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天灸疗法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0、IL-4和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肺脾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玉屏风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灸疗法,在治疗4周后分别比较2组治疗前后鼻部不适症状、中医证候缓解情况、2组间疗效差异以及血清IL-10、IL-4和IgE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鼻部症状以及肺脾气虚证候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10、IL-4和IgE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天灸疗法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独应用玉屏风颗粒者。  相似文献   

2.
郝大慰 《河南中医》2019,39(6):901-905
目的:观察桂屏通窍汤联合针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桂屏通窍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鼻部通气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PEF昼夜变异率]、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Ig E)、Th1/Th2]、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TNF-ɑ)]。结果: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 0. 05);对照组有效率为80. 85%,治疗组有效率为95. 7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后PEF升高,PEF昼夜变异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PEF较对照组高,PEF昼夜变异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后Ig E、Th1/Th2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Ig E、Th1/Th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后血清IL-4、IL-6、TNF-ɑ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4、IL-6、TNF-ɑ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桂屏通窍汤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鼻部通气功能恢复,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g E、Th1/Th2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方与针刺结合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血清VCAM-1、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过敏性鼻炎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试验组给予中药方与针刺结合西医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疗效及血清VCAM-1、IL-4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等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VCAM-1、IL-4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方与针刺结合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CAM-1和IL-4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方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6及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左西替利嗪口服,观察组7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窍鼻炎方联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临床主要症状评分、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QLQ-C30)评分、发作频率及血清IL-4、IL-6、IL-10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喷嚏、鼻涕、鼻塞及鼻痒积分,发作频率,血清IL-4、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和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通窍鼻炎方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有效减轻鼻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发作风险,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避免远期复发,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循经取穴水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6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循经取穴水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同时,测定两组血清IgE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gE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循经取穴水针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机理与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玉屏苍耳合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g E、IFN-γ(干扰素γ)、IL-4(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方法:92例过敏性鼻炎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和中药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滴鼻,观察组加服中药玉屏苍耳合剂,连续治疗4周,评定疗效,记录治疗前后喷嚏、鼻塞、鼻痒、流涕等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测定血清Ig E、IFN-γ、IL-4含量的变化,随访1年,统计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97. 8%VS82. 6%,P 0. 05);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 5%VS 21. 7%,P 0. 05);血清Ig 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 0. 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血清IFN-γ水平治疗后升高,IL-4水平下降,观察组作用明显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玉屏苍耳合剂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剂,调节Th1/Th2平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西药对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CM-1)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盐酸氮卓斯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VACM-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1.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7天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鼻塞不通、鼻痒难耐、鼻流清涕、喷嚏频作)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疗程结束后7天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7天组内比较,两组血清CD3~+、CD4~+水平和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CD8~+、IL-4、IL-10、V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疗程结束后7天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西医治疗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5):1061-1063
目的:探究天灸疗法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在宝安区中医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天灸穴位贴敷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并进行SF-36量表的评定。结果:观察组在鼻堵和鼻痒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g G含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RP(生理职能)、BP(躯体疼痛)、GH(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灸疗法可以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常规疗法,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能有效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黄小玲 《新中医》2012,(3):102-103
目的:观察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伯克纳鼻喷雾剂治疗,持续用药2—10周;天灸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连续2年为1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天灸组为68.0%,对照组为53.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能有效缓解患者I】盏床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吴锋  朱雍鸣  张晓莹 《四川中医》2020,38(2):178-180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方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过敏性鼻炎(AR)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06月~2018年0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R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窍鼻炎方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清IgE、IL-8、IL-10水平、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E、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OS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窍鼻炎方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AR的疗效显著,能够提高IL-10水平,降低血清IgE、IL-8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天灸配合穴位割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天灸配合穴位割治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和治疗效果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灸配合穴位割治治疗过敏性鼻炎确实是一种疗效确切、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邵氏五针法"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TSLP、IL-33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探讨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邵氏五针法"为主)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30例,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日,共2治疗个疗程。