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鼓胀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中医自拟鼓胀方治疗的4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本院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HBsAg、HBeAg及HBV-DNA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鼓胀方具有改善肝功能、有效消退肝腹水、预防肝纤维化及有效抑制HBV等作用,可于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加味五皮饮合贴敷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加味五皮饮合贴敷疗法,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临床疗效、腹围、体重、小便量及凝血活动度与肝功能。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围、体重及24 h尿量、肝功能及凝血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五皮饮合贴敷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疗效,可改善肝功能、减少腹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佐治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就诊于我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7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限制水钠摄入、适量补充白蛋白、口服利尿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加味苓桂术甘汤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体重、腰围、24h尿量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体重、腰围、24h尿量方面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佐治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164例,随机分为2组各82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予中药脐贴+苓桂术甘汤内服。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疗效、肝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0.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可有效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君五皮饮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病因学分层后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君五皮饮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各主要中医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量、体质量、腹围及Child-Pugh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中ALT、AST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PTA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君五皮饮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鼓胀汤随证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鼓胀汤,2个月后观察对比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5%,对照组为65.7%,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及肝脾B超声像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胀汤随证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配合血浆、白蛋白输注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配合静脉血浆、白蛋白交替输注,对照组应用利尿剂配合血浆、白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症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腹水消失时间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腹水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配合血浆、白蛋白输注治疗肝硬化腹水可有效降低症候积分,改善肝功能,缩短腹水消失时间,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鼓胀丸治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以鼓胀丸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以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观察3个月,对症状和肝功能改善情况及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检验结果恢复正常的平均天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鼓胀丸对肝硬化腹水的症状和肝功能改善有明显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退水贴敷脐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方案,包括对因治疗(抗病毒、戒酒等),利尿、纠正低白蛋白血症等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退水贴敷脐治疗,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24h尿量、肝功(ALT、AST、ALB、TBIL等)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够更明显的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减小腹围,增加24h尿量(P0.05)。结论退水贴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腹胀,促进腹水消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何氏肚脐贴"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14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利尿、保肝等西药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外敷"何氏肚脐贴"。4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后2组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明显提高,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患者症状、肝功能改善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何氏肚脐贴"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活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方法:8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利湿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腹围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围为(76.18±4.65)cm,优于对照组的(86.42±7.6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利湿活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初次腹水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初次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速尿、螺内酯,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服用中药益气活血利水方。对两组治疗后疗效评定等级及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和腹水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腹水消退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初次腹水疗效满意,不仅可缓解症状,还可改善肝功能,缩短腹水消退时间,减少再发腹水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扶正消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服用中药汤剂扶正消水方,对照组服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腹水消退情况、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腹水消退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5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扶正消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贾先红 《四川中医》2007,25(12):68-69
目的:观察自拟芪术麝乌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药保肝、支持疗法,治疗组口服芪术麝乌汤,必要时补充人血白蛋白制剂,停用其它西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78%)明显优于对照组(56.67%)(P<0.05)。两组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ALT、AST、TBIL、DBIL)及腹水消退后疗效巩固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P<0.01)。结论:自拟芪术麝乌汤治疗肝硬化腹水对缩短腹水消退时间、改善肝功能、降低腹水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用中药脐贴联合苓桂术甘汤内服对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患者肝功能、腹水消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护肝、补充白蛋白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恩替卡韦片内服,治疗组患者则给予中药脐贴联合苓桂术甘汤内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指标变化及腹水的消退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乳酸脱氢酶(LDH)及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9%、64.4%,差异性显著(χ2=7.516,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经治疗后改善更明显,其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白蛋白(Alb)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腹水消失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DAO、LDH、SAA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药脐贴联合苓桂术甘汤内服治疗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肝功能,促进腹水的消退,降低DAO、LDH、SAAG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杨铁骊 《中成药》2007,29(10):1416-1419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LC)腹水的治疗措施。方法:将98例LC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用西药治疗,如维生素类、保肝类、利尿剂,必要时应用人血白蛋白(ALB)等,观察组50例服用中药鼓胀方,疗程均为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部分患者进行肝活检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LT均降低,ALB均上升,但观察组ALT降低和ALB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3个月两组ALT和ALB无显著变化;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组织病理学改变稍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鼓胀方有较明显的消退腹水、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抑制HBV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贴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益气活血利水贴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20例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组)和治疗组(基础治疗加益气活血利水贴)两组,每组各60例,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改善、腹胀缓解时间及慢性肝病问卷调查表改善情况以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指标来评价益气活血利水贴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腹胀缓解时间以及生存质量改善方面较对照组均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贴治疗肝硬化腹水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加速患者腹胀缓解,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生存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健脾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光明中医》2010,25(9):1648-1648
目的观察健脾利水法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予基础保肝利尿治疗后,其中治疗组予自拟鼓胀方治疗,对照不再加用其他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鼓胀方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刘瑶 《中医药导报》2012,18(7):46-49
目的:观察自拟扶阳消水方治疗属阳虚型鼓胀的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属阳虚型鼓胀的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阳消水方治疗,4周为1疗程,对两组病例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自拟扶阳消水方治疗阳虚型鼓胀的肝硬化腹水,对消除腹水、改善鼓胀证候疗效明显,并且对肝功能、肝脾B超声像也有较明显改善作用,有一定抗利尿抵抗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内服、神阙穴贴敷和艾灸的综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卧床休息,减少钠盐摄入,限制患者液体输入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给予保肝、利尿等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附子理中汤内服、神阙穴贴敷和艾灸的中医综合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脾肾阳虚水停证评分,采用Child-Pugh分级评价肝功能,检测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多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采用B超检查腹水程度,测量治疗前后体重、腹围等。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AL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脾肾阳虚证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体重轻于对照组(P0.05),腰围小于对照组(P0.05),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医综合疗法能改善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水停证)患者的肝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腹水的消退,其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