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目的 了解海宁市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和流行现状。方法 方法 根据 《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 案》, 2012-2014年对海宁市海昌街道勤民村省级监测点螺情、 常住居民、 流动人口病情等进行监测。结果 结果 2012-2014 年监测点共调查常住居民600人, 血检阳性率为3.17% (19/600), 粪检均为阴性; 3年血检阳性率分别为2.50% (5/200)、 0 (0/200)、 7.00% (14/200), 2014年血检阳性率显著高于2013年 (χ2 = 14.508, P < 0.01)。3年共监测流动人口1 591人, 血 检阳性率为0.94% (15/1 591), 粪检均为阴性; 其中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92% (14/1 521) 和1.43% (1/ 7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1.659, P > 0.05); 各年血检阳性率分别为1.50% (8/534)、 0.56% (3/531)、 0.76% (4/526),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χ2 = 2.752, P > 0.05)。螺情监测显示未发现阳性钉螺环境和钉螺输入。结论 结论 海宁市存在血吸虫病传 染源, 需警惕局部流行的可能。今后仍需加强螺情监测和外来流动人员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2.
南通市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建立南通市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监测系统,为及时处置突发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全市设立13个监测点,开展当地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员监测查病,监测调查历史有螺区和输入性钉螺等。结果当地居民查病23426人,血检阳性率为0.38%,居民感染率为0;外来渔船民等流动人员监测查病3401人,血检阳性率为0.62%,外来居民感染率为0.029%,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感染病人。查出钉螺复现面积1.38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未查到输入性钉螺。历史有螺环境改造率为34.90%。结论南通市仍有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孳生;有外来输入性病人存在,对本市血吸虫病的再流行将会构成潜在威胁,今后应加强疫情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3.
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的要求,2008-2011年每年对嵊州市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的螺情、常住居民、流动人口和家畜病情等情况进行监测。结果4年累计发现钉螺面积3 060 m2,解剖活螺595只,未发现阳性钉螺;常住居民血检阳性率为0.77%,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为1.09%,未发现血吸虫病病例。提示,监测点钉螺分布面积小而分散,呈残存钉螺分布的特点。今后仍要加强螺情和流动人群的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了解句容市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效果。方法 方法 按照 《血吸虫病预防控制规范》 和 《江苏省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工作方案 (2012-2015年)》, 统计钉螺密度和人、 畜感染率等指标,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结果 2012年监 测点钉螺面积有8 150 m2 , 钉螺密度为0.14只/0.1 m2 , 居民血检阳性率为3.2%, 家畜感染率为0。结论 结论 句容市丘陵地区血 吸虫病疫情呈低度流行趋势, 今后仍需监测, 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句容市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的疫情监测,了解当地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于2015–2017年对句容市空青村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进行螺情和人、畜血吸虫病病情等监测。结果 2015–2017年句容市空青村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有螺面积分别为0、0、0.63 hm2,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0、0.19只/0.1 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本地居民血检阳性率分别为7.72%、7.45%、3.45%,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分别为4.90%、3.47%、0.97%,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病人和病畜。结论 句容市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明显,但钉螺仍有复现;需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监测和控制力度,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5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数据,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开展风险监测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 (2014年版)》的要求,在全国所有的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和三峡库区潜在流行县(市、区)共设立457个国家级监测点,按照不同流行类型对当地常住居民、流动人群、家畜的血吸虫感染情况,以及钉螺分布和感染情况等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 结果 2015年全国457年监测县(市、区)共开展本地常住居民血吸虫血清学筛查共133 350人,发现血检阳性者4 468人,其中4 457名血检阳性者接受了血吸虫病原学检查,发现病原学阳性者71人,主要为中、老年组的渔船民和农民;监测点常住居民总的血吸虫感染率为0.05%。共开展流动人群血清学筛查85 047人,发现血检血吸虫阳性者977人;其中966名血检阳性者接受了血吸虫病原学检查,发现病原学阳性者16人;监测点流动人群总的血吸虫感染率为0.02%;浙江、湖南、湖北省和安徽省在监测点流动人群中发现了输入性血吸虫感染者。2015年所有监测点均无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报告。监测点共检查家畜13 406头,查出血吸虫感染家畜(牛)5头,监测点家畜总的血吸虫感染率为0.04%。监测点共调查各类环境面积22 295.13 hm2,查出有螺环境面积7 426.63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3.47 hm2,分布于江苏省和上海市;在除湖北省和广东省以外的监测点发现了钉螺复现环境82.22 hm2;所有监测点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常住居民总的血吸虫感染率继续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流动人群中存在输入性血吸虫感染者。牛仍是主要的血吸虫感染家畜。虽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但钉螺分布仍面广量大,且仍有新发现和复现有螺环境。