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制聚丙烯龙骨置入在声门型喉癌双声带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例单纯双侧声门型喉癌的病例,年龄45~70岁;10例男性,1例女性,其中9例男性患者术前均有病理诊断,余2例为术中冰冻确诊为喉癌;颈腹部彩超、CT等检查均未发现淋巴结异常肿大;所有患者喉裂开双侧声带切除术后均置入龙骨,分别对:有无呛咳、呼吸功能、发音功能、气管套管拔除率、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喉裂开双侧声带切除龙骨置入术后1月均取出置入之龙骨;1年后其中1例患者由于肉芽组织增生致呼吸困难,曾先后3次于支撑喉镜下行肉芽组织清除术,余10例患者均发音良好,无呛咳、无呼吸困难,均拔管,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聚丙烯龙骨置入在声门型喉癌双声带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术中,既避免了喉腔粘连,又不造成喉腔黏膜的损伤,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例 1男 ,5 2岁。因刎颈后声嘶伴夜间呼吸困难 7年入院 ,6年前曾在外院行支撑喉镜下喉狭窄瘢痕切除术。检查见声带前 2 / 3瘢痕粘连 ,声带不能启闭 ,声门裂孔 3~ 4mm宽 ,手术切除声带周围瘢痕 ,置 5号麻醉气管插管作的扩张管 ,长约 2 .5cm ,6个月后拔管。例 2男 ,19岁。因车祸后声嘶 10年入院 ,检查见右声带前 2 / 3,左声带前 1/ 2瘢痕粘连 ,声带不能启闭 ,声门裂孔约 4mm ,手术切除声带周围瘢痕 ,置 5号麻醉气管插管作的扩张管 ,长约 2 .5cm ,6个月后拔管。手术方法是全麻后 ,在支撑喉镜下先用CO2 激光切开喉瘢痕组织 ,再沿切口向两侧切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O2激光喉显微手术和常规支撑喉镜下治疗喉良性和喉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喉良性和喉癌前期病变4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激光组和普通组,比较2组不同.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组病人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1例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术后复发并有声带粘连行二次激光手术外,普通组2例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术后复发,1例声带息肉病人术后有声带闭合不全,余术后病变清除彻底,喉功能保存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镜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声带息肉及喉癌前期病变疗效可靠,能较好地保留喉结构和功能,是治疗喉部疾病的重要手段,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 CO2激光切除包括声带良性肿瘤、癌前病变、早期喉癌等在内的喉肿物优点,分析疗效。方法:插管全身麻醉,在显微镜支撑喉镜直视下利用 CO2激光切除声带或者喉室小结、息肉及声带白斑、乳头状瘤等喉肿物。术后采用口服药物或者雾化治疗消除手术水肿,禁声1个月并口服消肿散结的中成药。结果:1个月后患者声嘶症状基本解决,声带黏膜恢复良好。结论:显微镜支撑喉镜引导下 CO2激光治疗喉肿物疗效好,患者花费少,痛苦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侧弥漫型声带良性病变切除新术式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20例患者一期在全麻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行单侧声带良性病变切除+对侧声带中后4/5病变范围切除,二期一般在术后1个月局麻下行对侧声带残余病损切除.术后随访患者主观症状、电子喉镜检查.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声嘶、呼吸急促等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6个月复查电子喉镜均未见病灶复发,前联合未见粘连.结论 对于双侧弥漫型声带病变,尤其是病变范围波及双侧声带前中份及前联合,此术式既能充分切除病灶,又能有效避免声带粘连引起的声嘶及呼吸急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钬激光在喉气管狭窄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应用钬激光治疗喉气管狭窄15例,包括有气管肉芽组织增生,双侧声带外展麻痹,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后喉狭窄,气管癌术后气管狭窄。其中气管肉芽组织增生及气管癌术后气管狭窄病例选用经纤维喉镜钬激光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病例选用悬吊喉镜下钬激光治疗,喉癌术后喉狭窄病例中有选择悬吊喉镜下钬激光治疗者,另有患者因为暴露困难选择动态喉镜下钬激光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3年,疗效良好,无复发。结论:钬激光治疗喉气管狭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患者花费少。  相似文献   

7.
