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预防护理人员院内结核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结核病的死灰复燃直接威胁着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健康,对结核的感染现状、护理人员结核发病情况,引起护理人员结核感染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何珂  苗青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898-4898
医护人员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个人、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笔者从事结核科护士长工作多年,并在非典病区工作过。全科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在结核科工作的自我防护措施及防护应急预案,消除了疲沓思想,自我防护意识明显提高。全科7a来没有造成一例工作人员感染结核、乙肝、艾滋病。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结核发病率面,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结核专科护士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受感染的概率亦随之增加.因此,在工作中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提高防范意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尽量杜绝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避免结核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是结核科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结核专科护士职业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如下. 1危险因素 1.1 生物因素 1.1.1呼吸道感染 结核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当今全球有1/3人口感染了结核菌[1].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年结核菌感染率为44.5%,全国约有5.5亿人受到了结核菌感染,护士感染结核菌的危险性为健康人群的2.22倍[2].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即T-SPOT.TB)检测并了解医院护理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82名护理人员(其中内科病区75人,外科病区78人,辅助科室29人)的外周血进行TSPOT.TB试验,分析结核潜伏感染情况。结果 182名护理人员中,T-SPOT.TB阳性者47人,总潜伏感染率25.82%;内科、外科及辅助科室的T-SPOT.TB阳性率分别为22.67%(17/75)、26.92%(21/78)、31.03%(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65)。工作年限≥3年的护士T-SPOT.TB的阳性率31.9%(37/116),明显高于工作年限3年的护士T-SPOT.TB阳性率15.2%(1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P=0.01),其RR值为2.62(95%CI:1.21~5.71)。结论综合性医院的护理人员结核潜伏感染率可受工作年限的影响,且与工作年限呈正相关,而受所在科室类别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术后病人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胸腰椎结核患者26例,根据手术后所涉及的问题进行系统文献查询,以求实证,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估,确定护理方案.结果 所有胸腰椎结核病人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预防胸腰椎结核病人术后早期并发症,可为临床提供实用性较强的护理依据,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效减少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术后肺不张和胸腔积液、脑脊液漏、腹胀、下肢深静脉栓塞、压疮、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防治结核感染。方法 对108例潜伏结核感染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未及时有效接种卡介苗导致潜伏结核感染及结核病增加。结论 初种和复种卡介苗是预防潜伏结核感染及结核病的重要措施,结核感染患者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感染合并双侧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患者做好病房隔离,严格按照规程处理换药器械及用后物品,进行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并注意做好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结果:本组10例术后颈部切口愈合良好,无出血、感染;2例出现切口红肿,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及换药、延长住院日后明显好转。患者出院时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发热。结论: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医嘱依从性,在护理患者的同时,护理人员应做好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血液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SPOT.TB对2012年3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82例结核感染待排的血液病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T.SPOT.TB检测对于血液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59.09%(13/22),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检测的13.64%(3/22),P〈0.05。T-SPOT.TB检测血液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9.09%(13/22)、68.33%(41/60),灵敏度优于结核抗体检测(P〈0.05)。结论T-SPOT.TB检测对于血液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对于确诊结核感染阳性患者的诊断价值大于确诊结核感染阴性患者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作为血液病患者合并菌阴结核感染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9.
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大多数结核感染者最初表现为潜伏感染.早期发现潜伏结核感染并有效治疗对于控制结核病至关重要.该文就潜伏结核感染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关系。从健康人全血中诱导活化的巨噬细胞和从结核病人痰液中培养出来的结核分枝杆菌以及卡介苗菌株(BCG)进行实验,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及其时相性变化。巨噬细胞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凋亡率升高,病人结核杆菌感染组和BCG感染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分枝杆菌与巨噬细胞的凋亡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病人结核菌的毒力比BCG的毒力强。  相似文献   

