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局部应用环孢霉素A防治角膜移植排异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环霉孢素A对15例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病人局部滴眼预防及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异反应。角膜移植植片全部透明13只眼,半透明2只眼,混浊1只眼,随访时间最长1.5年,最短半年。环孢霉素A对角膜移植片的排异反应疗效满意,为今后开展角膜移植,提供了一种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环孢霉素A在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健  林赛萍等 《眼科》2001,10(2):76-78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在高危角膜移植手术后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施行穿透性及槔层角膜移植术中属于高危角膜移植的病共24例26只眼,其中≥9mm的大植片的有12只眼(占50%),在术后26只眼均用环孢霉素A口服及环孢霉素A液滴眼。结果:角膜移植术后出现角膜排斥反应的有10例11只眼(占42.3%),经过治疗后角膜植片均透明,术后角膜移植片最终透明者有24只眼(占92.3%),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证明在高危角膜移植术应用环孢霉素A治疗角膜移排斥反应是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3.
局部应用环孢霉素A口服液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环孢霉素A口服液滴眼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我们观察了20例21眼高危角膜移植患者,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20眼滴用10%环孢霉素A口服液原液,每晚一次。随访6~14个月。结果20例20眼植片全部保持透明,未见严重毒副作用。一例双眼移植的患者未用环孢霉素A眼发生排斥反应。表明国产环孢霉素A口服液原液滴眼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永年  陈银 《眼科研究》1995,13(1):21-23
角膜移植病人255例(265眼),植片透明率达96.09%,混浊者占3.91%,术前视力均在0.1以下,术后视力提高率为90.83%,达到当前国内最佳水平,眼局部滴用环孢霉素A,有明显防治排斥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5.
谢立信  曹景 《眼科研究》1995,13(1):24-26
报告1%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和地塞米松局部联合用药,治疗31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随访6~18个月植片透明治愈为93.5%,平均治愈时间7天,观察表明局部用药既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又避免了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并对CsA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的机理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高危角膜移植48例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高危角膜移植的成功率。方法对由于感染,化学伤,热灼伤等原因造成角膜广泛坏死,穿孔或全角膜葡萄肿40例48只眼,进行全角膜或带巩膜环的全角膜移植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随访半年至三年半,48只眼中,有13只眼角膜植睛维持半透明或部分半透明,有16只眼视力≥0.05,导致角膜植片混浊的主要原因为排斥反应和旧病复发等。  相似文献   

7.
应用环孢霉素A局部滴眼,治疗严重血管化角膜行角膜移植的患者33例35眼,平均随访期21个月,其中23眼未发生排斥反应,透明成功率占65.7%。发生排斥反应的12眼,其中5眼内皮排斥,1眼为上皮排斥,6眼为混合型排斥;经增用药次数及结合短期内使用激素,部分病例排斥反应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8.
高危角膜移植48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提高高危角膜移植的成功率。方法对由于感染、化学伤、热灼伤等原因造成角膜广泛坏死、穿孔或全角膜葡萄肿40例48只眼,进行全角膜或带巩膜环的全角膜移植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随访半年至三年半,48只眼中,有13只眼角膜植片维持半透明或部分半透明,有16只眼视力≥0.05,导致角膜植片混浊的主要原因为排斥反应(54.3%)和旧病复发(28.8%)等。结论高危角膜移植目前仍是挽救眼前节严重病变重要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移植片的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移植片的转归,分析移植片混浊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50例(456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追踪观察半年-10年,分析角膜移植片混浊原因。结果发现在456只眼中,角膜移植片透明412只眼,透明成功率90.4%。发生角膜混浊44只眼,其中继发性青光眼3只眼,占0.65%;排斥反应28只眼,占6.2%;病灶复发9只眼,占1.96%;供眼角膜内皮细胞损伤4只眼,占0.8%。结论 早期角膜移植片混浊的主要原因为供眼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及继发性青光眼;中晚期混浊的主要原因为排斥反应和病灶复发。认为术中预防供眼角膜内皮损伤,术后尽早发现和治疗排斥反应及病灶复发是预防移植片混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干燥保存角膜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廷钺  马吉献 《眼科》1995,4(1):42-44
利用干燥保存7-57日及16-30个月的兔角膜,行同种异体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后,前者37只眼中,透明愈合8只眼;后者9只眼中,透明愈合3只眼。用保存10-57天的猴眼角膜移植后,观察9只猴,透明愈合3只眼,半透明2只眼。临床上,用燥保存6天至8年5个月人角膜,行治疗性和挽救眼球的各种类型穿透性角膜移植25例,观察时间,最短16天,最长5年9个月,植片透明愈合8只眼、半透明12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改  相似文献   