周勇  赵俊芝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8):776-776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9年 ̄2004年间收治的116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外科手术情况,其中446例单纯肿物剜除,298例甲状腺大部或次全切除,420例单侧或双侧腺叶切除。结果1164例甲状腺手术中,54例出现术后声嘶,45例经观察或应用营养神经药,术后1个月内症状消失,间接喉镜检查双侧声带活动好,闭合完全。6例声嘶术后3个月减轻,间接喉镜一侧声带活动差或固定,喉返神经损伤率0.52%。无术后呼吸困难。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或次全切除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降低了喉返神经损伤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9年-2004年间收治的116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外科手术情况,其中446例单纯肿物剜除,298例甲状腺大部或次全切除,420例单侧或双侧腺叶切除。结果1164例甲状腺手术中,54例出现术后声嘶,45例经观察或应用营养神经药,术后1个月内症状消失,间接喉镜检查双侧声带活动好,闭合完全。6例声嘶术后3个月减轻,间接喉镜一侧声带活动差或固定,喉返神经损伤率0.52%。无术后呼吸困难。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或次全切除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降低了喉返神经损伤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CO2激光治疗早期喉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经术前病理诊断和术后病理证实的9例早期声门癌(T1N0M0)及17例喉白斑,于全麻下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行3种类型激光声带术治疗,并对疗效进行随访。结果:经平均15个月的随访,26例中除开展此术初期的2例喉白斑因阴性切缘不足分别于术后3月和5月复发而重行激光术外,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及复发征象,发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支撑喉镜显微镜下CO2激光声带术是对早期喉恶性肿瘤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既能根治肿瘤,又能保持发音质量。  相似文献   

10.
梁柳芳 《黑龙江医学》2009,33(11):867-867
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是目前治疗喉部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全身麻醉下患者无痛苦,且患者术后恢复快。我院2006~2008年间,成功施行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272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72例中,男168例,女104例。年龄12~68岁。所有患者的病种分布见表1。表1病种分布(例)性别声带息肉单侧双侧声带小结声带囊肿会厌囊肿声带癌喉乳头状瘤磷状细胞非典型增生男72 52 8 7 8 1 9 11女56 20 6 7 5 1 5 4合计128 72 14 14 13 2 14 152术前准备2·1患者的准备术前6 h禁食。术前1 d访视患者,了解病情及其心理状态,并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缩短护患距离,提高治疗、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2·2器械准备完备光源导线、冷光源、支撑喉镜、支撑架、喉息肉咬钳、喉剪、杯状喉钳、护胸板、护胸架及其他各种型号喉钳、吸引器、吸引管。3手术配合和手术方法患者平卧,肩下垫枕,头后仰,充分暴露声门,用消毒纱布保护门齿,常规消毒铺巾。经口置入直接喉镜,挑起会厌,以便喉镜前端位于喉室内,然后用支撑架固定喉镜于护胸板...  相似文献   

11.