11.
护理人员感染乙型肝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晓清 《护理与康复》2006,5(5):376-378
总结了护理人员感染乙型肝炎的原因及对策.护理人员感染乙型肝炎的原因除部分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较差外,还与工作因素有关,如护理人员压力大、抵抗力差,以及容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为预防乙型肝炎的感染,护士必须重视自身防护;管理层应关心护士,对护士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安全技能训练,对护士定期体检,加强院内感染监测,以预防护理人员感染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骨与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骨科病区收治的疑似骨与关节结核患者317例,分别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结核抗体(LAM—IgG)进行诊断,比较两者对骨与关节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指标的差别)。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结核抗体试验(P〈0.05);同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明显低于结核抗体试验试验(P〈0.05)。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诊断骨与关节结核中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重要t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白塞氏病合并结核感染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永  尹耕  舒英 《华西医学》2008,23(1):125-126
目的:分析白塞氏病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至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免疫科收治的初诊为白塞氏病且合并结核感染的病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37例首诊为白塞氏病的患者中有10例(29.7%)合并结核感染,4例(10.8%)既往有结核病史,经抗结核或/和抗白塞氏病治疗后好转。结论:应警惕白塞氏病与结核感染并存,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可能和白塞氏病相混淆,需做好鉴别诊断并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与医院感染防控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02名护士的一般调查资料、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以及医院感染防控行为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查的102名护理人员中,有39.22%的护理人员具有合格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行为平均得分为(71.72±15.47)分。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医院感染知识与防控行为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244,P=0.013)。结论有必要加强医院感染相关学术活动,以增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在护理人员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与实施。  相似文献   

15.
巨噬细胞是结核分支杆菌在体内的主要宿主细胞,发生凋亡后,可杀灭胞内感染的结核分支杆菌其在体内的扩散。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支杆菌的感染可诱导巨噬细胞产生不同水平的凋亡。与结核分支杆菌减毒株及无毒株相比,结核分支杆菌毒力株可通过一系列机制抑制巨噬细胞凋亡,以逃避巨噬细胞的杀伤。进一步了解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与巨噬细胞凋亡之间的机制与相关分子基础,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  相似文献   

16.
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护士应充分认识工作中的健康与安全问题 ,预防职业性危害的发生。生物性危害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护理人员感染上乙肝、丙肝和 HIV病毒 ,注射器针头是主要的感染途径。此外 ,还有其他细菌、病毒感染 ,诸如多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病 ,对甲氧苯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以及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病等 ,都可由患者传染给护理人员。霉菌和真菌可在毛毯、屋顶和疏于整理的房屋中生长 ,可使人患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化学性危害 有毒化学物质会污染室内空气 ,可致气促、鼻炎、接触性皮炎、头痛、关节痛、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7.
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与自我防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医院众多职工中 ,护理人员接触患者最多 ,每日需处理各种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因此 ,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与预防感染的管理。1 加强对护理人员预防感染的管理对护理人员感染的监测既是职业性健康服务和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 ,也是医院感染监控及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结核感染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斌  刘东  吴家清  蒙善东  黎程 《新医学》2006,37(4):242-24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结核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肾移植术后结核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肾移植术326例,并发结核感染13例(4%).结核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初期症状轻微,发热多为首发症状(8/13),其次为咳嗽、咳痰,服用"感冒药"发热症状可缓解.13例病人中9例为肺结核,1例为结核性脑膜炎,1例为移植肾结核,1例为附睾结核,1例结核发生部位不明.经抗结核治疗,10例治愈,2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结核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症状不典型,注意与其它感染相鉴别;应采用合理的抗结核方案,并及时调整免疫抑制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在胸腰椎结核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实施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将实施前(2015年2~12月)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41例设为对照组,将实施后(2016年1~11月)收治的同类患者41例设为实验组.比较实施前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并发症前移式关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实验组胸腰椎结核手术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类手术患者(P<0.05).结论 采用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对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并发症前移关注能力,降低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感染自我防护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88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护理人员的感染自我防护意识,并对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龄、职称、参加感染培训、宗教信仰、自我效能感及职业倦怠感与自我防护意识进行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护理人员感染自我防护意识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工龄、职称、自我效能感评分及职业倦怠感评分是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感染自我防护意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感染自我防护意识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应重视加强护理人员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其感染自我防护意识,从全面角度来看,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能力才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