。结果:IL-2激活3天的白血病缓解期骨髓对K562细胞有杀伤作用,杀伤对数级达0.13~2.30。IFNα可明显增强IL-2激活骨髓的杀伤作用,其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可进一步提高,达0.30~>3.15对数级,IL-2和IFNα联合对骨髓CFU-GM和K562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小剂量IL-2与IFNα两者联合比它们单独作用于已激活骨髓杀伤K562细胞的能力更强。结论:IFNα能增强IL-2激活的白血病缓解期骨髓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持续加小剂量IL-2和IFNα能更有效地维持激活骨髓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能  相似文献   

3.
评价于干扰素α和白细胞介素2联合激活的白血病缓解期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半固体集浇培养法。结果:IUL-2激活3天的白血病缓解髓对K562细胞有杀伤作用,杀伤对数级达0.13-2.30。INFα可明显增强IL-2激活骨髓的杀伤作用,其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可进一步提高,达0.30〉3.15对数级,IL-2和INFα联合对骨髓CFU-GM和K562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小剂量IL-2与IF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2和α干扰素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S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测定小剂量细胞因子作用后柔红霉素(DNR)的毒性变化;用荧光法测定细胞内药物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膜糖蛋白(p-gp)变化;用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结果:发现DNR对K562/A02及K562/S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45.08μg/ml及0.607μg/ml。α干扰素(IFN-α)和白细胞介素2(IL-2)作用24小时可增加DNR对K562/A02的细胞毒作用,与未加药组相比IC50下降为16.39及11.96μg/ml,但不影响K562/S细胞(IC50无明显改变)。且IFN-α、IL-2可提高细胞内DNR浓度,从未加药组的2151ng/mg蛋白到2570及2503ng/mg蛋白。但p-gp及mdr-1mRNA无明显改变。结论:IFN-α、IL-2可增加DNR对K562/A02细胞的毒性作用,增加K562/A02细胞内的药物浓度,但不是通过下调mdr-1mRNA机制而起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S及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为对象,通过MTT法测柔红霉素(DNR)细胞毒性(IC50),用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法测细胞内DNR浓度,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RNA,发现小剂量IFN-α(500U/ml)可增加DNR对K562/A02细胞的毒性作用。加用IFN-α与未加用组相比,IC50下降至原来的1/13.7,而IL-2(250U/ml)、GM-CSF(0.15μg/ml)、TNF(250U/ml)作用组与对照组IC50无明显改变。并发现IFN-α可提高耐药系K562/A02细胞内DNR浓度,在150分钟时升高了6.3倍。mdr1mRNA在IFN-α作用组与对照组无明显改变,认为IFN-α不是通过下调mdr1mRNA而达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FN-α)对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的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4小时标准51Cr释放实验检测NK和LAK活性,ABC酶标法检测颗粒酶B的表达,溶血法测定穿孔素活性,BLT法测定颗粒酶A的表达。结果:IFN-α能增强IL-2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K和LAK细胞活性。IL-2和IFN-α分别作用于淋巴细胞1天即可增加穿孔素活性,二者联合可使活性进一步增强(P<0.05),于培养第3天,IL-2和联合组的穿孔素仍有高表达,但IFN-α组则下降至对照组水平。IFN-α和IL-2单独或联合对淋巴细胞颗粒酶A和B的表达无影响。结论:IFN-α增加IL-2激活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可能与其增加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IFN-α)及IFN-α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生长及bcr/abl,bcl-2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200U/ml IFN-α或200U/ml INF-α联合100ng/ml IL-6液体培养CGL慢性期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逆转录-联合酶链反应(RT-PCR)相对定量分析培养24h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β-act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单独或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对人脐血单个核细胞(CRMC)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3H-TdR释放法测定经IL-12和(或)IL-2刺激的CBMC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抗肿瘤活性,及在电镜下观察激活的CBMC所杀伤的K562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 ①IU/mlIL-12激活的GBMC即产生较强的杀伤活性,对K562及Raji细胞的杀伤率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诱生水平。了解两组患者免疫学状况的异同点,方法 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BMMNC培养上清中IL-4、IFN-γ和TNF-α的诱生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1)所有患者IFN-γ、TNF-α水平均增高,与对照  相似文献   

