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性因子检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AA患者作为AA组,并进一步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组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AA组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Th1、Th17细胞百分率及Th1/Th2、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Th2、Treg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AAA组外周血Th1、Th17细胞百分率及Th1/Th2、Th17/Treg比例高于CAA组,Th2、Treg细胞水平低于CAA组(P0.05)。AA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FN-γ、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4、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A组血清中IL-2、干扰素-γ(IFN-γ)、IL-17水平高于CAA组,IL-4、IL-6、IL-10水平低于C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b)水平、PTL与Th1、Th17细胞水平及IL-2、IFN-γ、IL-17水平呈负相关,与Th2、Treg细胞水平及IL-4、IL-6、IL-10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AA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存在异常,而且与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白介素37(IL-37)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的表达水平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分析。方法选取120例AR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IL-37蛋白及mRNA表达,辅助性T细胞1(Th1)、Th2、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Foxp3+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提取2组PBMCs,并应用浓度为100、200 ng/mL的重组人IL-37蛋白(rIL-37)干预,分析干预前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血清IL-37水平及IL-37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h1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及Th1/Th2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h2细胞、CD4+CD25+Treg细胞、Foxp3+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β、IL-6、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IL-10、IL-27、IFN-γ、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37与IL-1β、IL-6、IL-17存在负相关性,与IL-4、IL-10、IL-27、IFN-γ、TGF-β1存在正相关性(P<0.05)。rIL-37干预后,研究组IL-1β、IL-4、IL-6、IL-10、IL-17、IL-27、IFN-γ、TGF-β1各指标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 ng/mL组干预PBMCs细胞各细胞因子变化水平相较于100 ng/mL组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IL-37表达明显下降,进而影响了Th1/Th2、Th17/Treg细胞平衡,导致抑炎因子水平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升高,在AR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4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予以口服苦参素300mg,3次/d,疗程6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变化。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下降,经过苦参素治疗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水平明显上升,而IFN-γ水平明显下降,经过苦参素治疗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明显下降,而IFN-γ水平明显上升。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紊乱和Th1/Th2平衡失调,苦参素既能抑制调节T细胞亚群紊乱,又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平衡,从而提高细胞免疫反应,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清除细胞内病毒。  相似文献   

4.
邵慧  吕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763-2764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取20例AS患者(分AS病情稳定组及活动组各10例)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用或不用非特异性刺激剂(anti-CD3、anti-CD28),然后加佛被酯/离子霉素,经固定/透膜处理进行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及IL-6水平。结果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纯度达90%以上。AS病情活动组IL-17表达水平较病情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anti-CD3、anti-CD28刺激后,CD4+T细胞IL-17胞内表达水平较无刺激有一定的增加。AS患者CD4+T细胞IFN-γ胞内表达水平呈现与IL-17表达相似的特点。结论 A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胞内IL-17和IFN-γ呈高表达,提示分泌IL-17的Th17细胞和分泌IFN-γ的Th1细胞共同参与了AS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8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研究组)及同期本院体检的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研究组、对照组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变化,依据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预后情况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比较两组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与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CD3~+、CD4~+、CD4~+/CD8~+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CD8~+、IL-8、IFN-γ、TNF-α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IL-8、IFN-γ、TNF-α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CD3~+、CD4~+、CD4~+/CD8~+高于未缓解组,CD8~+、IL-8、IFN-γ、TNF-α低于未缓解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与CD3~+、CD4~+呈正相关(P0.05),与CD8~+、IL-8、IFN-γ、TNF-α呈负相关(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后可有效调节其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且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变化与其预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河北中医学院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IL-17、IL-35和γ-干扰素(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和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35和IFN-γ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升高;MMⅢ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Treg细胞呈现增高趋势;MMⅢ期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0.05);血清IL-17水平依次为MMⅢ期Ⅱ期Ⅰ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依次为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P0.05);Treg细胞比例依次为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则对照组稳定期进展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IL-17、IL-35和IFN-γ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IL-17、IL-35和γ-干扰素(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和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35和IFN-γ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升高;MMⅢ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Treg细胞呈现增高趋势;MMⅢ期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0.05);血清IL-17水平依次为MMⅢ期Ⅱ期Ⅰ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依次为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P0.05);Treg细胞比例依次为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则对照组稳定期进展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IL-17、IL-35和IFN-γ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根据细胞的功能,经典地将CD4+T细胞分为Th1、Th2辅助细胞以及T调节细胞三个亚群,Th1细胞主要产生IL-2、IFN-γ和TNF-β,辅助细胞免疫,而Th2细胞主要产生IL-4、IL-5、IL-6和IL-10,辅助体液免疫.