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单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06诊治的14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73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观察组),70例单纯采用PVP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即刻脊柱后凸角、伤椎楔形角、伤椎前缘高度、中段高度、后缘高度、后凸角复位百分比、楔形角复位百分比、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百分比、椎体中段高度恢复百分比、椎体后缘高度恢复百分比、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2组术后1 d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1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术后即刻观察组脊柱后凸角、伤椎楔形角较对照组小,伤椎前缘与中段高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伤椎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凸角复位百分比、楔形角恢复百分比、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百分比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椎体中段、椎体后缘高度恢复百分比、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注射量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较单纯采用PVP治疗具有良好的骨折椎体复位效果,但术中需注入更多的骨水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伸体位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过伸体位复位PVP治疗4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7椎),对比手术前后患者VAS评分、伤椎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55 min,伤椎骨水泥注入量2~6 ml,无骨水泥渗漏发生。术后VAS评分、伤椎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0~50 d。无再发椎体骨折者。结论过伸体位复位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部分恢复伤椎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止痛效果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2-02—2016-04诊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治疗者50例(PKP组),行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者50例(PVP组)。比较2组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值、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比值,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2组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值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3 d、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值低于PVP组,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比值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程度,PKP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效果更优,而高粘度PVP骨水泥渗漏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体位复位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5-07采用Stryker公司高粘度骨水泥行PVP或PKP结合体位复位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5例,经后路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入高粘度骨水泥。结果单个椎体手术时间平均31(20~40)min,单个椎体术中出血量平均10 ml,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5~11(8.7±1.9)ml。6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3例渗入邻近椎间隙,2例渗入椎体前方,1例渗入椎旁的软组织内,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神经症状,无椎管内渗漏。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6个月随访,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增加,后凸Cobb角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行PVP或PKP结合体位复位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0-11诊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41例采用PKP治疗(PKP组),41例采用PVP治疗(PV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2组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3个月的随访。PKP组骨水泥注入量较PVP组多,骨水泥渗漏数较PVP组少,手术时间较PVP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伤椎前缘高度较PVP组大,伤椎Cobb角较PVP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PVP与PKP治疗均能显著减轻疼痛并促进术后快速康复,PKP在恢复伤椎高度、矫正椎体后凸畸形的效果优于PVP,且能减少骨水泥渗漏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2):1149-115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4例。PVP组给予PVP治疗,手法复位配合PVP组给予手法复位配合PVP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残疾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VAS、ODI评分分别为(2.40±0.90)、(23.60±3.70)显著低于PVP组的(3.10±0.60)、(29.80±2.90)(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升高(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椎体前缘高度为(28.10±1.30)mm显著高于PVP组的(23.40±2.00)mm(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Cobb角均显著降低(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伤椎Cobb角(19.20±2.80)°显著低于PVP组(23.90±2.30)°(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1.11%,低于PVP组的18.51%。[结论]手法复位配合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有效恢复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椎体畸形,改善残疾功能障碍指数,并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并获得随访34例,PVP治疗19例25个椎体,PKP治疗15例20个椎体.