10.
研究α干扰素对白细胞介素激活的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4小时标准^51Cr释放实验检测NK和LAK活性,ABC酶活标法测颗粒酶B的表达,溶血法测定穿孔素活性,BLT法测定颗粒酶A的表达。结论:IFN-α增加IL-2激活性巴细胞的细胞作用可能与其增加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α体外逆转烷化剂马法兰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株对烷化剂马法兰(Mel)耐药的白血病细胞系L1210/Mel及K562/Mel中,我们发现无细胞毒性剂量的干扰素。(IFN-α)能明显逆转Mel耐药。在该两个耐药细胞系中,Mel杀伤率被IFN-α分别增强3.7倍及2.1倍,其效果优于国际上常用烷化剂耐药逆转剂利尿酸(EA)。其逆转机制与EA不同,IFN-α不能抑制谷恍甘肽-S-转移酶(GST)总活性,却能够特异性降低GST-α基因的表达水平。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干扰素-α可作为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的辅助药物以增强烷化剂对肿瘤细胞的清除率,并且为GSTα参与烷化剂Mel的耐药机制提供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2(IL-12)和/或白细胞介素-2(IL-2)对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增殖和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3H-TdR掺入法和^3H-TdR释放法测定增殖作用及抗瘤活性。结果 IL-12单不能促进CBMC增殖,但能与IL-2协同增强CBMC的增殖作用。10IU/ml IL-12和同浓度IL-2合用能使CBMC产生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对K562及Raji细胞的杀经分别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短波对脑血管病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 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α(IFN-α)的影响。方法  4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配对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另外增加胸部超短波治疗作用于胸腺,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外周血清SIL-2R、TNF-α、IFN-α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IL-2R、TNF-α均减少(t=2.98、3.92,P<0.01);IFN-α增加(t=3.86,P<0.01)。结论  超短波治疗能提高患者机体的总体免疫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丹参及细胞因子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探讨了丹参注射液、人重组白细胞介互2(IL-2)和重组干扰素α-2b(IFN)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IFN和IL-2均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发挥丝裂原作用。丹参则显著抑制细胞增殖活性,使成纤维细胞崩成圆形或块状结构,内含细胞器,线粒体和内质网变性,呈曲型的细胞凋亡改变,提示丹参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促使细胞凋亡,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体外激活骨髓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的机制。方法:取人新鲜骨髓中单个核细胞,体外与rhIL-2孵育24小时及48小时,即为激活的骨髓(ABM),同时设不加rhIL-2组(NBM)为对照。分别检测ABM和NBM的细胞毒活性、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观察和相关性分析。结果:ABM对HL-60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较NBM明显增强,培养液  相似文献   

16.
用氩离子激光(波长514nm)照射,部花青(MC540)介导的光敏作用对白血病细胞系HL-60、K56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原代祖细胞(CFU-L)以及正常骨髓CFU-GM的杀伤敏感性作了比较;用电镜观察处理前后K562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单纯激光照射或仅有MC540而不照光,对HL-60细胞集落产率及CFU-GM产率无明显影响。当MC540浓度为25μg/ml、激光照射能量密度为79.51/cm ̄2的条件处理,HL-60集落产率下降2.8个对数级、CFU-L减少2.2个对数级,而骨贿CFU-GM尚能保留64.0±7.0%;含1%K562细胞的模拟白血病骨贿经同样处理,K562集落产率能下降1.36对数级,而CFU-GM尚存74.0±19.0%。电镜观察发现处理后的K562细胞体积增大,肿胀,胞膜洞孔样破坏。结果提示,氩离子激光照射,MC540介导的光敏作用能选择性杀伤白血病细胞系,原代白血病祖细胞同样敏感。其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主要因直接造成胞膜破坏。该方法将可能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自体骨髓移植物体外净化手段。  相似文献   

17.
肿瘤坏死因子对急性白血病LA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基因重组肿瘤坏死因子(TNF)与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诱导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结果表明:TNF(500U/ml)单独不能诱导出LAK细胞活性,也不能进一步提高最适剂量IL-2(1000U/ml)诱导的LAK细胞活性,但能显著增强亚适剂量IL-2(10~100U/ml)诱导的LAK细胞活性。抗TNF单抗和抗IL-2受体β链(P_(75))单抗能显著抑制TNF/IL-2对LAK细胞活性的协同诱导作用。TNF与LAK细胞联合可显著增强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HBV感染后细胞免疫及TNF-α,sIL-2R在其中所起作用,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对76例慢性乙肝患者及27例健康献血员,以^3H-TdR掺入法检测PBMC对不同抗原的增殖反应和NK细胞活性及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TNF-α,sIL-2R结果:慢性乙肝患者PBMC对HBsAg增殖反应阳性者,PHA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HBsAg增殖反应阴性者(P〈0.01),NK细胞  相似文献   

19.
钱庆文  钱书虹 《临床医学》2000,20(12):37-38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IFN)治疗后对垂体前叶分泌促激素、皮质醇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性免疫和ELISA法测定血中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白细胞介素-2(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应用IFN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GH、ACTH和皮质醇水平呈现显著性的升高(P〈0.05~0.005),而PRL、LH、FSH和TSH则无明显改变:细胞因子IL-2、IL-6和TNF-α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应用IFN治疗乙型肝炎后可以发现。机体内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对诱导人白细胞介素6(IL-6)依赖性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自分泌IL-6的作用。结果表明:人MM细胞系XG-1培养上清(SN_1)没有可检测水平IL-6活性;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MF-1培养上清(SN_2)仅有低水平IL-6活性(100U/ml);XG-1细胞和MF-L细胞/上清共同培养上清(SN_3,SN_4)均含极高的IL-6活性(1050U/ml),并可被IL-6单抗BE-8特异性中和,而且不同浓度的SN_3,SN_4可以促进其他依赖外源性IL-6的人MM细胞系(XG-2,4,6)生长。鉴此证实了小鼠骨髓微环境基质细胞可以诱导MM细胞自分泌IL-6,后者可促进MM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