而T调节细胞则在维护机体免疫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2005年发现了一群不同于Th1、Th2、Treg的细胞亚群,即Th17,它们不表达IL-4或IFN-γ,却高水平分泌IL-17,在自身免疫、感染性疾病、肿瘤等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对近几年对Th17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陈月婵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4):2033-2035
目的分析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调节性T(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Th)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1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检查的41例健康早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TGF-β、IL-10)、NK细胞亚群(CD56~+CD16~-、CD56~+CD16~+、CD56~-CD16~+)及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实验组Treg细胞分泌的TGF-β、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D56~+CD16~-、CD56~-CD16~+NK细胞亚群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56~+CD16~+NK细胞亚群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外周血IL-2、IFN-γ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L-4、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NK细胞亚群及Th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可作为诊断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前瞻性收集高血压病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辅助细胞-1(Th1)、T辅助细胞-2(Th2)、T辅助细胞-17(Th17)、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同时分析高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h17和Th2均显著升高(P0.05);Th2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IL-10显著降低(P0.05);IL-17、TNF-α、IFN-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升高(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Th1、Th17、IL-17和IFN-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IL-10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平衡失调,表现为Th1和Th17升高,且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的9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90例体检健康的同龄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及CD4/CD8)及血清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h2细胞因子(IL-4、IL-10及IL-13)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上述血液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上述血液指标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及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及Th2细胞因子(IL-4、IL-10及IL-1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上述血液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血清IL-2、IFN-γ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919~-0.762,P0.05),血清TNF-α及Th2细胞因子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785~0.923,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呈现异常表达的状态,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IL-12、γ-干扰素(IFN-γ)、IL-4因子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IL-2、IL-12、IFN-γ、IL-4及CD3^+、CD4^+、CD8^+、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IL-2、IL-12、IFN-γ、Th1/Th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IL-4因子水平存在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检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Breg亚群与CD4+ T细胞数量、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它们在C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选择35例CITP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Th1、TH17、Th22以及Breg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运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PBMNc培养液上清中IFN-γ、IL-17、IL-22以及IL-10水平,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CITP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Th1、Th17、Th22细胞亚群的比例均升高(P〈0.05),调节性B细胞(Breg)的比例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CITP患者治疗前PBMNC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17、IL-22水平升高,IL-10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Breg细胞的比例变化与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19,P〈0.05),Breg细胞与Th1、Th17、Th22细胞亚群的变化呈负相关性,IL-10水平与IFN-γ、IL-17、IL-22水平也呈负相关性。结论:调节性B细胞比例及IL-10的水平下调可能参与CITP患者的CD4+T细胞免疫调节紊乱机制,可为其临床免疫调节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nd cell death protein l, PD-1)、干扰素-γ(into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与辅助性T细胞(helper-T cell, Th细胞)及T细胞亚群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就诊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的80例哮喘患者为研究组,另以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PD-1,IFN-γ和IL-4水平;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h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占比,比较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血清PD-1和IFN-γ水平、外周血Th1细胞占比、Th1/Th2比值、CD8+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血清IL-4表达水平和外周血Th2细胞及CD4+水平占比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1~19.847,均P<0.01),而两组CD3+水平无显著差异(t=1.132,P=0.259)。