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指头部突然受到外力打击或发生颠簸,而引起脑组织结构破坏或功能紊乱的神经系统疾病~[1],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增加社会经济负担~[2]。早期准确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对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诊断和分型方法多依赖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但是对TBI严重性的诊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世界性的多发性疾病,也是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TBI后生存患者常残留有运动、认知及社会交流障碍,导致患者、家属及社会受到破坏性影响~([1]).  相似文献   

3.
颅脑创伤(TBI)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早在1985年,美国全年因TBI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就达378亿美元,现巳升至每年600亿美元.我国交通伤是发生TBI最主要的原因[1],而机动车交通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酒后驾车.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经外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其死亡率、致残率高居各类创伤之首[1]。近年来,基于对TBI发病机制的认识加深、治疗理念及手段的不断改进等,颅脑创伤的救治成功率已有了较大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工业和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TBI后遗症多,残、死率高,不仅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痛苦,也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TBI的严重后果包括:①运动功能缺陷;②知觉障碍;③认知缺陷;④语言障碍;⑤人格改变等.认知障碍为TBI最常见、最持久的后遗症状之一.本文就TBI后认知障碍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正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仍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1]。TBI的预后不仅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有关,TBI引起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全身炎症反应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应激性胃黏膜病为TBI后发生率较高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现在普遍认为是神经内分泌改变导致胃黏膜保护因素和攻击因素失衡  相似文献   

7.
正急性缺血性卒中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增加了个人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1]。静脉溶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时间[2]。有研究表明在3~4.5 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可以使七分之一的患者减少致残率;在3 h内接受治疗则受益更多,减少致残率的患者可以达到四分之一[3]。因此,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延迟会造成患者临床获益减少,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为神经外科严重疾患,其死亡率、致残率居各类创伤之首[1,2]。TBI后神经细胞受损、缺失或死亡,造成神经功能严重受损从而导致偏瘫、失语、学习记忆障碍,或者昏迷,甚至死亡。随着全球交通、建筑和工矿等企业的高速发展,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危害严重,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TBI的细胞生物学机理,缺乏突破性认识,一直是困扰TBI临床诊治的瓶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发生的增长率(21%)已超过全球人口的增长率(6%),被学者们称之为"静息性流行病",现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TBI患者除受原发机械性外力直接损伤外,其疾病过程中尤其是创伤急性期常伴发低血压、低氧血症、癫痫及高热等二次脑损伤(secondary brain insult,SBI),显著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2].自1978年由Miller提出SBI理论后,国内外学者已对SBI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研究.随着对SBI的逐渐重视及TBI临床研究的拓展延伸,学者们根据不同SBI因素设计并建立了相关模型,进一步加深了对SBI病理生理损伤机制的了解,也为TBI合并SBI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线索.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已成为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欧美国家成为青壮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也已成为继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因素,怎样降低其高死亡率和致残率,是神经外科医师努力的课题。除了常规手术治疗之外,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不能推荐一种有效的药物治疗以减轻脑水肿,延缓神经细胞凋亡,阻止神经细胞的继发性损害。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住院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且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为了做好预防工作,我们对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危险因子调查,以探讨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状况,现报道调查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综合康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其发病率为219/10万,死亡率116/10万,复发率41%,致残率高达8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3.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以反复发作的躁狂和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重型精神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联合国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十大致残疾病),高死亡率(其中25%~50%的患者自杀未遂,11%~19%的患者自杀身亡)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全球导致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IS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以每年8.7%的速度迅速增长[1],且我国人群有着全球最高的脑卒中终生风险[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物质负担,且IS因机制复杂而具有治愈性难的特点,因此探究其发病机制有助于发现治疗靶点,对早期诊断和识别IS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颅脑创伤(TBI)是世界范围内年轻人和成年人致残、致死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TBI死亡率 高,而幸存者常伴有身体的残疾、精神障碍等后遗症,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星形胶质细胞是 TBI后参与损伤和修复的主要细胞。近年来关于TBI继发性损害机制中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逐渐 增多,但仍有许多机制有待阐明,现对TBI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的几种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创伤性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不论国内国外TBI的发生率均相当高,研究文献报道美国每年约170万人遭受脑外伤,而中国TBI的发病率为67.38/10万人口,病死率约为30%[1]。尽管随着脑外伤治疗手段不断提高,已大大降低早期病死率,但是仍留有很高的致残率。TBI的严重后果包括运动障碍、知觉障碍、认知缺陷、语言障碍、外伤性癫痫、人格改变等。其中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TBI的发病率呈持续升高的趋势.TBI的发病率居创伤的首位,或仅次于四肢骨折,占全身各部位创伤的9% ~ 21%[1].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发生率、致残率逐渐增高,随着对脑外伤急性期治疗F段的不断提高,已能大大降低早期的死亡率.然而,它仍是慢性期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认知功能障碍是最持久和最严重的症状之一[1].虽然大部分患者中这些功能在1年后恢复正常,但仍有10%~15%的轻型脑损伤患者存在功能障碍,在中、重型TBI患者中比例更高[2].TBI后认知障碍的确切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研究发现大脑内学习和记忆等认知活动与多种神经递质相关,包括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DA),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谷氨酸,神经营养因 子等[3].本文就TBI后主要神经递质系统的变化及其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交通、建筑等的快速发展,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创伤性颅脑损伤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长期受到世界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以往的研究重点多在出血性脑损伤、脑水肿的机制和防治等方面。Tawil等报道颅脑外伤患者中8%存在明确的外伤后脑梗死,其死亡率高达45%,合并影像学上脑血管钝性伤的占11.7%。近年来创伤后脑缺血性损伤的研究成为神经外科新的热点,研究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脑血管的直接损伤、脑血管痉挛、脑血管血栓形成及损伤血管修复。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且随着老龄化社会进展,发病率越来越高,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该病约50%以上患者在发病3~6个月内仍有肢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1],此时康复功能锻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观察活动分析法与传统康复法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以期选择最佳的康复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致残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05—2013-05我院收治的13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