观察两组患者间SF-36评分、伤椎高度恢复、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伤椎高度丢失情况、临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 PVP组和PKP组患者在术中骨水泥渗漏率、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末次随访时临近椎体骨折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椎体复位效果的观察指标上,PKP组术后椎体前缘间、椎体上下终板中心间高度恢复量、术后后凸角度恢复值、末次随访后凸角度恢复值上与PV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末次随访时PKP组伤椎高度丢失量与PVP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PKP具有较好的复位效果,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明显,在骨水泥渗漏率、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指标上相对于PVP未表现出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7—2018-06采用PVP与PKP治疗的2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伤椎高度占比、伤椎Cobb角,比较术前与术后3 d疼痛VAS评分,分析骨水泥量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值、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伤椎Cobb角变化值、疼痛VAS评分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 22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术后共出现43例骨水泥渗漏。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伤椎高度占比较术前高,伤椎Cobb角较术前小,术后3 d疼痛VAS评分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值与骨水泥量呈正相关(P<0.05),并发症情况与骨水泥量呈负相关(P<0.05),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与骨水泥量无相关性(P>0.05),伤椎Cobb角变化值与骨水泥量无相关性(P>0.05),疼痛VAS评分变化值与骨水泥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可以恢复椎体高度,改善脊柱曲度,能够早期缓解疼痛,恢复患者行动能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高黏度骨水泥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弥散分布特点,评价高黏度骨水泥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76例,均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行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统计所有患者临床基本信息、骨水泥CT弥散分布、骨水泥终板分布、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障碍指数、手术时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凸角(Cobb角)、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等指标,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的VAS评分、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骨水泥椎体单侧弥散分布7例(9.2%)、双侧不对称弥散14例(18.4%)、双侧对称弥散患者55例(72.4%);同时骨水泥未弥散至终板的患者4例(5.3%),弥散至单侧终板18例(23.7%)、双侧终板54例(71.0%);骨水泥渗漏19例(2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单侧PVP手术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使骨水泥对称的弥散至椎体前柱两侧以及椎体上下终板,恢复椎体高度,使伤椎均衡强化、获得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增加伤椎刚度和强度,减少手术椎体再骨折风险,但并未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新鲜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9—2015-03采用PV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8例,均于伤后1周内行单侧椎弓根穿刺PVP治疗。比较术前、术后2 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结果本组术中注入骨水泥3.0~6.5 ml,平均4.4 ml。术后第2天复查X线片发现骨水泥渗漏12例(20.3%),其中椎间盘渗漏3例,椎旁渗漏5例,椎旁静脉渗漏3例,穿刺通道渗漏1例,无椎管内渗漏。58例获得随访3~6个月,平均4.8个月。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椎弓根穿刺PVP治疗可迅速缓解疼痛,重建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术后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03—2011-01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96例(137个椎体),动态监测其术后状态及正常椎体再发骨折情况,对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初始骨折的节段,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局部矢状面后凸成角,椎体高度恢复、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1例病人32个椎体新发骨折,其中18个椎体为邻近椎体,低骨密度、椎体高度过度.恢复、骨水泥渗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骨密度、椎体高度过度恢复、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是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坚持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能够降低新发椎体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n=89)和非渗漏组(n=100),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VP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结果89例骨水泥渗漏患者中A型渗漏38例(42.70%),B型渗漏26例(29.21%),C型渗漏15例(16.85%),D型渗漏10例(11.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次性治疗椎体个数和骨折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伤椎高度、骨水泥注入量、术前Cobb角、穿刺路径和椎体周壁破坏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伤椎高度、骨水泥注入量、术前Cobb角、穿刺路径和椎体周壁破坏等因素是导致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伤椎高度、骨水泥注入量、术前Cobb角、穿刺路径和椎体周壁破坏等是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网格优化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传统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196例腰椎单节段行PV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网格优化组(102例)和传统PVP组(94例)。网格优化组:男38例、女64例,年龄(67.3±8.5)岁,病程(2.3±1.2)d,L1椎体59例、L2椎体31例、L3椎体8例、L4椎体3例、L5椎体1例。传统PVP组:男26例、女68例,年龄(71.5±5.6)岁,病程(2.1±1.1)d,L1椎体52例、L2椎体33例、L3椎体7例、L4椎体2例。术前按两组不同方法选择最佳穿刺点及穿刺角度,完成穿刺后置入导丝及工作通道,推入骨水泥,术毕。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伤椎前缘和伤椎中缘高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切口感染、肺栓塞、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网格优化组患者手术时间(34.8±6.5)min、透视次数(29.5±5.5)次、骨水泥注入量(5.3±2.1)ml、骨水泥渗透率3.9%(4/98)均优于传统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格优化组术后第3天、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1.1±0.6)分、(1.0±0.3)分和(0.9±0.2)分,均优于传统PV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伤椎前缘及中缘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网格优化组术后3个月伤椎前缘和中缘高度分别为(1.8±0.4)mm、(1.8±0.3)mm,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7±0.3)mm、(1.7±0.3)mm,均优于传统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PVP手术,术前应用网格定位器进行网格优化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王亮  王璨  杨海松  卢旭华 《脊柱外科杂志》2023,21(3):151-154,161
