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刺对乙肝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乙型肝炎56例,并设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观察乙型肝炎血清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V-DNA)的阴转率。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1%、53.6%、25.0%,对照组分别为0、33.3%、16.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患者CD4+、CD8+阳性细胞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比较两组疗效和症状改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罗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肺炎合剂治疗小儿肺炎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肺炎合剂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机理。方法:用我院研制的肺炎合剂治疗小儿肺炎128例(治疗组),与用抗生素治疗133例作为对照观察,并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与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9.0%、 94.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x~2= 2.838, P>0.05)。动物实验结果证实肺炎合剂抗炎、镇咳、祛痰、解痉作用明显。结论:肺炎合剂具有抗炎、镇咳、祛痰、解痉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辛脑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细辛脑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和症状改善。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60%,显效率为20%、有效率为12%,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分别为36%、16%和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和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细辛脑静滴治疗支气管肺炎,具有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症状消失快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宣肺清营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宣肺清营方。两组疗程均为7天、随访1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X线胸片病灶完全吸收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的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8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试验期间,治疗组X线病灶完全吸收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肺清营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临床症状与体征,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银花合剂对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方法:用银花合剂雾化吸入的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69例,并与用庆大霉素雾化吸入的33例作对照,并进行了动物镇咳、平喘等药效学实验。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8.0%、27.3%,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69.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药效学实验证实银花合剂有退热、平喘和祛痰作用。结论:银花合剂具有退热、镇咳、平喘、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0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海  黄费波 《湖南中医杂志》2003,19(2):13-13,30
目的:观察补肺阿胶汤加味配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患儿口服补肺阿胶汤加味配合红霉素静滴,对照组30例单用红霉素静滴,观察两组疗效以及临床症状,体征、胸片、住院时间上的差别。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咳嗽消炎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X线肺部病灶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炎琥宁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0例加用炎琥宁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热退时间、咳嗽停止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O.05).结论:炎琥宁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呕吐反应的疗效。方法:127例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2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中医采用自拟止呕合,西医采用VitC、VitB6、胃复安、氟复松)和对照51例(西药恩丹西酮(,分别于化疗前1h、20min和化疗后4h、8h运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7%和82.4%(P〉0.05)。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近,治疗组价格比对照组低廉。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致病特点,属中医"疫病"范畴。我国传统医学在抗疫防疫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三虚"致疫理论提出了疫病发生的三大条件。本文基于"三虚"致疫理论浅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条件,提出注重运气、调理脏腑阴阳、避其毒气、三因制宜抗"三虚"以防治疫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0.5mg/kg,两组病例以1~2周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炎1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47例患者病历资料作为治疗组,汉川市人民医院早期收治的40例患者病历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包括退热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临床症状积分、病情转归。结果两组退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症状积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死亡0例,对照组死亡1例,两组由普通型转重型各1例,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肺炎1号"能缩短新冠病毒核酸转阴的时间,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首位,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1]。病情较重,变化较快,且易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中毒性脑病等,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再度出现,直接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在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应从整体出发,综合实施,只有密切观察小儿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抢救、治疗和完善的护理措施,才能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防治发生窒息。  相似文献   

15.
韦俊  张玮  黄燕萍  吴红艳 《陕西中医》2002,23(11):988-990
目的探讨止咳化痰类中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西药和口服肺炎止咳糖浆 (炙麻黄、桔梗、生石膏、杏仁、枳壳等 )治疗小儿肺炎 60 0例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8.3 3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6.2 7% ,无显著差异 (P>0 .0 5 )。但治疗组的病死率较对照组病死率明显降低 (P<0 .0 0 1 )。从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较好的退热 ,止咳 ,止喘 ,化痰 ,促进肺部湿性罗音消失快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80例确诊支原体肺炎儿童胸部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叶性肺炎6例,支气管肺炎18例,肺门影增大15例,肺纹理增多41例。3例行CT检查:实变肺组织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影。结论:影像学表现早于临床及实验室检查3~10天,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讨疫情期间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与双肺多发磨玻璃病变为特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的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确诊的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病变的 5 例 COVID–19 患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史、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并通过 1 例因疑似 COVID–19 但最终 确诊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继发 PCP 的患者,探讨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结果:(1)流行病学特点:多 数 COVID–19 患者有武汉旅游史,人群普遍易感;而 AIDS 继发 PCP 患者一般有冶游史,一般感染者为免疫缺陷患者。 (2)临床表现:两者均可以发热、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COVID–19 急性起病,普通型及轻型患者一般无呼吸困难。而 PCP 一般表现为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及严重的低氧血症。(3)实验室检查:两者常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淋 巴细胞减低,炎症指标增高。(4)影像学特点:两者胸部 CT 均可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病变,COVID–19 病变分布一般 在外带胸膜下为主,而 PCP 表现为肺门为中心的分布的磨玻璃影,胸膜很少受累。(5)治疗转归情况:COVID–19 尚无特 效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而 PCP 对治疗效果较好。 结论:PCP 与 COVID–19 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 但流行病学特点、免疫力状态、起病过程、胸部病变分布及治疗的转归情况仍存在着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9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的婴幼儿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婴幼儿MP感染临床表现以高热、喘憋为主,肺部体征明显,可合并消化、循环、神经等系统损害.结论:婴幼儿发热伴肺部症状常规治疗无效者应及时查MP-lgM以明确有无MP感染.  相似文献   

19.
王菊艳 《陕西中医》2004,25(5):387-388
目的 :观察止咳平喘 ,益气健脾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止咳化痰汤 (炙百部、杏仁、党参、茯苓、白芥子、苏子、炒莱菔子、清半夏、陈皮、连翘等 )配合西药常规治疗 ,治疗小儿肺炎 382例。结果 :总有效率 98.9%。提示本方具有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效。  相似文献   

20.
莲必治配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肺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发  郭洁  郭立芳  武蕾  耿立梅 《陕西中医》2006,27(12):1461-1462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配合西药(头孢噻肟钠)治疗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莲必治(穿心莲内酯)或双黄连配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肺炎4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