结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伴随着患者血清PD-1水平降低以及IL-4水平增高,从而抑制了Th1细胞产生IFN-γ,并使得Th1/Th2和CD4+/ CD8+平衡状态破坏,各细胞及细胞因子相互制约、相互调节,构成复杂的调节网络,对哮喘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1型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胰岛相关抗体及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率及其外周血Th1、Th2、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分析1型糖尿病合并AITD临床特点,探讨各细胞因子在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型糖尿病患者63例,对照组为来我院健康体检者57例,采集静脉血,检测胰岛相关抗体、甲状腺相关抗体及IFN-γ、IL-4、IL-10、IL-17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组 IFN-γ及 IL-17表达水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00.95±51.44)pg/ml vs.(340.99±39.47)pg/ml,P<0.01;(26.87±±2.47)pg/ml vs.(19.41±2.80)pg/ml,P<0.01],IL-4及IL-10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21.63±4.22)pg/ml vs.(31.49±2.42)pg/ml,P<0.01;(15.69±3.22)pg/ml vs.(24.13±2.17)pg/ml,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型糖尿病任一胰岛相关抗体阳性组,TPO-Ab、TG-Ab、TR-Ab阳性率均高于胰岛相关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细胞因子表达无明显差异。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HbA1c水平正相关(r=0.59,P<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CD4+T细胞各亚群间平衡失调,Th1/Th2及Th17/Treg平衡失调,向Th1及Th17方向漂移,细胞免疫及IL-17介导的前炎症反应在1型糖尿病起病中发挥主要作用,1型糖尿病胰岛相关抗体阳性患者,具有更高的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率,可能具有更高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可托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对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来本院治疗的85例扁平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外涂维A酸软膏治疗,每天一次,并每日取红花(6 g)泡茶饮;观察组患者每天加服复可托(口服),每次2 mg,每天一次;4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采用ELISA法检测IFN-γ、IL-4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FN-γ、IL-4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χ2=5.0585,P<0.05).治疗后,两组IFN-γ水平显著升高,IL-4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可托口服治疗扁平疣疗效较好,通过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有效除疣.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Th1)、Th2、Th17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SCLC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44例住院的SCLC患者(SCLC组)及24名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Th1、Th2、Th17及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应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FN-γ、IL-17及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SCLC组患者的外周血中Th1细胞、Th1/Th2、IFN-γ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C组患者的外周血中Th2、Treg、Th17、Treg/Th17、IL-17、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CLC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的降低、Treg/Th17的升高可能与SCLC的致病机理及预后密切相关,该结论将为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间日疟原虫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分泌IL-17和IFN-γ的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患者组(PV)和健康对照组(HD)外周血CD3+、CD3+CD8+、CD3+CD8-和γδT细胞中分泌胞内因子IL-17、IFN-γ的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在所有检测的细胞亚群中,分泌IFN-γ的CD3+CD8-和γδT细胞在其所属亚群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泌IL-17的γδ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本研究对于理解机体抗疟原虫的细胞免疫的功能状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凋亡对辅助性T细胞(Th)漂移的影响及血必净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必净组,每组8只.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于第3日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各组CD4+CD25+Treg并培养12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凋亡率及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和T淋巴细胞毒性相关抗原4(CTLA-4)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量;再将CD4+CD25+ Treg与CD4+CD25-T细胞1∶1共培养,刀豆素A刺激68 h,ELISA检测Th1、Th2、Th17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IL-4、IL-17水平.结果 正常组Treg凋亡率[(12.03±0.89)%]与假手术组[(9.48±2.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Treg凋亡率[(5.87±0.44)%]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而血必净组的Treg凋亡率[(27.29±2.48)%]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均<0.01).Foxp3、CTLA-4表达和IL-10分泌量随Treg凋亡率增加而减少,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8(P=0.042)、-0.877(P=0.042)、-0.743(P=0.010).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FN-γ、IL-4水平和IFN-γ/IL-4比值均明显升高[IFN-γ:(254.70±44.88)ng/L比(0.68±0.78)ng/L,IL-4:(8.82±0.61)ng/L比(3.48±0.98)ng/L,IFN-γ/IL-4比值:30.28±4.87比0.23±0.30,P均<0.01];而血必净组IFN-γ[(491.54±84.28)ng/L]和IFN-γ/IL-4比值(45.31±8.01)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和P<0.05);各组间IL-17水平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脓毒症时Treg凋亡率增加可减轻对效应T细胞的抑制功能,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促进脓毒症Treg凋亡,介导Th2向Th1漂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IL-23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HSV病毒感染复发患者外周血IL-23、IL-12、IFN-γ、IL-14、IL-10水平,以及细胞培养液中IFN-γ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记忆性CD4+T细胞表达IFN-γ的水平,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生殖器疱疹复发患者(RGH)组血清IL-23、IL-12、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IL-14、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3剂量依赖性诱导患者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FN-γ,并刺激记忆性CD4+T细胞表达IFN-γ.结论 IL-23等Th1型细胞因子在RGH患者体内水平低下,Th1/Th2平衡失调,机体不能有效抑制病毒,是导致病情反复的重要原因;IL-23可能在体内同样刺激T细胞产生IFN-γ,发挥抗病毒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