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这三种病症的共同病理基础均为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只是伴发了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使斑块短时间内增大或斑块纤维帽破裂,血小板在局部激活聚集(白色血栓)继续发展形成红色血栓,并有血管痉挛等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目前全球范围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类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这种分类的病理学基础是冠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稳定性斑块一般引起稳定型心绞痛,而ACS的病理基础是不稳定性粥样斑块发生破裂,继而血栓形成,产生急性心肌缺血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在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及单核细胞计数的水平,旨在研究炎症与AC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其共同的生理特征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粘附、聚集,激活凝血酶系统,形成血栓,导致冠脉完全或不完全性闭塞,发生心肌缺血或原有缺血恶化或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4.
宋维 《海南医学》2007,18(7):154-158
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疾病譜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的病理基础核心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或腐蚀.该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包括ST段抬高,ST段的压低及非诊断性ST段和T波异常.如果心肌损害标志物显著升高伴ST段抬高心电图改变,这种情况可诊断为ST段抬高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如果心肌损害标志物显著升高伴ST段压低等非特异性ST-T心电图改变,这种情况可诊断为非ST段抬高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心源性猝死在以上几种情况下均可发生,而ACS通常是心源性猝死最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内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粥样斑块破裂诱发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是主要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手段不尽相同,现就我院急诊科收治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端明 《当代医学》2008,14(20):93-94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内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粥样斑块破裂诱发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是主要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手段不尽相同,现就我院急诊科收治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内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粥样斑块破裂诱发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是主要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手段不尽相同,现就我院急诊科收治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金萍  巨名飞  陈立 《河北医学》2015,(6):1008-1010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 ACS )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它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I )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是一种严重的炎症和应激状态,绝大多数由于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而炎症反应是引起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明确炎症因子参与ACS事件病理过程,能更好的积极有效预防和治疗[1]。本文主要对近几年研究比较集中的ACS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王钢  黄翠瑶 《广东医学》2003,24(9):1013-1015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严重并发症 ,以冠脉血管内皮下不稳定AS斑块突然破裂、出血及血栓迅速形成 ,导致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及冠脉血流下降为基本病理生理特征。包括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非ST段抬高AMI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 ,UA)。近年来研究表明 ,AS斑块中炎症细胞的浸润及其分泌的炎性细胞介质 ,特别是一些细胞因子在ACS的病理演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细胞因子在ACS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评估、严重…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旭平 《广西医学》2003,25(12):2469-2471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冠心病猝死 ,是导致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 ( 1 ) 。因此正确认识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及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分类(2 )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 Q波型心肌梗死和 Q波型心肌梗死的一组病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 ST段抬高的和 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2 发病机制2 .1 不稳定 (易破裂 )斑块…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造成急性血栓形成所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心脏缺血性猝死。研究表明,ACS中60%~70%的患者仅有轻度或中度冠脉狭窄,而内皮功能失调、局部炎症活跃乃至富含脂质的粥样斑块破裂,导致冠脉内血栓形成,是引起ACS的病理机制。所以,内皮功能失调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而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的ACS(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无ST段抬高的ACS(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炎症和氧化应激是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前两者也称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目前主要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将ACS分成ST段抬高的ACS和非ST段抬高的ACS。ACS发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其中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和始动因素,而炎症反应与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4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其共同的病理基础均为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均伴发了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病理改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而引起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ACS发作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5%~95%,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mnary syndromes,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溃烂,进而诱发血栓形成引起冠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极度降低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约占冠心病人的30%~40%。此外,许多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也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及其急性合并症有关。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发生机制主要是不稳定斑块的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就是指那些不稳定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斑块。ACS是造成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猝死的重要的病因,所以,对于ACS的早期识别及积极正确的治疗,对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溃烂,进而诱发血栓形成引起冠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极度降低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约占冠心病人的30%~40%。此外,许多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也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及其急性合并症有关。冠状动脉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使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血小板通过其糖蛋白上受体与胶原组织结合,称之为血小板粘附。血小板粘附后,在一些刺激因素[如肾上腺素、二磷酸腺苷(A…  相似文献   

19.
1 概念急性冠脉综合征[1 ] (ACS)是从不稳定型心绞痛 (UA)到Q波心肌梗死 (QMI)的一组病症 ,在诊断和病理生理上是一连续体。它包括UA、非Q波心肌梗死 (NQMI)、QMI及缺血性心脏猝死。1.1 目前根据临床干预的效果及策略将ACS分为ST段抬高的ACS和ST段不抬高的ACS。ST段不抬高的ACS包括UA和NQMI ,所谓ST段不抬高包括ST段压低和不压低。其中有人统计NQMI有 5 0 %左右ST段不压低[2 ] ,所以在诊断时应予以注意。难以区分非ST段抬高病人是属UA还是NQMI主要靠心肌损伤标记物CK -MB(>正常值上限两倍 )、CTnT ,CTnI只要…  相似文献   

20.
赵婕  刘全 《吉林医学》2009,30(14):1507-150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急性心肌梗死根据心电图ST段变化情况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ACS的发生与不稳定斑块有直接的关系:不稳定斑块为纤维帽薄,内含大而柔软脂核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由于血流应切力的改变,使纤维帽破裂,脂核溢出,血小板与内皮下黏附因子发生黏附和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