目的 探讨不同复位策略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老年单节段胸腰椎OVCF患者84例,其中54例采取手法复位结合PVP治疗(手法复位组),30例采用单纯PVP治疗(传统组)。记录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测量手术前后伤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计算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 12个月。手法复位组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大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2组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手法复位组改善情况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PVP治疗老年单节段胸腰椎OVCF临床效果良好,可更有效地恢复椎体高度,维持脊柱序列稳定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小剂量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06-2013-11我院治疗的192个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242个椎体)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小剂量骨水泥(1.25 ml-5 ml)注射椎体成形术,术中观察穿刺针针尖达到椎体中线的比率、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比较术前、术后1天及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椎体高度、功能障碍指数(ODI)的改善率。结果 192例(242个椎体)均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完成PVP操作,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均匀对称,无穿刺并发症。术前与术后VAS评分、椎体高度及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和功能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单侧椎弓根入路小剂量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钉棒复位后伤椎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椎体形态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钉棒支撑复位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38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术前、术中植骨前、术中植骨后、术后3 d、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和后凸Cobb角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术中植骨后较植骨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及术中植骨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植骨后、术后3 d、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钉棒支撑复位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恢复伤椎高度,复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采用新型Vessel-X骨材料填充器(Vessel-PVP)与传统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老年OVCF患者119例,前期67例采用传统PVP治疗(对照组),后期52例采用Vessel-PVP治疗(观察组).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高度恢复率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12~19(15.31±2.71)个月.2组术后7 d、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及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椎体高度恢复率及骨水泥渗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ssel-PVP治疗老年OVCF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满意,但较PVP并未显现出明显优势,且操作更为耗时,仍应将PVP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外侧入路在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特点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OVCFs患者(共85个椎体)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行PVP术。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5.7(3~31)d。术中观察穿刺针针尖达到椎体中线的比率、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2月随访时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后凸角的改善率。结果 60例(85个椎体)均经单侧椎弓根外入路完成PVP操作。手术时间31~52 min,术中出血0~5 ml,骨水泥灌注量2.0~4.5 ml。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对称,无穿刺并发症。5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率5.9%。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VAS评分术前平均为8.17±0.52,术后1 d平均为3.72±0.35,术后12月平均为2.21±0.25,三者比较,术前与术后1 d、术后12月时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2月时Cobb角分别为9.50°±3.19°、9.41°±3.08°、9.45°±2.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无明显塌陷。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单侧椎弓根外穿刺入路行PVP术治疗胸腰椎OVCFs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效价比.方法 对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根据手术方法 不同分为PVP组和PKP组,其中PVP组30例,PKP组4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期间费用及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访时的椎体高度、VAS评分以及Cobb角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2~36个月,平均18.5个月.PVP组单节椎体手术时间平均为24.4±6.6 min,PKP组单节椎体手术时间平均为31.0±7.3 min(P<0.01);PVP组患者住院期间所花费用平均为28,793.30±8,023.02元,PKP组患者住院期间所花费用平均为56,291.19±10,471.48元(P<0.01);PVP 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93.3%,PKP 组为91.1%;PKP组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1.87±0.34 cm,术后为2.24±0.44 cm,椎体中部高度术前为1.43±0.61 cm,术后为1.92±0.39 cm,Cobb角术前为19.34±8.10°,术后为13.00±3.56°,均有显著改善(P<0.01);PVP组椎体高度及Cobb角无明显变化(P>0.05);PVP组发生16例骨水泥渗漏,渗漏率为16.2%,PKP组发生11例骨水泥渗漏,渗漏率为7.1%,两组发生渗漏的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 PVP及PKP均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PKP的安全性高于PVP;PVP的效价比更高,更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