各地应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的统一要求,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敏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1–2018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掌握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4年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1年版)》要求,在江苏省选取7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设立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2015–2018年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在全省64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设立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2011–2018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本地人群、流动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监测及螺情监测,对各年病情及螺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2018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本地人群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为1.50%~4.61%,男性高于女性,血检阳性者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各年血检阳性者粪检阳性率为0~0.14%,未发现本地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为0.46%~15.97%,未发现粪检阳性。共调查羊、猪等各类家畜1 453头·次,未发现阳性。共开展钉螺调查2.16亿m2,查出有螺面积1 291.01 hm2,活螺密度为0.01~0.47只/0.1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自2012年以来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输入性传染源监测和防治,提升监测点哨点医院被动监测能力建设,并加大流动人群查病力度,建立更加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绵阳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 年版)》的要求,在6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各选择1个疫情较重的村作为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分别开展人群及家畜病情和螺情调查。结果 本地人群的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为2.12%,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为1.71%,家畜感染率为0。6个监测点查出有螺面积9.344 8 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25只/0.1 m2,有螺框出现率为7.07%,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绵阳市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畜感染率低、螺情稳定,但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存在,应加强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1–2018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掌握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4年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1年版)》要求,在江苏省选取7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设立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2015–2018年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在全省64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设立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2011–2018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本地人群、流动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监测及螺情监测,对各年病情及螺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2018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本地人群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为1.50%~4.61%,男性高于女性,血检阳性者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各年血检阳性者粪检阳性率为0~0.14%,未发现本地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为0.46%~15.97%,未发现粪检阳性。共调查羊、猪等各类家畜1 453头·次,未发现阳性。共开展钉螺调查2.16亿m2,查出有螺面积1 291.01 hm2,活螺密度为0.01~0.47只/0.1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自2012年以来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输入性传染源监测和防治,提升监测点哨点医院被动监测能力建设,并加大流动人群查病力度,建立更加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掌握江苏省居民和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制订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和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82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开展居民和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的监测调查。结果全省监测点常住居民血检阳性率为1. 63%、粪检阳性率为0.035%;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为2.42%,粪检阳性率为o.988%。推算全省流行区居民平均血吸虫感染率为0.007 4%,牛感染率为0.80%,羊感染率为1. 90%。结论全省血吸虫病疫情继续呈较为稳定的低流行态势;流动人群血吸虫感染率远高于常住居民;全省流行区中散放的家畜较少,总体感染率较低,但局部地区家畜感染率仍较高。流动人群和家畜仍为全省局部地区重要的血吸虫病流行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要求,在全市11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 11个监测点常住居民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为2.97%(97/3 269),粪检阳性率为0;流动人群IHA阳性率为0.52%(12/2 298),粪检阳性率为0。家畜粪检未发现阳性。查出有螺面积147.295 3 hm2 ,未查出感染性钉螺。