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长治市沁县二乡四个自然村477人进行了大骨节病普查;结果患病率.为16.89%。其中25岁以下青少年患病率为18.8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患者X线进行了分析:调查为中国农村大骨节病的患病情况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掌握洛川县病情消长态势和环境因素对大骨节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大骨节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洛川县大骨节病病区资料,确定调查点进行临床普查,并采集粮食样本及儿童头发样本进行检测,测定粮硒、发硒及相关因素与病情的关系。结果临床检查≥16岁以上人群293人,其中大骨节病临床Ⅰ度以上患者21人,Ⅱ度患者7人,Ⅲ度患者1人,总检出率为9.89%。儿童发硒为0.34±0.11μg/g,粮食0.038±0.016μg/g。旧县镇院夫村大骨节患病以36~60岁人群较高,20岁以下没有新发病例。结论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平稳趋势。病区外环境硒含量水平的明显升高、饮食结构的明显改善、粮食卫生学质量的提高及经济收入的增加是病情得到控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2008年西藏山南地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南地区大骨节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点进行全民临床调查和4~13岁儿童右手X线拍片检查。结果4个县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共2 217人,检出Ⅰ度以上病例134例,平均临床患病率为5.59%;儿童X线共拍片616人,检出阳性病例2例,平均阳性检出率为0.33%。结论此次调查的山南地区4个县均为大骨节病轻病区。  相似文献   

4.
大骨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疾病 ,为进一步了解大骨节病自然状态下的临床特点、患病规律 ,以采取合理措施 ,加强防治 ,市地病办于 2 0 0 1年 5月14日至 2 5日 ,对沁县、屯留县的大骨节病区进行了现患调查。1 调查内容和方法调查患者临床表现 ,大骨节病临床诊断与疗效评定依据山西省地病办制定的标准和方法综合评定。2 调查结果2 .1 基本情况 对沁县、屯留县的四个乡、镇中 6个村 ,进行了现患情况调查。这四个乡、镇共有人口 910 19人 ,其中这 6个村有人口 3730人。 6个村中 ,王家峪为重病村 ,患病率为 10 .7% ,泉则坪为中病村 ,患…  相似文献   

5.
吕哲  翟宏  麻莎  夏勇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724-1724
大骨节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坏死为基本病变的地方性畸形性骨关节病。船营区位于吉林地区中部,辖区内的大绥河镇和搜登站镇的部分边远山区为历史上的大骨节病病区。根据《2006年吉林省大骨节病现患调查实施方案》,船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3—6月份开展了船营区大骨节病现患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了解河北省成人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病情,为制订大骨节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46个病区乡中抽取50个病区村,并保证每个乡最少抽取1个村,对该村≥16岁人群进行大骨节病调查,并统计临床Ⅰ度、Ⅱ度、Ⅲ度检出率,估计目前我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人数。结果全省成人大骨节病平均检出率8.94%,大骨节病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46岁以上年龄组占病人总数的96.1%。全省大骨节病人约40 000例。结论河北省大骨节病得到控制,但成人大骨节病仍构成公共卫生问题,对这些患者的救治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7.
大骨节病系以骨骼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息,对于该病各方面之调查研究多有论述。其中有关血液化学方面之检查,日人之文献有血液氢游子浓度正常,中和酸能力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稍低的记载,並认为可能由于龄储减少所致。国内调查材料亦有轻度酸中毒之说。为了探讨病机制以及本病与酸中毒的关系,我们对抚松镇之大骨节病人,健康人及长春市之健康人和由抚松来长春住院的大骨节病人作了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对照检查,僅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县是黑龙江省大骨节病重病区。自1981年以来,大骨节病防治以补硒为主,换粮、改水、的综合措施,使病情明显控制。1987年9月经省大骨节病防治效果专家考核组考核,认定达到基本控制水平。在巩固防治效果基础上,对病区进行了病情监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选点1993年根据《黑龙江省大骨节病防治规范》[1]和林口县大骨节病考核资料随机抽15个病村进行临床病情监测。并在其中选13个村进行X线病情监测,选8个村进行发硒监测,监测的村占病区村数的18.52%。2.监测对象6-13岁儿童3.监测方法门临床材料:根据《地方…  相似文献   

9.
大骨节病与氟骨症并存的X线表现,是指在同一患者的骨骼系统中,其四肢诸关节的骨质损害表现为波状、硬化、关节间隙变窄或加宽等大骨节病的基本X线病征,而躯干骨、四肢管状骨的骨质损害为骨质硬化、骨膜增生和骨赘形成等氟骨症的X线表现。本文报告5例大骨节病与氟骨症并存患者的X线表现。材料和方法;冰县系大骨节病川和地方性氟骨症流行区.在两病调查的放射诊断中,通过X线观察,发现大骨节病与氟骨症并存病例5人。男性3人、女性2人。年龄30沁妇7岁。我们采用200 oAX线机,常规投照骨盆、前臂、手腕部正位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兴海县唐乃亥乡上下鹿圈村149名7岁~12岁青少年儿童进行了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X线检查,说明兴海县大骨节病病情3年间相比有所下降,但病情仍较严重,致病因子仍然活跃。根据全国大骨节病情监测方案要求我们于1997年4月对兴海县上下鹿圈村进...  相似文献   

