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震颤和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患者电生理上的异同,为PD和ET的诊断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5-05—2016-04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50例PD患者(PD组),70例ET患者(ET组),以及4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生理性震颤组),完善PD以及ET患者的震颤评分,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对所有受试者进行3种姿势状态下的震颤分析检査。比较受试者的震颤幅度、震颤频率、震颤频谱宽度以及负重对其影响,总结2组患者的电生理学特点。结果 3组平均震颤幅度静止状态同负重状态比较,生理性震颤组变化不大,而PD和ET患者静止状态震颤幅度较负重状态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震颤峰值频率比较:3组静止状态震颤频率均高于负重状态,健康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和E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震颤和ET震颤参数接近,加速度传感器测定的震颤参数难以区分二者,但对于生理性震颤和病理性震颤的鉴别存在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PD患者(PD组)51例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ECG监测,对比分析两组的血压变异性(BPV)和心率变异性(HRV)的指标,同时对PD患者进行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换算、Hoehn-Yahr分期(H-Y分期)和统一PD评定量表Ⅲ(UPDRSⅢ)评分,探讨BPV和HRV的影响因素。结果 PD组BPV中24h SBPSD、dSBPSD、nSBPS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PD组HRV中SDNN、RMSSD、HF、LF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PD患者BPV与病程具有正相关(P0.05),HRV与病程、H-Y分期、UPDRSⅢ评分具有负相关(均P0.05)。结论 PD患者存在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且与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及运动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患者的心率变异指标,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情况。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并经视频多导睡眠监测(vPSG)且符合RBD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特发性RBD 5例,帕金森病(PD)伴RBD 12例,多系统萎缩(MSA)伴RBD 8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伴RBD 5例。另选健康对照者25例。使用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HRV)分析来定量测定30例RBD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的时域及频域分析指标,比较2组的HRV情况。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时域分析指标如NN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 NN间期标准差(SDANN)、每5 min NN间期标准差的均值(ASDNN)及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较健康对照组低(P均<0.05)。病例组频域分析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均较健康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 RB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HRV下降情况,提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POCI)静脉溶栓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8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循环梗死组(n=46)、后循环梗死组(n=40),根据治疗后三个月时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32)、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n=16)。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HRV,比较不同组HRV相关指标的差异,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前、POCI溶栓失败组中SDNN、SDANN、RMSSD及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失败组比较,两组溶栓成功组中HRV相关指标均显著升高,而POCI组的升高幅度高于前循环脑梗死组(P0.05)。POCI患者中,预后良好组SDNN、SDANN、RMSSD及PNN50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NIHSS评分与POCI患者SDNN、SDANN、RMSSD及PNN50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POCI患者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和HRV降低,且与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HRV指标水平,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对165例失眠症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并据此分为高分组85例与低分组80例;采用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训练系统(SPCS)采集HRV,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结果:高分组SCL-90中焦虑因子及睡眠与饮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均0.05);两组患者HRV中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QI总分与HRV中TP、LF、HF呈正相关(r=0.196,0.185,0.223;P0.05或P0.01),与LF/HF呈负相关(r=-0.304,P0.01)。结论:严重失眠的患者易产生焦虑情绪;失眠严重程度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症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 方法:采用临床用创伤后应激功能障碍诊断量表(CAPS)对150例癌症患者进行诊断性访谈,并分为PTSD组(37例)和非PTSD组(nPTSD组,30例);应用PTSD自评量表(PCL-C)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采用生理相干与自主神经平衡系统对PTSD组、nPTSD组、健康对照(NC)组(30名)进行短时HRV检测,分析HRV指标与PTSD核心症状的相关性. 