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恢复期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传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生活质量、复发、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3个月、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出院后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6例出院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出院后不施加任何影响,实验组继续进行心理、运动训练等护理干预。分别于出院时、出院6个月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检测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均低于出院时(P<0.01),而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6月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持续进行护理干预更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云平台的院外远程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6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出院后随访模式;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5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延续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出院当日、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治疗依从性、满意度。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SS-QOL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护理干预模式,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同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对肢体偏瘫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出院且伴肢体功能障碍的5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25例.观察组给予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 specific of life,SS-QOL)[1]调查问卷,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出院后2个月、3个月对两组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在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2个月、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对提高偏瘫病人生活质量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远程康复(HTR)平台的远程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2020年10月1日收治的80例脑卒中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HTR平台的远程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量表(BI)、生存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命质量量表(SS-QOL)]、遵医行为、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BI评分和SS-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沟通、健康教育方面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HTR平台的远程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出院患者,可提升患者的BI评分和生存质量,强化其遵医行为,还可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下肢骨折出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除常规出院指导外给予延伸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以及出院6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ADL评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出院病人中应用延伸护理可有效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建立延续性护理模式及静脉疾病专病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 将9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按不同干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住院期间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凝治疗、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庭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观察6个月。比较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6个月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中文版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症状问卷子问卷评分,比较出院后6个月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3个月、6个月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出院6个月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仅出院6个月中文版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症状问卷子问卷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降低(P<0.01),但出院3个月、6个月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出院3个月、6个月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降低(P<0.01)。出院6个月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不同时期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入选时,病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ADL评分均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病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ADL评分升高(P0.05);实验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理理论可提高脑卒中患者ADL及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3~8月出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出院时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了延续性护理.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的康复积极性、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积极性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的BM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积极性,进一步改善院外的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莹 《全科护理》2013,11(17):1538-153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13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病人的ADL,并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ADL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病人在护理后ADL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病人的AD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早期系统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ADL早期系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SIS评分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组干预后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S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ADL早期系统干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肢体功能护理干预结合隔物灸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1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肢体功能护理干预结合隔物灸,两组均干预4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MESSS)]、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出院后神经受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出院后,两组NIHSS、FMA、MoCA及SS-QOL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肢体功能护理干预结合隔物灸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临床效果满意,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受损情况及认知功能,还能提高其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对预防DVT发生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家庭实际情况,将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在院接受系统康复锻炼,对照组出院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MA评分法)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Barthel评分法)。结果两组出院后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家庭康复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促进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康复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精细化管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4例,2组均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取随意安排床位及常规的病床管理,观察组根据患者偏瘫个体化特点安排病房病床、病床配套设备、相应精细化处置方法等,并安排康复护士进行24h康复护理巡回。结果:干预1个月后,2组FMA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及6个月后,2组FMA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观察组的屈肌协同能力评分在干预1、3及6个月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的伴协同运动和脱离协同运动评分在干预后6个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6个月后,2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ADL及部分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实施方案表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实施方案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SDS)、社会功能(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DSS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实施方案表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达标理论的延续性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中风病中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达标理论的延续性康复护理,以沟通互动为实施基础、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使患者主动参与计划和目标的制定,从入院开始延续至出院后3个月。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且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MBI评分优于对照组,出院时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基于达标理论的延续性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人文关怀对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后轻度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56例首发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抗抑郁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人文关怀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前与干预1月、2个月通过HAMD量表评分、住院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价人文关怀模式对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后抑郁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住院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HAMD各项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心理、人文关怀可以显著改善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康复组由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早期患肢康复锻炼、语言功能锻炼、吞咽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进行评定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康复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比较两组知信行水平[采用自制脑卒中知识问卷、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SECD-6)和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SSMBS)]、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ADL、SS-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P<0.01),且研究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ADL、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在老年脑卒中应用患者中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降低患者心理症状干扰,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对出院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在出院时随机分成家庭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n=35),出院后家庭康复训练组给予规范康复训练,对照组自行功能训练。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1,2,3个月对2组进行评定,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法评定ADL能力。结果经过3个月家庭康复训练,2组的Barthel指数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家庭康复训练组患者的ADL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出院后家庭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