11.
李田虎 《吉林医学》2011,(2):297-298
黄陵县是我区大骨节病的重病区之一,1975年全县大骨节病临床普查,发病村有314个,Ⅰ度以上患病率达到3.03%(3 751/123 711)。经过20年的综合防治,病情降到历史最低水平。2009年10—12月,根据省内考核要求,对该县进行了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本文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黄陵县大骨节病防治效果,总结防治经验,进一步研究制定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承德某些大骨节病中等病区自然环境中水、粮、土硒和大骨节病人生物材料血、尿、发硒的检测。并与非病区对照,发现病区自然环境和病人血、尿、发硒含量显著低于非病区(P<0.01)。从而认为承德大骨节病区处于低硒地带,与病区大骨节病人体内低硒相一致,说明在承德地区低硒是导致大骨节病发生与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在承德地区大骨节病区可以推广应用亚硒酸钠、富硒酵母等硒制剂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骨节病家庭聚集性和同胞对遗传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骨节病(KBD)家族聚集性,了解遗传因素在大骨节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对麟游县14个自然村进行KBD的诊断和家系的调查,分析家庭聚集性;225例KBD先证者为按照抽样比为1/2的系统抽样法获得,对304例同胞用Li-Mantel-Grart法计算大骨节病分离比,用Falconer回归法估算不同年龄段同胞对遗传度和加权平均遗传度.结果 大骨节病家族中实发病数超过了二项分布的理论概率范围(P<0.001),即大骨节病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病例组同胞对患病率为19.41%(59/304),与病区的10.90%(1180/1082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62,P<0.0001);大骨节病分离比为0.061,同胞对的遗传度为28.61%.结论 :大骨节病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符合环境-基因交互作用的复杂性疾病,大骨节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中,遗传易感性因素约占1/4.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病区7年大骨节病(KBD)消长趋势,从不同角度寻找KBD病因。方案: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病区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除2000年外,其余6于临床均为0检出。X线检出率从2000年的23.33%下降到今年的4.5%。结论:病区病情呈基本稳态下降趋势,病区粮食可能是该地区KBD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是一种慢性地方性骨关节病。大骨节病最早由俄罗斯报告,其后俄罗斯的Kaschin和beck两人对该病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是一独立疾病,因此WHO将大骨节病命名为卡辛贝克病(Kaschin.beckDis.ease)。KBD是以侵害儿童生长期关节软骨为主,导致软骨坏死,最终骨端膨大、变形的骨关节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大骨节病与骨关节病关节软骨中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Bcl-2、Bax、Fas及iNos的表达分布特点,探讨两病发病机制的异同。方法收集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病的关节软骨各15例.并以15例正常人作对照。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糖核酸缺口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化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碱性磷酸酶(B-SA)法染色,观察大骨节病、骨关节病和正常对照关节软骨的凋亡细胞和Bcl-2、Bax、Fas及iNOS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分布特点。结果(1)大骨节病及骨关节病关节软骨凋亡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关节软骨增多(F=20.90~53.16,df=42,P〈0.01),且关节软骨剥蚀区的凋亡阳性细胞数较未剥蚀关节软骨区增多(t=4,154-6.004,df=28,P〈0.01),但大骨节病与骨关节病之间软骨细胞凋亡阳性数无显著性差异(t=1.329~1.362,df=28,P〉0.05)。(2)大骨节病与骨关节病关节软骨Bcl-2、Bax、Fas及iNos表达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关节软骨增多(F=25.46-215.31,df=42,P〈0.01),且关节软骨剥蚀区Bcl-2、Bax、Fas及iNos表达阳性细胞数较未剥蚀区增多忙2.278~7.77,df=28,P〈0.05),但大骨节病患者与骨关节病Bcl-2、Bax、Fas及iNos的表达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t=0.284-1.590,df=28,P〉0.05)。结论大骨节病与骨关节病均有相似的细胞凋亡,而且凋亡机制相同,即Bcl-2、Bax、Fas及iNos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1997年至2003年间,承担卫生部委托的青藏高原大骨节病流行现状科学考察及防治工作,深入西藏、青海和四川部分地区,共考察了50多个县的大骨节病病区,对大骨节病的现状进行了首次全面调查,摸清了病情,为卫生部制定决策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调查目的1959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我们在本省大骨节病患区抚松镇对当地出生从未外出过的141名儿童进行了一般性的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抚松镇儿童大骨节病的最早发病年龄。2.饮食习惯与大骨节病发病年龄之间的关系。3.大骨节病患区儿童的运动机能发育情况与非患区儿童有无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6个省级监测点的监测,了解天水市大骨节病的动态变化趋势,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甘肃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进行7-12岁儿童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临床检出率为4.81%;X线检出率为4.49%。病人以骨端为主,在清水县新城乡蒲魏村发现了一例两联病人。结论监测点病人较多,且有新发病人,病情严重,防治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儿童硒、碘营养进行调查分析,掌握病区儿童硒、碘营养状况,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