结果:与nPTSD组和NC组比较,PTSD组平静状态下R-R间期标准差(SDNN)和高频功率(HF)较显著下降,低频功率(LF)/HF显著升高(P均<0.001);应激状态下PTSD组SDNN应激差值明显降低,HF和LF/HF应激差值显著增高(P均<0.001);HRV指标与PTSD核心症状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均<0.05). 结论:癌症相关PTS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核心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剂量奥氮平对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抗抑郁的增效作用及对抑郁障碍(MDD)患者心血管的安全性。方法:61例MD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在SSRI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奥氮平5 mg/d;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及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1治疗后两组HAMD及HA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且研究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治疗前HAMD评分及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两组HRV指标中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及高频功率(HF)显著升高(P均0.05),低频功率(LF)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HRV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奥氮平对SSRIs具有一定的抗抑郁增效作用,短期使用对血管安全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特发性震颤(ET)与帕金森病(PD)患者的嗅觉功能,并探讨ET与PD的关系。方法应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五味嗅觉测试液检测30例ET、30例PD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从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两个方面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PD组的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均明显高于ET组和对照组(P<0.01),而ET组与对照组的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有明显的嗅觉功能障碍,而特发性震颤无明显的嗅觉功能障碍,ET与PD可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心率变异性异常的一些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组)80例和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80名完成一般情况问卷及病史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同时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测定两组被试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焦虑症组平均心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79,P<0.01)。焦虑症组HRV所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SDNN、RMSSD、PNN50、HF及LF/H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95,-5.34,-4.79,-2.69,-2.93;P均<0.01)。不同性别(F=5.500)、不同年龄段(F=270.39)两组被试平均心率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性别、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 )、原发性震颤(E T )、原发性震颤并帕金森病(E T-PD )患者的嗅觉功能,探讨嗅觉障碍在P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同时探讨 PD与 ET 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英国脑库 PD诊断标准、Bain等(国际震颤研究小组)提出的 ET 诊断标准及Geraghty、Jankovic提出的国际公认的ET-PD诊断标准,收集早期PD 30例,ET 30例,ET-PD 30例,分别进行简易嗅觉检查,并随机选择3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分别与PD、ET、ET-PD患者相匹配的各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PD、ET-PD患者嗅觉障碍率远高于对照组及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及E T-PD患者存在明显嗅觉障碍,嗅觉检测可作为 PD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PD与E T 可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合并嗅觉障碍的ET患者更易进展为PD。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记录HCH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生情况,并分析心率变异性与END的关系。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1—2019-12收治的72例HCH患者为研究对象,12例发生END,60例未发生END,于治疗前对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取HRV时域指标[24 h每5 s 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比(PNN50)、24 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计算HRV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记录患者治疗后END发生率,分析HRV时域及频域指标与END的关系。