喉癌的手术治疗与喉功能的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Zhang L  Luan X  Pan X  Xie G  Xu F  Liu D  Lei D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1461-1463
目的 探讨喉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与喉功能重建及其疗效。方法 对 1 979~ 1 999年间62 5例喉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声门上癌 1 82例 :Ⅰ期 1 1例 ,Ⅱ期 45例 ,Ⅲ期 49例 ,Ⅳ期 77例 ;声门癌 42 9例 :Ⅰ期 1 4 6例 ,Ⅱ期 1 1 3例 ,Ⅲ期 98例 ,Ⅳ期 72例 ;声门下癌 1 4例 :Ⅰ期 1例 ,Ⅱ期 4例 ,Ⅲ期 2例 ,Ⅳ期 7例。根据病变情况不同 ,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 喉部分切除占全部病例的比例为 83 .4% (52 1 62 5)。喉部分切除术拔管率为 84.1 % (438 52 1 )。Ⅲ、Ⅳ期患者中 ,喉部分切除比例为66 .6 % (2 0 3 30 5)。全部患者恢复经口进食 ,喉部分切除患者均成功恢复发音。全部喉癌患者 3年生存率为 89.6 % ,5年生存率为 77.4%。Ⅲ、Ⅳ期喉部分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晚期喉癌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熟练掌握多种修复方法 ,择优采用 ,是提高喉功能保留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甲状腺手术避免神经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 解剖观测 12 0例 (左右各 60例 )成人防腐固定标本。结果 喉上神经外支在平甲状软骨上缘与甲状腺侧叶上极上方约 1 2cm处之间 ,两者距离很近 ,其横径为 0 6± 0 2mm。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处横径为 1 4± 0 4mm ,其入喉点至环甲关节 (甲状软骨下角尖 )的距离为 5 2± 1 6mm。喉返神经行于甲状腺下动脉前方者右侧稍多于左侧。左侧沿气管食管沟上行 ,右侧与气管食管沟之夹角为 17 8°± 8 2°。结论 喉上神经外支与甲状腺上动脉关系密切 ,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呈交叉或交织关系 ,显露神经的术式 ,术中以气管食管沟、甲状软骨下角等为标志 ,是显露喉返神经简便、安全、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喉内镜手术治疗喉部疾病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经喉内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冈及其防治措施。方法:使用从德国STORZ公司引进的国内首套喉内镜手术系统,治疗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声带囊肿、会厌囊肿、喉部炎性假瘤、喉部血管瘤等58例患者,并随访2~36个月,观察主要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结果:58例患者中发音正常者54例,发音功能明显好转者4例。主要并发症有:牙齿松动2例,牙齿脱落1例,声带粘连1例,舌体麻木1例,舌运动障碍1例,术后拔管时喉痉挛1例。结论:经喉内镜手术可住微创的前提下彻底清除病灶,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发音功能,只要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精细操作,其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4.
喉黏膜白斑和喉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survivin蛋白在喉黏膜白斑和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对28例喉黏膜白斑、46例喉鳞状细胞癌、24例癌旁组织和16例正常喉黏膜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survivin蛋白在喉黏膜白斑、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43%(13/28)、71.74%(33/46)、33.33%(8/24);在正常黏膜组织中没有表达,喉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喉黏膜白斑中的表达率。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喉黏膜白斑组的阳性表达率(66.67%)显著高于轻度不典型增生的阳性表达率(23.08%),发生了恶变的5例喉黏膜白斑组织中survivin蛋白均为阳性表达,但与喉癌的发生部位、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分级没有关联。结论 survivin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喉黏膜白斑组织和喉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参与了喉癌的形成,是喉癌形成的一个早期事件,可望成为预测喉癌癌前病变发展成恶性肿瘤的一个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5.
16.
17.
孔凡彬 《中原医刊》2007,34(4):17-19
目的 进一步提高喉癌CT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癌CT表现,声门上癌13例,声门癌20例,贯声门癌7例。结果 CT清晰地显示了喉部深浅结构,包括喉旁间隙,会厌前间隙,及声门下区全貌,亦能准确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范围,软骨侵犯和颈部淋巴结。结论 虽然研究表明CT诊断喉癌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CT诊断明显高于喉癌T分期的准确性,为保存喉功能手术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喉瘢痕性狭窄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情况分别采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术,双蒂胸骨舌骨肌瓣修复术,狭窄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对17例喉瘢痕性狭窄患者进行治疗,部分患者放置硅胶T形管,术后随访时间均在3年以上。结果:所有患者最终均获满意疗效呼吸通畅,恢复正常进食,在3个月到半年内全部去除硅胶T形管。结论:喉瘢痕性狭窄的治疗方法应根据狭窄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9.
20.
分析了58例经喉镜、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喉癌CT片,其中18例有分层片做为常规X线组,进行对比分析。分别统计两组的影象表现:会厌或室带局限性肿块或弥温性增厚;声带结节型、增厚波浪型、软组织肿块、声门裂偏斜;喉室变小或消失;会厌或声带旁间隙变窄或消失,气管狭窄;喉周软骨破坏及颈淋巴结肿大等。结果显示CT对喉癌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可显示平片和喉镜无法显示的深部组织间隙,对喉癌TNM分期可靠性大,但对粘膜内早期癌仍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