结论 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明显下降,但仍需加强监测工作,以巩固现有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江苏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掌握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在全省8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3个监测点发现了粪检阳性者,常住居民总感染率为0.15%,流动人口感染率为2.74%。7个监测点查到钉螺,其中4个监测点查到感染性钉螺。1个监测点发现粪检阳性家畜,其中牛和羊的总感染率分别为2.82%和3.19%。结论监测区疫情较2005年有所下降,但流动人群和局部区域的家畜感染率仍较高,需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以更有效地降低当地的血吸虫病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5年版)》和《荆州市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2017年在荆州市7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本地居民、流动人群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监测,以及螺情和野粪监测。结果 2017年荆州市7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共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本地居民44 118人,发现血检阳性1 925人,总体血检阳性率为4.36%,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开展流动人群监测2 175人,发现IHA血检阳性93人,血检阳性率为4.28%,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共对1 937头耕牛进行了粪检,未发现血吸虫感染耕牛。在69个监测点查出有螺环境1 302处,有螺面积1 923.64 hm2;共调查钉螺348 756框,有螺框出现率为17.19%;捕获活螺142 494只,活螺平均密度为0.41只/0.1 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在23个监测点的41处有螺环境检获各类野粪596份,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野粪。结论 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较低水平,但仍存在疫情回升的潜在因素,需继续加强监测工作,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钉螺监测数据,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螺情变化情况,为钉螺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在全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和三峡库区潜在流行县(市、区)设立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按照不同流行类型开展螺情监测.其中流行区监测点采用系统抽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云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态势,评估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效果。方法 2005-2014年选择云南省4个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县(市)、2015-2016年选择全省全部1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每个县(市、区)再选择1个疫情较重的村作为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点按照全国统一的监测方案要求,开展本地人群、流动人群和家畜病情监测,以及野粪和螺情等调查。结果 2005-2016年,云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本地人群血检阳性率为8.40%~25.4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血检阳性者以30~60岁和农民职业人群为主;粪检阳性率为0~6.59%,人群血吸虫校正感染率为0~1.67%。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为0~25.00%,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家畜血吸虫感染率为0~10.29%,主要感染畜种为黄牛、水牛、狗、马属动物和猪。共调查各类野粪1 642份,未发现血吸虫阳性野粪。共查出有螺面积753.97 hm2,活螺密度0.013 9~0.631 5只/0.1 m2,共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64只。监测期间监测点有螺环境的灭螺覆盖率达100%,化疗血吸虫病人161例、病畜269头(只)。结论 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总体呈平稳低发态势。但今后仍应继续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控和监测工作,以期尽早达到阻断和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目的 掌握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 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2013年在全省13个市的63 个血吸虫病流行县 (市、 区) 共设立207个疫情监测村, 开展人、 畜病情和钉螺分布监测调查。 结果 结果 监测村居民感染率 为0~1.00%, 平均感染率为0.35%; 农民、 渔民感染率分别为0.44%、 0.42%。耕牛平均感染率为0.15%。活螺平均密度为 0.30只/0.1 m2 , 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 结论 2013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 但应继续做好传染源监测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目的 分析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资料, 掌握全省血吸虫病流行态势。方法 方法 根据 《湖北省血吸虫 病监测方案》(2009年版) 的要求, 在全省13个市的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 (市、 区) 共设立207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 开展 人畜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监测, 并对监测点内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结果 2014年湖北省207个血吸虫病监 测点中, 27个监测点无血检阳性病例, 129个监测点无粪检阳性病例。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0.17%, 耕牛感染率为0, 活 螺平均密度为0.339 3只/0.1 m2 , 有螺框出现率为10.12%, 钉螺感染率为0。不同流行类型中, 垸内型地区居民血吸虫感 染率最高, 为0.22%; 不同年龄组人群中, 50~岁年龄组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最高, 为0.3%; 不同职业居民中, 农民和渔民 血吸虫感染率较高, 分别为0.21%和0.67%。2014年全部监测点内均未发现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病例, 未发生急性血吸 虫感染。 结论 结论 湖北血吸虫病疫情大幅下降, 全省血吸虫病各项疫情指标均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