结果 72例HCH患者的END发生率为16.67%;END组SDNN、r-MSSD、PNN50、LF、HF均低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7、3.516、3.497、3.758、3.423,P0.001、0.001、0.001、0.001、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NN、r-MSSD、PNN50、LF、HF低水平是HCH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OR=1.057、1.317、9.382、1.006、1.017,P=0.002、0.005、0.003、0.002、0.003);绘制ROC曲线显示,SDNN、r-MSSD、PNN50、LF、HF单项检测用于HCH患者END发生风险预测的AUC分别为:0.802、0.854、0.811、0.812、0.815,均0.8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HCH患者END发生率高,HRV与END发生关系密切,可考虑在未来将HRV作为HCH患者END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肌电生物反馈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肌电生物反馈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观察分析12例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高血压前期患者与12例对照者血压值及HRV的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生物反馈组的收缩压下降趋势显著(P<0.05),且至少可以维持6个月,心率下降趋势较显著(P<0.05),SDNN和HF有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LF和LF/HF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可以使高血压前期患者的血压降低至理想范围,其机制可能主要与HF升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甲组(静脉复合麻醉40例)、乙组(硬膜外麻醉+静脉复合麻醉40例),所有患者均为ASAⅠ~Ⅱ级。分别在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的20min、(T2)、切皮后的1min(T3)、子宫牵拉时(T4)、手术结束时(T5)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结果在麻醉前2组各指标间比较(P0.05);在麻醉后有以下变化:(1)MAP与T1比较,乙组患者在T4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组患者在T2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时间点比较(P0.05);(2)HRV与T1比较,乙组患者LF/HF比值在T4时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LF在T5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LF/HF、HF、LF差异均不明显(P0.05);甲组患者在各时间点(T1除外)时LF/HF、HF、LF均有下降(P0.05),LF/HF在T5时升高(P0.05),HF、LF仍低于T1(P0.01);(3)HR与T1比较,乙组差异不明显(P0.05),甲组在T2时下降(P0.05),T5时升高(P0.05)。结论使用单纯的静脉复合麻醉和使用硬膜外麻醉+静脉复合麻醉均能抑制HRV,静脉复合麻醉对LF、HF的抑制较强,交感/迷走神经的张力偏向副交感神经优势方向转移,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稳定性;但硬膜外麻醉+静脉复合麻醉对HRV的影响相对较小,交感/迷走神经的张力偏向交感神经优势方向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特发性震颤(ET)和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及使用药物干预,探讨二者各自在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征性,推测产生的机理,为判断预后、制定干预治疗措施提供一种临床策略。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8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和门诊73例ET患者和54例PD患者为观察组,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进行LOTCA测评,观察组在初次评分后给予丁苯酞胶囊口服,90 d后再次给予第二次测评。结果 (1) 3组除了定向评估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之外,其余6项亚组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 PD组的思维操作得分最低,与对照组和ET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 002)。(2) ET和PD组LOTCA各亚组评分对总分贡献值:ET组除了定向之外,各亚组标准化系数b’j在0. 372~0. 493之间; PD组:思维操作,视运作组织,动作运用,空间知觉的b’j值分别是0. 715,0. 684,0. 621,0. 422。(3)丁苯酞干预ET和PD前后LOTCA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 027,P=0. 034)。结论 ET和PD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其中思维操作得分可以反映出各自认功能损伤的程度及作为判断痴呆转化的指标。机制可能是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丘脑-额叶皮质生物电传导障碍。ET和PD二者都有向痴呆发展的倾向,早期对二者药物干预,可以改善认知功能,而丁苯酞是一种潜在有效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并存焦虑、抑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冠心病抑郁组,选择同期5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变异指标和冠心病患者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组实验前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抑郁组时域指标中SDNN、SDANN、RMSSD及PN5N0显著低于冠心病组和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时域指标中SDNN、SDANN、RMSSD以及PN5N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抑郁组频域指标中SLF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和对照组(P0.05);冠心病抑郁组和冠心病组LF/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状患者发病后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明显,且和患者抑郁程度存在相关关系,患者治疗时应该加强患者心理干预,提高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的皮质醇、甲状腺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特点,探讨其与躯体症状、失眠及性别因素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抑郁症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的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当日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查,进行两组的比较,并按照躯体症状、失眠及不同性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患者组的R-R间期平均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verage RR intervals,SDNN)、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 band,LF)、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 band,HF)分别为[(34.21±14.31),186.64(846.67,113.87),125.00(839.22,48.50],对照组依次为[(43.86±12.61),375.92(2542.70,233.08),247.51(1547.36,142.33)],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COR水平增高[(15.35=6.45)vs.