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白介素33(IL-33)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SLP、IL-33的含量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邵氏五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TSLP、IL-33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汤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益气固本汤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后血清中IL-4水平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在改善主要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中IL-4水平含量明显降低,且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固本汤合壮医药线点灸可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4水平,减轻患者气道变应性炎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迎香穴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及对血清IL-4(白细胞介素-4)、VCAM-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的影响。方法:180例A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迎香穴治疗,观察组应用针刺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共治疗6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部症状(TNSS)改善情况,ELISA检测血清IgE、IL-4、VCAM-1水平。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T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清IgE、IL-4、VCAM-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刺迎香穴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可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部症状,降低血清IL-4、VCAM-1表达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单用斑蝥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单用斑蝥天灸对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IgE的影响。方法:选取过敏性鼻炎患者5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健康组19人。治疗组单用斑蝥天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张氏医通经典贴敷方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IgE的变化。结果:单用斑蝥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和用张氏贴敷方剂疗效无差异,P<0.05,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降低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gE水平,P<0.05。结论:单用斑蝥天灸能够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清IgE水平,且疗效及作用和张氏经典方剂相同。本作用可能是天灸刺激腧穴,通过经络系统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从而降低IgE,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味联合热敏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型)患者血清及呼出冷凝液(EBC)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1α(IL-1α),血清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6月江西省中医院肺病科及热敏灸科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住院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型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组、热敏灸组、对照组,3组均按照指南予以吸氧、支气管舒张剂等基本治疗,中药组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热敏灸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予以热敏灸疗法,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20 d/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FVC),血清及EBC中IL-17,IL-22,IL-1α,Cys-C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肺功能水平(FEV_1,FEV_1%,FVC),血清及EBC中IL-17,IL-22,IL-1α,Cys-C的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经3个疗程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热敏灸组优于中药组(P 0. 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的FEV_1,FEV_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证候评分水平,血清及EBC中IL-17,IL-22,IL-1α,Cys-C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其中中药组优于对照组,热敏灸组优于中药组(P 0. 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四君子汤加味联合热敏灸通过激发人体经气,提升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降低COPD患者血清及呼出冷凝液(EBC)中IL-17,IL-22,IL-1α,Cys-C水平,减缓炎症反应的发生,增加肺容量,改善COPD患者的通气功能,提升COPD患者的肺功能,从而有效的缓解COPD患者胸闷气喘等症状,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治疗组选取迎香穴透鼻通穴、印堂、风池、合谷、列缺、足三里针刺,并配合足三里、肺俞、脾俞、肾俞艾灸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87%,对照组总有效率61. 5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治疗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IL-4、IL-5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宣化方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AR)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白三烯B4(LTB4)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患者2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益气宣化方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临床疗效、血清TGF-α、LTB4和Ig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99%(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α、LTB4和IgE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α、LTB4和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宣化方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AR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TGF-α、LTB4和IgE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1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80例给予金匮肾气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80例仅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持续治疗60d。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2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5(IL-5)水平;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回访,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为91. 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 50%(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4、IL-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 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 75%,远低于对照组的26. 25%(P0. 05);观察组复发率为6. 25%,远低于对照组的23. 75%(P0. 05)。结论金匮肾气丸加减对AR治疗疗效良好,改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防止疾病复发的,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张珂 《中医药信息》2018,35(3):94-9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对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窍鼻炎颗粒联合针刺进行治疗,1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鼻部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鼻部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鼻部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鼻部症状及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或形成息肉、下鼻甲与鼻底或鼻中隔紧靠等鼻部体征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鼻腔通气功能显著增强,鼻黏膜纤毛运动速率与PEF显著加快,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鼻腔总阻力与PEF昼夜变异率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4、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皮疹、咳嗽、头痛、头晕、腹泻及困倦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有效改善患者鼻部症状及体征,在促进鼻部功能恢复的同时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