11.
环孢霉素A滴眼治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疗效观察洛阳铁路分局医院眼科朱兰香,宁虹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后,植片排斥反应常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迄今仍无特效措施.既往多采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长期用药可致多种并发症。我科多年来在开展角膜移植...  相似文献   

12.
环孢霉素A滴眼剂治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京城  金秀英 《眼科研究》1993,11(4):265-267
应用0.5%环孢霉素A滴眼剂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患者15例(15眼),愈8例,好转6例,无效1例。随防5~24个月,2例因停药复发,一例于拆线后复发,继续用药或增加用药后治愈。研究表明0.5%环孢霉素A滴眼剂治疗术前移植床条件较好,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的患者可得到良好的效果,而对术前移植床条件较差,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对眼局部应用环孢霉素A滴眼治疗角膜移植排斥  相似文献   

13.
眼化学伤患者角膜移植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83例(97只眼)化学伤角膜移植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平均随访14个月。结果表明:有21个(21.6%)角膜植片透明,76个(78.4%)植片混浊或半透明;角膜移植的成功率与眼角膜受伤程度有关:A型瘢痕8只眼,其透明率为87.5%;B型瘢痕89只眼,透明率为15.7%。失败原因是角膜上皮糜烂(70.7%)和排斥反应(28.0%)。上皮糜烂的患者中,大多数有泪液分泌不足和泪膜缺陷问题。我们结合临床和病理研究结果,对失败原因和如何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我院1999年5月~2003年5月间行角膜移植手术80例(84只眼),对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34例(36只眼)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84只眼中发生排斥反应36只眼(42.5%)。角膜新生血管者为20只眼,儿童患者4只眼。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为术后20天~2年。术后3~6月发生率最高。上皮型10只眼,上皮下型1只眼。基质型8只眼,内皮型17只眼。角膜移植片透明愈合28只眼,半透明愈合6只眼,移植片完全混浊2只眼。结论 高危角膜移植、儿童术后随诊不及时、用药不科学等,都是角膜移植病人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应用环孢霉素A(简称CSA)局部滴眼,治疗严重血管化角膜行角膜移植的患者33例35眼,平均随访期21个月,其中23眼未发生排斥反应,透明成功率占65.7%。发生排斥反应的12眼,其中5眼为内皮排斥,1眼为上皮排斥,6眼为混合型排斥;经增加用药次数及结合短期内使用激素,部分病例排斥反应得以控制。用药8周后测试体内一些免疫指标较用药前有明显下降。Et-RFC,Ea-RFC值,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OKT3、OKT4、OKT8的值均有所下降。观察结果表明:局部应用环孢霉素A对角膜移值排斥反应的高危病例有明显的预防及治疗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真空负压环钻在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真空负压环钻在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191例(193只眼)采用真空负压环钻制作植片进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裸眼视力>0.1者158只眼(82%),植片透明180只眼(93%),移植排斥反应6只眼(3%),继发性青光眼3只眼(1%),虹膜前粘连3只眼(1%).散光(≥6D)22只眼(11%)。结论 使用真空负压环钻,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真空负压环钻在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锦堂  郑阿宁 《眼科研究》1993,11(1):12-15,T003
应用异种角膜移植作动物模型,研究局部应用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CsA)对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在应用1%CsA橄榄油滴剂和2%CsA眼膏的治疗组中,8只实验兔有6只植片透明,在观察期内(28天)没有发生排斥反应;对照组5只实验兔全部产生了排斥反应,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临床观察与动物实验结果一致。提示:CsA在抑制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和延长植片的存活上是一种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同时发现局部应用2%CsA眼膏对春季角结膜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贾卉  徐锦春 《眼科》1997,6(4):222-223
用1%环孢霉素A给予角膜移植病人点眼后2小时取角膜、房水;5小时及连续眯眼一周后分别取血清,进行放免测定各标本中环孢霉素A浓度。结果角膜高于房水及血清中药物2,连续点眼现周后高于点眼后5小时的血清药物2。  相似文献   

19.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航  董东生 《眼科》1997,6(3):145-146
详细分析大泡性角病变的病因及治疗,并通过对23例进行分析及追踪观察,获得较满意效果,(1)患眼手术后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症状消失;(2)在23只眼中82%移植片完全透明或半透明。(3)在23只眼中有12只眼获得脱盲脱残以上的视力,主为对于有望获得有用视斩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穿透性角膜移植或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手术是首选而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共做角膜移植术255例(256眼)。植片透明率高达96.09%,混浊者为3.91%。术前视力均低于0.1,术后视力提高率为90.83%,达到当前国内最佳水平。眼局部滴用环孢霉素A,有明显防治排斥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