(11.81±6.32),P<0.01],TSH、T3及T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伴躯体症状患者组CO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不伴躯体症状组(P<0.01),SDNN、LF及HF指数均显著低于后两组(P<0.01)。伴失眠的患者组血清CO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不伴失眠组(均P<0.01),SDNN、LF及HF指数均显著低于后两组(均P<0.05)。男性患者组SDNN、LF、HF指数均显著低于正常男性组(均P<0.05);女性患者组血清CO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女性组(P<0.01),SDNN、LF指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女性组(均P<0.05)。结论抑郁症HPT轴无紊乱,仅HPA轴及自主神经功能出现紊乱,且HPA轴激素水平及心率变异性与躯体症状、失眠及性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经颅超声(TCS)图像对辅助鉴别帕金森病(PD)和原发性震颤(ET)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0例PD、33例ET及100名健康对照进行TCS检查,黑质回声强度分为Ⅰ~Ⅴ级进行半定量分析,当单侧黑质强回声≥Ⅲ级时测量强回声面积、计算双侧强回声总面积与中脑总面积比值(S/M),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半定量分析:PD组黑质强回声≥Ⅲ级比例(76.00%,76/100)明显高于ET组(9.09%,3/33)及对照组(13.00%,1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622,P<O.01)。(2)定量分析:PD组黑质强回声面积及S/M比值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0.54(0.57)、11.02(9.00)]明显高于ET组[0.00(0.04)、0.00(1.55),H=42.39、42.19,均P<0.01]及对照组[0.00(0.00)、0.00(0.00),H=121.86、121.47,均P<0.01],ET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利用单侧黑质强回声面积≥0.2 cm2或S/M比值≥7%对判断PD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39%、78.73%、81.50%和86.02%、81.13%、83.50%,但诊断符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CS检查可发现部分PD患者中脑黑质内特异性强回声,从而为鉴别PD与ET提供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多巴胺转运体(DAT)99mTcTRODAT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脑显像(SPECT)对早期帕金森病(PD)与特发性震颤(ET)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8例早期PD、15例ET、8例ET合并PD(ETPD)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99mTcTRODAT1SPECT显像,勾画出各组脑内感兴趣区[双侧纹状体(ST)及枕叶(OC)],计算机自动给出各区的放射性计数,计算左、右侧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STOC/OC)及不对称指数,并加以比较。结果DAT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正常对照组左侧为0.58±0.16、右侧为0.56±0.32,ET患者左侧为0.55±0.22、右侧为0.56±0.24,两侧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ETPD组左侧为0.44±0.33、右侧为0.45±0.18,早期PD组症状肢体对侧为0.40±0.33、症状肢体同侧为0.51±0.12,以上两组与正常对照组和ET组比较呈显著性降低(P<0.01,P<0.05);且PD组症状肢体的对侧低于同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对称性指数:PD组高于E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99mTcTRODAT1SPECT显像有助于早期PD与ET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多系统萎缩(MS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4例MSA患者以及32名健康对照者进行HRV各项参数的检测,并比较两组HRV各项参数的异同,检测参数包括时域和频域。采用秩和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RV参数的评估价值。结果 MSA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相邻RR间期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 MSSD)[(51.6±29.4)ms与(70.1±34.1)ms,P=0.023]、相差大于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数的百分比(p NN50%)[4.2%(1.8%,9.5%)与9.6%(5.1%,16.2%),P=0.005]、变异系数(CV)[(0.06±0.01)与(0.08±0.02),P=0.005]、极低频功率(VLF)[1003.4(586.5,1702.9)ms~2与1825.5(1407.2,2670.1)ms~2,P=0.000]、低频功率(LF)[162.9(90.6,337.4)ms2与375.5(210.4,559.5)ms~2,P=0.001]以及高频功率(HF)[164.9(77.5,470.7)ms~2与349.1(209.7,738.5)ms~2,P=0.005]均明显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MSA组中VLF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03(标准误=0.053),CV、LF、HF、p NN50%分别为0.667(标准误=0.054)、0.660(标准误=0.055)、0.650(标准误=0.055)、0.640(标准误=0.055),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LF在临床早期诊断MSA的最佳诊断分界点值为1240.85,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55.4(95%CI:0.599~0.807,P=0.002)。结论 MSA早期即有交感和迷走神经受累,从而出现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VLF对其具有较高的评估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震颤分析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和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福建省立金山医院门诊和住院确诊的PD患者27例(PD组)和ET患者23例(ET组),所有患者均至少有一侧上肢静止性或姿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