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新军  吴义香  张毅  陈师农 《安徽医药》2009,13(11):1331-1334
目的优选参苓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甘草酸单铵盐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参苓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适合现代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2.
冯华  申桂霞  邹孔强 《医药导报》2010,29(7):918-919
目的 探讨黔北产厚朴中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 以超声时间、加甲醇量、甲醇浓度为考察因素, 以和厚朴酚含量为指标, 对提取条件进行优选.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处理30 min, 加入纯甲醇量25 mL.结论 优选的工艺可行, 为厚朴药材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8,70%乙醇,提取3次,每次2h。结论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的厚朴提取工艺简单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优选厚朴中厚朴酚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菲  丁国琴 《海峡药学》2010,22(7):63-65
且的研究厚朴中厚朴酚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厚朴酚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对厚朴中厚朴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所考察的各因素中,厚朴的提取工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NaOH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A1B2C3。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黔北产厚朴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超声时间、加甲醇量、甲醇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以厚朴酚和和厚朴酚总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40min,甲醇量为25mL,甲醇为纯甲醇。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省时,可在制订厚朴药材提取工艺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进行正交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实验因素与水平;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液pH值为8,乙醇体积分数为65%,液料比为5∶1,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HPLC含量测定方法及厚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溶媒对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影响,研究其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提取液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色谱柱DiamonsilTM C18(250×4.6 mm,5μm),甲醇-水(78:2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94 nm;柱温30℃;进样量5μL。结果:70%乙醇热回流提取效果最佳。结论:不同提取溶媒对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有影响,70%乙醇热回流提取法最好,为厚朴及其复方制剂提取工艺的规范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应用闪式硅胶柱色谱法从厚朴总提物中分离纯化高纯度厚朴总酚的工艺。方法 以厚朴总酚的质量分数和收率为指标,采用闪式硅胶柱色谱法从样品前处理方法、硅胶用量、洗脱溶剂、体积流量方面,优选厚朴总酚的最佳纯化工艺。结果 厚朴酚、和厚朴酚在1~1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厚朴酚、和厚朴酚的tR值分别为9.585、6.483 min。最佳工艺为:厚朴60%乙醇提取物,用10倍量的硅胶进行装柱,以石油醚-醋酸乙酯(10:1~10:3)作为梯度洗脱溶剂,体积流量选择5 mL/min。结论 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闪式硅胶柱色谱法以厚朴总提物为原料,能够快速、高效纯化得到质量分数>99.5%厚朴总酚。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复方桂朴片中厚朴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及综合评分法,以厚朴酚、和厚朴酚及出膏率为检测指标,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和水平对厚朴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池晓锋 《海峡药学》2006,18(1):42-44
目的优选健脾灵胶囊中厚朴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浸膏得率和厚朴酚的含量为指标,优选健脾灵胶囊中厚朴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2B1C1,即65%乙醇,4倍量,回流1h。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优选巴戟天低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春  何伟 《中国药房》2012,(47):4453-4455
目的:优选巴戟天中低聚糖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低聚糖含量和总固体得率为指标,以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液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巴戟天中低聚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分别加13倍、11倍药材量,每次2h。结论:优选工艺合理、可行,提取率高,可用于巴戟天中低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柳俊  杜建平  施之琪 《药学实践杂志》2010,28(2):116-117,133
目的优选三黄解毒乳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选择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总干膏量和盐酸小檗碱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三黄解毒乳膏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药材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消疹止痒胶囊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回流时间、回流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对消疹止痒胶囊药材醇提工艺进行优选;以没食子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预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对消疹止痒胶囊药材水提工艺进行优选。结果:醇提最优工艺为以8倍量9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水提最优工艺为药材以8倍量水浸泡2 h后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中阿魏酸、没食子酸两种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该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乌药总生物碱(TALR)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镇痛作用。方法采取乙醇回流法提取,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影响,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乌药总生物碱的紫外吸收峰最大吸光度A值为指标进行优选。镇痛实验取最佳提取方法所得TALR的不同浓度水溶液ig给予小鼠后,采用醋酸小鼠扭体法研究TALR的镇痛作用。结果优选工艺为:加入14倍量95%乙醇提取1h,酸溶碱沉得TALR,因其A值远高于其他工艺,故判断此法所得TALR质量分数相对最高。药理实验表明TALR可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结论优选工艺简单可行,质量分数较高;TALR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稀醇提取法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条件。方法用稀醇提取法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用正交设计选取最佳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45%乙醇,调pH值至8,75℃水浴浸泡,回流2.5h。影响绿原酸含量的因素顺序是:乙醇浓度>乙醇倍量>pH值>回流时间>浸泡温度。结论稀醇提取法为金银花提取绿原酸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6.
廖庆文  马莉  金城 《中国药房》2010,(43):4078-4080
目的:优选左金丸生物碱部位的提取精制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以盐酸小檗碱含量、总生物碱含量、得膏率以及三者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并确定醇沉浓度。结果:最佳提取精制工艺为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h,70%乙醇沉淀。结论:该提取精制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杜中良  程振田 《中国药房》2010,(31):2911-2912
目的:优选丹参中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含量及得率为指标,乙醇浓度、乙醇倍数、回流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丹参中丹酚酸B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5倍的80%乙醇提取2次,每次1h,可得29.13%的丹酚酸B,得率为6.1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四叶参中四叶参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对四叶参皂苷溶出的影响;以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四叶参皂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30倍量的甲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40 min。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四叶参中四叶参皂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红参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萍  李婷 《黑龙江医药》2012,25(1):76-78
目的:优化红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人参皂苷的含量及浸膏量作为指标来评价,考察提取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三个主要因素,考察水提取的加入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三个主要因素。结果:优化工艺条件为:醇提和水提相结合,醇提浓度为80%,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1.5小时,水提加入8倍量水,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1.5小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鼻渊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制备质量稳定的鼻渊口服液。方法:以辛夷、细辛、薄荷、白芷挥发油的提取量,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先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辛夷、细辛、薄荷、白芷以粗粉浸泡2h,加8倍量水,蒸馏提取6h收率最高。白芷依生产实际,以8倍量水,回流煮提3次,每次1h为最佳工艺。配制用增溶剂为吐温-80,适用浓度为0.2%,pH范围3.5~5.5稳定,灭菌条件为流通饱和蒸气100℃、30min灭菌。结论:试验结果可靠,本工艺条件用于鼻渊口服液的制备具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